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度论文-郅睿

愉悦度论文-郅睿

导读:本文包含了愉悦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启动,双文化启动,文化智力,感官通道

愉悦度论文文献综述

郅睿[1](2019)在《文化启动模式、文化智力与审美对象对审美流畅性、审美愉悦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心理是人类心理过程中重要内容之一。但针对审美心理的量化研究较为罕见。文化因素是影响审美心理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也少有研究者采用实证方法研究文化因素对审美心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审美评价反应时为指标以研究审美流畅性;采用审美评价得分为指标以研究审美愉悦度。采用文化启动范式为基本实验方法,结合《文化智力量表》,研究了文化启动模式、个体文化智力、启动感官通道和审美对象的文化属性对审美流畅性、审美愉悦感的影响。研究1:文化启动效应对审美过程与审美体验的影响显着。具体体现在:文化启动与审美对象文化类型一致,审美流畅度好,审美愉悦度高;文化启动与审美对象文化类型不一致,审美流畅度差,审美愉悦度低。研究2:双文化启动对审美流畅性、审美愉悦度的影响均显着且存在着与单文化启动效应在影响程度、影响方向上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双文化启动与单文化启动比较,双文化启动时受本位文化影响,对异于本位文化的对象产生文化排斥反应,被试针对本位文化美术作品审美流畅度更好,审美愉悦度更高。研究3:文化启动与审美对象文化属性不一致条件下,被试文化智力对审美流畅性的影响显着,而对审美愉悦度的影响大部分不显着。具体体现在:文化启动与审美对象文化类型不一致时,被试文化智力强,审美流畅度好;被试文化智力弱,审美流畅度差。研究4:多感官通道的文化启动材料对审美流畅性的影响显着,但对审美愉悦度的影响大部分不显着。具体体现在:多感官通道文化启动依然存在着典型的文化启动效应,但多感官通道文化启动时,审美流畅度比单感官通道文化启动时更好更高,且多通道>单视觉通道>单听觉通道。四个研究着重探讨了文化对审美流畅性、审美愉悦度的影响。这些结论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化线索对个体审美过程、审美感受的影响,指导美学教育与应用。(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3)

杨伟华,邹克华,李伟芳,李佳音[2](2018)在《污水处理厂臭气浓度预测方法及愉悦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基于关键致臭物质浓度的臭气浓度预测模型,评价了关键致臭物质的愉悦度。2016年6—7月,在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共检出挥发性有机物59种,其中硫化物的质量分数最大。通过气味活度筛选出关键致臭物质为硫化氢和甲硫醇。由硫化氢、甲硫醇的气味活度(分别记为OVA_1、OVA_2)预测臭气指数(N)的模型为N=1.68OVA_1-0.89OVA_2。硫化氢和甲硫醇的愉悦度与臭气指数之间符合二次多项式关系,由此得到10.50mg/L硫化氢和9.93mg/L甲硫醇的可接受臭气浓度分别为15、19倍。(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8年11期)

翟增秀,李伟芳,邹克华,杨伟华[3](2018)在《愉悦度在恶臭污染感官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完善我国恶臭污染感官评价指标,针对橡胶制品企业、面包房、垃圾填埋场3种典型气味源,采用9级愉悦度度量法测定不同气味源臭气浓度下的愉悦度,解析不同源臭气浓度、臭气指数和愉悦度间的关系,提出了臭气浓度和愉悦度综合评价理论模型,即气味源的干扰潜力=臭气指数×愉悦度。结果表明,橡胶制品企业和垃圾填埋场愉悦度为负值,面包房为正值。3种气味源臭气浓度与愉悦度的关系均符合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均达到0.99以上。干扰潜力计算结果:橡胶制品企业为-200.91;垃圾填埋场为-144.80;面包房为79.66。通过对具有相似臭气浓度但来自不同气味源的样品进行干扰潜力的计算,能更直观地区分不同气味源的影响,从而准确识别重点排放源及关键排放单元。研究显示,愉悦度更能反映恶臭对人的心理影响及危害程度,将愉悦度应用到恶臭污染感官评价中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李佳音,李伟芳,杨伟华,曹阳[4](2018)在《叁种典型异味物质的愉悦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愉悦度是评价异味物质的气味特征及进行气味分类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苯乙烯、柠檬烯和乙酸丁酯为研究对象,对其愉悦度进行了测量,分析了不同异味类型物质的愉悦度特征及其与臭气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苯乙烯与乙酸丁酯的气味均属厌恶范畴,但在相同臭气浓度下,苯乙烯令人厌恶的程度远高于乙酸丁酯.柠檬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气味属愉悦范畴,但当浓度指数达到3.1时,气味由愉悦转变为厌恶.建立了叁种物质的愉悦度特征曲线,并对愉悦度与臭气浓度的关系进行拟合,模型显示愉悦度与臭气浓度之间存在一元二次非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8年06期)

周雪娇[5](2018)在《主题公园旅游“认知—愉悦度—满意度”测评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旅游体验发展的标志,主题公园的蓬勃发展,在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愉悦感。然而,主题公园这类突破资源主导模式的业态在摆脱时空限制的同时,丧失其独特性,以致出现主题公园迅猛发展与短生命周期之间的矛盾,因此,主题公园愉悦性研究为解决其矛盾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对主题公园游客认知、愉悦度、满意度的研究,旨在从游客需求与感知角度探讨主题公园整体游览质量,对主题公园文化、服务、产品等方面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探讨上一轮发展井喷期生存下来的主题公园(如中华恐龙园)运营管理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国内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以及搜集高质量的游客评价,探讨主题公园游客愉悦度内涵。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借鉴Arnold的情绪认知理论,研究游客在主题公园这个特殊场景下的从认知到情绪到行为的整个过程,构建较为合理的“认知—愉悦度—满意度”测评模型,并采用数据统计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本研究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检验,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群体属性对愉悦度的影响是否具有差异性。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借鉴文献研究和游客评价,探讨主题公园愉悦度内涵。主题公园愉悦度是指游客在主题公园旅游体验中的复杂性情感活动,在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过程中,存在积极性的情绪和消极性的情绪。(2)主题公园旅游认知的影响因素、愉悦度的影响因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并且受到游客人口属性等影响。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功能性体验和主题价值对愉悦度有显着的积极影响,环境氛围对愉悦度的影响不显着。愉悦度对满意度有显着的积极影响。(3)不同居住地的目标群体对正向愉悦度的感知存在显着影响,不同职业的目标群体对正向愉悦度的感知存在显着影响。而对负向愉悦度,游客差异性较小,由此可见,游客对主题公园存在问题所表现出来的不满的情绪是较为一致的。(4)基于游客视角,对主题公园发展经验与不足进行总结,得出结论:主题价值是主题公园不可复制的关键、演艺化服务成为主题公园的软性竞争力、功能性基础设施为主题公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主题公园容载量与主题公园游客感知质量密切相关、明确的市场定位是主题公园营销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南京财经大学》期刊2018-05-01)

徐玉婷[6](2018)在《阈上阈下情绪愉悦度和唤醒度对估算策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认知是人们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过程,情绪与认知的探讨有助于改善个体的工作效率。有关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主要存在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首先,积极情绪拓展理论认为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个体思维开阔、心态积极而放松,消极情绪状态的个体思维往往聚焦于消极的时间或情境中,心态变得警惕而紧张,阻碍认知任务执行;其次,反应竞争模型认为消极情绪产生较大的动机,形成反转效应,导致急性短期的消极情绪加快了认知任务的进行;阈下启动的行为研究结论大多表明在积极情绪启动下被试的反应速度快,在消极情绪启动下被试反应速度慢。综上,这种情况产生的关键可能在于情绪的唤醒度不同使得认知加工过程存在差异。本研究将认知领域中的估算策略和情绪启动范式相结合,以60名苏州大学在校生为被试,探讨了不同愉悦度和唤醒度的情绪在阈上和阈下情绪启动范式下对估算策略执行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消极情绪、中性情绪,积极情绪更能促进估算策略执行的效果,且高度积极情绪的促进效果强于低度积极情绪。(2)高度消极情绪相较于中性情绪同样对估算有促进效果,但低度消极情绪则在阈下产生了抑制作用,说明消极情绪的不同唤醒度影响不一样。(3)较难的UD策略更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表现在情绪状态下错误率增高,反应时波动较大。(4)阈上、阈下情绪启动的结果趋于一致,但情绪的可意识性更能有效的促进估算策略的执行,唤醒度启动效果取决于启动类型的选择。本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揭示情绪对认知的影响灵活且多变,有助于促进情绪与认知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为广大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科学的教育教学建议与指导。(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4-01)

李伟芳,李佳音,翟增秀,邹克华[7](2018)在《我国人群对标准气味物质的愉悦度测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组织73名嗅辨员,采用9级度量法,评价香草醛(5 g/L)和愈创木酚(体积分数为0.000 5%)的愉悦度,分析我国人群愉悦度分布特征,提出愉悦度测评条件。结果表明,香草醛的愉悦度评价总体平均值为1.26,愈创木酚的愉悦度评价总体平均值为-1.18。男性嗅辨员香草醛的愉悦度均值为1.42,女性嗅辨员为1.05。提出为尽可能抵消个体之间存在的主观差异,愉悦度测试小组人员数量应该在15人以上,且男女成员比例应该相当。(本文来源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聂书琪[8](2017)在《校园道路景观愉悦度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华中科技大学以"森林大学"而闻名,优美的校园环境为每个行走其中的师生带来视觉上的清新和心理上的愉悦,探究道路景观对愉悦度的影响因素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进行校园道路景观设计和改造,为全校师生创造更加宜人舒适的校园环境。本文选取了几处典型校园道路景观,提取出校园道路景观愉悦度可能的影响因素,分别针对每一种影响因素,利用照片模拟校园环境,通过眼动仪记录被试者视觉中心点停留的位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期刊2017年06期)

马天[9](2017)在《从满意度到愉悦度:旅游体验评价的一体化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旅游学术界,旅游体验已普遍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如今,旅游体验在旅游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已逐渐被接受,旅游体验被认为是旅游的本质。在旅游业界,旅游业被认为是最大的体验生产商,是典型的卖体验的产业。目的地管理者已普遍认识到体验的重要性,能否为旅游者提供难忘的旅游体验成为旅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了解旅游者的体验质量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才能有效的管理旅游体验,设计旅游体验产品。在旅游体验研究中,满意度被认为是重要的概念,已有研究发现满意影响积极口碑、忠诚行为和重访。与此同时,很多研究使用游客满意度来测量旅游体验质量,并尝试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IRT方法、IPA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对游客满意度进行测量。然而,游客满意度测量方法的适当性和效度问题往往被旅游研究者们所忽视。满意度的概念来自营销领域和消费者行为研究,营销研究者最初使用满意度的期望-不一致模型(Expectation-DisconfirmationModel)测量消费者对功能性产品的满意度(例如,流感疫苗),该领域对满意度的定义和测量有其“准则”。然而,没有考虑到营销领域中满意度的定义、测量模型的适当性以及旅游产品本身的特点,直接将其用在旅游领域测量游客满意度,不但无法有效的测量旅游体验质量,而且会妨碍对旅游体验评价的进一步探索。鉴于此,本文以旅游者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以下几方面问题:使用营销领域中满意度测量的期望-不一致模型测量游客满意度的适当性和效度;探索旅游体验质量的定义与维度,在不同的旅游情境下验证维度的适合性;关注旅游体验质量的前因变量,探寻旅游体验的情感触点,并对情感触点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的情感触点对旅游体验的影响;识别旅游体验的作用路径模型,找寻情感触点、旅游体验、旅游体验质量、结果变量等主要范畴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不同类型旅游产品的体验评价问题。通过深度访谈、网络游记和参与观察,本文在不同的旅游情境下共收集游记65篇,访谈旅游者23位,使用定量的描述性统计和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从模型的使用条件来看,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期望-不一致模型要求预测性期望的存在并且认为满意度是表现(performance)与预测性期望的函数。但是本文发现,很多旅游者在旅游之前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旅游期望,他们或是对目的地一无所知,或是只有一些目的地形象/意象。他们通常将之前对相似产品的消费经验作为比较标准,或是将所得收益(benefits)与所做牺牲(sacrifice)进行对比。当所得收益超过所做牺牲时,感到满意;否则,则产生不满意。此外,旅游者的满意与在场体验阶段与产品、人际之间的互动有关。其次,从旅游产品本身的特点来看,旅游产品是典型的体验式产品。旅游产品与一般消费品在收益特点(享乐的、体验的Vs功能的、实用主义的)、情感涉入(高Vs低)、消费情境(多个Vs单个)、产品、人际互动(多VS少)等方面均不同。因此,从产品特点出发,测量一般消费品满意度的期望-不一致模型可能并不能有效测量游客满意度。第叁,根据期望-不一致模型,当表现达到或超过期望时,会产生满意;若表现没有超过期望时,则不满意。但通过访谈发现,即使表现没有超过期望,旅游者仍然满意,因为他们可以从属性表现之外得到满足,例如目的地的象征意义和符号价值。第四,尽管在满意度研究中,消费者行为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情感的重要作用,并且尝试将情感纳入期望-不一致模型中,但他们认为情感是期望与感受不一致的结果,积极情感将产生满意,消极情感将产生不满意。然而,本文发现,不一致只是情感产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旅游体验中情感有多种来源,既可能从积极或消极的不一致中产生,也可能来源于在场旅游体验阶段的环境、与产品的互动、人际互动等。同时,积极情感并不一定产生满意,消极情感仍能产生满意,情感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应结合具体情境来考虑。本文在情感两维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不同情境下情感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上述结论一方面指出在旅游领域使用期望-不一致模型测量游客满意度可能存在的适当性和效度问题,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对期望-不一致模型的认识。(2)强调游客满意度与旅游体验质量在概念内涵和因果关系方面的区别,不主张使用满意度测量旅游体验质量。游客满意度是旅游者将产品表现与比较标准(可能是预测性期望、行业的一般标准或是旅游者所做牺牲)相比较的结果,而旅游体验质量是旅游者对其旅游体验优劣程度的评价,与在场体验有关,不是与比较标准相比较的结果。此外,旅游体验质量是游客满意度的前因变量,直接使用满意度测量旅游体验质量抹杀了上述关系。本文从心理学角度重新界定了旅游体验,认为旅游体验是处于旅游世界中的旅游者在与刺激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感受,主要以情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旅游体验在效价和强度方面存在区别。在效价方面,旅游体验既包括积极体验或正感体验,也包括消极体验或负感体验。在同一效价中,旅游体验在强度上也有差别。例如,畅爽、高峰体验在强度上要比内心宁静、放松更强。进而,本文识别出旅游体验质量的叁个维度,分别是吸引性、趣味性和享受性。(3)提出情感触点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是引起情感反应的刺激。探寻到的主要情感触点包括:物理环境、氛围环境、服务接触、人际互动、旅游者的刺激寻求与挑战-技能之间的关系、目标一致性、感知价值等,进一步识别出情感触点与旅游体验之间的关系并提出7个命题。命题1:在场旅游者数量的多少影响旅游者的情感效价和强度。当在场旅游者数量过多时,会使旅游者产生烦躁等消极情感;超过最适旅游容量后,在场旅游者数量越多,旅游者体验到的消极情感越强。命题2:在场旅游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影响旅游者的新奇感。在场旅游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越大,旅游者体验到的新奇感越强;反之,旅游者体验到的新奇感越弱。命题3:涉入程度通过不同的路径影响情感体验。涉入程度较低的旅游者,情感触点作用于感官引起旅游者的情感反应·,涉入程度较高的旅游者,情感触点一方面作用于感官引起旅游者的情感反应,与此同时,情感触点也会通过意识路径进而对旅游者产生个人意义和价值。命题4:涉入程度较高的旅游者的情感反应强度要高于涉入程度较低的旅游者。命题5:当功能性产品(组合旅游产品)在功能属性方面不足时,可能会使旅游者产生消极情感;当其既能够满足功能需要,并且还能够提供享乐价值时,将会产生积极情感。命题6:旅游者的体验与其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情感的效价。二者的一致将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例如,欣喜、愉快等);然而,不一致未必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例如,失望)。命题7:旅游者的体验与其目标的相关性决定情感的强度。二者越相关,产生的情感强度越强;越不相关,产生的情感强度越弱。(4)借助扎根理论的叁级编码,本文识别出旅游体验的作用路径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情感触点、旅游体验质量、情感反应、感知价值和结果变量五个范畴。服务接触、活动参与、人际互动等情感触点是前提条件,但是上述情感触点并不必然引起情感反应,旅游者在其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情感触点可能通过感官和意识两个路径作用于旅游者,产生不同效价、不同强度和不同意识深度的情感,或是并未引起情感反应。情感反应和体验质量在感知价值的调节下对结果变量(口碑、推荐意愿、重游意愿等)产生影响。该模型与冉恩提出的旅游期望与旅游体验满足关系模型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关注旅游体验,强调旅游体验质量,探寻情感触点对旅游体验的作用路径;而后者基于期望-不一致模型,认为满意与期望实现与否有关,只关注旅游者的认知评价。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本文提出的旅游体验作用路径模型对理解旅游体验以及旅游目的地体验管理、旅游体验产品设计都将有切实有效的指导。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表现在概念、命题和理论模型叁个层面。首先,本文重新界定了已有概念(旅游体验、旅游体验质量),提出新概念(情感触点、情感传递、情感交织、情感补偿、趋向情感和规避情感),并进一步对情感触点以及旅游体验质量的维度进行识别和分类;其次,本文探讨了不同情感触点与旅游体验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7个命题;第叁,指出在旅游领域使用期望-不一致模型测量游客满意度可能存在的适当性和效度问题,提出具有解释能力的旅游体验作用路径模型。此外,完善了旅游者的挑战-技能模型。本文的实践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应致力于提高旅游体验质量,进而提高旅游者对体验的满意度,而不只是关注产品物理属性和服务质量。借助本文提出的旅游体验作用路径模型,增加情感触点的数量和类型,让旅游者与产品的每一次互动、与服务人员的接触都成为难忘的体验。同时,目的地管理者应尽可能同时调动旅游者的多种感官,让旅游者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唤起旅游者的情感。其次,旅游目的地应尽可能增加旅游者的收益,进而提高其感知价值。例如,人文资源依托型旅游目的地在介绍与其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让旅游者获得知识收益的同时,若能融入娱乐和审美元素,则会提高体验质量,增加感知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7-06-01)

张博文[10](2017)在《跨期决策的框架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跨期决策任务作不同时间距离的设定,探讨时间距离对跨期决策及其得失框架效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加入情绪愉悦度与认知负荷两个因素,考察他们对跨期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本研究共有四个实验:(1)预试验:采用跨期决策中的选择滴定程序对跨期决策任务中的金额数进行筛选,最后将选择率接近50%的选项作为正式实验中的跨期决策材料,预实验结果为得框架“今天获得80元,1个月后获得85元”,失框架“今天扣除20元,1个月后扣除15元”。(2)实验一:探讨时间距离对跨期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本实验采用2(跨期决策框架:得框架、失框架)×2(时间距离:近期、远期)的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被试的跨期决策偏好,以备择选项的选择人数为衡量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在近期条件下,跨期决策的框架效应显着,在远期条件下,跨期决策框架效应不显着。(3)实验二:探讨不同情绪愉悦度对跨期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本实验采用2(跨期决策框架:得框架、失框架)×2(时间框架:近期、远期)×3(情绪愉悦度:积极组、消极组、控制组)的混合设计,因变量同实验一。情绪启动采用想象回忆实验进行,并通过5点情绪量表进行评分。情绪启动任务完成后进行跨期决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近期得框架下,不同情绪愉悦度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显着,在其他条件下,情绪愉悦度的影响不显着;在不同的情绪下,跨期决策得失框架均未出现框架效应。(4)实验叁:探讨不同认知负荷对跨期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本实验采用2(跨期决策框架:得框架、失框架)×2(时间距离:近期、远期)×3(认知负荷:高认知负荷、低认知负荷)的混合设计,因变量同实验一。认知负荷的高低分组通过字符串记忆完成,高认知负荷组完成11个无规则数字串的记忆,低认知负荷组完成4个无规则数字串的记忆。记忆任务完成后进行跨期决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远期得框架下,不同认知负荷度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显着,在其他件下,认知负荷度的影响不显着;在高认知负荷下,跨期决策近期得失框架出现框架效应,其他条件下则未出现框架效应。(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7-05-31)

愉悦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基于关键致臭物质浓度的臭气浓度预测模型,评价了关键致臭物质的愉悦度。2016年6—7月,在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共检出挥发性有机物59种,其中硫化物的质量分数最大。通过气味活度筛选出关键致臭物质为硫化氢和甲硫醇。由硫化氢、甲硫醇的气味活度(分别记为OVA_1、OVA_2)预测臭气指数(N)的模型为N=1.68OVA_1-0.89OVA_2。硫化氢和甲硫醇的愉悦度与臭气指数之间符合二次多项式关系,由此得到10.50mg/L硫化氢和9.93mg/L甲硫醇的可接受臭气浓度分别为15、19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愉悦度论文参考文献

[1].郅睿.文化启动模式、文化智力与审美对象对审美流畅性、审美愉悦度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杨伟华,邹克华,李伟芳,李佳音.污水处理厂臭气浓度预测方法及愉悦度评价[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8

[3].翟增秀,李伟芳,邹克华,杨伟华.愉悦度在恶臭污染感官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

[4].李佳音,李伟芳,杨伟华,曹阳.叁种典型异味物质的愉悦度特征[J].环境化学.2018

[5].周雪娇.主题公园旅游“认知—愉悦度—满意度”测评模型构建[D].南京财经大学.2018

[6].徐玉婷.阈上阈下情绪愉悦度和唤醒度对估算策略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8

[7].李伟芳,李佳音,翟增秀,邹克华.我国人群对标准气味物质的愉悦度测评特征[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8

[8].聂书琪.校园道路景观愉悦度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7

[9].马天.从满意度到愉悦度:旅游体验评价的一体化转向[D].东北财经大学.2017

[10].张博文.跨期决策的框架效应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标签:;  ;  ;  ;  

愉悦度论文-郅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