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中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开发
高中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1](2019)在《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现阶段的教育而言,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难度并不低,而且各项教育指标和教育目的,都在不断的攀升。乡土地理资源的融合、利用,可以在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体系上不断完善,各项教育工作的进行,不会造成新的挑战,很多教育的手段和措施,都不断的贴合生活来完成,规避了单纯理论教育的不足,对于学生的未来进步,可以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因此,乡土地理资源的运用,具有很强烈的必要性。1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1.1开发意识不高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问题,表现为长久积累的现象,如果在未来的处理过程中,未按照(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18期)
李莹[2](2019)在《STEAM理念下乡土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以高中历史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STEAM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重实践跨学科的一种教育模式。我们以高中历史德育校本课程拓展为平台,立足我校艺术教学特色和淄博地区历史悠久的乡土文化,整理自编教材,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多学科的融合,构筑具有地区特色的校本课程新体系,既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明、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又能拓展学生认知和技能,培养探索精神。(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期刊2019年07期)
郑书建,鲁婧[3](2019)在《基于乡土资源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合肥市《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实践性研究》课题的实践研究经验,详细分析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基于乡土文化资源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背景与现实意义,提出了有效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措施与方法,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及学校课程校本化特色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安徽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06期)
赵方[4](2016)在《依托乡土资源进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化学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是在基础课程之外所进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鼓励充分开发和利用多样化的校内外化学课程资源来丰富化学课程内容,依托乡土课程资源进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宁阳县是一个教育大县,一贯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而且各学科所开发的校本课程都落实到了日常教学当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宁阳县地广物博,可开发和利用的乡土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乡土课程资源运用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去可行且必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依托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目标、原则、形式和步骤;其次,以宁阳县某中学所开发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身边的化学》为例,详细分析了该校依托乡土课程资源开发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步骤,包括:目标的确定,组织机构的建立,资源分析与学生需求分析,课程计划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高中化学校本课程《身边的化学》开发过程中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制约校本课程开发良性发展的现实困难。最后,论文展望了乡土资源利用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景,抛砖以引玉。(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3-01)
张昌盛[5](2015)在《“菏泽乡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效结合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内容构成从整体上进行规划,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检查监督国家课程的落实情况,并结合各省的客观情况设置地方课程,至于地方性的学校则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地的课程资源,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需求的校本课程,逐渐消除我国高度集权的课程政策的弊端。我们以“菏泽乡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作为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国内外现状,选题的意义与方法,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开发的原则,开发的可行性,开发的内容,内容的组织形式,实施的原则、实施策略,实施评价等几个方面作深入的研究。从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角度探讨,分析乡土文化的内涵。我们在认真研究分析校本课程实施现状的基础上,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为指导,从而制定出与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菏泽乡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菏泽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菏泽优秀的文化资源、名胜古迹、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等为资源,从而打造出具有地域性、现实性、实践性的高中语文校本教材,充分发挥菏泽乡土文化资源的有力条件,让乡土文化走进我们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以增强学生对菏泽乡土文化的保护意识,让我们的学生走出封闭的学校,走进社区进而融入社会,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掘学生个体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深厚的乡土文化资源基础。引领我们的学生用历史的、客观的、公正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去解读菏泽乡土文化资源。让他们通过对菏泽乡土文化资源的认知,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品德修养和提升他们的审美理念、情趣。乡土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发掘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课程资源的合理调整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绪论。第二“菏泽乡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可行性。第叁“菏泽乡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第四“菏泽乡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与评价。第五部分是结语。(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5-12-01)
陈艳梅[6](2015)在《乡土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具有实用性、创造性。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蕴含着化学奥秘,化学的发展也促进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近年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在课程改革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而我国幅员广阔,地方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地域各具地方特色的自然、人文、历史、产业资源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丰富的素材。以乡土教育理念为依托,利用地方特色人文、特色产业资源开发化学校本课程,不仅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该课题以校本课程相应的课程研究理论为依据,以泉州地方特色的人文和产业资源为依托,遵照“以校为本”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题通过文献调查和实践探究,在理解和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理论基础上,开发具有泉州乡土特色、具有科学实践意义的校本课程——《化学与泉州特色产业资源》。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是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和补充、是对学生化学基本知识的普及,是对学生视野的拓展,以及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品德的提高。此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乡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为学校其他学科或者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参考。该课题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该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陈述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方法。第二部分:分析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第叁部分:阐述乡土理念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对“乡土教育”进行概念和意义界定,说明乡土教育理念下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总结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本原则,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从泉州地区乡土文化特色和区域产业资源、学生、教师和学校等多方面进行《化学与泉州特色产业资源》课题开发的具体情境分析。第五部分:《化学与泉州特色产业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说明课程开发的实际意义,并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目标、实施过程和评价方式。第六部分:乡土教育理念下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7-01)
孙涛[7](2013)在《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校本课按照国家的要求在高中开设很多年了,高中美术新课标要求尽可能挖掘自然资源和校园以及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对于美术教师而言,应当从自身的经验、专业视角,积极探索新的发展之路,将美术校本课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设计出更加丰富、更具个性、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的乡土课程。这样更加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素质教育需求,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旬)》期刊2013年10期)
罗伊洁[8](2013)在《博物馆资源在高中乡土史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乡土史校本课程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组成部分,而地方博物馆拥有丰富的乡土史资源。高中乡土史校本课程应当充分利用所在地的博物馆资源,采取馆校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博物馆教育的特点,采用创新型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来源于《文史博览(理论)》期刊2013年09期)
刘生[9](2009)在《普通高中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成了一个新亮点。怎样通过高中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把乡土历史资源和中学历史教学整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把学生素质教育与学业成绩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本文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通过对山东省青州第二中学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明确了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调查研究是前提;《课程标准》制订是方向;校本教材是载体;教学实施和评价是关键。特别是通过编辑与中学历史课标相结合的乡土历史校本教材,找到了在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活动这两个原本各自独立过程的突破性整合的独特之路。青州二中通过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学生个性的养成和学校特色的形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满意,走出了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新天地。(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10-20)
高中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STEAM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重实践跨学科的一种教育模式。我们以高中历史德育校本课程拓展为平台,立足我校艺术教学特色和淄博地区历史悠久的乡土文化,整理自编教材,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多学科的融合,构筑具有地区特色的校本课程新体系,既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明、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又能拓展学生认知和技能,培养探索精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中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1].王俊.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知识文库.2019
[2].李莹.STEAM理念下乡土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以高中历史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为例[J].现代教育.2019
[3].郑书建,鲁婧.基于乡土资源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研究方法与意义[J].安徽教育科研.2019
[4].赵方.依托乡土资源进行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5].张昌盛.“菏泽乡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鲁东大学.2015
[6].陈艳梅.乡土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7].孙涛.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3
[8].罗伊洁.博物馆资源在高中乡土史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例[J].文史博览(理论).2013
[9].刘生.普通高中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