导读:本文包含了证据突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行政诉讼,行政相对人,行政机关,诉讼请求,全面审查原则,行政行为,举证责任,当事人变更,审判程序,法庭辩论
证据突袭论文文献综述
洪发胜[1](2019)在《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突袭”及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证据突袭”源出于民事诉讼,一般发生在一审审判程序进入庭审后、法庭辩论终结前,是指一方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或提出新的答辩主张并突击提交证据材料,导致案件不得不休庭、延期,甚至影响裁判结果。这一技巧进入行政诉讼领域,不仅有了时间轴上的延伸,还在形式和效果上发(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9-01-24)
苏海东,杨迎春[2](2013)在《试论辩护人在庭审中证据突袭之责任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辩护人收集的有关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应当及时告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问题的提出:假如辩护人拒绝履行展示义务,在庭审过程中搞证据突袭,造成迫使法庭做出休庭延期审理的决定、检察机关申请撤回起诉、法院做出无罪判决等破坏诉讼程(本文来源于《中国检察官》期刊2013年09期)
崔丽[3](2008)在《法院可酌情确定举证期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崔丽)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为正确理解和适用举证期限,最高人民法院今天下发《关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以利于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公平保护,防止裁判突袭和证据突袭。《通知》(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08-12-17)
周玉国[4](2007)在《人民法院如何预防证据突袭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举证时限作了确定,但对“新的证据”如何界定及它们所存在的“客观原因”该怎样把握的尺度未予明确,对于超过举证期限的当事人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及责任未详加规定,加之(本文来源于《中华新闻报》期刊2007-06-29)
证据突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辩护人收集的有关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应当及时告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问题的提出:假如辩护人拒绝履行展示义务,在庭审过程中搞证据突袭,造成迫使法庭做出休庭延期审理的决定、检察机关申请撤回起诉、法院做出无罪判决等破坏诉讼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证据突袭论文参考文献
[1].洪发胜.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突袭”及应对[N].人民法院报.2019
[2].苏海东,杨迎春.试论辩护人在庭审中证据突袭之责任辨析[J].中国检察官.2013
[3].崔丽.法院可酌情确定举证期限[N].中国青年报.2008
[4].周玉国.人民法院如何预防证据突袭现象[N].中华新闻报.2007
标签:行政诉讼; 行政相对人; 行政机关; 诉讼请求; 全面审查原则; 行政行为; 举证责任; 当事人变更; 审判程序; 法庭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