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诱导表达谱论文-林绍青,骆钰,李明慧,孙雪宁,吴宝成

病毒诱导表达谱论文-林绍青,骆钰,李明慧,孙雪宁,吴宝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毒诱导表达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猴头菇多糖,番鸭呼肠孤病毒,RAW264.7细胞,TLR3受体

病毒诱导表达谱论文文献综述

林绍青,骆钰,李明慧,孙雪宁,吴宝成[1](2019)在《猴头菇多糖对MDRV感染RAW264.7细胞后病毒复制及TLR3诱导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探索猴头菇多糖(HEP)对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感染RAW264.7细胞中病毒复制及TLR3诱导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解析HEP在调节MDRV所致的番鸭机体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数据参考。本试验首先通过测定HEP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细胞)上的安全浓度的基础上确定HEP的添加浓度;然后通过RT-qPCR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TLR3 m RNA的转录水平和TLR3、病毒σNS的蛋白表达量,从基因和蛋白的分子层面分析HEP对MDRV感染RAW264.7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显示:HEP在46.88~187.5μg/m L浓度范围内是可以促进RAW264.7细胞生长,浓度为93.75μg/m L时细胞相对增殖率最高,VCG细胞TLR3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极显着(P<0.01)高于BCG组,HPG与HTG细胞TLR3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极显着(P<0.01)低于VCG组。结论:HEP可从基因与蛋白水平抑制MDRV感染早期过度活化的TLR3的表达,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孙超,高莹,丁晨,佟洋,范慧[2](2018)在《猪细小病毒VP2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BL21,利用IPTG(1mmol/L)诱导实现了VP2蛋白主要抗原域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鉴定其表达形式;经滤膜、饱和硫酸铵、Ni-NTA树脂层析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得到高效诱导表达,并且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本文来源于《今日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10期)

李霆,李茜,王娜,崔贝贝,仇松寅[3](2018)在《可诱导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P蛋白细胞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磷蛋白(P)的生化功能,本研究通过PCR将PPRV p全长基因扩增后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4/TO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4/TO-PPRVP。将该质粒转染至已稳定转入pcDNA6/TR质粒的T-REx293细胞中,并用博来霉素和稻瘟菌素筛选存活克隆。将强力霉素添加至存活细胞克隆中诱导P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出可诱导表达P蛋白的细胞克隆,扩增阳性克隆获得能够稳定表达P蛋白的细胞系。Western blot显示该细胞系表达的P蛋白能够与山羊PPRV阳性血清反应,并能够有效抑制聚肌胞苷酸诱导的STAT1磷酸化,表明该细胞系表达的重组PPRV P蛋白具有与野生型P蛋白类似的生物活性。本研究利用Tet on系统建立了表达PPRV P蛋白的真核细胞系,为深入研究PPRV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侯志飞,蒋栋,赵学森,曾辉[4](2018)在《诱导表达人IFITM3的293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对H1N1型流感病毒侵染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诱导表达IFITM3蛋白的293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人IFITM3对H1N1型流感病毒侵染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构建IFITM3/pc DNA5/FRT/TO expression vector质粒及诱导表达细胞株,建立H1N1型流感病毒假病毒评价系统,利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对筛选的诱导表达细胞株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293诱导表达细胞株能够很好表达目的蛋白,且诱导表达出来的IFITM3蛋白使H1N1型流感假病毒感染率下降97%(t=38.08、P<0.001),使水泡性口炎假病毒(VSVpp)感染率下降68%(t=54.56、P<0.001),而阴性对照组小鼠白血病假病毒(MLVpp)感染率(t=1.282、P=0.2208)和拉沙假病毒(LASVpp)感染率(t=0.4814、P=0.6377)无显着影响。结论 IFITM3蛋白诱导表达细胞株可以显着抑制H1N1型流感病毒感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IFITM3抑制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和分子机理提供了细胞模型和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2期)

曹婷婷[5](2017)在《IFITM3诱导表达细胞系的建立及抗流感病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IFITMs是由干扰素刺激基因编码的Ⅱ型跨膜蛋白,为膜相关宿主限制因子。该家族成员中的IFITM1、IFITM2和IFITM3为免疫相关IFITM,在多种组织和细胞中广泛表达,参与体内多种生理活动。自1996年以来,IFITMs抗病毒活性及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IFITMS够抑制多种囊膜病毒的感染,包括甲型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以及新出现的寨卡病毒等。IFITM3作为其家族成员之一,对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报道,IFITM3可通过干扰网格蛋白介导的病毒-宿主细胞膜融合过程抑制流感病毒进入,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基于Tet-On 3G系统,构建了含有人IFITM3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LVX-TRE3G-IFITM3;并与调控质粒pLVX-Tet3G共转染MDCK细胞,转染后48 h用G418和嘌呤霉素进行加压筛选,Dox对获得的细胞系进行诱导表达鉴定,并进行Dox敏感性分析、IFITM3+细胞百分数及定位分析。结果显示,成功筛选出可诱导表达人IFITM3的MDCK细胞系,且IFITM3表达量与诱导时间和Dox使用浓度相关;确定Dox工作浓度为2.5μg/mL,诱导12 h时IFITM3+细胞数达75%以上,且IFITM3在晚期内体/溶酶体存在分布;其次,将扩增出的流感病毒HA5、HA7和NA9基因分别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上,转染293细胞鉴定IFITM3的表达。然后利用本课题组优化建立的第叁代慢病毒包装质粒系统,制备了以携带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A5和HA7为外膜的假型病毒颗粒(H5N9pv-Luc,H7N9pv-Luc),通过萤光素酶活性及感染实验检测其感染性。结果显示,HA5、HA7和NA9转染后在细胞内可有效表达且包装获得的假型病毒具有感染活性。基于以上研究基础,以H5N9pv-Luc或H7N9pv-Luc及H5N1禽流感病毒为感染模型,分别利用siRNA干扰、萤光素酶分析、自行建立的禽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荧光分子标记病毒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进行病毒感染、进入及融合实验研究,从正反两方面证实IFITM3抑制流感病毒HA介导的病毒进入及膜融合,抑制病毒的复制及感染。综上所述,IFITM3对流感病毒HA5和HA7介导的病毒进入具有抑制活性,为继续探索其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黄学娟[6](2017)在《油菜花叶病毒(ORMV)126kDa复制酶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可诱导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病毒危害农作物的形势十分严重,是导致植物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植物病毒对农作物的危害不仅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结构,对农业经济也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如何防治植物病毒病害早已是科学家们所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随着研究发现,植物本身具有能够抵抗植物病毒的防御机制,即RNA干扰机制。RNA干扰是由双链RNA分子介导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植物体内的小RNA在植物对抗病毒的RNA干扰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它来自于非蛋白编码RNA的前体。小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靶mRNA结合起负调控的作用,利用sRNA抗植物病毒是近年来所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病毒为了有效侵染植物,就必须抑制植物体内RNAi机制。因此,植物病毒同时也能够编码蛋白在RNAi的不同步骤起到抑制作用,这类蛋白被称为基因沉默抑制因子。油菜花叶病毒ORMV作为危害油菜等作物生产的病毒之一,属于烟草花叶病毒属。ORMV基因结构中的复制酶基因表达的126kDa蛋白是一种基因沉默抑制因子。126kDa复制酶蛋白在体外(in vitro)可结合21nt左右的小RNA,油菜花叶病毒的侵染不仅能引起21nt小RNA的积累,还对该类小RNA的底物mRNA的表达产生了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复制酶蛋白在体内(in vivo)对21nt小RNA的结合富集作用,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复制酶蛋白对植物内源转录本的影响,以及其如何通过影响小RNA进而影响小RNA底物mRNA的表达,我们尝试在植物中过量表达该蛋白。但是前期的实验没有获得持续过量地表达该蛋白的植物,这可能是因为过量表达该蛋白对植物有害。本研究利用植物的可诱导表达技术,在拟南芥中有条件地表达126kDa复制酶蛋白,进而研究ORMV 126kDa复制酶蛋白对植物内源小RNA代谢与功能的影响。这些内源小RNA与植物对病毒侵染的应答有着紧密联系,所以研究这些富集的小RNA类别及作用机制也有助于抗病育种的进一步发展。Silwet-L77是一种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常用于植物的转化。本研究发现,SilwetL77的加入也可以显着地提高大肠杆菌的转化效率。同时,我们比较了不同培养温度、不同培养浓度(OD600值)及不同冷冻保护剂对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的影响。我们发现,28℃培养E.coli至OD600值为0.55-0.6之间时制备感受态细胞,利用9%的DMSO做为冷冻保护剂冷冻保存感受态细胞,转化时加入15~20ppm的Silwet-L77,可以获得最高的转化效率。总之,进一步优化了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以及转化方法。(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7-03-01)

申晓贺[7](2016)在《HBV病毒x蛋白诱导的肝细胞内miRNA表达谱变化对肝细胞癌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细胞癌(Hepatocllucle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性感染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BV病毒X基因(Hepatitis B virus X gene,HBX)编码的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是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复制,以及HBV病毒诱导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近年来,微小RNA(micro RNA,mi RNA)在HBV诱导的HCC病理进程中的关键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关于HBx蛋白影响肝细胞内mi RNA表达谱变化,以及系统的对这些mi RNA可能参与的HBV致病过程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尚未报道。本研究目的通过构建稳定表达HBV病毒X基因编码蛋白的人肝细胞系,研究HBV病毒X蛋白对肝细胞内mi RNA整体表达水平的影响,并对HBx诱导的mi RNA调控的生物学过程或细胞通路进行系统分析。第一部分HBX稳定表达细胞系的构建及验证目的:通过构建慢病毒载体Lenti-HBX,转染人正常肝细胞系L02和人肝癌细胞系Hep G2细胞,构建稳定表达HBx蛋白的L02-HBx和Hep G2-HBx细胞。方法:1.根据Gen Bank数据库中HBV病毒X基因序列设计克隆引物,进行HBX基因克隆,将扩增后的HBX基因序列通过TOPO克隆反应整合至p ENTR/D-TOPO质粒,通过LR重组反应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 Lenti6.3-HBX,然后与包装质粒体系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2.将人正常肝细胞系L02和人肝癌细胞系Hep G2铺在24孔板中,待细胞完全贴壁并且生长至70%-80%孔底面积时进行慢病毒转染,转染24h后,筛选阳性转染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3.利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组化(IHC)两种方法鉴定转染HBX基因的人肝细胞系内HBx的表达。结果:1.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表达质粒p Lenti6.3-HBX,质粒测序验证了p Lenti6.3-HBX质粒中的HBX基因序列与Gen Bank提供的序列完全一致。将p Lenti6.3-HBX质粒和空白质粒p Lenti6.3-Control分别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分离纯化并测定了慢病毒Lenti-HBX和Lenti-Control的滴度。2.用包装了空白质粒的慢病毒载体Lenti-Control与慢病毒载体Lenti-HBX分别转染人正常肝细胞系L02和人肝癌细胞系Hep G2,使用1ug/ml杀稻瘟菌素(Blasticidin)筛选出阳性转染细胞L02-Control、L02-HBx、Hep G2-Control和Hep G2-HBx,进行传代培养。3.RT-PCR结果证明,相对于阴性对照细胞L02-Control和Hep G2-Control,转染Lenti-HBX的L02-HBx和Hep G2-HBx细胞内,HBx的m RNA水平显着升高6000倍左右,另外,细胞爬片免疫组化(IHC)结果同样证明了HBx蛋白在L02-HBx和Hep G2-HBx细胞内显着表达,而在阴性对照细胞L02-Control和Hep G2-Control内不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HBx蛋白的L02-HBx和Hep G2-HBx细胞系,RT-PCR和细胞爬片免疫组化验证了细胞系内HBX基因的表达。第二部分生物信息学分析HBx蛋白诱导的异常表达的mi RNA目的:通过mi RNA芯片分析,筛选出由HBx蛋白诱导的表达变化差异明显的mi RNA,并对mi RNA及其靶基因参与的细胞生物学过程进行GO和KEGG pathway分析,预测这些mi RNA参与的可能与HBV诱导HCC发生相关的通路。方法:1.采用Trizol法抽提HBX稳定表达的人肝细胞系和转染空白质粒的阴性对照细胞系的总RNA,委托上海康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mi RNA芯片分析。2.利用mi Randa、Microcosom和Target Scan叁种mi RNA靶基因预测程序,预测芯片分析结果中mi RNA的靶基因,并对mi RNA及其靶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pathway分析。3.利用RT-PCR,在转染HBX基因的细胞系和感染HBV阳性的肝癌组织中,进一步鉴定芯片分析结果中mi RNA-211、mi RNA-219和mi RNA-663a的表达,以及上述叁种mi RNA的靶基因长链乙酰辅酶A合成酶(Acyl-Co A Syn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member 3,ACSL3)和YY1转录因子(Yin Yang 1 transciption factor,YY1的表达变化。结果:1.分别抽提L02-Control,L02-HBx,Hep G2-Control和Hep G2-HBx四种细胞系的总RNA,mi RNA芯片分析结果表明,在HBX高表达的L02-HBx和Hep G2-HBx两种细胞系中,共有19个mi RNA的表达水平发生了2倍以上显着变化。2.利用mi Randa、Microcosom和Target Scan叁种程序对上述发现的19个mi 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分别预测到38187、9684和5459个靶基因,其中有304个最有可能的靶基因在叁种预测程序中都有预测到。通过Gene ontology(GO)分析和KEGG pathway分析,对mi RNA及其靶基因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功能进行深入探讨,发现mi RNA及其靶基因共同参与细胞的代谢、生物合成、信号转导调控等生理过程,并与多种人类癌症发生过程密切相关,而且,我们发现HBx诱导的mi RNA-211、mi RNA-219和mi RNA-663a参与乙型肝炎的发生过程。3.RT-PCR结果表明,在表达HBx蛋白的Hep G2-HBx细胞系和HCC癌组织中,mi RNA-211和mi RNA-219表达下降,mi RNA-663a表达上升,这与芯片结果一致,另外,mi RNA-663a的靶基因ACSL3表达下调,而mi RNA-211和mi RNA-219的靶基因YY1表达上升。结论:1.我们首次通过mi RNA芯片高通量分析,在mi RNA表达谱水平证实了HBx蛋白能够诱导人肝细胞内多种mi RNA的表达变化。2.通过GO分析、KEGG pathway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HBx诱导的mi RNA主要参与细胞代谢、信号转导以及多种人类癌症的发生。在HBV感染引起的肝细胞癌中,HBx蛋白可能通过诱导肝细胞内多种mi RNA表达改变,共同作用于一种或几种细胞通路,促进HBV感染引起的HCC的发生发展。(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6-06-06)

魏民[8](2016)在《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不同慢病毒组合诱导类神经元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传统理论中终末分化的细胞是不可逆的过程,不能转化为其他已分化细胞。近年来,谱系重编技术为诱导终末分化细胞功能转化开启了一道大门,根据重编程过程的不同分为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是诱导普通成体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再诱导分化为新的细胞类型,称为间接谱系重编;最新研究提示另一种重编程方法,直接谱系重编分化成熟细胞为其他类型的功能细胞。前期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慢病毒组合诱导,黑色素瘤细胞重编程为类神经元细胞。这一直接谱系重编过程中是否存在主调控基因及信号通路,本课题利用新一代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诱导得到的类神经元细胞进行全转录组测序,研究黑色瘤细胞谱系重编机制,初步探讨在诱导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及信号通路,为改良谱系重编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谱系重编得到黑色瘤细胞来源的类神经元细胞,原始细胞为A375细胞系,诱导过程中设立3组——4因子组、5因子组和对照组。利用4种已经证实能够诱导成纤维细胞向类神经元细胞转化的因子(神经母细胞特异性转移因子1(Achaete-scute homolog 1,Ascl1)、成神经分化因子1(Neurod1,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1)、髓鞘转录因子1(Myelin transcription factor 1,Myt1l)、大脑蛋白2(Brain protein 2,Brn2,also called POU3F2))诱导A375细胞,5因子组慢病毒组合为Ascl1、Neurod1、Myt1l、Brn2和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Human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h-BDNF),实验过程中以空载体慢病毒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组。基于本课题前期实验成果,诱导得到的类神经元细胞在第14天具有最佳的形态及类神经元功能,因此在该时间点收集诱导后细胞,提取RNA上机测序,采用国际公认算法DESeq进行3组实验组两两差异基因的筛选。其中筛选时,设立Log2FC>0.585或<-0.585,Pvalue<0.05,FDR<0.05为显着性差异基因。整合NCBI、Swissprot/Uniprot、The Gene Ontology、AmiGO等多个数据库的信息,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和Pathway分析,根据相关文献选出与细胞分化和神经系统发育相关的GO和Pahtway进行功能树分析和信号通路网络构建,找出发挥关键作用的GO和Pathway,通过趋势分析确定谱系重编过程中的主调控基因及信号通路,构建基因及信号通路共表达网络验证结果。结果:本课题利用5种因子不同组合(Ascl1,Neurod1,Myt1l,Brn2,h-BDNF)诱导A375细胞成功向类神经元细胞转化。通过深度测序,我们得到4因子组、5因子组及对照组的转录组数据。在4因子组与对照组之间共有893个差异基因,5因子组与对照组之间共有512个差异基因,同时在4因子组与5因子组之间有409个差异基因。通过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注释,在众多基因条目中与细胞分化及神经系统发育相关的基因条目是显着上调的。对信号通路注释的结果提示PI3K及MAPK在4因子组和5因子组中均表达上调,在基因互作网络中这两条信号通路的基因处于核心位置,因此可以初步推断此两条信号通路在A375细胞谱系重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对4因子组及5因子组细胞差异信号通路分析中,证实以上推断,MAPK在5因子组得到更高的表达,而基因及信号通路共表达网络中也证实在这两条信号通路中促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1)显着表达,是谱系重编过程中主调控基因之一。结论:黑色素瘤细胞通过直接谱系重编技术,能够直接转化为类神经元细胞。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对谱系重编后细胞转录组分析,IGF-1作为主调控基因在PI3K和MAPK两条信号通路过表达,改变信号通路进程,重塑染色体结构实现黑色素瘤细胞重编程。本课题初步探索了肿瘤细胞谱系重编过程中转导因子与全基因转录组的关系,对阐明肿瘤细胞重编程机制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肿瘤细胞重编程普适策略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6-05-01)

朱生力[9](2016)在《CYP4F12促进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及受病毒诱导表达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丙型肝炎病毒(HCV)隶属黄病毒科,其毒粒仅包含单一的9.6kb正链基因组R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和病毒早期开始翻译的模板,外层由Core蛋白组成的核衣壳和结合了E1、E2糖蛋白的包膜组成。HCV从二十世纪开始传播至今,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感染大约1.7亿人口,成为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卫生和经济损失。HCV在肝脏内造成感染的细胞仅占很小比例,但由它逃逸宿主免疫形成慢性感染和宿主的持续性炎症应答,将会造成长期的肝脏损伤,是导致病情发展为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诱因。HCV感染在肝脏内调节多种脂肪代谢基因,诱发的肝细胞质大量积累脂滴,也是推动病程发展,削弱干扰素联合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通过自身表达非结构蛋白诱导和组建其复制复合物的产生,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招募众多宿主蛋白行使功能。本研究的初衷即寻找人肝组织中表达,但是参与到HCV复制过程中的宿主蛋白,研究其中原理和抑制病毒复制的新方向。首先我们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出若干可能与HCV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因子,从中选取了与病毒基因组复制必须的——以R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即HCV NS5B相互作用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4亚族F多肽12(CYP4F12)作为继续研究的靶标。经过CoIP,荧光共聚焦和分离HCV CRC实验,我们确定了CYP4F12蛋白通过NS5B中段的手掌部结构实现相互作用。在活细胞内模拟NS5B结合病毒负链RNA上逆向5’-UTR合成基因组RNA的过程,发现CYP4F12能够提高NS5B的聚合酶活性。并且在HCV复制子系统和JFH-1活病毒感染体系中,我们观察到外源表达CYP4F12对病毒RNA水平的蛋白水平的增强作用,敲减内源CYP4F12则会降低HCV复制水平。由于没有CYP4F12启动子结构和调控的具体研究报道,我们经过筛选构建了它的启动子报告质粒,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确定了上面的p50和SREBP1结合位点的具体位置,以及两者之间不存在协同激活,反而在相互竞争结合空间的关系。并以这些结果为基础,研究发现了:HCV在感染细胞过程中上调p50和SREBP1水平;HCV NS3/4A特异的增强CYP4F12启动子上SRE和SREBP1的结合,而p7蛋白则对p50结合有一定促进。从而揭示HCV感染中对CYP4F12的诱导调控方式。同时,初步探索了HCV对CYP4F亚族其他成员的影响,发现CYP4F11受到和CYP4F12类似的调节,并且幅度更大。本实验首次将细胞色素酶P450和HCV联系在一起,为进一步理解HCV在细胞内复制的过程提供了新的信息,并指出了HCV影响细胞脂类代谢的另一个途径。(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6-04-01)

申晓贺,卫志远,倪兵,田易,樊卫平[10](2016)在《HBV病毒X蛋白诱导肝细胞miRNA表达谱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HBX蛋白对肝细胞内mi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构建表达HBX的慢病毒质粒,慢病毒包装后转染L02和Hep G2细胞,通过mi RNA芯片分析筛选出表达变化差异明显的mi RNA,并进一步对mi 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结果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HBX的L02-HBX和Hep G2-HBX细胞系,芯片分析发现了19个表达异常的mi RNA,预测到304个最有可能的潜在靶基因,在肝癌细胞系和肝癌组织中,通过RT-PCR验证了mi RNA-21、mi RNA-211和mi RNA-125b及其靶基因BCL2L10和ARHGAP10的异常表达。结论 HBX通过诱导肝细胞内mi RNA表达谱发生改变,导致相关抑癌基因失活或癌基因活化,进而影响HCC的发生发展。(本文来源于《免疫学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病毒诱导表达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BL21,利用IPTG(1mmol/L)诱导实现了VP2蛋白主要抗原域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鉴定其表达形式;经滤膜、饱和硫酸铵、Ni-NTA树脂层析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得到高效诱导表达,并且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毒诱导表达谱论文参考文献

[1].林绍青,骆钰,李明慧,孙雪宁,吴宝成.猴头菇多糖对MDRV感染RAW264.7细胞后病毒复制及TLR3诱导表达的影响[J].中国兽医科学.2019

[2].孙超,高莹,丁晨,佟洋,范慧.猪细小病毒VP2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J].今日畜牧兽医.2018

[3].李霆,李茜,王娜,崔贝贝,仇松寅.可诱导表达小反刍兽疫病毒P蛋白细胞系的建立[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8

[4].侯志飞,蒋栋,赵学森,曾辉.诱导表达人IFITM3的293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对H1N1型流感病毒侵染作用[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8

[5].曹婷婷.IFITM3诱导表达细胞系的建立及抗流感病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6].黄学娟.油菜花叶病毒(ORMV)126kDa复制酶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可诱导表达[D].聊城大学.2017

[7].申晓贺.HBV病毒x蛋白诱导的肝细胞内miRNA表达谱变化对肝细胞癌发展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6

[8].魏民.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不同慢病毒组合诱导类神经元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研究[D].苏州大学.2016

[9].朱生力.CYP4F12促进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及受病毒诱导表达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6

[10].申晓贺,卫志远,倪兵,田易,樊卫平.HBV病毒X蛋白诱导肝细胞miRNA表达谱变化的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6

标签:;  ;  ;  ;  

病毒诱导表达谱论文-林绍青,骆钰,李明慧,孙雪宁,吴宝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