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嘉县乌牛镇码道小学(325103)蒋拉洁
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觉得作文很头痛,不知道该写什么,没有素材,也没有灵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写作的恐惧感。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这种恐惧感,树立学生们对写作的信心;要让学生们乐于写作,会写作。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这一步主要是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很多学生觉得作文难,就是因为不知道该写什么,如果学生没有原始冲动和兴趣,要写好作文是很难的。小学生都是好玩的,要寓学习于娱乐中,寓写作于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一个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也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这样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教师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不要等到要写作文时才给学生们讲选材或构思。小学生学写作文时,不要轻易规定作文题目,因为这个时候是他们个性发挥的时机,有利于形成对作文的兴趣,如果限制题目,就容易束缚儿童的个性。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作文基础时再慢慢限制题目,让学生学会写命题作文。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所以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鼓励学生实话实说
这一步骤要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没有灵感,作文当然是很难写的。就要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的实际生活,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写出情感是很虚假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瞎编乱造、虚情假意。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习作,他们在作文中表达出来的好或不好的真实感想,教师都不应该正面批评,而是从侧面引导其改正。如果学生一说真话就受到教师的严厉批评,那这个学生以后就再也不敢说真话了。教师要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学生,在肯定了其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
三、指导学生作文方法
学生有了想写的欲望和写作的素材,就需要知道作文该如何写了,这是有关写作方法的问题。
教师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可以让学生模仿教材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为什么这样写才是好的。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文时,文中对刘老师的外貌描写部分,既写出了刘老师身有残疾的特点,又流露出了刘老师忠厚老实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执著追求,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描写人物外貌时,既要抓住主要特点去写,还应从外貌描写中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再如,课文通过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两件事情来表现刘老师的身残志坚,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明白写人要选择典型的事例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词汇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
学生毕竟不是作家,作家写作也要多次修改,更何况学生初学写作。在学生作文中,肯定会有很多错误或漏洞,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有了一副良好的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是一个良好的个体。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评语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明白了作文的不足之处,才能改正,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师既要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也要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对于学生在作文中的优点,一定要加以表扬,这是维持他们写作兴趣和信心的有效方法。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心得。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紧贴生活,把握生活的脉搏,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一定可以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可写的人或事物。教师再给予恰当的指导,相信学生一定能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从而真正爱上写作,而不是把作文当成是包袱,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