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刑事司法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两法衔接,系统,功能
刑事司法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李梅[1](2019)在《对深圳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平台功能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对于实现案件的网上移送、网上办理、执法动态的交流和业务研讨、案件信息流程跟踪和监控这一工作格局起到极为重要作用,深圳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平台作为广东省、深圳市"两法衔接"工作的统一系统,笔者通过深圳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平台的使用,发现该平台在指出该平台功能设置、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个人见解。(本文来源于《办公室业务》期刊2019年19期)
方姚[2](2019)在《后法典时代下司法解释功能的异化、危机与回归——以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为切入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司法改革与司法解释紧密相关,司法解释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表现出种种功能异化的迹象,司法解释的法典化、造法化及对立化现象愈来愈严重。前法典时代下,司法解释促使我国法律制度快速发展,找到了中国特色司法解释的发展路径。但在后法典时代的背景下,司法解释的发展表现出重重危机:对立法发展的阻碍,自身发展的畸形,司法实践适用上的困惑。要保证司法解释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司法解释的未来发展路径。通过立法及立法解释的归位来摆正司法解释的地位,收拢司法解释权,规范司法解释的形制,优化司法解释的质量保障机制,疏通与立法的衔接机制,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等手段促使司法解释回归到其本质功能上来。(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龙振奕[3](2018)在《刑事预审制度增设司法审查控制功能改革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现行刑事预审制度是由公安机关主导的刑事预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司法审查的功能。为加大对人权的司法保障力度,应当重构刑事预审制度,对涉及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的强制措施应进行强制预审,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刑事预审制度,加强对侦查行为的司法控制。为此,可在监督部门内部设立预审检察官和在法院内部设立单独的预审法庭,由预审检察官专职负责对涉及财产权强制措施的预审,由预审法官专职负责对涉及人身权强制措施的预审,逐步建立完善的刑事预审机制。(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马勇[4](2017)在《刑事司法解释中的证明简化对控辩平等原则的冲击--兼论司法解释制度的完善及其与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划分与衔接》一文中研究指出刑事司法解释在解释立法、统一法律适用的同时创设了一批旨在指导个案事实认定的抽象规则。刑事司法解释中的事实认定规则客观上导致了"证明简化"的后果,对控辩平等原则造成冲击,因而其正当性存疑。刑事司法解释中的证明简化对控辩平等原则的冲击是当前司法解释运行实践偏离该制度功能定位的典型反映。为协调解释立法与指导个案之间的关系,应当进一步完善司法解释制度,并使其与案例指导制度形成功能上的划分与衔接。(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发展》期刊2017年03期)
马静华,张潋瀚[5](2017)在《天网监控与刑事司法——以阶段性功能实证研究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在西方肇始于犯罪预防,中国的天网监控却自建设之初就与刑事司法,尤其是侦查破案紧密联系。在各地天网建设进入蓬勃发展的同时,理论界却缺少对这一新型警务机制的关注,以及对实际运行机制和效果的描述和阐释。通过对我国两个地区的实证调研结果显示,天网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发挥着轻重不同的作用,呈现"前重后轻"的基本格局。要提升天网在各阶段整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就必须破除口供依赖思想,重视天网视听资料的证据价值,同时在技术层面上提高天网的画面质量,并完善天网系统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刑警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李岚林[6](2016)在《司法社会工作在刑事司法中的功能定位及介入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司法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为司法领域的特殊案主提供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过程。司法社会工作在我国现阶段的功能定位应为"司法本位",亦即必须以服务于司法为始终,由专门的司法社会工作者来辅助司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司法目的。司法社会工作可以在犯罪侦查和缓处考察工作、刑事和解、社会调查、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刑释人员帮教帮扶工作、禁毒与戒毒工作、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等各个刑事司法环节。(本文来源于《法学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崔海英[7](2016)在《犯罪心理评估在刑事司法中的功能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厘清犯罪心理评估在刑事司法中的功能定位,既是人身危险性理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犯罪心理评估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刑事定罪依据的主要是犯罪事实(行为人的社会危害性),单独的犯罪心理评估不能作为入罪的理由和根据,但可以作为出罪的证据。刑事量刑既要考虑行为人的社会危害性,又要兼顾考量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而人身危险性须由犯罪心理评估评定,结合犯罪心理评估做出的刑事量刑才能达成"既得公正,也得功利"。而在刑事行刑阶段,刑罚执行的依据和行刑效果的检验主要是看犯罪心理评估的结果。在犯罪防控中,根据犯罪心理评估界定的危险因素制定矫治对策,旨在降低罪犯重新犯罪能力和帮助罪犯重返社会,从而有助于犯罪防控。(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石聚航[8](2015)在《刑事政策司法化:历史叙事、功能阐释与风险防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刑事司法观经历了从司法克制到司法能动的过程,刑事政策在此过程中开始作为重要参量融入到刑事司法中。刑事政策的话语变迁,不同程度地调整着刑事司法的策略与运作机理。刑事政策的兴起对于推动国家与社会的深入合作,形成治理犯罪的互济合作模式裨益良多。但同时存在着重大的风险隐患:刑事政策的过度宣扬会加剧刑法"规范侵蚀"的可能趋向,并可能因过度强调政策性论证思路,不当地克减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采取规范化进路和原则性论证进路是防范刑事政策司法化风险的可取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王洁[9](2015)在《美国科研法则的功能及其启示——基于刑事司法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科研法则是研究人员在科研活动中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不仅用来保护科研人员以及科研对象的合法权益,而且还规范科研活动,为提高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服务。美国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通过对科研活动的全过程监督,极好地保护了被调研对象的合法权益,也提高了其国家整体科研水平。当下,中国缺乏有效的科研法则,需要通过制定法律去规范科研活动,理顺科研机制,培养自由的思想市场,以此来提高国家整体科研实力。(本文来源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石聚航[10](2015)在《刑事政策司法化:历史叙事、功能阐释与风险防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刑事司法观经历了从司法克制到司法能动的过程,刑事政策在此过程中开始作为重要参量融入到刑事司法中。刑事政策的话语变迁,不同程度地调整着刑事司法的策略与运作机理。刑事政策的兴起对于推动国家与社会的深入合作,形成治理犯罪的互济合作模式裨益良多。但同时存在着重大的风险隐患:刑事政策的过度宣扬会加剧刑法"规范侵蚀"的可能趋向,并可能因过度强调政策性论证思路,不当地克减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采取规范化进路和原则性论证进路是防范刑事政策司法化风险的可取策略。(本文来源于《当代法学》期刊2015年05期)
刑事司法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的司法改革与司法解释紧密相关,司法解释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表现出种种功能异化的迹象,司法解释的法典化、造法化及对立化现象愈来愈严重。前法典时代下,司法解释促使我国法律制度快速发展,找到了中国特色司法解释的发展路径。但在后法典时代的背景下,司法解释的发展表现出重重危机:对立法发展的阻碍,自身发展的畸形,司法实践适用上的困惑。要保证司法解释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司法解释的未来发展路径。通过立法及立法解释的归位来摆正司法解释的地位,收拢司法解释权,规范司法解释的形制,优化司法解释的质量保障机制,疏通与立法的衔接机制,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等手段促使司法解释回归到其本质功能上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刑事司法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李梅.对深圳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平台功能的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9
[2].方姚.后法典时代下司法解释功能的异化、危机与回归——以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为切入点[J].湖北社会科学.2019
[3].龙振奕.刑事预审制度增设司法审查控制功能改革之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8
[4].马勇.刑事司法解释中的证明简化对控辩平等原则的冲击--兼论司法解释制度的完善及其与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划分与衔接[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
[5].马静华,张潋瀚.天网监控与刑事司法——以阶段性功能实证研究为视角[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7
[6].李岚林.司法社会工作在刑事司法中的功能定位及介入路径[J].法学教育研究.2016
[7].崔海英.犯罪心理评估在刑事司法中的功能定位[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8].石聚航.刑事政策司法化:历史叙事、功能阐释与风险防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5
[9].王洁.美国科研法则的功能及其启示——基于刑事司法视角[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
[10].石聚航.刑事政策司法化:历史叙事、功能阐释与风险防范[J].当代法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