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汉地旅行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国时期,汉地旅行者,拉卜楞,藏族妇女
汉地旅行者论文文献综述
何乃柱[1](2012)在《民国时期汉地旅行者眼中的拉卜楞藏族妇女——基于旅行书写作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汉地旅行者对甘南拉卜楞的旅行书写作品是拉卜楞研究尚待挖掘的丰富而宝贵的资源。文章从民族学的视角对这些旅行书写进行解读,"在文献中做田野",返描民国时期汉地旅行者眼中的拉卜楞社会及藏族妇女,分析其旅行书写中显露的以内地为"中心"的痕迹及民国时期所谓的拉卜楞"边民"对"中国"疆域和"中华民族"认同的足迹。(本文来源于《藏学学刊》期刊2012年00期)
何乃柱[2](2013)在《民国时期汉地旅行者眼中的拉卜楞藏族妇女——基于旅行书写作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汉地旅行者对甘南拉卜楞的旅行书写作品是拉卜楞研究尚待挖掘的丰富而宝贵的资源。文章从民族学的视角对这些旅行书写进行解读,"在文献中做田野",返描民国时期汉地旅行者眼中的拉卜楞社会及藏族妇女,分析其旅行书写中显露的以内地为"中心"的痕迹及民国时期所谓的拉卜楞"边民"对"中国"疆域和"中华民族"认同的足迹。(本文来源于《藏学学刊(第8辑)》期刊2013-12-01)
任文姣[3](2012)在《他者眼中的贡本(塔尔寺)》一文中研究指出贡本(塔尔寺)被誉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它始建于1379年同时它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降生地。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沦陷,上海失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等时势,使得内地国人纷纷聚焦西北,西北先后被定为“抗日大后方”和“建国的根据地”。贡本以其宗教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也吸引了诸如周希武、马鹤天、林鹏侠、陈赓雅、杨质夫、何正璜、张大千等四十多位官员、学者、艺术家前来考察,他们考察之后的书写作品、画作等代表了当时社会国人对藏地、青海地区尤其是贡本的认知。本文以19世纪-20世纪中叶为研究的时间维度,分四章对这一时期汉地旅行者入贡本考察的背景、经过进行分析和阐述。在写作内容上,本文重点对汉地旅行者的生平、入贡本考察的背景及贡本见闻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是以前研究所忽视的。最后对汉地旅行者在贡本考察研究活动进行民族学意义上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2-04-01)
李稳稳,韩海蛟[4](2011)在《民国时期汉地旅行者书写中的甘南藏区风俗》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大批汉地旅行者来到甘南藏区,并留下了大量的旅行书写。甘南藏区长期以来是处于汉地旅行者的视野之外,与内地的差异较大,故汉地旅行者来到这一地区之后感受最为强烈的就是藏区的风俗,而这又构成了汉地旅行者对于甘南藏区认识的一部分,以便我们能够重建完整而真实的近代甘南藏区社会影像。(本文来源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期刊2011年11期)
何乃柱[5](2009)在《他者眼中的拉卜楞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1709年,一世嘉木样大师于大夏河(桑曲bsang chu)谷创建拉卜楞寺,19世纪中叶后拉卜楞寺逐渐发展成为安多(amdo)地区的宗教与文化中心之一。民国初,“宁海军”(指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组建的“西宁青海巡防马步全军”)与拉卜楞寺的长期冲突吸引了宣侠父、张丁阳、马鹤天、邓隆等汉地旅行者进入拉卜楞调查或任职,开启了近代汉地国人对拉卜楞的旅行书写。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沦陷、上海失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等时势,使得内地国人纷纷聚焦西北,西北先后被定位为“抗日的大后方”和“建国的根据地”。拉卜楞以其宗教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也吸引了诸如张其昀、范长江、顾颉刚、李安宅、庄学本、黄明信、梅贻宝等四十多位汉地知识分子或官员前来考察。这些旅行书写几乎代表了、也左右着近代内地国人对藏地、对甘肃西南地区尤其是拉卜楞的认知。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分五章对民国时期汉地旅行者入拉卜楞考察的背景、经过等进行研究和梳理,并从民族学的视角对其旅行书写进行解读,“在文献中做田野”,返描汉地旅行者眼中的民国时期的拉卜楞社会,分析其旅行书写中显露的内地为“中心”的痕迹及民国时期的拉卜楞“边民”对“中国”(疆域)和“中华民族”认同的足迹。(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9-04-01)
汉地旅行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民国时期汉地旅行者对甘南拉卜楞的旅行书写作品是拉卜楞研究尚待挖掘的丰富而宝贵的资源。文章从民族学的视角对这些旅行书写进行解读,"在文献中做田野",返描民国时期汉地旅行者眼中的拉卜楞社会及藏族妇女,分析其旅行书写中显露的以内地为"中心"的痕迹及民国时期所谓的拉卜楞"边民"对"中国"疆域和"中华民族"认同的足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地旅行者论文参考文献
[1].何乃柱.民国时期汉地旅行者眼中的拉卜楞藏族妇女——基于旅行书写作品的研究[J].藏学学刊.2012
[2].何乃柱.民国时期汉地旅行者眼中的拉卜楞藏族妇女——基于旅行书写作品的研究[C].藏学学刊(第8辑).2013
[3].任文姣.他者眼中的贡本(塔尔寺)[D].兰州大学.2012
[4].李稳稳,韩海蛟.民国时期汉地旅行者书写中的甘南藏区风俗[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
[5].何乃柱.他者眼中的拉卜楞社会[D].兰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