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学芯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量子信息处理,光子集成芯片,微环谐振器,微型加热器
光学芯片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碳化硅光子集成芯片为可调谐光学芯片增添新成员》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碳化硅(SiC)光子集成芯片,可以通过施加电信号对其进行热调谐。尽管大多数光学和计算机芯片都是由硅制成的,但人们对SiC的兴趣却越来越大,因为它具有比硅更好的热、电和机械性能,同时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并且可以从可见光到红外波长下工作。该研究团队在光学协会(OSA)的《光学快报》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微型加热器和称为微环谐振器的光学设备集成到(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期刊2019年06期)
周忠伟,郭向茹,毛林山,方荣虎,喻召福[2](2019)在《芯片级封装大功率LED器件的二次光学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直下式液晶显示器存在的光度不均匀(Mura)及厚度偏大的现象,本文从原理上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LED灯珠的出光角度较小通过分析二次光学透镜的出光原理并采用Lighttools光学模拟软件设计出具有较大出光角度的二次光学透镜采用分布式光度计系统测试该透镜的实际出光角度为198.6°,相比普通透镜提高了41.8%,将其应用在32寸超薄液晶显示器中实现了良好的显示效果。(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俞陶然[3](2019)在《外籍院士回沪研发全光学类脑芯片》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顾敏全职加盟上海理工大学,出任校务委员会执行主席。此前,他辞去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副校长职务。与他一起回国入职上理工的,还有陈希、栾海涛、张启明3位青年科研人员,他们都是顾敏课题组的(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9-06-04)
庄雯[4](2019)在《单芯片360°全景成像光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监控技术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们对大视场、高分辨率图像的需求日益提高,全景成像系统已成为当代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单芯片360°全景成像光学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制出一款小型化、低成本、大视场、高分辨率的折反射全景相机,实现小范围内360°全景成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成果:首先,对全景成像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分别介绍单视点和非单视点两种折反射全景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分析比较最终选取单视点折反射系统进行设计与仿真,并初步确定折反射成像系统的基本参数和外形尺寸。然后,采用反射镜和成像透镜组相结合的方式,选取非球面作为反射镜,设计一款焦距为0.5mm,F数为2.3,视场角为360°×(40°~105°)的折反射成像系统,系统的工作波长范围为486nm~656nm。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视场的传递函数曲线值在143lp/mm处均高于0.5,成像质量良好,满足高分辨率成像要求,同时系统总长满足长度小于55mm的要求,实现系统的小型化设计。为了进一步增大系统的视场角,同时考虑自由曲面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在非球面折反射系统设计指标的基础上,将反射镜替换为Zernike多项式自由曲面,设计一款视场角为360°×(30°~115°),分辨率大于500万像素的自由曲面折反射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传递函数曲线在143lp/mm处均高于0.7,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最后,综合考虑两个成像系统的仿真结果与加工成本,选取非球面折反射系统进行公差分析与加工装调。通过实际全景视图的采集,验证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实现低成本、小型化360°高清成像。(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冯兰天[5](2019)在《硅基集成量子光学芯片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信息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向我们呈现出了一幅完全不同并近乎完美的画面,例如,绝对安全的通信,信息的隐形传输以及指数级增长的计算能力。这种美好促使着数十年来科研工作者们前赴后继,并在不同的量子系统中去阐述和开发量子科技。光量子系统,以其对环境噪声的完美免疫和高保真度的单量子比特调控,在量子信息传输和处理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复杂光学系统的实现需囊括数以万计基本元件,考虑到量子器件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小型化等问题,我们需要引入波导集成技术。硅材料,以其便宜,易加工,并能够密集集成等优势,在微电子学芯片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样在光信息科学上,硅材料凭借着成熟的加工工艺,以及硅波导对光信号的强束缚能力和较高的非线性系数,硅基光量子芯片在近几年也取得了快速发展。齐全的集成光学系统除了功能性的量子集成光学芯片之外,还需要实现芯片-光纤间的耦合,片上量子态调控以及量子信号测试和处理等。本论文致力于这样一套齐全的硅基量子光学集成芯片系统的研发设计和实验测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实现片上光量子态的传输和调控,另一方面是基于硅波导的非线性光学相互作用,制备新型量子纠缠光源。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波导体系的特性,我们引入波导模式来编码信息。该编码方式可缩小器件的尺寸,并能够扩展到高维编码,适用于片上高维量子信息的研究。通过模式(解)复用器和偏振转换器两种结构,我们实现了量子信息在路径,波导模式和偏振叁种自由度间的调控和相干转换。单光子和双光子干涉的高可见度证实了在转换过程中量子相干性的保持。实验结果向大家展示了我们可以同时在芯片上控制和切换多种自由度用于光量子信息处理过程,提高了片上处理复杂光量子态的能力。(2)同样是运用波导模式来编码,我们通过设计并制备新型结构部分模式分束器和能量衰减器来实现片上波导模式CNOT门(Control-NOT gate,控制非门)。CNOT门是量子器件中最基本的多比特门结构,其和单比特门组成了一组普适量子门集合。两个由PPKTP(Periodically Poled Potassium Titanyl Phosphate,周期极化磷酸氧钛钾)晶体制备的全同光子,通过光栅耦合器输入芯片。在芯片上我们通过路径编码来实现任意单量子比特态的制备,并通过模式复用器将编码方式转换为波导模式编码。在经过模式CNOT门操作之后,又用模式解复用器将编码方式转为路径,在路径编码下实现任意双比特态的测量过程。CNOT门操作能将两个分离量子比特纠缠起来,从而来实现片上波导模式任意Bell纠缠态的制备。整个门结构的尺寸约为125×8μm2。(3)同时为了展示硅芯片的大范围集成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我们实验研究了片上受限区域中多步离散量子行走的过程。样品结构由级联MZ(Mach-Zehnder,马赫-增德尔)干涉仪构成,实验中以先验单光子作为行走者,使用的量子光源仍为自由空间中制备的双光子源。实验结果展示出了不同于无限区域条件下量子行走的现象。作为新兴的量子算法,量子行走特别适合在光学系统中实现和展示,并具有长远的应用价值。上述实验中,我们展示了如何在芯片上实现量子态的调控,使用的量子光源是通过非线性晶体的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得到的。考虑到硅波导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叁阶非线性系数,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集成度,我们研究通过其中的非线性过程来制备多种量子纠缠光源。(1)基于一根1cm长硅波导中的自发四波混频效应,我们研究了硅材料用于制备多光子量子态的情况,通过搭建空间Sagnac环制备了偏振编码的四光子态。同时,考虑到单一波长泵浦时,产生关联光子对频率不一致,难以用于量子干涉的情况,我们引入双泵浦技术,调节输入两束脉冲光,实现了简并双光子纠缠态和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该简并多光子制备技术可进一步应用于量子算法等需要多光子干涉的情形。(2)为进一步提高光量子系统的集成度,需要在芯片上直接实现对泵浦激光的调制和纠缠光源的制备。我们实验展示了片上波导模式纠缠光源的制备,泵浦激光通过光栅耦合器输入芯片后,由分束器一分为二,在一根3mm长的多模波导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可直接制备波导模式编码的双光子纠缠源。大型集成量子光学回路需要涵盖量子光源,片上滤波,量子态调控等基本构件.我们已在光学芯片系统的研发设计和实验测量方向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目前已基本具备了处理大型量子光学回路的能力。伴随着系统的更新和升级,更大尺度以及更有意义的量子功能将会被实验演示和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陈腾飞[6](2018)在《LED芯片光学参数在线测试若干关键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LED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显着优点,其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产线上LED芯片受限于生产工艺,其光电参数存在一定的离散性,这对下游制程的良率带来不利影响。因此LED芯片光电参数的快速在线检测成为LED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环节。在LED产业链上,更高的测试效率意味着更高的利润,但测试效率的提高往往伴随着更多的测试误差。研究在线测试误差产生机理,相应的提出校正方法,对于提高在线测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线测试误差分为叁类:极短时间测试带来的误差、测试系统非理想性带来的误差和测试过程误差,研究了测试系统的瞬态特性和积分球安装高度、偏心、光学介质、邻近芯片以及芯片温升、环境温度波动等因素对在线测试的影响机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列写如下。提出了一种面向积分时间的光谱逐点校正方法。首先分析测试系统瞬态响应特性,确定积分时间是制约在线测试效率的瓶颈。随后基于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和响应特性,采用标准芯片标定测试系统在不同积分时间时的响应特性,计算不同积分时间之间的光谱变换矩阵。基于变换矩阵,实现较短积分时间到理想积分时间的光谱转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减少积分时间的同时保持较高的测试精度。提出了非标准测试系统主要测试误差的校正方法。针对不同测试误差分别进行研究。首先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积分球安装高度、偏心与进入积分球的光的关系,模型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良好。随后采用蒙特卡洛光线追迹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蓝膜和石英玻璃对倒装LED芯片光学参数在线测试的影响,定义了衰减因数表征蓝膜和石英玻璃对辐射通量的衰减作用,计算值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良好。最后采用蒙特卡洛光线追迹方法,研究倒装LED芯片光学参数在线测试中的邻近芯片效应,对现行在线测试方法进行了修正和讨论。提出了倒装LED芯片光学参数在线测试热致误差校正方法。首先建立在线测试热致误差模型,研究测试过程芯片的温升特性,模型和实验结果一致性良好。随后基于热致误差模型研究不同环境温度下芯片的温升曲线,结果表明芯片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温升曲线趋势基本一致。最后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芯片辐射通量的影响,采用线性模型对测量值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校正温度变化带来的误差。最后,基于上文对各个误差因素的研究分析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正装LED芯片光学参数在线测试的不确定度量级较小,各不确定度分量贡献的不确定度差异不大;倒装LED芯片光学参数在线测试主要不确定度来源是温度波动和芯片邻近效应,对这二者进行校正后,扩展相对不确定度由原本的2.62%减小为0.534%。(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12-04)
郭威,吴坚,王春艳,陈涛[7](2018)在《银纳米粒子的SERS效应和SEF效应在微流控芯片光学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银纳米离子的SERS技术和SEF技术的信号检测灵敏度非常高,可以用在微流控芯片的定量分析中。为了提高微流控芯片光学检测技术的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在微通道中添加银纳米粒子来增强SYBR GreenⅠ拉曼和荧光信号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原理和增强效果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准分子激光器在PMMA基板上直写刻蚀出宽200μm、深68μm的微通道,接着将制备的银前体溶液加入微通道,通过加热制备出表面增强拉曼(SERS)和表面增强荧光(SEF)基板,接下来对添加银纳米粒子前后的拉曼和荧光信号分别进行对比,进一步研究了微通道中不同浓度银纳米粒子对SYBR GREEN I的拉曼和荧光信号增强效果。添加银纳米粒子后,表面增强拉曼(SERS)实验的增强因子为3. 5×10~3,添加银纳米粒子的样品的荧光信号强度与不含银纳米粒子样品的荧光信号强度相比,约增加了1倍。结果表明,在微通道中检测SYBR Green I时通过增加银纳米粒子显着地增强了拉曼和荧光信号,这种方法可以用在以SYBR GreenⅠ做染料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中。(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李一珂,靳刚,牛宇,陈翊平,谢孟峡[8](2018)在《光学蛋白质芯片技术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芯片技术因其高通量,微型化,可快速分析等特点,在生物检测中具有独特优势。光学蛋白质芯片同时结合了蛋白质芯片技术和高分辨的光学椭偏显微成像技术,在提高灵敏度的同时实现了检测结果的可视化。本工作利用光学蛋白质芯片技术,针对复杂体系中的临床标志物蛋白质,构建了夹心型检测体系,实现了系统的定量检测。实验结果与临床通用方法符合较好。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检测快速,样品用量少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8年S1期)
[9](2018)在《科学家研发“隐形衣”新技术 光学芯片弯曲光线》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国外媒体报道,以色列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斗篷型装置,能够将照射到物体上的光线散射出去,使其无法被探测到。可以被视作传说中的"隐形衣"。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科学家正在着手研发这一概念产品,使物体隐形真正成为现实。若取得成功,该技术便可运用于军队中,为现有的雷达吸波涂料、光学伪装技术、防红外线探测技术、电磁波分散技术等提供补充。(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8年06期)
费嘉远[10](2018)在《微流控芯片上细胞内药物的光学示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个人健康愈加关注,快速、便携、全方位诊疗手段的需求变得愈发迫切。近年来,微流控平台在生物分析领域的发展让细胞药物分析的微型化、集成化成为可能。以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SERS)为代表的光学检测手段具有无组织破坏性,高灵敏度和原位实时等优势,在细胞检测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微流控和SERS技术的结合,不仅满足了对细胞内药物高通量检测的需求,更为药物分析提供了一个仿生、可控的检测平台。本文分别从多元同步检测和体外组织模拟两个方面设计了SERS微流控平台,并分别利用无拉曼标记和有拉曼标记两种SERS检测方式进行了生物分子的示踪。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个能够对多药物进行同步药代动力学分析的微流控检测芯片。利用双层PDMS芯片制作的可调控气压阀门,对微流通道分时复用,实现了HeLa和SKBR3细胞的独立培养和细胞内药物6MP和MMI的多浓度同步SERS表征。此外,利用细胞内化的银基底实现了对两种药物的分布、吸收和代谢的分析。无标记SERS技术还可以提供指纹图谱,可监测药物在细胞内发生的结构变化。以该平台作为简化模型,扩大芯片规模和检测种类,在未来有机会实现高通量的细胞药物分析。其次,我们构建了一个能够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叁维培养和光学监测分泌作用的联合微流控平台。该平台由叁维培养芯片和定量检测芯片两个部分构成。叁维培养芯片设计了两个用于叁维共培养的水凝胶通道和两个作为动/静脉的流体通道。内皮细胞(HUVEC)能够分别和成纤维细胞或乳腺癌细胞共培养,来模拟体内肿瘤血管生成的微环境。细胞-细胞或细胞-基质的相互作用所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重要的肿瘤分析物,能够被定量检测芯片捕获并实现高灵敏度的SERS表征。检测过程中,内嵌DTNB的金包银纳米棒被制备作为SERS探针,其检测限为1 pg/mL。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和肿瘤细胞在血管生成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且刺激不同浓度的VEGF分泌。此外,该平台内的血管形态能够对激活剂和抑制剂分别做出响应,并捕捉到VEGF含量变化。因此,这种联合微流控平台结合SERS技术,在体外组织分析和肿瘤治疗领域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6-08)
光学芯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当前直下式液晶显示器存在的光度不均匀(Mura)及厚度偏大的现象,本文从原理上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LED灯珠的出光角度较小通过分析二次光学透镜的出光原理并采用Lighttools光学模拟软件设计出具有较大出光角度的二次光学透镜采用分布式光度计系统测试该透镜的实际出光角度为198.6°,相比普通透镜提高了41.8%,将其应用在32寸超薄液晶显示器中实现了良好的显示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学芯片论文参考文献
[1]..碳化硅光子集成芯片为可调谐光学芯片增添新成员[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9
[2].周忠伟,郭向茹,毛林山,方荣虎,喻召福.芯片级封装大功率LED器件的二次光学设计及应用[J].电子产品世界.2019
[3].俞陶然.外籍院士回沪研发全光学类脑芯片[N].解放日报.2019
[4].庄雯.单芯片360°全景成像光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5].冯兰天.硅基集成量子光学芯片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6].陈腾飞.LED芯片光学参数在线测试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7].郭威,吴坚,王春艳,陈涛.银纳米粒子的SERS效应和SEF效应在微流控芯片光学检测中的应用[J].发光学报.2018
[8].李一珂,靳刚,牛宇,陈翊平,谢孟峡.光学蛋白质芯片技术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
[9]..科学家研发“隐形衣”新技术光学芯片弯曲光线[J].技术与市场.2018
[10].费嘉远.微流控芯片上细胞内药物的光学示踪研究[D].东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