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转换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绝热,内转换,势能面,系间窜越
内转换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徐超,于乐,朱超原,顾凤龙[1](2017)在《发展统一描述内转换和系间窜越无辐射跃迁的非绝热直接动力学方法及其在激发态质子转移过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轨迹的从头算非绝热分子动力学模拟已经用于研究涉及圆锥交叉的光异构和光反应过程,最近它被拓展至研究系间窜越过程。我们发展了基于轨迹无需考虑非绝热耦合的从头算非绝热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而且已经应用到多个态的偶氮苯光异构反应。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扩展自己的解析全局跃迁几率算法,最新改进的算法仅需电子态的绝热势能面和解析梯度即可计算非绝热跃迁几率,不再需要额外计(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一分会:电子结构理论与计算方法》期刊2017-06-08)
曹军,谢智中[2](2016)在《α,β-烯酮光诱导内转换和系间窜越过程的电子结构计算和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应用从头算电子结构计算和非绝热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气相反式丙烯醛和2-环戊烯酮的光诱导内转换和系间窜越过程。计算结果表明,从Franck-Condon区到第一激发电子态(S_1)极小的弛豫是一个超快过程;由于S_1态内转换到S_0态存在较大的能垒,而叁重态(T_2和T_1)跟S_1态在能量上接近,因此S_1态主要发生系间窜越到达叁重态。S_1/T_2/T_1叁态交叉在这个S_1态失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这跟之前的结论一致[1,2]。尽管这两个分子拥有类似的激发态失活途径和叁重态量子产率,但是2-环戊烯醛的系间窜越速率比反式丙烯醛的偏低。分析表明,戊环导致单叁态交叉区的自旋轨道耦合变小,从而降低了系间窜越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九分会:化学中的量子与经典动力学》期刊2016-07-01)
崔刚龙,方维海,Walter,Thiel[3](2014)在《包含内转换和系间窜跃过程的广义非绝热动力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轨迹的非绝热动力学模拟已经逐渐成为研究分子、生物、材料体系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的一个标准方法[1-2]。但是,传统的非绝热动力学只能描述相同自旋态间的非绝热跃迁,即内转换过程。这个瓶颈大大的限制了非绝热动力学方法的应用前景。因为在许多体系中,甚至是有机分子中,超快的系间窜跃过程已经被实验所证实;它们甚至可以和飞秒的内转换过程竞争[3]。为了能同时模拟内转换和系间窜跃过程,我们最近发展了一个广义的非绝热动力学方法[4]和程序包(GTSH2012)[5]。另一方面,为了模拟发生于凝聚相体系中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例如溶液光化学和生物光化学,我们也发展了QM/MM版本的广义非绝热动力学方法和程序包(GTSH2013和CHEMSHELL3.5)[5]。在这个报告中,我将简单地介绍我们发展的方法、程序包的架构和使用、初步的应用等等。(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5分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期刊2014-08-04)
赵晓辉,马菲,吴义室,艾希成,张建平[4](2008)在《飞秒时间分辨拉曼光谱用于研究β-胡萝卜素单重激发态内转换和振动弛豫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搭建了飞秒时间分辨受激拉曼光谱(FSRS)装置,并用于研究全反式β-胡萝卜素单重电子激发态超快内转换和振动弛豫过程.基于叁脉冲"抽运-探测"方案搭建的时间分辨受激拉曼光谱装置同时实现了150fs的时间分辨率和23.7cm-1的光谱分辨率,光谱检测范围为300—4000cm-1.对全反式β-胡萝卜素电子激发态的飞秒时间分辨拉曼光谱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被激发到S2态后,经由寿命约为0.3ps的中间态SX态实现向S1态的内转换(S2→SX→S1),S1态继而发生分子内和环境冷却引起的振动弛豫过程,时间尺度分别为0.3—0.6ps和~11ps,其中"热"S1态的寿命和S1→S0内转换的时间尺度相当(~11ps);S0态的分子内振动弛豫和"热"S0态振动弛豫过程的时间尺度分别为~0.3ps和~15ps.上述β-胡萝卜素的电子激发态内转换和振动弛豫特性有助于理解它在光合作用体系中的辅助捕光功能.(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胡海荣,田安民[5](2002)在《1,4-二氟丁二烯3种构型构象内转换过程的DFT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ensityFunctionalTheory(DFT)理论方法对 1,4 二氟丁二烯 (DFBD) 3种构型分子构象内转换过程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用QST2方法找到构象内转化过程的过渡态 ,并通过内禀反应坐标 (IRC)计算加以论证 .计算结果表明 ,cis ,cis DFBD ,cis ,trans DFBD和trans ,trans DFBD3种构型分子构象内转换过程的势垒分别为 7.5 7,6 .6 0和 5 .86 (× 4 .19J·mol- 1)(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3期)
余智,夏元复,刘荣川[6](1990)在《薄膜中内转换电子的输运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蒙特卡罗方法对~(57)Fe 7.3keV的内转换电子在厚度为1.0nm到300.0nm薄膜中的输运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薄膜深度大于150.0nm时,出射电子的透射率已十分低。根据电子出射的能量、角度与深度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我们既可用探测出射电子的能量,也可以用探测出射电子角度的方法来获取薄膜深度的信息。因此,角度相关的内转换电子穆斯堡尔谱(ACEMS)可成为研究薄膜深度信息的一种新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科技报告》期刊1990年S4期)
余智,夏元复,刘荣川[7](1989)在《薄膜中内转换电子的输运过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蒙特卡罗方法对~(57)Fe7.3keV的内转换电子在厚度为1.0um到300.0nm薄膜中的输运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薄膜深度大于150.0nm时,出射电子的透射率已十分低。根据电子出射的能量、角度与深度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我们既可用探测出射电子的能量,也可以用探测出射电子角度的方法来获取薄膜深度的信息。因此,角度相关的内转换电子穆斯堡尔谱(ACEMS)可成为研究薄膜深度信息的一种新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科技报告》期刊1989年00期)
孙卜春[8](1979)在《内转换过程并非内光电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通过对内转换过程的研究,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得到原子核能级和原子核结构的新知识。一个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跃迁到较低的状态时,除了放出一个光子的过程外;还可以把能量、角动量和宇称的变化直接传给核外壳层电子,使它脱离束缚状态而发射出来。这一电子将具有确定的能量 Ee=Er-W,E 为相应的Υ光子能量,W 为电子原来所处的轨道的结合能。放出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或内转换电子对),这一过程称为内转换过程。有些参考书将内转换过程错误地解释为内光电效应。该书过去的发行量比较大,由于其它章节(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79年01期)
内转换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应用从头算电子结构计算和非绝热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气相反式丙烯醛和2-环戊烯酮的光诱导内转换和系间窜越过程。计算结果表明,从Franck-Condon区到第一激发电子态(S_1)极小的弛豫是一个超快过程;由于S_1态内转换到S_0态存在较大的能垒,而叁重态(T_2和T_1)跟S_1态在能量上接近,因此S_1态主要发生系间窜越到达叁重态。S_1/T_2/T_1叁态交叉在这个S_1态失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这跟之前的结论一致[1,2]。尽管这两个分子拥有类似的激发态失活途径和叁重态量子产率,但是2-环戊烯醛的系间窜越速率比反式丙烯醛的偏低。分析表明,戊环导致单叁态交叉区的自旋轨道耦合变小,从而降低了系间窜越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转换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徐超,于乐,朱超原,顾凤龙.发展统一描述内转换和系间窜越无辐射跃迁的非绝热直接动力学方法及其在激发态质子转移过程中的应用[C].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一分会:电子结构理论与计算方法.2017
[2].曹军,谢智中.α,β-烯酮光诱导内转换和系间窜越过程的电子结构计算和动力学模拟[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九分会:化学中的量子与经典动力学.2016
[3].崔刚龙,方维海,Walter,Thiel.包含内转换和系间窜跃过程的广义非绝热动力学方法[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5分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2014
[4].赵晓辉,马菲,吴义室,艾希成,张建平.飞秒时间分辨拉曼光谱用于研究β-胡萝卜素单重激发态内转换和振动弛豫过程[J].物理学报.2008
[5].胡海荣,田安民.1,4-二氟丁二烯3种构型构象内转换过程的DFT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6].余智,夏元复,刘荣川.薄膜中内转换电子的输运过程[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0
[7].余智,夏元复,刘荣川.薄膜中内转换电子的输运过程(英文)[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9
[8].孙卜春.内转换过程并非内光电效应[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