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子制造服务产业产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制造,现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竞争优势
电子制造服务产业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1](2015)在《构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支撑服务中国制造2025》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逐渐改变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报》期刊2015-09-01)
封葑[2](2014)在《128个科技创新平台面向沈阳开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封葑)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28个科技创新平台全部面向沈阳市开放,重点推介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纤维表面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等155项科研成果拟在沈阳本地转化。这是10月29日,从“沈阳高校、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发布暨沈(本文来源于《沈阳日报》期刊2014-10-30)
朱宝琛[3](2012)在《专家详解创业板“两高六新”行业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两高六新”,即“两高”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六新”即是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这是创业板设立之初提出的对上创业板公司的要求。这些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日前,证监会公布了五份创业板专家咨询委研究报告,分别涉及电子商务服务产业(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2-04-21)
梁红兵[4](2011)在《新增电子制造服务 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完善布局》一文中研究指出“京东方8.5代线从2009年8月开工到现在进展顺利,今年6月28日将投产,京东方8.5代线的正式投产将是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建设重要的里程碑。柏瑞安电子作为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重要的配套企业,其正式运营投产对京东方8.5代线、5代线以及冠捷都意义重大。”北(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报》期刊2011-06-28)
梁梦勋[5](2010)在《廊坊构建“金字塔型”现代产业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梁梦勋)廊坊市在不断调优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按照“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发展定位,强力实施“错位、抢位、聚焦”战略,着力构建以电子信息和休闲商务两大标志性产业为“塔尖”,以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和新型农业为“塔身”,以(本文来源于《河北经济日报》期刊2010-08-20)
王晓涛[6](2010)在《什么让比尔·盖茨的预测如此灵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技术产业,业内人士这些年来最津津乐道的热门语是“融合”一词,而日前在青岛举行的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SINOCES)则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跨界融合与产业创新”。在SINOCES上,各参展商所推出展示的最新代表作,以及多场业界专业论坛,无不印证了“(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导报》期刊2010-07-22)
沈昕[7](2008)在《我国电子制造服务(EMS)产业发展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使我国迅速成为吸引国际FDI最为成功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截至2006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更有数据表明,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中国经济也已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叁大经济体。伴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提升,我国也发展成为总量上仅次于美、日的世界第叁大制造国。中国制造产品迅速占领全球市场,但位居全球价值链的末端。以低成本、资源密集为优势的中国制造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部分转型刻不容缓。产业升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对我国制造业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剖析和系统研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电子产业中产值最高的EMS(Electrical Manufacturing Services)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突破现有优势,创新、持续发展的系统思路对我国改写国际竞争格局至关重要。EMS产业是构建一个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产业信息化的支柱产业,也是制造业中重要产业分支,具有技术含量高、渗透性强、覆盖面广、投入产出比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及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因此,各发达国家都曾先后制定了EMS产业的发展战略。总体上,与跨国EMS产业相比,我国EMS产业主要从事加工、组装等能耗大、污染重、效益差及附加值低的生产制造层次,因此,改变我国EMS产业的落后状态显得极为迫切。作者在跨国EMS产业工作多年,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我国EMS产业发展的落后问题。为此,本课题对我国EMS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对我国EMS产业可持续、系统化的发展体系作了一些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探索,为我国EMS产业及电子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论文从明确我国EMS产业现状开始,围绕如何缩短与跨国EMS产业的差距,使我国EMS产业从当前全球电子产业分工体系的第叁层次攀升至第一层次的问题展开。采用多维度视角,从EMS产业的起源、兴起背景、地位和功能开始研究,借鉴跨国EMS的先进管理模式,对我国EMS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动力系统、评价体系、协同模式和发展模式创新展开系统研究。①引入生态系统理论,对EMS产业系统的环境进行深入探析;②采用动力系统方法构建EMS产业的动力系统结构;③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专家评分法定量地构建我国EMS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为我国EMS产业选择具有竞争力的主营业务,完善内部运营管理提供参考;④在跨国EMS产业现有协同模式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构建基于价值链协同、供需协同的管理模式;⑤针对我国位于不同发展层次的EMS企业,提出基于叁次创新发展模式的创新选择思路;⑥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所提出的系统思路进行论证;⑦结合我国EMS产业现状,为位于不同发展层次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组织提供国际化发展策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总结适合我国EMS产业发展的系统模式,为我国EMS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形成有序的攀升格局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论文也为我国电子产业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在实践上,为提升我国EMS产业竞争力提供借鉴,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EMS产业提供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在理论上,丰富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为我国早日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期刊2008-03-01)
沈昕,韩传峰[8](2007)在《电子制造服务产业需求协同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象限分析法,以价值链为切入点,对电子制造服务产业需求管理中的主要指标,销售额比率、生产频率、生产时间进行分析。通过纵向分析历史数据,计算出客户平均的周需求量与销售比率,同时确定产品在需求协同模型中的位置,计算出生产频率和被均衡化的需求量。归纳了四大需求类型并建立适用于中国电子制造服务产业的需求协同模型。(本文来源于《工业工程与管理》期刊2007年03期)
韩传峰,沈昕[9](2007)在《中国电子制造服务产业的发展模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国电子制造服务业的现状,本文探讨了中国电子制造服务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及如何使之在国际电子产业分工体系中正确定位,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形成有序的攀升格局,提升中国电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07年02期)
郭旭[10](2006)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产业部总动员》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17日,山东威海,百多名来自信息产业部各司局、各地信息产业厅、各地电信管理局的领导汇聚一堂,学习领会信息产业部的动员令——《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简称229号文件)。 会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指出:“信息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本文来源于《中国计算机报》期刊2006-04-24)
电子制造服务产业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封葑)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28个科技创新平台全部面向沈阳市开放,重点推介的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纤维表面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等155项科研成果拟在沈阳本地转化。这是10月29日,从“沈阳高校、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发布暨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子制造服务产业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构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支撑服务中国制造2025[N].中国电子报.2015
[2].封葑.128个科技创新平台面向沈阳开放[N].沈阳日报.2014
[3].朱宝琛.专家详解创业板“两高六新”行业前景[N].证券日报.2012
[4].梁红兵.新增电子制造服务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完善布局[N].中国电子报.2011
[5].梁梦勋.廊坊构建“金字塔型”现代产业体系[N].河北经济日报.2010
[6].王晓涛.什么让比尔·盖茨的预测如此灵验[N].中国经济导报.2010
[7].沈昕.我国电子制造服务(EMS)产业发展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8
[8].沈昕,韩传峰.电子制造服务产业需求协同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
[9].韩传峰,沈昕.中国电子制造服务产业的发展模式探析[J].制造业自动化.2007
[10].郭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产业部总动员[N].中国计算机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