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剖宫产在基层妇幼保健医院的临床应用初探

新式剖宫产在基层妇幼保健医院的临床应用初探

(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云南香格里拉674499)

目的:对新式剖宫产在基层妇幼保健医院的临床运用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2.6±8.4)min、平均出血量为(229.6±19.4)ml、平均排气时间为(16.4±5.3)h、平均住院天数为(5.3±4.3)d,并且术后60例轻度疼痛,28例中度疼痛,无1例患者出现尿潴留和肠梗阻等并发症,均顺利出院。结论:基层妇幼保健院运用新式剖宫产术帮助产妇分娩,不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轻,还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新式剖宫产;基层妇幼;临床应用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手术,是挽救母婴生命的重要保障措施。伴随着现代临床产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产妇选择剖宫产作为分娩方式,这主要得益于剖宫产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短,以及术后患者疼痛感低及恢复状态良好等优势[1]。相比于自然分娩而言,对于产妇而言,随着产前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在接受剖宫产分娩方式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有针对性的麻醉方式及抗生素和输血辅助,从而增强了剖宫产的成功率几率,显著提高了产妇的信心[2]。为此,本文以我中心接治的88例剖宫产产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探索新式剖宫产在基层妇幼保健院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实践提供参考借鉴。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年龄为(26±3.2)岁。产前检测发现胎儿宫内窘迫产妇10例,头盆不对称及臀足位产妇分别为24例和6例,胎膜早破产妇20例、横位和盆骨畸形狭窄产妇各3例,前置胎盘5例,胎盘早剥产妇4例,瘢痕子宫产妇1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6例;术前处于活跃期产妇共计48例,处于潜伏期产妇共计27例,无产兆产妇共计13例。

1.2方法

术前,针对产妇心理状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工作。同时做好麻醉准备,取患者两髂前上棘连线下部约3厘米处行手术切口,且采取硬膜外麻醉处理。待麻醉处理完成后,在手术部位行10-12cm切口,从皮肤到脂肪层最后抵达腹直肌前鞘,切口自上而下行至脂肪层时取3cm小切口,并借助手术直剪刀将产妇腹直肌下筋膜剪开。手术过程中,医生采取钝性分离方法将产妇腹直肌与皮下脂肪分离,充分暴露腹膜后,自上而下将其撕开,随后采用消毒后的纱布将子宫两侧充分填塞,避免羊水进入盆腹腔[3]。对子宫下段行3cm横向切口,根据患者体征将切口顺延至12cm。钝性分开产妇膀胱反折腹膜与子宫肌层,并使用止血钳将子宫切口撕开,随后人工深入产妇宫腔将胎儿去除,并对产妇子宫壁注入20U缩宫素,随后手动取出胎盘,待胎盘剥离取出子宫后,清理产妇自动。最后仔细检查子宫内是否残留物体,给予产妇1号可吸收线对子宫切口进行全层锁扣式缝合,膀胱反折腹膜以及腹膜采取自行恢复,待筋膜缝合后,将填充与子宫两侧的填塞纱布取出,并对切口详尽检测,查看是否存在出血症状,采用4号线对产妇批复以及皮下脂肪间断缝合,对腹膜采取可吸收线荷包缝合。脂肪层缝合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避免出现死腔发生,术后给予产妇抗生素抗感染处理,同时指导产妇科学进食,术后6h以流质食物为主,术后24h给予尿管拔除处理,同时观察产妇切口是否出现感染等症状发生。

1.3观察指标

剖宫产期间,密切观察记录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产妇住院情况,同时统计分析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并对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病状况进行详细记录。

2结果

经统计发现,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2.6±8.4)min、平均出血量为(229.6±19.4)ml、平均排气时间为(16.4±5.3)h、平均住院天数为(5.3±4.3)d,并且术后60例轻度疼痛,28例中度疼痛,无1例患者出现尿潴留和肠梗阻等并发症,均顺利出院。

3讨论

目前,剖宫产术在产科应用较为普遍,且占据非常高的比例。随着产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术也日趋成熟,新式剖宫产术的出现更是提高了剖宫产术分娩的应用,相比于传统剖宫产术而言,新式剖宫产术则是建立在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基础上,依据产妇组织的基本解剖形态,取产妇腹部作为行横向切口,与此同时确保切口方向与产妇下腹部皮肤张力线基本保持一致,从而在进入产妇腹腔后,可以采取钝性分离的方式,将其撕裂,确保产妇子宫壁神经、腹膜中血管以及皮下脂肪组织等保持完好状态,术后则摒弃传统结扎止血的方式,通过可吸收线锁扣式缝合,降低术中产妇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步骤,同时也降低切片至分娩的时间。相较于传统剖宫产术而言,新式剖宫产术切口较小,从而有助于术中缝合,降低了产妇的术后切口疼痛感,加速切口愈合,缩小切口瘢痕,最大程度的满足女性审美爱美需求。在术中采取一次性连续锁扣缝合方法,即避免缝线过多诱发皮肤组织感染,又确保了切口血液的流动性,促进切口愈合[4]。在降低缝线刺激,以及异物反应发生率和促进渗出物引流方面,新式剖宫产术仅仅在皮肤和皮下脂肪部位行3针缝合,而不对腹膜以及腹膜反折缝合,从而达到上述效果。由此可见,基层妇幼保健院运用新式剖宫产术帮助产妇分娩,不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轻,还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雪梅.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开腹手术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5,24(7):95.

[2]于慧敏.其木格.乔慧珍.改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16(7):410.

[3]陈俊辉,陈熙.再次新式剖宫产术30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5,18(10):1090-1091.

[4]徐勇,张晓燕,易丹妮,等.改良新式剖宫产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6,22(18):215.

标签:;  ;  ;  

新式剖宫产在基层妇幼保健医院的临床应用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