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欢(上海市嘉定区外冈中学上海201800)
【摘要】作为一名基层教师,笔者发现目前上海市初中文言文教与学陷入教学不能相长尴尬境地。不少学生谈"古"色变,更有甚者对文言文产生厌恶的情绪。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积极性以及效果,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探讨这种非正常现状背后的原因以及解决的途径,对于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与学误区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10-034-01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我们通俗地称之为"古文"。它是打开中国文化宝库一把钥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继承的精神财富。因此,《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把"形成传统文化底蕴"确定为学习文言文的价值追求的同时,要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文化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这一要求不仅要求教学中重点突出其"人文性"的特点,还对教师的古诗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现状与原因的分析
笔者毕业于中文系,对古诗文有着特殊的偏爱。毕业后当上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预备班开学伊始,就发现不少学生产谈"古"色变,更有甚者对文言文产生厌恶的情绪。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以笔者为代表的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可是收效甚微,更别说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但是升学考试中文言文的比重日益增大,学生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把文言文分割成零碎的知识点加以机械记忆。特别是在初三总复习阶段,看着学生背诵古文痛苦的样子,尤其让笔者感到失落和悲哀。
常言道:教学相长。为什么文言文的教与学会沦落到如此尴尬的境地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
第一,从文言文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
由于文言文离我们时代久远,语言简约、精深,有些词句含义还存在时代的限制。因此,习惯了读、写白话文的学生,读起来自然觉得难以理解。
第二,从新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与篇幅来看。
为了能贯彻《新课标》,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中文言文比重非常之大。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文言文篇目逐渐增多。《新课标》规定:在古文背诵方面,小学一二年级要求"能熟读、背诵60首简单的古诗",三到五年级"能再背诵60首古诗词";而初中要"能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四年的背诵总量在10000字左右"。譬如,沪教版六年级上下2册67篇课文中,有51首古诗词(包括32首"每周一诗"),文言文也有12篇之多(《陈太丘与友期》、《两小儿辩日》、《山川之美》、《为学》等)。虽然数量多,但篇幅比较简短。到了七年级,古诗文不仅能数量只增不减,文言文篇幅大大增加。如《伤仲永》、《周处》、《小石潭记》、《天目》、《白洋潮》等等,而且不少较长篇目要求背诵,因而学生的畏难情绪在所难免。
第三、从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来看。
中考注重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导致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走进误区。由于初中属九年义务教育,也受学生年龄特征等限制,在能力方面要求较低。这就决定了初中中考语文试题能力型较少,大部分是基础知识型的,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以课本为依据的,文言文只是考课本上的原文篇段。这种考查形式让教师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
因此,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填鸭式的灌输,轻学习方法的传授。虽说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是学好古文的基础,但是过度的强化和机械的训练,想尽办法让学生掌握各种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这不仅让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更重要的是割裂了学生对文章整体美的欣赏。而学生也养成了把精力多放在对课本的死记硬背,考前的临时突击,因此也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每当总复习时,一学期数篇文言文的基础知识都混在一起,要背诵、记忆,学生肯定觉得头疼,必然产生畏难情绪。
三、解决措施的思考
首先,指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
笔者指导学生研究教材,让学生有了心理准备,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文言文学习难度有所加大。同时,还应该了解预备年级的学习要求和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明确意识到,在学习活动中,仅有学习的热情还不够,还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随着知识量的增加,遇到的困难也越多,因此,不怕困难,持之以恒是学习的最好法宝。只有这样,才能轻松地完成每学期的学习任务。笔者从这些细处入手,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以期达到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
其次,在教法和学法上下功夫。
1、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虽然老师们都明白"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但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填鸭式的灌输,轻学习方法的传授。笔者觉得教给学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才是激起学生对古文学习的热情的最好方法。例如,解释字词要放在原句中检验,看通顺与否;翻译时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等等。学生掌握了方法后,通过一定的训练肯定能减轻畏难情绪,同时也逐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重视诵读。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为了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充分重视文言文的诵读。让学生在读中疑,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诵。此外,不定期的复习诵读,组织古文诵读比赛等,基础知识PK等形式来加强同学诵读古文的意识。宋朝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在熟读的基础上,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3、重视情感的感悟。为了应试,不少教师要求学生记录下参考书上的中心思想,并要求机械记忆甚至要求默写下来。这种做法虽说可以使学生在考试中课内文言文试题部分得分率较高,但到了课外主观题部分就打回原形。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归根到底还是学生能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自然没有自己的感悟。例如,在《小石潭记》中,作者被贬的孤独与寂寞之情,老师稍加点拨,学生完全可以从相关语句中品味出来。
4、要进行适量课外积累。《新课标》规定,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延伸出来,让学生适量背诵并积累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既不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反而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5、鼓励、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每次上新课前,可以要求他们按照学习小组先行预习,发现问题分小组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再求助于教师。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使教师及时、真实地了解到了学情,讲课时就能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总之,目前初中文言文教与学陷入尴尬境地的现状,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作为一名第一线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初中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有不拘一格的勇气,敢于突破框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得到到传统文化的熏染。这样,才能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明白学习文言文的重大意义,也逐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