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圈闭论文-郑文召

地层圈闭论文-郑文召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层圈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层圈闭,尖灭线,地震DNA,变时窗分析

地层圈闭论文文献综述

郑文召[1](2019)在《东营凹陷南坡地层圈闭地震预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层圈闭的超剥带不整合发育类型、层段和结构复杂,地震反射特征不明确;受多物源沉积体系控制,地震同相轴连续性差,横向变化快,目前制约地层圈闭描述的关键问题有:尖灭线附近地层薄,地震上可分辨性低,地层和储层超剥尖灭点卡不准;常规方法描述地层不整合圈闭,时窗选取不准确,造成描述精度低。本研究针对东营凹陷南部草桥地区多级不整合地层圈闭开展了技术方法的攻关研究,利用DNA检测技术实现了对超剥边界的准确刻画,提出了变时窗储层分析技术,解决了不整合地层结构下储层预测穿时或漏失的难题,实现了超剥带收敛地层储层的精细预测描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9年16期)

李建龙,吴高奎,林畅松,刘永福,刘景彦[2](2019)在《古隆起斜坡区不整合叁角带对地层圈闭的控制——以塔北隆起西部白垩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古隆起斜坡区的不整合叁角带是形成地层圈闭的重要有利区带。以塔北隆起西部白垩系为例,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和岩心等资料,识别不整合面,计算不整合面剥蚀量,进行沉积体系识别及有利区带预测。结果表明:塔北隆起西部白垩系发育2个角度不整合(TK、TE)及1个平行不整合(TK1bs);白垩系底部发育卡普沙良群、顶部发育巴什基奇克组,其中,卡普沙良群主要发育叁角洲和滨浅湖沉积,巴什基奇克组主要发育辫状河叁角洲沉积。卡普沙良群底部发育的上超不整合叁角带是有利圈闭发育的重点部位,向古隆起斜坡区上超尖灭的叁角洲砂体可作为良好的储集体,与上覆泥岩盖层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巴什基奇克组顶部遭受剥蚀形成的剥蚀不整合叁角带也具有良好的地层圈闭条件,遭受剥蚀的辫状河叁角洲砂体可作为优质储层,上覆的古近系膏—泥岩沉积可作为优质盖层。该结果对研究区的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迎朝,徐新德,甘军,杨希冰,朱继田[3](2019)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L18气田上新统地层圈闭气田形成条件及成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在琼东南盆地超深水区发现了L18气田上新统地层圈闭气田,但在聚气背景、烃源岩、储层沉积成因及天然气输导体系等气田形成条件和成藏模式认识存在争议。通过对该气田形成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上新世轴向古洼槽内地层圈闭、陵水凹陷东洼下渐新统崖城组浅海相烃源岩、上新统限制型重力流砂岩储层和渐新统-中新统断裂垂向沟源通道是形成上新统地层圈闭气田的4个基本条件。中中新世以来盆地中央继承性发育轴向古洼槽和限制型重力流沉积,随着后期地层沉积迁移、差异压实作用,上新统莺歌海组砂岩顶面在轴向洼槽内起伏,并被周边泥岩封盖、封堵,形成了地层圈闭;约3.4 Ma BP,陵水凹陷东洼下渐新统崖城组浅海相烃源岩生成了成熟天然气,沿渐新统-中新统断裂向上运移到上新统莺歌海组重力流沉积砂岩中,再侧向运移至地层圈闭中聚集成藏,具有"烃源岩、圈闭、断裂+砂岩输导层"叁要素控藏的上新统地层圈闭成藏模式。(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梁江平[4](2018)在《松辽盆地西部斜坡青山口组叁段中上部岩性地层圈闭有利区带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青山口组叁段中上部具有形成岩性地层型圈闭的地质条件。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将青叁段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和6个四级层序的体系域,在分析各体系域的沉积微相特征及分布规律、有利砂体分布和青山口组叁段顶面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各四级层序不同沉积相带的组合及其与油气运聚、构造特征的匹配关系,进行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区带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岩性地层圈闭发育区划分为A、B、C、D、E区,A岩性地层圈闭区是下一步油气勘探和石油地质研究最重要的对象,B岩性地层圈闭区中北部、C岩性地层圈闭区南部、D岩性地层圈闭区北部、E岩性地层圈闭区东侧北部在下一步油气勘探和石油地质研究中也值得重视。研究思路和结果对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及具有相似地质条件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8年04期)

罗伟,陈兆明,万琼华,李昭伟,易浩[5](2017)在《迭前反演坐标转换技术在惠州凹陷地层岩性圈闭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勘探较为成熟,构造圈闭基本钻完,中浅层岩性圈闭研究逐渐成为勘探重点。针对岩性圈闭研究中遇到的叁大难题:(1)尖灭线和断层匹配影响单个砂体的圈闭有效性问题;(2)尖灭线位置不确定难以落实圈闭规模问题;(3)多套砂体迭置情况严重难以落实圈闭有效性问题,以二次叁维采集、处理数据为基础,应用迭前反演坐标转换技术解决中浅层岩性圈闭勘探难题。提出的方法和技术得到已开发油田验证,并且证实经验可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严恒,王丽君,高凌,吴碧波,李磊[6](2017)在《涠西南凹陷流一段沉积相研究及岩性地层圈闭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层序地层格架,明确了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的空间展布特征,指出1号断裂带下降盘北物源浊积扇沉积体系、2号断裂带长轴西物源浊积扇沉积体系、涠洲6-B构造附近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和南部物源浊积扇沉积体系为涠西南凹陷流一段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勘探方向。综合应用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及高分辨率地震反演技术进行岩性地层圈闭的有效识别,对有利目标进行了精细落实。经钻探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成效,为涠西南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7年S2期)

何阳阳[7](2017)在《K地区岩性地层圈闭的识别与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范围内油气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尚未被发现的构造简单、埋藏浅、规模中等或以上的构造圈闭已经所剩无几,各地区已经很难发现中等以上规模的构造油气藏,找到新油气藏的难度无疑越来越高,整个勘探形势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近些年,岩性地层油气藏,逐渐成为大规模储量的重要勘探接替领域。南图尔盖盆地的Karavanchy区块,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已经处于开发后期,该区块目前面临很多问题,含水率高,产量递减很快,储量接替任务和压力日益严重。同时该区块构造圈闭勘探程度较高,主要目的层面积较大的有利构造圈闭越来越少,增储上产的难度非常大。因此,本文在整理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岩性地层圈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岩性地层圈闭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对工区内的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和校正;然后,结合处理和校正之后的地震资料和测井曲线对该工区中的层位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并对Karavanchy地区的沉积相进行研究,着重分析目的层段的沉积体系空间展布与演化,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最后,采用迭后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稀疏脉冲反演技术),对目的层的砂体进行预测和刻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目标优选。(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丁春艳[8](2016)在《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东石炭系气藏的探明储量和年产量位居四川盆地之首,是四川天然气增产的主要目标层系。据四川盆地叁次资评资料分析,川东地区石炭系目前尚待发现资源总量为4859.54×108m2,主要存在于非背斜圈闭-地层-构造复合圈闭中。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通过钻井地质、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对川东地区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特征进行研究。根据岩性及电性等特征将黄龙组划分为黄龙组一段(C2hl1),黄龙组二段(C2hl2)和黄龙组叁段(C2hl3)。石炭系黄龙组沉积相类型主要为蒸发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其中蒸发台地相主要发育于黄龙组一段(C2hl1),局限台地相主要发育于黄龙组二段(C2hl2),开阔台地相:主要发育于黄龙组叁段(C2hl3)。石炭系黄龙组储层纵向上叁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相对而言,黄龙组二段占绝大部分,其次是黄龙组叁段,黄龙组一段仅有零星分布。黄龙组二段的储层主要分布于二段的中部和中下部。研究区石炭系储层总体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研究区石炭系储层分布广泛。确定气藏,关键在于找到有效圈闭。通过对区内高都铺圈闭的解剖确定了研究区石炭系具有形成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条件,并落实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分布位置。在研究区内12个构造区带内共发现地层-构造复合圈闭67个。通过对全区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综合评价优选,确定狮子滩-苟西、沙罐坪永安、南门场团岭坡、黄泥堂西龙安场、黄泥堂双桂堂(马家场)、南门场善子山和板桥幺滩7个地层-构造复合圈闭作为研究区的优先勘探目标,为川东石炭系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6-12-01)

韩银学,杨海长,陈莹,赵钊,杨东升[9](2016)在《深水少井区中深层岩性地层圈闭评价方法——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恩平组白云11目标评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白云凹陷是珠江口盆地已证实的富生烃凹陷,主力生烃层系恩平组的勘探前景亟待深入研究。受持续的构造沉降影响,白云凹陷恩平组构造圈闭匮乏,但构造、沉积条件均有利于岩性地层圈闭发育与油气藏的形成。在详细分析恩平组地质条件基础上,搜索落实潜在的岩性地层目标21个,并优选白云11目标进行精细评价。结果表明,白云11目标为叁级层序低位期的低位扇沉积,砂体发育,圈闭落实,储层物性良好,成藏条件优越,含气异常特征明显,为白云凹陷中深层有利的自生自储型勘探目标。恩平组自生自储型岩性地层油气藏是白云凹陷油气勘探新领域,而中深层少井条件下的岩性地层圈闭评价方法则为深水区该类油气藏的勘探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6年S1期)

陈维涛,施和生,杜家元,何敏[10](2016)在《珠江口盆地陆架坡折区地层岩性圈闭形成条件及发育模式——以珠江组地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近纪珠江口盆地发生断坳转换之后,陆架坡折带一直位于番禺低隆起南侧—白云凹陷北坡地区,珠江组作为该区的主力产气层段,具有形成地层岩性圈闭的有利条件。以叁维地震资料和已钻井为基础,结合周边的部分二维测线,对研究区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和沉积相分析,认为:1古珠江流域面积广、携带陆源粗碎屑物质丰富;2多期次构造运动造成古珠江流域地表物质疏松活化;3相对规模较大的海平面下降使得古珠江叁角洲一直推进到陆架坡折带附近。上述3个因素的耦合迭加为番禺低隆起南侧—白云北坡地区发育粗碎屑沉积物提供了保障,这些沉积物在陆架坡折区所具有的特殊古地貌背景的控制下,在珠江组形成2套有利的储盖组合和多种类型的沉积砂体,从而为地层岩性圈闭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中强制性海退体系域陆架边缘叁角洲和低位体系域斜坡扇、盆底扇形成的地层岩性圈闭最为有利,而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形成地层岩性圈闭的条件相对较差。(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6年05期)

地层圈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古隆起斜坡区的不整合叁角带是形成地层圈闭的重要有利区带。以塔北隆起西部白垩系为例,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和岩心等资料,识别不整合面,计算不整合面剥蚀量,进行沉积体系识别及有利区带预测。结果表明:塔北隆起西部白垩系发育2个角度不整合(TK、TE)及1个平行不整合(TK1bs);白垩系底部发育卡普沙良群、顶部发育巴什基奇克组,其中,卡普沙良群主要发育叁角洲和滨浅湖沉积,巴什基奇克组主要发育辫状河叁角洲沉积。卡普沙良群底部发育的上超不整合叁角带是有利圈闭发育的重点部位,向古隆起斜坡区上超尖灭的叁角洲砂体可作为良好的储集体,与上覆泥岩盖层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巴什基奇克组顶部遭受剥蚀形成的剥蚀不整合叁角带也具有良好的地层圈闭条件,遭受剥蚀的辫状河叁角洲砂体可作为优质储层,上覆的古近系膏—泥岩沉积可作为优质盖层。该结果对研究区的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层圈闭论文参考文献

[1].郑文召.东营凹陷南坡地层圈闭地震预测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

[2].李建龙,吴高奎,林畅松,刘永福,刘景彦.古隆起斜坡区不整合叁角带对地层圈闭的控制——以塔北隆起西部白垩系为例[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9

[3].张迎朝,徐新德,甘军,杨希冰,朱继田.琼东南盆地深水区L18气田上新统地层圈闭气田形成条件及成藏模式[J].海洋学报.2019

[4].梁江平.松辽盆地西部斜坡青山口组叁段中上部岩性地层圈闭有利区带预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8

[5].罗伟,陈兆明,万琼华,李昭伟,易浩.迭前反演坐标转换技术在惠州凹陷地层岩性圈闭评价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7

[6].严恒,王丽君,高凌,吴碧波,李磊.涠西南凹陷流一段沉积相研究及岩性地层圈闭识别[J].中国矿业.2017

[7].何阳阳.K地区岩性地层圈闭的识别与优选[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

[8].丁春艳.川东石炭系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

[9].韩银学,杨海长,陈莹,赵钊,杨东升.深水少井区中深层岩性地层圈闭评价方法——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恩平组白云11目标评价为例[J].石油学报.2016

[10].陈维涛,施和生,杜家元,何敏.珠江口盆地陆架坡折区地层岩性圈闭形成条件及发育模式——以珠江组地层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6

标签:;  ;  ;  ;  

地层圈闭论文-郑文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