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突变通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钠离子通道基因,临床表型,基因型
突变通道论文文献综述
马红霞,翟琼香[1](2019)在《GEFS+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GEFS+临床表型与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南方汉族人群51例GEFS+家系的血样及临床资料。使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和panel测序对患病个体进行突变筛查,并使用Sanger测序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在15个GEFS+家系中发现了钠离子基因突变,其中SCN1A突(本文来源于《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8)
汤宏赤,莫莉,闭海,林丽华,郭媛[2](2019)在《环糊精水解酶cds1-3底物通道氨基酸的定点突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具有大分子水解能力的环糊精水解酶cds1-3的蛋白结构进行分析,选取底物通道相关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通过比较突变酶和野生酶的功能差异,定位决定cds1-3特殊功能的氨基酸。采用sybyl 1.2进行蛋白质底物结合分析,选取和多聚体形成、底物结合以及底物通道相关的氨基酸Glu66、Pro48、Phe289为突变位点,反向PCR构建pSE380/E66G、pSE380/P48H、pSE380/F289A表达质粒并进行表达,获得酶活突变体并与原始酶进行底物特异性比较分析。其结果显示,突变酶E66G降解大分子底物木薯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相对酶活力分别提高26.96%和23.15%,而对小分子底物普鲁兰糖的水解能力下降13.14%。因此,cds1-3是一个能水解大分子底物的特殊环糊精水解酶,氨基酸Glu66是cds1-3水解大分子支链淀粉的关键氨基酸之一。(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佳[3](2019)在《NMDA受体M2离子通道位点GRIN突变基因的临床表型、功能影响及靶向性治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能够结合突触释放的谷氨酸并介导脑内兴奋性突触传递的成分,在脑发育和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M2离子通道位点是NMDA受体中发生致病性错义变异率较高的区域,其中编码NMDA受体亚基的GRIN基因变异与多种难治性神经疾病相关。研究方法:我们总结了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罕见基因功能评估中心及截至2018年12月31日通过Pub Med文献数据库检索到的全部18名M2离子通道位点基因变异患者的临床信息,这些患者在GRIN1、GRIN2A和GRIN2B中含有13种新发错义变异,变异改变了位于通道处且对错义变异不耐受的M2离子通道位点中的残基。利用以分子生物学及神经电生理为主的技术手段对含M2位点突变的NMDA受体功能进行多方面评估,并选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NMDA受体拮抗剂研究M2位点突变对靶向性药物的敏感性。研究结果:纳入的18名患者中包括男性6名、女性5名,余患性别不详,发病时间为3天至7个月。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癫痫、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张力减低或张力过高、自闭症、言语障碍和畸形,其中以伴发癫痫的神经发育障碍为主。对含M2位点突变的受体功能评估表明,这些位点突变可以在激动剂效力、质子敏感性、电流幅度、响应时程、单通道开放时间、单通道电导和开放概率方面产生适当的功能性变化。在所有位点突变中,电压依赖性Mg~(2+)抑制作用显着降低。一些将单拷贝突变亚基导入NMDA受体的位点突变也产生了显着性降低Mg~(2+)抑制作用的效果。此外,M2位点突变类型的不同对NMDA受体靶点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研究结论:(1)对婴幼儿期发病且以癫痫伴发神经发育障碍为临床表现的患者,如无其它明显诱因,应考虑NMDA受体基因变异性疾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基因筛查,找到可疑致病基因以指导针对性治疗。(2)NMDA受体M2离子通道位点基因突变能够显着改变受体功能,其对NMDA受体功能特性产生的复杂变化和影响可能是患者临床表型的基础,具有神经系统疾病致病性。(3)评估NMDA受体功能需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并给予综合分析。单一研究对整体功能的评价具有偏差。(4)特异性药物筛查对基因突变导致的难治性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兰学梅,徐家宝,姜进勇[4](2019)在《云南省瑞丽市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种群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云南省瑞丽市白纹伊蚊对氯菊酯、溴氰菊酯和顺式氯氰菊酯杀虫剂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的击倒抗性(kdr)基因突变,阐明抗性表型与kd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2016年6-9月收集瑞丽市白纹伊蚊成蚊对氯菊酯、溴氰菊酯和顺式氯氰菊酯抗药性生物测定的蚊虫样本,江苏白纹伊蚊实验室敏感品系种群,单蚊提取基因组DNA,合成3对引物,PCR扩增神经细胞膜上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部分基因片段,检测kdr基因突变情况。统计抗性和敏感种群kdr突变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采用χ2检验,分析kdr基因突变与抗性表型的相关性。结果共获得500条kdr基因片段,其中瑞丽市白纹伊蚊抗性种群kdr基因片段440条,江苏敏感品系种群kdr基因片段60条。敏感种群kdr基因片段各位点均未发生突变。瑞丽市白纹伊蚊抗性种群kdr基因在1532、1534和1763位点存在突变。1份样本同时存在F1534S和I1532T突变。1532位点共有2种等位基因,即野生型ATC/I(异亮氨酸)和突变型ACC/T(苏氨酸),频率分别为99.32%(292/294)和0.68%(2/294);3种基因型,即野生型纯合子I/I、野生/突变型杂合子I/T和突变型纯合子T/T,频率分别为98.64%(145/147)、1.36%(2/147)和0(0/147);1534位点共有5种等位基因,即野生型TTC/F(苯丙氨酸),突变型TCC/S(丝氨酸)、TCG/S(丝氨酸)、TTG/L(亮氨酸)和TGC/C(半胱氨酸),频率分别为59.53%(175/294)、29.93%(88/294)、0.68%(2/294)、2.72%(8/294)和7.14%(21/294);6种基因型,即野生型纯合子F/F、野生型/突变型杂合子F/C、F/S、F/L、突变型纯合子S/S和突变型杂合子C/S,频率分别为40.14%(59/147)、6.80%(10/147)、26.53%(39/147)、5.44%(8/147)、13.61%(20/147)和7.48%(11/147);1763位点共有2种等位基因,即野生型GAC/D(天冬氨酸)和突变型TAC/Y(酪氨酸),频率分别为99.32%(292/294)和0.68%(2/294);3种基因型,即野生型纯合子D/D、野生型/突变型杂合子D/Y和突变型纯合子Y/Y,频率分别为98.64%(145/147)、1.36%(2/147)和0(0/147)。结论瑞丽市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白纹伊蚊种群中,发现有1532、1534和1763位点存在突变,未发现989和1014等位点的突变,其中以1534位点的突变为主,首次发现了1763位点突变。突变以单一突变为主,仅1份样本同时存在F1534S和I1532T突变。该研究证实了kdr机制是云南省瑞丽市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唐思阳,叶佳,李月舟[5](2019)在《I1363T突变致人骨骼肌电压门控钠通道快失活受损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人源骨骼肌电压门控钠通道hNav1.4 I1363T突变体导致患者出现先天性副肌强直症状的机制。方法:利用氨基酸序列比对,检测hNav1.4 I1363位点的保守性;将hNav1.4蛋白的羧基端融合荧光蛋白mCherry,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Nav1.4野生型与I1363T突变体蛋白的表达量与分布情况;通过全细胞电生理技术记录野生型与I1363T突变体的稳态激活及快失活参数,并进一步分析野生型与I1363T突变体的窗电流。结果:hNav1.4 I1363位点在各类钠通道中高度保守。野生型与I1363T突变体均能正常上膜,且表达量无明显差异。野生型与I1363T突变体的50%激活电压V0.5分别为(-29.08±0.24)mV和(-28.79±0.21)mV,斜率因子k分别为5.06±0.21和4.73±0.18(均P>0.05);野生型与I1363T突变体的50%失活电压V0.5分别为(-68.03±0.34)mV和(-59.01±0.26)mV,斜率因子k分别为4.55±0.21和5.24±0.23(均P<0.05),I1363T突变体的失活电压向去极化方向移动,且更为平缓。I1363T突变体形成的窗电流大于野生型的窗电流。结论:I1363T突变会导致hNav1.4慢失活受损,增加肌肉细胞兴奋性,导致肌强直的发生;而增大的窗电流使得钠离子在细胞内缓慢聚集,最终导致细胞兴奋性下降,引发肌无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璐,吴洵昳[6](2019)在《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突变致癫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系统兴奋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功能的执行均依赖于离子通道的活动。临床上大多数单基因遗传癫综合征属于离子通道病,多由可导致离子通道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基因突变所致。二代测序技术的广泛开展使得科学家可分析家系遗传谱并筛选突变基因,进一步研究突变通道的电生理特性。围绕离子通道的研究可深入了解和认识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突变致癫的机制,为开发抗癫药物新型作用靶点提供思路以及个体化精准医疗提供线索。(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胡春辉,孙丹,胡家胜,刘智胜[7](2019)在《钾离子通道KCNQ2基因突变相关性早发性癫痫脑病2例临床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KCNQ2基因突变相关性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临床特征,以早期诊治,改善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筛选出KCNQ2基因突变阳性的患儿,并除外已知与早发性癫痫脑病发病相关的其他基因。结果共收集2例KCNQ2基因突变阳性,均为新发错义突变,均为男性,均为新生儿期起病。1例为大田原综合征,后期转变为婴儿痉挛症;1例为非综合征类早发性癫痫脑病。初期脑电图表现1例多量多灶性棘波、尖波、棘慢波发放,睡眠期增多;1例大量多灶性棘波、尖波、尖慢波发放。2例应用钠通道阻滞剂效果差,癫痫发作难以控制。其中1例患儿添加生酮饮食治疗有效,癫痫发作控制,但智力运动功能损害严重。结论 KCNQ2基因突变相关性早发性癫痫脑病,可在新生儿期起病,脑电图初期多表现为多灶性放电。生酮饮食添加治疗可能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张华,陈海丹,陈泽燕,吴慧莲,唐江利[8](2018)在《Dravet综合征患儿临床表型与神经元钠离子通道α1亚单位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神经元钠离子通道α1亚单位(SCN1A)基因突变阳性的Drave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型特点,从而了解Dravet综合征患儿的病变程度与SCN1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海南省农垦叁亚医院小儿门诊就诊的43例Dravet综合征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和SCN1A基因检测结果,以及患儿的心电图、脑电图及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结果 31例Dravet综合征患儿发现SCN1A基因突变阳性,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移码突变、大片段缺失。SCN1A~+组患儿发病年龄为(4.32±0.84)月,小于SCN1A~-组(t=2.354;P<0.05)。1岁前月发作频率SCN1A~+组为3.24±1.13,而SCN1A~-组为1.77±0.45(t=2.435;P<0.05)。SCN1A~+组患儿1年内发生癫痫持续状态次数明显高于SCN1A~-组(t=2.311;P<0.05)。SCN1A~+组中19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智力减退,而SCN1A~-组中3例患儿出现智力减退(P<0.05)。SCN1A~+组中16例患儿EEG出现背景弥漫性慢波活动,21例为多棘慢波。SCN1A~-组中,2例患儿EEG出现背景弥漫性慢波活动,3例为多棘慢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相比于SCN1A~-组,SCN1A~+组Dravet综合征患儿发病年龄小,1月前发病次数及平均每年发生癫痫持续状态次数多,智力减退患儿比例大,以及脑电图出现背景弥漫性慢波活动、多棘慢波等异常活动比例大。(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惠智艳,张旭,孙红梅,周熙惠[9](2018)在《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KCNQ2基因G271V突变体钾通道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相关基因KCNQ2突变体G271V的钾通道的功能,进一步探讨KCNQ2基因G271V突变的致病机理。方法将前期成功构建的突变体G271V或和Kv7.2及Kv7.3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进真核表达细胞(HEK293细胞),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G271V突变体的钾通道功能。结果转染HEK293细胞后,G271V突变体无电流产生,与野生型相比,激活电流明显下降,诱导电压门控去极化改变。G271V的最大激活电流密度为(2.47±0.41)pA/pF(n=12),Kv7.2的最大激活电流密度为(20.53±2.51)pA/pF(n=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突变体可以消除同源通道的电流改变,Kv7.2/Kv7.3的最大激活电流密度为(123.68±15.21)pA/pF(n=15),Kv7.2/G271V/Kv7.3的最大激活电流密度为(42.71±6.27)pA/pF(n=10),而G271V/Kv7.3的最大激活电流密度为(3.74±0.76)pA/pF(n=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体引起Kv7.2/G271V/Kv7.3异源通道电流减少约50%。结论 G271V突变体不能使钾通道开放去极化钾电流,突变体引起钾通道功能缺陷。(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唐思阳[10](2018)在《骨骼肌钠通道N1366S突变导致先天性副肌强直的临床与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天性副肌强直(ParamyotoniaCongenita,PMC)是一种因SCN4A基因产生错义突变,使其编码的骨骼肌钠离子通道Nav1.4的α亚基功能产生异常所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骨骼肌离子通道疾病。我们报道了一个三代家庭中的六位成员呈现出PMC的症状:在寒冷环境下显着加重的肌强直症状,并伴随明显的间歇性肌肉麻痹现象。通过测序,我们在该家庭的六名患者中鉴定出一个新的SCN4A突变(Nav1.4的1366位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N1366S)。在该家庭中的健康者以及500名正常对照者中,均未发现此突变。我们将Nav1.4通道蛋白表达于HEK293细胞中,通过全细胞电生理记录检测其功能,发现N1366S突变会显着改变Nav1.4通道的门控过程。N1366S突变体在低温条件下稳态激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位移,稳态快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快失活速率减慢且快失活恢复速率加快。另外,Nav1.4野生型(WT)与N1366S突变体的同源建模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丝氨酸取代天冬酰胺后会打断原本存在于1366位天冬酰胺与1454位精氨酸之间的氢键。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表明Nav1.4的N1366S突变体是一个低温条件下的功能获得性突变,是造成该家族中六名成员患有PMC的原因。我们的研究为PMC发病机制的探讨以及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10-01)
突变通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对具有大分子水解能力的环糊精水解酶cds1-3的蛋白结构进行分析,选取底物通道相关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通过比较突变酶和野生酶的功能差异,定位决定cds1-3特殊功能的氨基酸。采用sybyl 1.2进行蛋白质底物结合分析,选取和多聚体形成、底物结合以及底物通道相关的氨基酸Glu66、Pro48、Phe289为突变位点,反向PCR构建pSE380/E66G、pSE380/P48H、pSE380/F289A表达质粒并进行表达,获得酶活突变体并与原始酶进行底物特异性比较分析。其结果显示,突变酶E66G降解大分子底物木薯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相对酶活力分别提高26.96%和23.15%,而对小分子底物普鲁兰糖的水解能力下降13.14%。因此,cds1-3是一个能水解大分子底物的特殊环糊精水解酶,氨基酸Glu66是cds1-3水解大分子支链淀粉的关键氨基酸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突变通道论文参考文献
[1].马红霞,翟琼香.GEFS+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关系研究[C].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2019
[2].汤宏赤,莫莉,闭海,林丽华,郭媛.环糊精水解酶cds1-3底物通道氨基酸的定点突变研究[J].广西科学.2019
[3].李佳.NMDA受体M2离子通道位点GRIN突变基因的临床表型、功能影响及靶向性治疗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兰学梅,徐家宝,姜进勇.云南省瑞丽市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种群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
[5].唐思阳,叶佳,李月舟.I1363T突变致人骨骼肌电压门控钠通道快失活受损的机制[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6].张璐,吴洵昳.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突变致癫的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9
[7].胡春辉,孙丹,胡家胜,刘智胜.钾离子通道KCNQ2基因突变相关性早发性癫痫脑病2例临床报道[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
[8].张华,陈海丹,陈泽燕,吴慧莲,唐江利.Dravet综合征患儿临床表型与神经元钠离子通道α1亚单位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分析[J].解剖学报.2018
[9].惠智艳,张旭,孙红梅,周熙惠.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KCNQ2基因G271V突变体钾通道的功能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10].唐思阳.骨骼肌钠通道N1366S突变导致先天性副肌强直的临床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