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青年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青年,叶子,会展,电力大学,志愿精神,自动扶梯,滴水,王婧,陆莹,柬埔寨语
青年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彭薇[1](2019)在《用饱满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博会期间,国家会展中心“志愿者之家”洋溢着温馨愉悦的气氛。7日中午,103名恰逢进博会期间过生日的“小叶子”齐聚一堂,共同庆生。“特别意外也特别惊喜地收获了一场在进博会的生日派对,感觉棒棒的!”上海电力大学学生陆莹代表“寿星”们上台分享了生日感言。(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9-11-09)
刘胜枝,安紫薇[2](2019)在《呈现与建构:直播、短视频中小镇青年的形象分析——以快手、抖音平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消费下沉,小镇青年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直播、短视频是小镇青年重要的文化娱乐消费方式。那么他们在直播、短视频中是如何呈现和建构自身形象的呢?本文对直播、短视频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将小镇青年的形象概括为五种主要的类型:生活安逸、满足现状的休闲者形象;辛勤工作、追求理想的劳动者形象;无所适从、叛逆自嘲的放逐者形象;美丽时髦、个性张扬的时尚者形象;江湖义气、维护公平的侠义者形象。同时,本文也分析了这些青年形象背后所折射的小镇青年的群体心态和社会现实,加深人们对小镇青年群体的认知和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周由强[3](2019)在《致敬七十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于冠超(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创作的每次现代性转型都与国家重要的转折和变革相对照,并在美术形象和艺术精神上反映出国家形象的建设过程。国家形象建设大体经历四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党的文艺方针倡导下艺术(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9-10-21)
吴晓淳[4](2019)在《“中国制造”国家品牌形象认知及传播效果研究——以当代中国青年群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是考察品牌形象的重要层面,"中国制造"承担着展示国家品牌形象的作用。基于文献回顾,本文设计了针对我国当代青年的相关问卷;数据表明,受访者对该国家品牌形象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两种倾向,但积极正面的印象更高。(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28期)
周学存[5](2019)在《探究《平凡的世界》中人物形象对当代青年成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平凡的世界》中所涉及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为爱情、为亲情、为事业而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宝贵品质,这些品质对当代青年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为充分发挥《平凡的世界》中人物形象对当代青年成长的影响,笔者以《探究<平凡世界>中人物形象对当代青年成长的影响》为课题,从《平凡的世界》内容概述入手,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了《平凡的世界》中人物形象特点,最后根据其特点全面而深入地探析了《平凡的世界》中各青年形象对当代青年成长的启示与影响。(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7期)
曲洪颍[6](2019)在《从《变形计》看当代青年叙事和媒介形象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变形计》源自现实生活,它对现实生活中的城市问题青年进行筛选,着重关注这群城市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试图通过山村这个综合条件落后的地方让城市青年在参与变形后发生改变。但是节目在拍摄过程中对青年形象的塑造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同时,城市变形青年迅速走红网络,除了媒体的推波助澜和个人对名利的追逐,青年观众群体的创造性消费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9期)
王宇航,禹杭[7](2019)在《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中的青年形象塑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年群体作为中国故事的重要讲述者、中国声音的重要传播者,正吸引着国际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西方媒体仍占主导地位,报道主题严重失衡,青年群体中的社会问题仍是其主要关注点。对此,我们既要重视其他国际媒体在传播中国故事时塑造青年国际形象的作用,在传播中国青年故事时加强现有国际传播资源与国际知名媒体的合作,又需要抓住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契机鼓励中国青年在国际媒体上发出"中国声音"。(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褚云侠,相宜,李壮,林培源,朱明伟[8](2019)在《青年形象变革:时空、想象与未完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青年"正名或青年"本体"的悬置与解放——对小说中"青年形象"流变的观察褚云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青年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小说对青年形象的塑造问题是伴随着"青年"概念的提出才具备讨论前提的,而事实上,在"五四"新文化之前的中国社会中并不存在一个独立的青年群体,我们也自(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5期)
韩海燕,袁华强[9](2019)在《书写人生新华章 谱写青春新故事 “帆船之都”青岛形象大使徐京坤获2019年“齐鲁最美青年”称号》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首百年历程,纵览神州巨变,从历史走向未来,总有一种信心和力量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激励青年一代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5月27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共青团山东省委、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山东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9年"齐鲁最美青(本文来源于《走向世界》期刊2019年24期)
刘迎迎[10](2019)在《城市空间下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的类型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苏贾看来,我们正处于一个空间重构的时代,这种重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全球、区域与城市叁者的相互缠绕,在这种缠绕中,城市日益成为空间重构中的重要载体。在本研究中,城市空间是一个物理空间,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正是青年亚文化在这一物理空间上进行社会生产的产物。“符号展演者”和“城市漫游者”是城市空间下青年亚文化进行社会生产,所产生两类视觉形象,二者之间存在递进关系。“符号展演者”是亚文化青年身体的展示与技能的展演,它更多的是指亚文化青年利用城市空间中丰富的符号资源,在改变事物能指的同时,赋予事物以新的亚文化的含义,进而展示在大众面前的视觉形象。它的特点是与城市生活具有极强的相关性、戏谑规则又消解权威、自我张扬又快乐至上。“城市漫游者”是指亚文化青年在城市空间中传播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进行视觉形象的空间部署、进而争夺话语权的视觉形象。它的特点是善于利用空间叙事、隐形的谋略家以及追身份的人。同时,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城市空间下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空间下的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存在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城市空间下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是对文化呈现的一种创新意识,而且由于青年亚文化和城市文化息息相关,那么对于一些积极的、健康的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的传播,会帮助亚文化青年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从而创作、传播更加具有文化认同感的视觉形象。此外,人们合理适度地观看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不仅能够使人们放松身心,娱乐人们的生活,还有利于青年的社会化进程。同时,本研究发现,青年亚文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文化表达形式,它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创新,丰富了文化形态,为文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消极的方面来看,青年亚文化在城市空间中进行社会生产,创作视觉形象的过程中可能会过于追求吸睛,从而导致主体辨别能力减弱。同时,如果人们沉溺于观看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那么他极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损耗,对他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一些不健康的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可能会影响正能量的社会文化的构建。反思城市空间下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的消极影响,发挥城市空间下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的积极影响是促进城市空间下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健康、良性发展的保障。在本研究看来,人们应提高视觉素养水平,亚文化青年应该秉承向美而生的创作态度、应增加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同时,媒介报道应包容、有温度,应明确新时代亚文化青年的社会责任和地位。(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6)
青年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几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消费下沉,小镇青年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直播、短视频是小镇青年重要的文化娱乐消费方式。那么他们在直播、短视频中是如何呈现和建构自身形象的呢?本文对直播、短视频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将小镇青年的形象概括为五种主要的类型:生活安逸、满足现状的休闲者形象;辛勤工作、追求理想的劳动者形象;无所适从、叛逆自嘲的放逐者形象;美丽时髦、个性张扬的时尚者形象;江湖义气、维护公平的侠义者形象。同时,本文也分析了这些青年形象背后所折射的小镇青年的群体心态和社会现实,加深人们对小镇青年群体的认知和了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年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彭薇.用饱满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形象[N].解放日报.2019
[2].刘胜枝,安紫薇.呈现与建构:直播、短视频中小镇青年的形象分析——以快手、抖音平台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9
[3].周由强.致敬七十年: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N].中国艺术报.2019
[4].吴晓淳.“中国制造”国家品牌形象认知及传播效果研究——以当代中国青年群体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
[5].周学存.探究《平凡的世界》中人物形象对当代青年成长的影响[J].北方文学.2019
[6].曲洪颍.从《变形计》看当代青年叙事和媒介形象塑造[J].视听.2019
[7].王宇航,禹杭.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中的青年形象塑造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9
[8].褚云侠,相宜,李壮,林培源,朱明伟.青年形象变革:时空、想象与未完成[J].当代文坛.2019
[9].韩海燕,袁华强.书写人生新华章谱写青春新故事“帆船之都”青岛形象大使徐京坤获2019年“齐鲁最美青年”称号[J].走向世界.2019
[10].刘迎迎.城市空间下青年亚文化视觉形象的类型及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