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论文-郭帅,李新华

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论文-郭帅,李新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重游意愿,资源供给

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郭帅,李新华[1](2019)在《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与游憩者重游意愿的关系——一个体育旅游资源供给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开始关注生态休闲和运动健康,"休闲体育游憩"成为新的消费需求。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以其浪漫的环境和刺激的体验成为近几年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也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海滨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以供需理论、期望价值理论为基础,从资源供给的视角出发,建构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资源供给影响游憩者重游意愿的理论模型,以海滨参与休闲体育游憩活动人群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为海滨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海滨城市休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建构理论模型和调查问卷,以中国深圳、叁亚、湛江叁座海滨城市参与休闲体育游憩的人员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运用SPSS22.O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用AMOS22.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对游憩者重游意愿具有促进作用(路径系数为0.34),这一结果与其它研究中关于体验价值与重游意愿关系的探讨相一致,也符合期望价值理论的观点。同时,游憩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游憩过程中身心的愉悦和放松、服务人员的素质、滨海特色休闲体育文化感知以及滨海休闲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对体验价值影响的强度较大(因子载荷均介于0.55-0.85之间),游憩设施的安全性对体验价值也存在相当程度的影响(因子载荷为0.495)。2)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正向影响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路径系数为0.50),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正向影响游憩者重游意愿(路径系数为0.45),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通过资源供给影响游憩者重游意愿的间接效果明显(0.50×0.45=0.225)。另外,沙滩类运动等岸上运动场地、专门的水上运动区域、滨海休闲体育娱乐游戏、滨海休闲体育文化景观、专业服务人员、基础配套设施的因子载荷均在0.50以上,说明这些是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的主要内容。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促进游憩者重游意愿的产生,资源供给在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影响重游意愿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在体验价值情境下,科学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能够促进重游意愿的产生。研究结论:本研究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促进游憩者重游意愿的产生,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认知价值对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影响的强度较大;2)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促进游憩者重游意愿的产生,体验型运动资源、观赏型运动资源和社会资源对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具有较强影响;3)在考虑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供给的情况下,资源供给在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影响游憩者重游意愿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根据以上结论,滨海休闲体育游憩目的地在规划管理上可以从以下入手来提高游憩者重游意愿:1)滨海休闲体育游憩目的地应注重岸上运动场地和水上运动区域的有效供给,合理设置沙滩类、垂钓类、船艇类等运动项目场地和区域,并且配备相关领域的专业服务人员,包括教练员、救生员等,同时高度重视游憩者人生安全,保证相关设施的安全,建立应急预案,努力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2)滨海休闲体育游憩目的地应努力开发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游戏娱乐活动,包括农家活动和传统活动等,适时承办滨海体育运动相关的国际、国内赛事,积极打造滨海休闲体育特色的文化节、主题公园等文化景观,同时关注餐饮、住宿、出行等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升级;3)滨海休闲体育游憩目的地应该以满足游憩者需求为目的,通过提供科学有效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资源,打造物美价廉、符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使游憩者在游憩体验过程中获得较高的功能价值、情绪价值和认知价值,进而产生重游的心理倾向或行为。(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熊坚[2](2019)在《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分析与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海洋资源的开发进一步提升。当前海洋资源开发已不仅仅局限于渔业、海洋运输、海底矿产开发等领域。现代旅游业方兴未艾、发展迅猛,使得海洋体育旅游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深化旅游管理,培养专业人才,打造特色品牌,优化旅游市场空间,科学、合理的开发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等建议。(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姜付高,曹莉,孙晋海,邰鹏飞,李兆进[3](2016)在《我国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禀赋、丰度与绩效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我国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对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禀赋、体育旅游资源丰度、体育旅游资源绩效进行分析,客观评价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分布与利用情况。研究表明:(1)我国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禀赋区域分布不均,呈现出南北两头低中间高的资源分布格局;(2)我国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丰度差异较大,旅游资源分布和开发密度不均衡;(3)我国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绩效差异较大,成熟型滨海体育旅游地区较少,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高禀赋、低绩效现象较为突出。建议准确定位区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规模和旅游形象,注重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提质扩容,加大体育旅游资源供给侧改革,创新滨海体育旅游资源,提升滨海体育旅游产品品质,提高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效益,促进我国滨海地区体育旅游发展转型升级,推动滨海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陈璇[4](2015)在《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AHP层次分析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滨海体育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滨海体育旅游资源,构建科学完整的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将更好地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本文在构建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时,把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提出从滨海体育旅游资源价值、地理环境氛围条件、滨海体育旅游开发条件3个方面考虑,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在验证评价此体系可行性的基础上,为促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赵仕祥[5](2015)在《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滨海体育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新兴旅游形式,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成为旅游业的新突破。山东半岛有辽阔的海域,丰富的海洋资源,加之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捷,具备滨海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优越条件。滨海体育旅游是旅游业的分支,伴随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当代体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派生出来的新型的综合性旅游项目,既能陶冶情操、提高健康水平,又能带动经济发展,兼容了体育运动和休闲旅游的交叉社会功能。本文是以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战略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资料法、访谈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经济环境、市场条环境和资源环境等基础分析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得出,山东半岛滨海区域已经具备了大力开发该产业的客观条件。山东半岛开发滨海体育旅游开发一方面能够增加该地区经济收入,还能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带动就业,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符合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运用SWOT分析法对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有着良好的发展的机遇和环境;但在人才、管理、特色、基础设施上存在不足。政府调控不到位,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及现存体制机制影响滨海体育旅游业的开发。从滨海体育旅游开发的实际需要方面构建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的开发模式,提出加建设性意见,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美好山东半岛经济发达,区位条件优越,交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资源种类多,国内客源市场比较广阔、国外客源市场比较稳定。山东半岛在接待游客数量上还有空间。因此本文认为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适时开发更高一层次的体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旅游者。2.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从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来看,各市对其体育资源都有一定程度的开发,相继建立了一些具有吸引力的体育项目。对资源的开发存在市场观念未形成,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缺少体育旅游管理的专门机构,对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缺乏体育旅游人才等问题。3.立足现实,转变模式通过SWOT分析,山东半岛开发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远大于劣势,优势占主导地位;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制定发展计划和策略时应将优势充分发挥,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和克服基础设落后,服务水平不高的因素,把握亚沙会举办的机遇,为山东半岛发展滨海体育旅游,增强体育旅游核心竞争力,再同周边同类替代品的竞争中占据先机。(本文来源于《山东体育学院》期刊2015-06-05)

荣思军,韩炜[6](2015)在《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的研究——以山东半岛滨海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分析共生模式在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领域的适应性以及共生模式的选择问题,提出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是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理想模式。以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为例,从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共生机制两方面实证分析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的构建途径。(本文来源于《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陈惠娜,彭业仁,陆元兆[7](2014)在《广西滨海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归纳法,对广西滨海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依据旅游体验理论,对广西滨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挖掘和整理,认为海洋性、民俗性、娱乐性是其旅游开发价值所在,并提出了开发的相应措施和建议。(本文来源于《体育科学研究》期刊2014年05期)

孙毅,林家润,宋艳红[8](2014)在《滨海城市海洋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步入新世纪,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许多新兴的产业迅速地兴起。体育旅游是一个涵盖了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新产业。体育旅游业在旅游市场份额中占的比例逐年增长,逐步地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贸》期刊2014年15期)

李明峰[9](2012)在《基于模糊数学法的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以福建东山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东山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促进东山岛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法,对福建东山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东山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值为0.7465,属于叁级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等级(优良等级).准则层中的指标体育旅游资源价值、地理环境条件及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值分别为0.3937、0.2386及0.1142.东山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价值功能多样,气候环境条件优越;滨海体育旅游环境容量大,资源的地域组合特色突出;资源开发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来源于《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黄春香[10](2012)在《论莆田湄洲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湄洲岛风光旖旎,阳光充裕、气候宜人的海滨为水上活动、休闲活动、度假、疗养的最佳旅游胜地,富有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使其具有极大的滨海体育旅游开发价值.从湄洲岛屿的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两方面,为体育旅游提供个案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海洋资源的开发进一步提升。当前海洋资源开发已不仅仅局限于渔业、海洋运输、海底矿产开发等领域。现代旅游业方兴未艾、发展迅猛,使得海洋体育旅游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深化旅游管理,培养专业人才,打造特色品牌,优化旅游市场空间,科学、合理的开发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等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1].郭帅,李新华.滨海休闲体育游憩体验价值与游憩者重游意愿的关系——一个体育旅游资源供给的视角[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熊坚.滨海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分析与解读[J].当代体育科技.2019

[3].姜付高,曹莉,孙晋海,邰鹏飞,李兆进.我国滨海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禀赋、丰度与绩效评价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

[4].陈璇.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AHP层次分析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

[5].赵仕祥.山东半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5

[6].荣思军,韩炜.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共生模式的研究——以山东半岛滨海地区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

[7].陈惠娜,彭业仁,陆元兆.广西滨海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4

[8].孙毅,林家润,宋艳红.滨海城市海洋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中国商贸.2014

[9].李明峰.基于模糊数学法的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以福建东山岛为例[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0].黄春香.论莆田湄洲岛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策略[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标签:;  ;  ;  ;  

滨海体育旅游资源论文-郭帅,李新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