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输出论文-黄轶婧

碳输出论文-黄轶婧

导读:本文包含了碳输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IC,DOC,人类活动,阿哈湖

碳输出论文文献综述

黄轶婧[1](2019)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喀斯特小流域溶解性碳输出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流不仅是陆地碳循环的通道,也是碳交换的重要场所,而小流域更被认为是陆地碳循环的热点区域。为探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喀斯特小流域溶解性无机碳(DIC)和有机碳(DOC)的输出特征,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对贵州阿哈湖流域3条主要入湖河流游鱼河、白岩河、金钟河河水DIC和DOC含量进行分析并计算其输出通量,探究河流DIC和DOC含量时空分布规律,及降雨、人类活动对其含量变化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游鱼河、白岩河、金钟河DIC含量分别为38.03、32.28、48.39 mg/L,DIC输出通量分别为22.77、23.69、27.42 t/(km~2.a)。春季DI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季节,DIC含量及输出通量总体表现为金钟河>游鱼河>白岩河。对比国内主要河流,小流域较大中型流域明显具有更高的DIC含量和输出通量;(2)游鱼河、白岩河、金钟河DOC含量分别为4.78、5.61、7.40 mg/L,DOC输出通量分别为22.77、23.69、27.42 t/(km~2.a)。DOC含量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春季>冬季>夏季和秋季,DIC含量及输出通量总体表现为金钟河>游鱼河>白岩河。对比不同尺度流域,小流域较大中型流域具有更高的DOC含量及输出通量;(3)流域溶解性碳含量受降雨、人类活动影响明显。降雨对溶解性碳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淋滤效应、稀释效应、影响微生物活性效应叁种,不同季节因降雨特征差异降雨对河水溶解性碳含量影响作用不同;结合能反映人类活动强度的河水基本理化参数、水质参数及土地利用类型资料发现,流域溶解性碳含量因土地利用类型而差异明显,城市河流明显具有更高的DIC、DOC含量,DIC、DOC含量与氮、磷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性,说明流域溶解态碳和氮、磷具有共同来源。(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杨刚,温晓荣,白银萍,芦静,刘银占[2](2018)在《酚类物质对退化泥炭地碳输出的影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泥炭地有着丰富的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泥炭地急剧退化并加速了碳输出过程。酚类物质作为抑制剂,可调控泥炭地碳输出过程。然而,在泥炭地退化过程中,环境因子的改变对酚类物质的累积效应存在较大分歧。因此,探明影响泥炭地碳输出的关键酚类物质及其调控因子,是揭示退化泥炭地碳输出机理的关键。论文综述了酚类物质在泥炭地中的累积效应及其对碳输出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泥炭地碳输出概况;2)酚类物质在泥炭地碳输出中的作用;3)泥炭地退化过程中酚类物质的累积效应在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中存在较大分歧。文献综述分析了泥炭地退化过程中环境因子通过影响酚类物质,调控土壤生物学过程来驱动退化泥炭地碳输出的作用机理,为退化泥炭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安志宏,孙自永,胡雅璐,王烁[3](2018)在《多年冻土区河流溶解性有机碳输出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冻土区河流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的输出对全球碳循环有着重要贡献,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多年冻土区河流DOC输出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多年冻土区河流DOC输出对气候变暖和冻土退化的响应。研究表明,河流中DOC的浓度、通量、化学组分等主要受流域内水的流动路径、滞留时间及路径上潜在DOC源的特征控制,而多年冻土的分布及其季节性融冻循环对上述因素有显着影响,进而控制多年冻土区河流DOC的输出规律。气候变暖可从3个方面对多年冻土区河流DOC输出产生影响:(1)造成多年冻土退化,使地下水的流动路径变深和滞留时间增长,导致河流的DOC输出量降低;(2)使多年冻土中储存的老有机碳释放,导致河流的DOC输出量增高;(3)改善深部土壤的通气和温度条件,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影响河流DOC的输出量和化学特征。今后,有3个方面的研究需要加强:(1)中、低纬度高海拔冻土区河流DOC的输出规律及其与流域水文过程的关系;(2)小型源头河流DOC输出的对比与控制性试验;(3)冻土区地下水流过程的精细刻画和潜在有机碳源的直接探测。(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宇宁[4](2017)在《黑潮延续体的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真光层颗粒有机碳(POC,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的输出通量反映了海区对大气CO2的吸收能力,因此常被用于评估海洋固碳能力。西北太平洋海域作为一个人为CO2重要的汇,吸引着众多海洋研究者的目光。但是针对碳通量的研究大多在其北方的黑潮-亲潮混合区中进行,其在南方的黑潮延续体区却鲜有人为之。黑潮延续体区中终年存在大量的中尺度行为,而中尺度行为,无论是气旋涡还是反气旋涡,都可能改变颗粒有机碳的输出通量。所以黑潮延续体区可能有较大的碳吸收潜力。本文使用234Th/238U不平衡法,对黑潮延续体内不同区域的真光层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进行研究,探讨其控制因素,为更准确的评估西北太平洋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做出数据支持。在2015年4月期间,对30°N至40°N,140°E至160°E内的黑潮延续体中的总态234Th、颗粒态234Th、颗粒有机碳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根据温度、盐度、海表面高度等基础参数,将采样区域划分为两类:反气旋涡区与一般大洋区。两个区域内所有站位,在真光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234Th亏损,且最大亏损均发生在表层,并在约100m深处达到234Th/238U平衡,234Th/238U活度比值范围为0.57 ± 0.02至1.15 ± 0.04。总体来说,反气旋涡区的234Th亏损程度大于一般大洋区,叶绿素与颗粒有机碳浓度同样如此,这也暗示了两个区域内的234Th亏损均由生物颗粒所致。黑潮延续体区中234Th输出通量分布与水体234Th亏损分布一致。反气旋涡区234Th输出通量平均为1470 ± 120 dpm m-2 d-1,高出黑潮延续体内一般大洋区234Th输出通量467 ± 380 dpm m-2 d-1叁倍多。而在使用POC/234Th比值将234Th输出通量转化为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后,发现反气旋涡区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8.4 ±3.5 mmolC m-2 d-1,高于一般大洋区(4.5 ± 0.7 mmolC m-2 d-1)。在一般大洋区,不同站位因混合作用的强弱,也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混合作用较弱的站位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高出混合作用强的站位近一倍。对比世界其他海区,黑潮延续体区的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相对较高。对不同区域内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与颗粒有机碳储量进行线性分析,讨论二者关系。结果发现,在反气旋涡区和一般大洋区中的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与颗粒有机碳储量都存在显着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8-01)

杨刚,陈槐,董发勤,刘明学[5](2017)在《若尔盖泥炭地碳输出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尔盖地区含有丰富的泥炭累积,是中国最大的泥炭分布区,面积达到4605 km~2,这一地区也是生态系统脆弱地带,对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由于沼泽植被生产力高,枯枝落叶及根系分解慢,经长年积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形成深厚的泥炭层。近年来,由于若尔盖区域气温增加,雨量变小,水位波动等导致泥炭地严重退化并在有氧环境(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张着[6](2017)在《帽儿山落叶阔叶林产流及其溶解性有机碳输出的时间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由极端天气引发的极端水文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春季融雪和夏季洪峰是河流产流的两个重要水文事件,气候变化对这两个水文过程的影响尤为突出。本研究以625 m~2的样地和150 hm~2的集水区两个空间尺度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全年大气降水输入和河流径流输出,同时以高频率取样探究融雪和洪峰两个水文事件可溶性有机碳(DOC)输出时间动态并试分析其变化原因。2014年3月21日至5月1日融雪期水量平衡场土壤水量输入和输出分别为74.2和15.6 mm,径流率仅为21%;融雪期DOC输出量与冬季大气输入量基本持平,分别为0.25和0.22 g/m~2。融雪高峰期DOC浓度与其瞬时流量的相关性随土层而变。5 cm和35cm土层DOC浓度与瞬时流量之间均无显着关系(P>0.05);65 cm土层则表现出弱负对数关系(R~2=0.29,P<0.05),而95 cm土层呈现显着线性正相关(R~2=0.43,P<0.05)。不同土层DOC瞬时通量与瞬时流量之间均极显着正相关(R~2>0.9,P<0.001),且产流量越大的土层,其正相关回归方程的斜率也越大,表明水文驱动土壤DOC流失。融雪径流产流量和输出DOC通量大小均表现出35 cm>5 cm>95 cm>65 cm趋势,其中5 cm和35 cm土层是DOC的主要输出层,占总输出量的70%。由于土壤的滞留作用,DOC浓度波动范围随土层加深而向低浓度收敛。2014年融雪期集水区水量输入与输出量均为84 mm,DOC输入和输出量分别为0.29和0.38 g/m~2,其中高峰期和平缓期DOC通量分别为0.06和0.32 g/m~2。融雪高峰期开始河流径流流量逐渐增大,达到平缓期后基本保持稳定中波动变化;河川径流基流变化趋势与之基本相同,高峰期和平缓期的基流指数分别为0.73和0.90,这说明本地区地下水是融雪期河流主要补给路径。河流DOC浓度在高峰期也显着升高,并在平缓期显着下降并保持稳定,融雪高峰期和融雪平缓期DOC浓度波动范围分别为2.3–12.4mg/L和2.1-7.4 mg/L。2014年全年共产生6个洪峰,洪峰过程中河流径流输入与输出量分别为322和213mm,大气降水DOC输入量和河流DOC输出量分别为0.53和1.36 g/m~2。随着河流径流增加其DOC浓度也逐渐升高,但由于相关碳库限制河流DOC浓度又快速降低。洪峰期河流径流DOC浓度波动范围为3.21–23.27 mg/L,均值为6.36 mg/L。洪峰期间随着时间推移,DOC浓度与径流线性关系斜率升高,这可能是由于陆地土壤碳库DOC变化引起的。2013年11月12日至2014年11月11日全年大气共输入水和DOC分别为648 mm和1.79 g/m~2,全年集水区通过河流共输出水量和DOC分别为538 mm和3.15 g/m~2。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5月和7月,由于融雪期经过冬季积累,虽然水量输入较少,但DOC输入量却是最高的。全年大气沉降DOC浓度波动幅度为0.13-14.24 mg/L,平均浓度0.27mg/L,其季节分布表现为生长季初期和末期浓度较高,生长盛期浓度较低的变化趋势,而且连续降雨过程中林外雨DOC浓度逐渐降低。全年河流DOC浓度波动范围为2.15-23.27 mg/L,平均DOC浓度为5.86 mg/L。融雪期和降雨期的洪峰期间DOC浓度均出现明显升高。河流DOC浓度与河流径流以及河水温度呈显着线性正相关关系,但5-6月以及10-11月DOC浓度与河水温度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河流径流流量对其产生的影响。对比融雪期和洪峰期对全年河流碳水输出贡献发现,融雪期DOC输出量仅为全年12%,河流水输出量也仅为14%,融雪期河流DOC浓度为4.45 mg/L,低于全年平均水平,洪峰期河流径流量和DOC输出量占全年的43和39%,本地区生长季洪峰对全年碳水输出贡献比较均衡,河流DOC平均浓度为6.36 mg/L,略高于全年河流DOC平均浓度。因此,融雪期对全年DOC输出没有产生特殊贡献,这可能是由于融雪水量输入不足和土壤渗透性较高造成的;洪峰期是河流碳水输出的主要时期,但洪峰期河流碳水输出主要是由于此期间径流增大引起,河流DOC浓度上涨贡献较小。(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4-01)

赖廷和,何斌源,史小芳,潘良浩,王欣[7](2015)在《广西珍珠湾桐花树群落凋落物碳输出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3年开展广西珍珠湾桐花树群落的凋落物及碳输出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桐花树群落年凋落重量为371.124g/m2.4个季度大小顺序为:秋季(160.457g/m2)>冬季(101.722g/m2)>夏季(74.658g/m2)>春季(34.287g/m2).各组分比例分别为:叶50.9%、果实20.7%、枝19.8%及花8.6%.叶凋落量在2月和10月各有1个峰值;枝凋落量集中于11月,受偶然事件影响;花、果凋落量分别集中在4月至6月、8月至9月,均为每月数量最高的组分.桐花树群落年凋落物碳输出量为165.655g/m2,各组分及月总碳输出的规律与凋落物重量一致.相关分析表明:凋落物不同组分与生态因子相关关系差异较大,花凋落物重量及其碳输出量与月均气温、水温显着相关,与风力、盐度无显着相关;叶、枝及月总凋落物重量及其碳输出量与4级以上风力显着相关,而与月均气温、水温、盐度无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尹晓敏,吕宪国,刘兴土,薛振山[8](2015)在《土地利用变化对挠力河流域可溶性有机碳输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野外采样、室内分析、GIS及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石开究了挠力河流域河水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的季节性动态,以及年均尺度上全流域、100 m河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水DOC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流状态下河水DOC浓度在春季、夏季显着高于秋季;有湿地存在的子流域DOC浓度的季节性动态与无湿地存在的子流域存在显着差异,且有湿地存在的子流域中DOC浓度的季节性变异与整个流域的趋势一致;年均尺度上,DOC浓度与全流域湿地以及100 m河岸带范围内的水田面积百分比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全流域尺度的林地百分比呈显着负相关(P<0.05).表明湿地的存在是影响挠力河流域河水DOC季节性变异的重要因素;全流域的湿地以及100 m河岸带范围内的水田对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林地对其有显着的减缓效应流域过去几十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河水DOC的平衡状况.(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苏锴骏,毕倩倩,杜金洲[9](2013)在《东海海域~(210)Po/~(210)Pb的不平衡性及其示踪上层水体中颗粒有机碳输出》一文中研究指出~(210)Po(t_(1/2)=138 days)和~(210)Pb(t_(1/2)=22.3 years)具有适宜的半衰期和颗粒物活性,广泛应用于研究海洋环境中化学清除和颗粒物输送等过程。本文于2011年10月秋季调查了东海陆架表层水体和水柱中颗粒态和溶解态~(210)Po和~(210)Pb的分布。结果表明,表层水体中溶解态~(210)Po和~(210)Pb分别占总态(溶解态和颗粒态)中~(210)Po和~(210)Pb的53%和47%。总态中~(210)po/~(210)Pb介于0.23~1.48之间,平均值0.65,整体上来(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08)

张连凯,覃小群,杨慧,黄奇波,刘朋雨[10](2013)在《珠江流域河流碳输出通量及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河流碳运移对于研究全球碳循环以及探讨河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4月和7月选取珠江主流及支流11个代表性断面,分析悬浮颗粒物和碳组分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同时选取博罗、石角和高要这3个主控断面,对珠江流域的碳通量和侵蚀模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珠江流域悬浮颗粒物(TSS)、颗粒有机碳(POC)以及溶解有机碳(DOC)随雨季的到来而质量浓度升高,西江上游TSS和POC的质量浓度增加显着;珠江流域河流碳的4种组分中,溶解无机碳(DIC)的所占质量分数最高,且西江、北江的DIC质量浓度明显高于东江;西江、北江和东江河流中外源POC分别占78%、72%和26%,叁大支流的POC均受上游C3植物的影响;珠江流域的TSS、总碳(TC)、POC、颗粒无机碳(PIC)、DOC、DIC、以及颗粒碳(TPC)、总有机碳(TOC)的入海通量分别为134×1012、12.69×1012、2.50×1012、1.01×1012、1.13×1012、8.05×1012、3.51×1012和3.65×1012g·a-1,对应的侵蚀模数分别为:309×106、28.98×106、5.75×106、2.27×106、2.56×106、18.4×106、8.02×106和8.31×106g·(km2.a)-1.与全球主要河流碳侵蚀模数相比,珠江流域河流DOC、POC和TOC的侵蚀模数均高于全球平均值.(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3年08期)

碳输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泥炭地有着丰富的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泥炭地急剧退化并加速了碳输出过程。酚类物质作为抑制剂,可调控泥炭地碳输出过程。然而,在泥炭地退化过程中,环境因子的改变对酚类物质的累积效应存在较大分歧。因此,探明影响泥炭地碳输出的关键酚类物质及其调控因子,是揭示退化泥炭地碳输出机理的关键。论文综述了酚类物质在泥炭地中的累积效应及其对碳输出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泥炭地碳输出概况;2)酚类物质在泥炭地碳输出中的作用;3)泥炭地退化过程中酚类物质的累积效应在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中存在较大分歧。文献综述分析了泥炭地退化过程中环境因子通过影响酚类物质,调控土壤生物学过程来驱动退化泥炭地碳输出的作用机理,为退化泥炭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输出论文参考文献

[1].黄轶婧.人类活动影响下喀斯特小流域溶解性碳输出特征研究[D].贵州大学.2019

[2].杨刚,温晓荣,白银萍,芦静,刘银占.酚类物质对退化泥炭地碳输出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科学.2018

[3].安志宏,孙自永,胡雅璐,王烁.多年冻土区河流溶解性有机碳输出的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18

[4].王宇宁.黑潮延续体的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D].厦门大学.2017

[5].杨刚,陈槐,董发勤,刘明学.若尔盖泥炭地碳输出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响应[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6].张着.帽儿山落叶阔叶林产流及其溶解性有机碳输出的时间动态[D].东北林业大学.2017

[7].赖廷和,何斌源,史小芳,潘良浩,王欣.广西珍珠湾桐花树群落凋落物碳输出动态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

[8].尹晓敏,吕宪国,刘兴土,薛振山.土地利用变化对挠力河流域可溶性有机碳输出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

[9].苏锴骏,毕倩倩,杜金洲.东海海域~(210)Po/~(210)Pb的不平衡性及其示踪上层水体中颗粒有机碳输出[C].第二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3

[10].张连凯,覃小群,杨慧,黄奇波,刘朋雨.珠江流域河流碳输出通量及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2013

标签:;  ;  ;  ;  

碳输出论文-黄轶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