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程测量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全过程工程测量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谢素芳

武汉市蔡甸区房产服务中心430100

摘要:工程测量为建筑工程提供第一手资料,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施工的首要工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各工序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由于工程测量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因此其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进度。本文在此从测量技术的重要作用入手,对全过程测量施工及质量控制做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工程测量;作用;质量

前言

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是采用专用测量器具,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把设计图纸的位置、数据、几何形状真实的放样到实地。工程测量是施工质量的根本所在,在整个施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测量放线为工程施工开辟了道路,提供方向。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不但关系到一个工程是否能顺利按图施工,而且还给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

一、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由于工程测量速度与测量精度的大幅提高,使得特高桥梁、特长大隧道、高速铁路、跨海大桥等工程项目得以成为现实。工程测量在建筑工程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工程的前期设计阶段,要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测绘资料,供总平面图设计、竖向设计和管道线路所用。概括来讲,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建设阶段的基础性工作,是工程建设成功的根本和出发点,同时又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依据。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设计蓝图与工程施工之间的桥梁,是施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先头工序,工程测量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如果测量成果存在问题,则工程质量一定会存在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测量,且测量的精度和速度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与进度。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测量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主旋律的序曲、尾声及和弦。因此,良好的建筑工程测量有利于保障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质量与安全,对于建筑工程的高质高效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全过程控制的工程测量技术分析

1、测量的方案设计

工程中首先按照测量的任务对测量任务和测量项目分组,并且由专人负责,建立健全整个测量的管理制度和复查审核制度,确保工程中的定位、放线、轴线引测、标高控制等环节的质量。在测量操作上与设计、施工等工程项目结合起来,严格按照测量的放线工作的要求进行。现场按照测量项目准备必要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激光经纬仪、自安平水平仪、精密水准仪等等,并设计仪器的使用时间和阶段。

2、测量技术的要点

为了防止各个控制点在施工的现场受到破坏从而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因此测量中应当将控制的要点放在对桩点的布置和保护上,以此保证工程测量的质量,具体的做法是将所有的控制桩点、轴线桩点利用必要的手段保护起来。所有的桩点应尽可能的设置在不易受到施工影响的位置。如:在混凝土路面上利用冲击钻打孔将钢钉打入,钢钉的顶面做好标志,并利用中心十字点位作为测量的中心,如在土壤中则可以利用挖掘深坑的方式,并利用混凝土进行浇注,捣实,并且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与预埋的铁板持平,在周围砌筑一定厚度的保护墙,同时做好交通标志。

3、轴线定位方式

在测量中利用水准仪依据建筑方提供的水准点、坐标等基本参数,引测出工程的平面标高和轴线位置,力求精确。场地内部按照设计图建立平面的通视性测量控制网,以此为上部建筑测量校验的标准。上部主体施工则采用内控法进行轴线的逐层传递,即在底层平面控制基点处架设激光经纬仪,对中校准后启动激光的光源,激光束通过楼层平面上的预留孔洞投射到接收靶上,通过无线电完成上下人员的通话,以此校对可见的光斑,保持直径符合测量要求,使其达到最佳的位置上。同时通知观测人员逆向旋转准直仪,这样在接收靶上就可以看到一个同心的圆环,取其圆环的中心作为向上投射的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下一个测点,以此保证施工工段的每个测点都准确,这样就体现了全过程控制的思路,即细节上的控制,并使之传递到每个环节。控制轴线投影到施工层面的时候,应当进行闭合图形的绘制,同时距离不能过大。建筑物的四个垂直角的量测也需要进行控制。在建筑物大角的两侧同时架设广角度经纬仪,仪器操平后,使接物镜上的十字竖向丝对准底层的地面上的坐标轴线,固定水平罗盘,向上移动接物镜,仰视角来观察,找到偏差,并校对。在这个测量过程中主从开始到每一个测量步骤都进行了严格的全程化控制,也就是从坐标基准点定位到坐标核准,以此保证每个坐标和测量数据的准确。

4、对工程的沉降测量

在施工中应当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并结合整个工程的特点分析来完成对工程主体的沉降测量。裙楼也要设置变形的观测点。在每次观测后都需要记录观测的数据,同时对主楼的垂直度进行观测,并综合性的对沉降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对不符合沉降的情况上报给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以及监理部门。

1、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水平的提高

在对施工测量质量监控中,一定要坚持“事前控制”的原则,加强对施工测量的监控。对主要的施工测量放样,一定要复测,最好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加强校核工作。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在测量成果交接、复测、施工过程检查等各个工程测量管理环节上必须执行有关管理制度、办法,以规范测量作业行为,保证测量成果质量,主要有:测量仪器的配置、调拨、使用、保养、标定管理制度;测量仪器的开箱、入箱及安置管理制度;测量仪器奖惩管理办法;桩橛复测、资料复核管理制度;构筑物关键阶段部位控制复核检查制度;施工过程放样测量的检查复核交底管理制度;原始测量资料的整理、归档管理制度;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工程测量管理办法;测量成果审核和批准制度;工程测量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工程测量人员考核办法及奖罚办法。

3、加大测量仪器的投入力度

当前建筑工程规模目益扩大,施工技术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在土建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中,采用原有的测量方法和手段受到巨大冲击,有些必将被淘汰。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要有发展的眼光,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尽早引进实用的新仪器,以提高建筑施工测量质量,适应现代建筑工程快速、高效、优质的施工需要。

三、数字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的工程测绘技术已经告别了传统的人工测绘技术,而采用现代数字技术来实现工程测量。面向21世纪,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在现代测绘领域中,数字化测绘技术[3]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我们必须大力促进数字化测绘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以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采用GPS、GIS、RS和3S集成等技术以及数字化测量技术和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等新设备在地籍测绘中的广泛应用,使测绘技术在资源管理领域向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迈进。使其很好的利用于工程测量系统中。

四、结语

综上,随着现代化测绘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GPS技术不断发展成熟,GIS、RS等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在现代化工程测量中,必将实现测量内外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和处理自动化、系统智能化、测量控制过程化、测量信息化、测量成本与产品数字化、信息共享等。通过全面应用自动化、数字化的现代测绘技术,将为工程测量单位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标签:;  ;  ;  

全过程工程测量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