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号方论文-于洋涛

高血压号方论文-于洋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血压号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衰1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高血压号方论文文献综述

于洋涛[1](2019)在《观察心衰1号方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心衰1号方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共160例,并利用随机分配法将16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0例,给予心衰1号方进行治疗,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为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6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8.75%),P<0.05;为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52.5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96.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等患者,给予心衰1号,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同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临床治疗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6期)

李颖,裴雯,黄桢,张婷,朱卉[2](2019)在《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本院心血管病中医综合治疗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且均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2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眩晕3号方内服以及穴位敷贴涌泉穴、耳穴贴压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00 1);两组患者血压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00 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心动脉压水平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00 1)。结论: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中心动脉压水平。(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9年05期)

王吉元,李树斌,谢相智,吴欣芳,许国磊[3](2018)在《心衰1号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心衰1号方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阳虚水停、血瘀络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2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心衰1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间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心衰体征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生活质量评价、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低于治疗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心衰体征积分较低,BNP水平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1号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阳虚水停、血瘀络阻证)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BNP水平,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安全性良好。(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陈翊[4](2018)在《高血压Ⅰ号方改善肾虚血瘀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管紧张素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高血压Ⅰ号方改善肾虚血瘀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管紧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高血压患者60例,辨证属肾虚血瘀,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同种类同剂量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加服高血压Ⅰ号方,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并评估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ng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辨证为肾虚血瘀证的急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Ⅰ号方具有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压,AngⅡ水平等作用。(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陈新宇[5](2017)在《逸心汤2号方对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逸心汤2号方对痰瘀互结型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其有效的防治高血压新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9月期间,在福州市第二医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符合痰瘀互结型PH诊断标准的患者70例(剔除1例失访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qd,7天后血压未达标者将氨氯地平改为5mg bid。如血压再未达标者可加用缬沙坦胶囊80mg qd;如血压仍高且心率>80次/分,可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47.5mg qd。如有血脂增高者加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 q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逸心汤2号方颗粒(丹参、瓜萎、薤白、半夏、黄芪等13味药组成)。两组患者均予以低脂低盐饮食,4周为一个疗程。监测记录两组各自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后血压水平,观察记录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血脂、Hcy水平。并注意观测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间治疗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8.23%,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65.71%,两组间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两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亦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4周后两组间降压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8.23%,对照组总有效率74.28%,两组间其降压疗效无显着性差异(P>0.05)。4.两组间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治疗前两组间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2周,4周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1周、2周、4周后两组间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5.两组间血脂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间TC、LDL-C、TG、HDL-C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O.05);治疗组治疗4周后TC、LDL-C、TG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HDL-C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TC、LDL-C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TG、HDL-C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间TC、LDL-C、TG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HDL-C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6.两组间治疗前后Hcy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间Hcy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Hcy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Hcy较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间Hcy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逸心汤2号方颗粒联合西医治疗痰瘀互结型PH,治疗组在改善病人中医证候、调节血脂、降低患者的血Hcy水平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6-01)

王吉元[6](2017)在《心衰1号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最新研究资料显示,当前全世界心力衰竭患者数量高达2250万,并且正以每年200万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心力衰竭患者5年的存活率相当于恶性肿瘤。另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心力衰竭的总发病率约占2%左右,已成为现下的常见病。因心力衰竭具有病死率高、再住院率高以及预后不良等特点,导致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导致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因其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及危险因素,临床上很多患者同时患有这叁种疾病,并发心力衰竭的几率显着增加,临床上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比较常见。此类心衰基础病多,病情复杂,病情重,属疑难杂症,预后差。现代医学对此类心衰的治疗虽然有起效快、方便等优势,但由于此类心衰患者病情复杂,加之化学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价格昂贵等因素,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临床疗效欠佳。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从多靶点、多环节、多机制、多方位发挥作用,弥补西医药治疗的缺陷,与其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临床疗效。但目前针对此类心衰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研究是严重缺乏的,这为我们进一步的辨证论治研究带来了困难。本项课题首先对慢性心力衰竭近年来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次论述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发病机理及现代医学治疗困境,具体阐述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的理论内涵,以及介绍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衰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最后,也是本课题的重点,探讨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功效的导师经验方心衰1号方对此类心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而为此类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第一部分理论研究理论研究部分,首先论述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发病机理及现代医学治疗困境,其次探讨了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和临床治疗等相关认识。该病病因病机复杂,病位在心,与肺脾肾肝密切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以心肾阳虚为根本,兼见脾阳虚,标实主要是血瘀、水饮、痰浊;证型以阳虚水停、血瘀络阻多见;证候表现以心悸,气喘,面肢浮肿,畏寒肢冷为主;病情复杂,心衰程度重,单独使用西医西药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加用中药治疗,会产生更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上内容同时也是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的立法依据。然后系统地阐释了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的理论内涵,包括:(1)益气温阳治其本,兼以活血通络利水治其标,标本同治,以治本为主。对益气温阳法治疗心衰进行理论溯源,关于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黄帝内经》有众多描述,针对此类心衰气虚、阳虚之病机根本,治疗当温阳益气以治本。历代中医大家均重视温阳法治疗心衰,真武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五苓散,四逆汤等为温阳利水常用方,临床疗效卓着。因心气虚衰是心力衰竭发生的直接原因,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滞,故心衰大部分兼夹血瘀证,吾师主张活血化瘀法宜贯穿心衰治疗始终,因络脉瘀阻为心衰发生之中心环节,故在活血化瘀药物中常常选用具有通络作用之药物,血行水亦行,间接起到利水之疗效,再配合利水法,如此则活血通络、利水二法并用,针对本病瘀血、水湿之标。(2)温补心肾为主,兼顾脾脏。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肾阳气不足始终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为疾病的本质所在。肾主一身之阳气,肾阳既虚,无以资助脾阳,则易导致脾阳虚弱,最终导致心脾肾阳气俱虚。治疗当以温补心肾为主,兼顾温脾益气。最后,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具有以下功效: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功能;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从而抑制心室重构,延缓心肌损害;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能够从多靶点、多环节、多机制、多方位发挥其治疗心力衰竭之作用,涉及心衰的多个病理过程,副作用小,相比西药有一定优势。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更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部分1 目的评价心衰1号方在真实的临床实践中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阳虚水停、血瘀络阻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 方法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中医辨证属阳虚水停、血瘀络阻证者可纳入研究。将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在广安门医院南区心血管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充分考虑患者意愿,分别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联合心衰1号方(中药汤剂,100ml/次,2次/日)治疗;或西医基础治疗联合芪苈强心胶囊(1.2g/次,3次/日)治疗。在此期间内,服用心衰1号方的病例全部纳入治疗组;在服用芪苈强心胶囊的病例中,按照年龄±5岁,性别相同,心功能分级一致,病程±2年等因素,与治疗组的患者进行1:1匹配,形成对照组。最终两组各60例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分析时均取服药4周的数据。疗程前后,记录患者症状、体征、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等,并进行安全性及疗效性指标检测。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疗效性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积分,心衰体征积分,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BNP,生活质量评价。所有数据采用SAS9.3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3 结果最终两组各60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门诊患者43例(35.83%),住院患者77例(64.17%)。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病程、心功能分级等指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心功能分级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37例(占61.67%),有效16例(占26.67%),无效7例(占11.67%),恶化0例(占0.00%);对照组显效20例(占33.33%),有效 24 例(占 40.00%),无效 16 例(占 26.67%),恶化 0 例(占 0.00%)。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38例(占63.33%),有效17例(占28.33%),无效5例(占8.33%),加重0例(占0.00%);对照组显效16例(占26.67%),有效31例(占51.67%),无效13例(占21.67%),加重0例(占0.00%)。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和体征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的心悸、气喘、面肢浮肿、畏寒肢冷、尿少、胸水腹水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体征积分综合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36例(占60.00%),有效14例(占23.33%),无效10例(占16.67%);对照组显效21例(占35.00%),有效19例(占31.67%),无效20例(占33.33%)。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困难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方面,治疗组平均改善值为51.35±14.54,对照组平均改善值为40.67±11.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改善方面,治疗组平均提高为0.11±0.06,对照组平均提高为0.12±0.05,两组LVEF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改善方面,治疗组平均下降为1168.35±632.62,对照组平均下降为832.42±362.14,两组BNP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改善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方面,治疗组最短7天,最长14天,平均为9.47±1.77天,对照组最短9天,最长20天,平均为13.03±2.66天,治疗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安全性方面,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比例为3.3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比例为8.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4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病因病机属本虚标实,证型以阳虚水停、血瘀络阻多见,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为治疗此类心衰患者的关键治疗法则。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作用的心衰1号方能够有效改善此类心衰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BNP水平,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安全性良好。可能与该方不仅具有强心、利尿、扩血管作用,而且能构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进而改善心肌重构有关,既体现西医联合用药的治疗特点,又显示出复方中药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优势。心衰1号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此类心衰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希冀能够为中医药治疗此类心衰提供新的思路与研究靶点,从而使中医药治疗心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本研究的创新点目前鲜有关于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中医研究,本课题首次对此类心衰进行临床实践研究,以评价心衰1号方对此类心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而验证基于“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理法方药的科学性,为慢性心衰的临床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心衰1号方组方科学,方药组成特点如下:①以《伤寒论》中温阳利水之经方为主体。②加用滋阴药物,阴中求阳。③加用桂枝辛温通络,丹参,桃仁活血通络,增强活血功效。本研究采用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设计方法,宽松的纳排标准,可以尽可能全部地纳入一定时期内来院就诊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疗干预措施亦切合真实临床实践,匹配的方法可以保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和可比性,其研究结果兼顾科学性和推广性,是该研究设计方法的创新性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7-05-26)

周杨[7](2017)在《降防保心Ⅱ号方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及踝臂指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观察降防保心Ⅱ号方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2.观察降防保心Ⅱ号方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ABI的影响。3.观察降防保心Ⅱ号方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IP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住院部肝郁血虚证的高血压病患者45例,随机分配成治疗组(降防保心Ⅱ号方组)23例、对照组(西药标准治疗组)22例。对照组予西药标准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组于对照组加用降防保心Ⅱ号方(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白芍10g、地黄10g、葛根10g、莲子心3g等,由无锡市中医医院中药房配发颗粒剂并送达,分早晚两次口服,一次一袋,由入院第二天开始服用至入院2周)。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同时,测量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AIP及ABI水平,然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结果:1.对照组入院时中医症候积分为17.82±2.65,2周后的积分为10.50±1.50,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入院时中医症候积分为18.91±1.88,2周后的积分为10.26±2.22,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入院2周后对照组中医临床症候有效率为27.3%,治疗组有效率则为56.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之间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无显着差异(P>0.05),2周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0.05)。4.治疗组患者2周后AIP水平比之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2周后AIP水平比之前无显着降低(P>0.05)。5.两组患者2周后ABI水平均较治疗前无显着改变(P>0.05)。结论:1.在单纯西药的基础上结合使用降防保心Ⅱ号方能有效缓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头晕、乏力及心悸等症状,有协同降压效果,从而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产生,改善患者预后。2.降防保心Ⅱ号方较单纯西药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IP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3.降防保心Ⅱ号方较单纯西药治疗在改善踝臂指数上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3-27)

孟胜喜,霍清萍,梁芳,黄侃,王兵[8](2016)在《稳消Ⅲ号方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稳消Ⅲ号方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H型高血压病人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依叶治疗,治疗组在依叶治疗的同时加用稳消Ⅲ号方。两组疗程均为24周,分别于用药前后检测24h动态血压和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肝肾功能、肌酸激酶,观察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24h动态血压各指标、同型半胱氨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叁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24h动态血压各指标、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血肌酐、肌酸激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稳消Ⅲ号方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于H型高血压有明确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6年16期)

曾滨,林辉辉,杨红梅,刘中勇[9](2016)在《稳压1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肝阳上亢型1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稳压1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肝阳上亢型1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阳上亢型1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稳压1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动态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临床积分明显改善,较对照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24h、白昼及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均值均有明显的下降(P<0.01,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24h、白昼及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均值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P<0.01,P<0.05);治疗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值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压1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肝阳上亢型1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确切,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候和同型半胱氨酸值,降低高血压危险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医药通报》期刊2016年01期)

潘超群,张琪[10](2015)在《养肝降压Ⅱ号方联合耳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轻中度)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养肝降压Ⅱ号方联合耳针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诊断为轻中度高血压,辨证属于阴虚阳亢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养肝降压Ⅱ号方。结果:治疗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8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优于对照组的68.4%(P<0.05)。结论:养肝降压Ⅱ号方对控制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有较好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5年12期)

高血压号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本院心血管病中医综合治疗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且均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2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眩晕3号方内服以及穴位敷贴涌泉穴、耳穴贴压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00 1);两组患者血压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00 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心动脉压水平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00 1)。结论: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中心动脉压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血压号方论文参考文献

[1].于洋涛.观察心衰1号方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李颖,裴雯,黄桢,张婷,朱卉.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J].河南中医.2019

[3].王吉元,李树斌,谢相智,吴欣芳,许国磊.心衰1号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4].陈翊.高血压Ⅰ号方改善肾虚血瘀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管紧张素水平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5].陈新宇.逸心汤2号方对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

[6].王吉元.心衰1号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

[7].周杨.降防保心Ⅱ号方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及踝臂指数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8].孟胜喜,霍清萍,梁芳,黄侃,王兵.稳消Ⅲ号方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

[9].曾滨,林辉辉,杨红梅,刘中勇.稳压1号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肝阳上亢型1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通报.2016

[10].潘超群,张琪.养肝降压Ⅱ号方联合耳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轻中度)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

标签:;  ;  ;  ;  

高血压号方论文-于洋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