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害虫论文-本刊讯

水稻害虫论文-本刊讯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稻害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迁飞性害虫,病毒病,合作项目

水稻害虫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讯[1](2019)在《中韩水稻迁飞性害虫与病毒病监测合作项目2019年度工作总结会在海南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讯10月28日至11月1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海南省组织召开了中韩水稻迁飞性害虫与病毒病监测合作项目2019年度工作总结会。以韩国农村振兴厅郑准镕课长为团长的韩国专家代表团一行6人来华,与国内有关专家近20人一起参加了项目年度工作总结会。会议期间,中韩双方专家深入交流了近年来水稻迁飞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9年11期)

刘艳敏,王晓辉,邹言,李立坤,陈法军[2](2019)在《杀虫剂对转Bt水稻靶标害虫二化螟和非靶标害虫稻飞虱种群数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杀虫剂对转Bt水稻品种华恢1号(Huahui 1,HH1)靶标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及其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数量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镇的广福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种植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分别对其进行施用杀虫剂和未施用杀虫剂处理,然后对经2种处理后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田中靶标害虫二化螟幼虫数量及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褐飞虱的若虫数量、成虫数量、总虫量(若虫数量和成虫数量之和)进行调查,并对这3种害虫田间种群数量的年份、水稻品种、杀虫剂影响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转Bt水稻种植对二化螟幼虫数量影响显着,而施用杀虫剂处理未显着影响二化螟幼虫数量。转Bt水稻种植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若虫数量、成虫数量和总虫量无显着影响;而施用杀虫剂处理显着降低转Bt水稻及其对照亲本水稻稻田内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若虫数量及总虫量,并显着降低白背飞虱成虫数量。2014年和2015年,施用杀虫剂和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田内二化螟幼虫数量极低或未调查到;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上二化螟幼虫数量仅在2014年显着低于未施用杀虫剂对照亲本水稻。2014年,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上白背飞虱总虫量最大值分别为1 037、1 376头/百丛,施用杀虫剂后分别降低至233、253头/百丛;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上和对照亲本水稻上褐飞虱总虫量最大值分别为4 120、2 413头/百丛,施用杀虫剂后降低至367、410头/百丛;2015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发生规律与2014年相同。表明转Bt水稻可显着降低二化螟幼虫数量,但褐飞虱及白背飞虱数量没有降低,而施用杀虫剂可有效降低褐飞虱及白背飞虱数量。(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韩根成,李进前[3](2019)在《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频振式杀虫灯对上海市崇明区两种主要水稻害虫的控制效果试验表明,杀虫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大幅度降低了虫源基数,对其他水稻害虫也有一定的诱杀作用,而且对天敌的影响小。(本文来源于《中国稻米》期刊2019年05期)

孙梅梅,谌江华,任少鹏[4](2019)在《添加助剂对无人机喷雾技术防治水稻害虫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添加助剂对无人机喷雾技术防治水稻害虫的增效作用,于2018年在宁波市镇海区进行了无人机喷雾技术防治水稻害虫的田间防效试验,并对无人机飞防的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助剂对防治叶部害虫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其中用药量360 mL/hm~2+怀农特15 mL/hm~2+水15 L/hm~2的处理防效最好,药后19 d防效达到90.6%;采用添加助剂结合增加用水量的措施,防治稻纵卷叶螟时可达到减药15%的效果,但对于根部钻蛀型害虫二化螟则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总体来说,无人机无论从防效上还是提高效率上,均可以取代人工喷雾的施药方法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两种水稻主要害虫。(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李欣[5](2019)在《广东:水稻迁飞性害虫数量快增》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据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发布的消息,自8月以来,晚稻迁飞性害虫持续迁入该省,近期受强降雨天气影响,田间虫量上升较快,部分稻区达到防治指标。具体情况如下:稻飞虱中等发生。各地陆续有迁入,但灯下虫量普遍不高。大埔站监测,8月26日单灯(本文来源于《农资导报》期刊2019-09-20)

张新[6](2019)在《23%叁氟苯嘧啶·溴氰虫酰胺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23%叁氟苯嘧啶·溴氰虫酰胺(勤田助)对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推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2018年在巢湖市银屏镇开展了该药剂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3%叁氟苯嘧啶·溴氰虫酰胺对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混发)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优于50%吡蚜酮+6%阿维·氯苯酰的,速效性、持效性均表现较好,持效期达40d;并且具有良好的绿叶作用,保叶效果优于50%吡蚜酮+6%阿维·氯苯酰的。(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7期)

陈基华,梁家尧,杨宁宁[7](2019)在《2008—2018年广西浦北水稻“两迁”害虫灯诱监测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2018年在广西浦北县利用虫情测报灯对水稻"两迁"害虫进行灯诱监测,分析其成虫发生动态。通过监测发现,该县水稻"两迁"害虫的年度诱虫量在种类和年度上差异较大,以稻飞虱为"两迁"害虫的绝对优势种群。不同年度间年度诱虫量最高值(2008年)是最低值(2018年)的22.13倍,且近年来呈明显下降趋势。该县稻飞虱的诱虫高峰期分别为5—7月(早稻)和9—10月(晚稻),这两个峰期的诱虫量占年度诱虫量的86.13%;稻纵卷叶螟的诱虫高峰期分别为6月(早稻)和9—10月(晚稻),这两个峰期的诱蛾量占年度诱蛾量的57.92%。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高峰日(期)的诱虫量,是决定主害代诱虫量乃至年度诱虫量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9年08期)

徐善忠,肖明徽,韦赵海,徐绍益,肖瑜红[8](2019)在《性信息素交配干扰技术在水稻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在江西泰和开展了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交配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昆虫性信息素交配干扰法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迷向效果;对2、3、4代二化螟防治效果分别为72.52%、55.62%、45.13%,对四(3)、五(4)、六(5)代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分别为75.90%、100%、53.33%;昆虫性信息素交配干扰处理区较常规化学防治区减少化学农药制剂用量390 g(mL)/667m2,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9年08期)

应磊,刘波,沈子琳[9](2019)在《宁波“水稻医生”滴汗查害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应磊 通讯员 刘波 沈子琳) 时值盛夏,单季稻处于分蘖期,防治虫害十分关键。7月30日,宁波江北区农合联庄桥现代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媛媛顶着烈日赶到农户费森华的稻田进行虫害监测。最近高发的虫害让她有些焦心,她说:“这段时间,田间水稻二化螟蛾(本文来源于《浙江日报》期刊2019-08-05)

谢佳沁,彭国雄,唐际锋,姜无极,Nemat,O.Keyhani[10](2019)在《绿僵菌对水稻主要害虫的生态防控及微生态环境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菌杀虫剂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活体生物源生物农药,在农林害虫防治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从菌种库中(>1000株)筛选出一株广谱杀虫真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通过室内测定与田间应用示范实验,评价了该菌株对水稻主要害虫的的生态控制潜力及水稻植株微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对水稻主要害虫(包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均具有较高的致死效率,同时对稻田常见天敌没明显侵染作用。该杀虫真菌的油悬浮剂也能够与水稻害虫防治过程中常用的化学农药(噻虫嗪、吡蚜酮、啶虫脒等)进行较好兼容,与噻虫嗪和吡蚜酮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稻飞虱的致死效率。大规模应用示范显示,与化学农药相比较,虽然金龟子绿僵菌在开始阶段对害虫控制效率较低,但随着时间推移,该菌株对害虫的种群控制效果越来越明显,到后期与化学农药并无显着差异。另外,绿僵菌对稻田主要天敌种群(蜘蛛、寄生蜂、蜻蜓等)无明显影响,而施用化学农药中天敌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我们也发现金龟子绿僵菌施用后,在水稻植株上的存续量逐渐减少,而水稻植株微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对水稻植株细菌和真菌主要类群无明显影响。综上所述,该结果说明该金龟子绿僵菌对水稻主要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对主要天敌及水稻植株微生态环境无明显影响,表明该杀虫真菌在水稻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巨大潜力。(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水稻害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杀虫剂对转Bt水稻品种华恢1号(Huahui 1,HH1)靶标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及其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数量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镇的广福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种植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分别对其进行施用杀虫剂和未施用杀虫剂处理,然后对经2种处理后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田中靶标害虫二化螟幼虫数量及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褐飞虱的若虫数量、成虫数量、总虫量(若虫数量和成虫数量之和)进行调查,并对这3种害虫田间种群数量的年份、水稻品种、杀虫剂影响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转Bt水稻种植对二化螟幼虫数量影响显着,而施用杀虫剂处理未显着影响二化螟幼虫数量。转Bt水稻种植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若虫数量、成虫数量和总虫量无显着影响;而施用杀虫剂处理显着降低转Bt水稻及其对照亲本水稻稻田内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若虫数量及总虫量,并显着降低白背飞虱成虫数量。2014年和2015年,施用杀虫剂和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田内二化螟幼虫数量极低或未调查到;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上二化螟幼虫数量仅在2014年显着低于未施用杀虫剂对照亲本水稻。2014年,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上白背飞虱总虫量最大值分别为1 037、1 376头/百丛,施用杀虫剂后分别降低至233、253头/百丛;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上和对照亲本水稻上褐飞虱总虫量最大值分别为4 120、2 413头/百丛,施用杀虫剂后降低至367、410头/百丛;2015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发生规律与2014年相同。表明转Bt水稻可显着降低二化螟幼虫数量,但褐飞虱及白背飞虱数量没有降低,而施用杀虫剂可有效降低褐飞虱及白背飞虱数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稻害虫论文参考文献

[1].本刊讯.中韩水稻迁飞性害虫与病毒病监测合作项目2019年度工作总结会在海南召开[J].中国植保导刊.2019

[2].刘艳敏,王晓辉,邹言,李立坤,陈法军.杀虫剂对转Bt水稻靶标害虫二化螟和非靶标害虫稻飞虱种群数量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9

[3].韩根成,李进前.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控制作用[J].中国稻米.2019

[4].孙梅梅,谌江华,任少鹏.添加助剂对无人机喷雾技术防治水稻害虫的效果评价[J].湖南农业科学.2019

[5].李欣.广东:水稻迁飞性害虫数量快增[N].农资导报.2019

[6].张新.23%叁氟苯嘧啶·溴氰虫酰胺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效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9

[7].陈基华,梁家尧,杨宁宁.2008—2018年广西浦北水稻“两迁”害虫灯诱监测动态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9

[8].徐善忠,肖明徽,韦赵海,徐绍益,肖瑜红.性信息素交配干扰技术在水稻害虫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19

[9].应磊,刘波,沈子琳.宁波“水稻医生”滴汗查害虫[N].浙江日报.2019

[10].谢佳沁,彭国雄,唐际锋,姜无极,Nemat,O.Keyhani.绿僵菌对水稻主要害虫的生态防控及微生态环境影响[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标签:;  ;  ;  

水稻害虫论文-本刊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