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力格尔(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新疆乌苏833000)
摘要:对2017年高考全国理综II卷生物学第6题,从综合考察知识、多方位考察能力和教学启示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考;生物学;赏析;综合;多方位
中图分类号:G6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8)10-0025-01
1试题
(2017年全国高考,第二卷,问题6)如果哺乳动物毛发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决定,则为独立的遗传等位基因,其中:编码A的基因控制酶可以将黄色素转化为棕色色素;由B基因编码的酶将棕色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表达产物可完全抑制A基因表达的形态;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这种功能。如果两只纯合黄色动物用作父母杂交,F1为黄色,F2中的颜色表型为黄色,棕色:黑色=52:3:9。这个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答案:D项。
2赏析
2.1综合考察知识
在知识上继承了遗传与其它知识相结合的综合特点,此题除了考察遗传外,还考察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果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新陈代谢,然后控制生物学特性;基因和特征不仅仅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只有理解这些知识的主要关系,再去做题就不再是难事。可见,此题在知识上考察了综合能力贯通。
2.2多方位考察能力
2.2.1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此题题干中字数约为182个,该题是生物学选择题中字数最多的唯一一题。所含信息量大,其中包含了自由组合定律适用的条件——“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独立控制的等位基因”;模型建构的信息——“控制A基因编码的酶可以将黄色素转化为棕色色素;由B基因编码的酶可以控制棕色色素基因向黑色素的转化;D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完全控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和d的表达产物没有这样的功能。;推理的条件信息——亲子代的性状及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即“两个纯合的黄色动物品种杂交为亲本,F1为黄色,头发颜色表型出现在F2中。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问题信息——“杂交亲本的组合是”。因此,有效地检查了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2.2考查演绎推理的能力
这个问题属于逆类型,即后代的特征与父类的基因型分开。但又不是学生熟悉的一对、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推理题,而是很少训练的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推理题,这就很好的避开了学生因训练而不加思考,靠记、靠背、靠经验答题的情况。学生要答好此题,需要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归纳、总结,靠良好的推理能力进行解答。因此,该问题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学习方法。
2.2.3考察构建模型的能力
通过根据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可将题干中的“基因”、“酶”、“毛色”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出概念模型(图1),因此,抽象思维被转化为视觉模型,这有助于简化问题并易于分析。
图1基因,酶和毛色之间的概念模型
2.2.4考察信息转换的能力
通过构建的基因、酶、毛色三者之间相关概念模型,可把题干中的信息“A基因编码的酶将黄色素转化为棕色色素;由B基因编码的酶将棕色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这种功能。”转化为:毛色为黄色的基因型为aa____、____D_,毛色为褐色的基因型为A_bbdd,毛色为黑色的基因型为A_B_dd。
2.2.5考察应用科学思维的能力
此题虽然信息量大,但为选择题,加之选项设置上的特殊性,故有多种解法,且存在许多巧妙的解法。不同层次学生采用的方法不同,解答此题所用的时间不同,从而影响到了整卷的作答时间的分配,进而影响到了考生的整卷得分。解答此题的一种简单方法为:根据题意“棕色的F2色比为黄色:棕色:黑色=52:3:9比例”很快,F2中的外套表型总数为64。依据一对基因杂合自交后代总数为41,两对基因杂合自交后代总数为42=16,三对基因杂合自交后代总数为43=64,再根据题意“3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得出F1为三对基因杂合,即F1的基因型为AaBbDd。只有D选项才符合F1的基因型为AaBbDd。这个解法能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和解题技巧,应用归纳思想和方法,尽可能用少量信息快速得到正确的答案。可以看出,本课题探讨了如何运用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并有很好的区分。
总之,此题虽为一道选择题,但在知识和能力的考察上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突显出对学生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考察,并通过作答时间将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加以区分。同时,这道题也说明了题海式的应试教育不一定就能取胜,而注重能力、学科素养的教育才是王道。
3启示
在教学中,教师加强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科学方法加强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加强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培养;树立问题,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才能在新的课程改中飞跃前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在新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