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易发程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质灾害,发育现状,易发程度分区,临沂市
易发程度论文文献综述
祝丽媛,窦连波,李莺宇,陈秀娟,王伟德[1](2019)在《临沂市地质灾害现状及易发程度分区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临沂市地质灾害排查共查明了39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崩塌数量最多,其次为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该文详细介绍了临沂市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各类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运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将临沂市划分成1350个面积相等的单元,对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植被条件、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规模、分布密度、活动频次和险情等要素进行量化,根据实际情况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级进行定性修正,将临沂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4个区。预测了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划分了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建议完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为临沂市应急管理局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提供地质灾害基础背景资料。(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11期)
张刘柱,陈雪梅,郑立博,席恺,李宗洋[2](2019)在《易发程度指数法在宣州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地质灾害成因的基础上,选取了地形地貌、地质背景、气候、地质灾害点密度、人类工程活动等5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宣州区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分区评价,并对区内的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划分。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将宣州区划分为4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结果较符合宣州区地质灾害发育实际情况,为宣州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期刊2019年02期)
焦海东[3](2019)在《惠州市潼湖生态智慧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开展惠州市潼湖生态智慧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查清了地质灾害分布状况,分析了地质灾害形成的条件及影响因素。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区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共划分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叁种类型,并指出了各易发分区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调查结果可为潼湖生态智慧区群测群防网络建立与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地质数据,对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部资源》期刊2019年04期)
王平波[4](2019)在《山西省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程度评价方法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山西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的分析,选择与其相关的坡度、地貌、岩土体、降水、构造及地震等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确定性系数法和GIS技术对山西省崩塌滑坡泥石流进行了易发程度分区,根据计算评价结果,结合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对山西省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程度分区进行了人为修正,将全省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非易发区。正确划分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程度,掌握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育规律,对于山西省防灾减灾、有效预防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可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华北自然资源》期刊2019年03期)
于成龙[5](2019)在《和龙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易发程度分区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和龙市境内发育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234处,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通过研究和龙市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掌握了其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数量、类型以及分布规律和威胁对象。根据5项分区原则,并结合分区界线划分结果,将和龙市划分为4类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别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非易发区。(本文来源于《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孟晖[6](2019)在《《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图》编制完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以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作为评价关键因素,开展地质环境安全评价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果。近日,该中心编制完成了《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图》。该图宏观反映了我国地质环境条件和安全程度,揭示了区域地(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9-02-26)
刘希林,郭梨花[7](2019)在《泥石流易发区灾害可接受程度对比研究——以云南东川和甘肃舟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云南东川和甘肃舟曲两个泥石流易发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比两地区公众对泥石流灾害后果关注程度和对泥石流灾害可接受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1)东川公众最关注财产损失,舟曲公众最关注疾病发生,两地区公众对环境破坏和房屋损失的关注程度都较高。(2)东川公众对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简称次数)和每年愿意支付的防灾保险费用(简称保险费用)可接受程度高的人数百分比高于舟曲公众;舟曲公众对泥石流灾害提前预告时间(简称预告时间)、居住地到泥石流灾害点距离(简称距离)可接受程度高的人数百分比高于东川公众。(3)两地区公众对"次数"的可接受程度最低,对"保险费用"的可接受程度最高,对"预告时间"和"距离"的可接受程度中等。(4)两地区公众对泥石流灾害可接受程度有共同影响的因素包括:年龄对"距离"的影响,性别对"次数"和"距离"的影响,文化程度对"预告时间"和"保险费用"的影响,收入对"次数""距离"和"保险费用"的影响。其它影响泥石流可接受程度的因素,两地区公众各有差异。(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于成龙[8](2018)在《吉林省四平村泥石流易发程度评价与防治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实地勘测资料,对吉林省四平村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从地形地貌、固体物质和水动力条件叁个方面对泥石流进行了成因分析。通过数量化评分法与经验公式法,对泥石流易发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判定四平村叁条泥石流沟均为中等易发泥石流沟,再次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严重威胁当地的居民生活,以及耕地、道路与河流。在此基础上,对四平村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期刊2018年04期)
于成龙[9](2018)在《临江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查清临江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征,掌握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以地质灾害详查资料为基础,通过成因分析和分布特征研究,依据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植被和降水7项因素划分临江市地质灾害易程度分区,同时明确了具体的分区原则。根据分区依据及原则,采用数学综合评判的半定量方法,并应用GIS技术,对临江市进行了网格剖分,然后为每一网格赋值并计算,完成了统计分区,将临江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共划分为3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4个地质灾害中易发区、3个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和1个地质灾害非易发区。通过分区评价,为临江市地质灾害的分区及分期防治、地质环境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依据。(本文来源于《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罗肖意,王倩,权赫春[10](2018)在《基于RS和GIS的泥石流易发程度分析——以延边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泥石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等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为防治泥石流的危害,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简称RS)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对坡度、高程、岩性、构造、水系以及土地利用等影响因子进行权重分析,然后利用Arc GIS软件绘制出泥石流的易发程度图,为延边州泥石流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8年25期)
易发程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分析地质灾害成因的基础上,选取了地形地貌、地质背景、气候、地质灾害点密度、人类工程活动等5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宣州区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分区评价,并对区内的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划分。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将宣州区划分为4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结果较符合宣州区地质灾害发育实际情况,为宣州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易发程度论文参考文献
[1].祝丽媛,窦连波,李莺宇,陈秀娟,王伟德.临沂市地质灾害现状及易发程度分区评价[J].山东国土资源.2019
[2].张刘柱,陈雪梅,郑立博,席恺,李宗洋.易发程度指数法在宣州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中的应用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9
[3].焦海东.惠州市潼湖生态智慧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J].西部资源.2019
[4].王平波.山西省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程度评价方法的探讨[J].华北自然资源.2019
[5].于成龙.和龙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易发程度分区评价[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9
[6].孟晖.《全国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图》编制完成[N].中国矿业报.2019
[7].刘希林,郭梨花.泥石流易发区灾害可接受程度对比研究——以云南东川和甘肃舟曲为例[J].地理科学.2019
[8].于成龙.吉林省四平村泥石流易发程度评价与防治设计[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8
[9].于成龙.临江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8
[10].罗肖意,王倩,权赫春.基于RS和GIS的泥石流易发程度分析——以延边地区为例[J].科学技术创新.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