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手足口病病原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流行特征,聚类分析
手足口病病原体论文文献综述
黄浩,潘燕兰,周晓东[1](2019)在《2015-2016年梧州市手足口病病原体CA6、 CA10流行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2015-2016年CA6、CA10所致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例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及控制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梧州市的两个城区和下辖3县1市共选取7个普通病例监测点以及8个重症病例定点救治医院,对普通和重症监测病例进行样本采集,使用RT-PCR法对其他类型肠道病毒通用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进行CA6和CA10的分类检测。结果 688份分型样本中CA6、CA10的阳性率分别为47.67%和13.23%,两者的重症监测病例和普通监测病例阳性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7.22、33.59,均P<0.01);CA6流行期为每年的4~11月,CA10流行期为每年5~8月;CA6、CA10的高发年龄段均为3岁以下,两种病原体的重症和普通监测病例间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4,P=0.024)。CA6发病数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日照时间、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P<0.01)、0.180(P=0.007)、0.390(P<0.01)、0.070(P<0.01),CA10发病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8(P<0.01)、0.324(P<0.01)、0.185(P=0.012)、0.280(P<0.01)。结论 CA6是影响非EV71非CA16的其他类型EV流行的重要病原体,流行期长于EV71和CA16;感染CA10后重症转化率高,CA6、CA10对于低龄儿童的危害均不容忽视;CA6、CA10发病均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间及人口密度存在关联,地区间分布差异较大,应寻找热点地区制订个体化的防控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王晓琴[2](2019)在《氧化石墨烯检测手足口病病原体的可行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氧化石墨烯(GO)检测体系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手足口病两种常见病毒CA16和EV71进行检测,探讨GO检测体系对病毒的快速检测在临床运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采集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拭子、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共228例,运用GO检测体系和RT-PCR法对标本中的CA16和EV71进行检测。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3种标本病原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P>0.05)。GO检测结果显示,3种标本病原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P>0.05)。对于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不同的标本,经基因测序后,排除了假阳性和假阴性,证明了GO检测体系的可行性。结论 GO检测法具有高灵敏度和DNA特异性结合的特点,有望成为实现简便、快速、准确、经济的病毒检测法且可以运用到临床中对CA16和EV71两种病毒进行检测。(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2期)
李平,庞燕,邝仕壮[3](2019)在《2014-2016年海口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2014-2016年海口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情况,了解引起手足口病的常见病原体及其他肠道病毒的特征,为不同型别手足口病病例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海口市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各哨点监测医院的疑似手足口病病例及疑似暴发疫情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病毒核酸。结果 3年内共采集疑似及确诊病例的咽拭子、肛拭子标本1 836例,经检测确诊的总肠道病毒阳性1 234例,总发病率为67.21%(1 234/1 836);2015年发病率最高,为73.26%(463/632)。海口市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为4-8月;0~5岁年龄组儿童确诊为手足口病患者的人数最多,共1 204例,占97.57%(1 211/1 234),该年龄组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的男性患者均比女性多。2014年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型为主,但在2015、2016年,EV71型和Cox A16型相比其他年份均出现下降,而其他肠道病毒所占比例呈现明显上升。结论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有以EV71型为主转变为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的趋势;男性及5岁以下儿童更易感染。建议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应加强对其他肠道病毒的检测,掌握病原体的流行规律,以分析手足口病病原谱的变化。(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05期)
袁清泉[4](2018)在《凤城市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体构成及与临床特征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本研究分析凤城市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学检测及临床特点,为早期发现、诊断手足口病及提高患儿临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01-10-2017-07-10凤城市监测的34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PCR法对该地区的手足口病患儿检测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A16型、其他肠道病毒类型,分析和比较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分型情况,病原学与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 342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体检测发现,肠道病毒71型阳性109例(31.87%),柯萨奇A16型阳性51例(14.91%),其他肠道病毒类型阳性72例(21.05%),未检测出110例(32.16%)。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呕吐发生率为94.50%,柯萨奇A16型手足口病患儿呕吐发生率为82.35%,其他肠道病毒型手足口病患儿呕吐发生率为70.83%,叁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P=0.018;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咳嗽发生率为17.43%,柯萨奇A16型手足口病患儿咳嗽发生率为33.33%,其他肠道病毒型手足口病患儿咳嗽发生率为45.83%,叁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4,P=0.005。结论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A16型和其他肠道病毒类型是手足口病最为常见的致病类型,呕吐和咳嗽发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上应加强上述病原体的鉴别诊断及临床特点分析。(本文来源于《社区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3期)
刘芳,卞学丽,刘冬,刘雅娟[5](2018)在《2016年菏泽市手足口病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菏泽市2016年手足口病(HFMD)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防控HFM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临床HFMD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样本,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EV)型、EV71型、CA16型的核酸检测。结果共采集540例临床HFMD病例样本,检测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474例(87.78%)。其中EV71型阳性101例,占21.31%;CA16型阳性161例,占33.97%;EV71型和CA16型混合阳性1例,占0.2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11例,占44.51%。3—5月份肠道病毒阳性病例占全年阳性病例的47.00%,4和5月份为高峰。全部9县区均检测到阳性病例,其中5个县区以其他肠道病毒占优势,3个县以CA16型占优势,1个县以EV71型占优势。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60∶1,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其中1~<2和2~<3年龄组人群最多,占全部阳性病例的74.26%。结论 2016年菏泽市流行的手足口病病原体有EV71型、CA16型及其他肠道病毒,其中以其他肠道病毒占优势。阳性病例在不同县区、月份和人群的分布有差异。(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8年11期)
苟恩进[6](2018)在《遵义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EV7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遵义地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流行株的基因分型、变异及遗传进化情况,从分子水平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为该地区EV71型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3至2015年遵义地区220例HFMD住院患儿咽拭子为研究样本,其中重症病例样本187例,普通病例样本33例。通过对所有咽拭子进行病毒类型鉴定,筛选出EV71感染样本进行病毒体外培养,提取出病毒核酸,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鉴定核酸类型;将EV71核酸利用RT-PCR及大肠杆菌质粒进行分段扩增,扩增产物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依次进行序列编辑、拼接、比对、相似性分析及遗传进化树构建。结果:(1)检出EV71情况:220例咽拭子样本中,检出EV71 105例(占47.7(4));187例重症病例样本中,检出EV71 100例(占53.5(4));33例普通病例样本中,检出EV71 5例(占15.2(4))。(2)EV71全基因组分析:本研究获得7株EV71毒株全基因组序列,长度均为7405 bp,编码2193个氨基酸,毒株间10处氨基酸位点存在差异。(3)EV71遗传进化分析:(1)7株EV71毒株间分别基于全基因组核苷酸、全基因组编码氨基酸、VP1核苷酸及VP1氨基酸的相似性分析:7株EV71毒株的相似性非常高,在99(4)以上。(2)7株EV71毒株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及各型EV71参照株基于VP1区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和进化树分析:7株EV71毒株与各参照株间的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差异明显;其中与EV71参照株的相似性明显高于CVA16参照株,遗传距离明显较CVA16参照株远;同各型EV71参照株相比,与C基因型参照株相似性最高,遗传距离最远,其次依次为B、A基因型;C基因型中与C4a亚型参照株相似性最高,遗传距离最远。(3)7株EV71毒株与CVA16及各型EV71参照株基于5'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5'UTR)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和进化树分析:7株EV71毒株与EV71 C4a参照株的相似性最高,遗传距离最远,与EV71 A参照株相似性最低,遗传距离最近。(4)7株EV71毒株与CVA16及各型EV71参照株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相似性和进化树分析:7株EV71毒株与各参照株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差异不如VP1明显;7株EV71毒株与EV71参照株的相似性较CVA16参照株稍高,遗传距离稍远;同各型EV71参照株相比,与B、C基因型参照株的相似性高于A基因型参照株,遗传距离也较A基因型参照株远;同B、C各基因亚型参照株的比较中,7株EV71毒株与C4a亚型参照株相似性最高,遗传距离最远,其次为C4b亚型参照株,与其它C亚型及各B亚型参照株的相似性及遗传距离缺乏规律性。结论:EV71可能是遵义地区2013-2015年重症HFMD患儿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基因型为C4a亚型,与我国其它地区EV71流行株型别一致,暂未发现抗原转变及新亚型毒株输入,但毒株间存在散发变异;EV71遗传进化研究以VP1基因序列为依据最为合理可靠。(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期刊2018-05-01)
付辉,安丽娜,彭碧波[7](2018)在《手足口病病原体EV71的检测方法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4种不同的方法对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原体肠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感染的检测效果。方法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加入EV71病毒株感染。分别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ytopathic effect,CPE)、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感染情况,并对4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种方法均可检测到EV71的感染,其中CPE最经济实惠,但是检测周期长,需要至少96 h,并且对病毒活力要求高;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相近,72 h即可完成实验,但灵敏度低,对病毒量有一定要求;Real-Time PCR检测既快速灵敏性又高,48 h即可完成实验。结论不同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达到快速准确诊断病原体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武警医学》期刊2018年01期)
朱杰辉[8](2017)在《手足口病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病原体分析及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调查2015年4月-7月在郑州市某儿童医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资料,并比较分析轻、重症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差异,为临床检测患者的重症化提供依据。2.通过描述临床分离的EV71病毒的病原体分子特征,并分析比较轻、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EV71编码区特征的差异性,从病原体的角度探讨病原体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化的原因。3.探讨EV71感染RD细胞后细胞内发生的氧化应激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对187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指标进行收集,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轻、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差异分布的实验室指标。2.从GenBank数据库收集经全基因组测序的EV71病毒共748株,通过文献检索最终筛选有明确临床特征的共230株。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230株EV71的分子特征分析,并进行差异位点的统计分析和二级结构及结构域的特点描述。3.通过检测比较EV71感染RD细胞0h、12h、24h、48h后的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来判断氧化应激的发生,然后通过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的磷酸化、未磷酸化NF-kappaB和IkBα的蛋白水平变化,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等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1.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中性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IgM、降钙素原均随时间动态变化(P<0.05);中性细胞比率(OR=1.198,P=0.001)、淋巴细胞比率(OR=1.194,P=0.002)、白细胞个数(OR=0.916,P=0.024)、血清钠离子(OR=0.690,P<0.001)是手足口病患儿重症化结局的影响或预警实验室指标。2.共搜集到103株轻症和127株重症EV71型手足口病病人的病毒,以C4基因型为主,主要分布于亚太地区。分离于同一时间和地区的病毒之间的相似性较大,而分离于不同时间和地区的病毒相似性较小,遗传距离较远。轻症来源的EV71病毒之间的VP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6%-100%,重症来源的病毒之间的VP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100%,而轻症和重症来源的病毒之间同源性为92%-100%;轻、重症病毒有41个氨基酸差异位点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P3蛋白区域变异最大,有26个氨基酸差异位点(P<0.001);蛋白质二级结构及非二级结构分别有21和20个氨基酸差异位点的分布,结构域未见差异位点的分布。3.EV71感染RD细胞24h、48h后与0h相比,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48h后NF-kappaB被激活转运到细胞核内部的水平增加(P=0.0394).,与0h组即未感染空白对照组相比,感染12h、24h、48h后RD细胞中的IL-6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48h后RD细胞中的TNF-α的水平相比较感染0h组有一定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感染12h、24h组与感染0h组的TNF-α水平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手足口病患者病程中免疫水平处于动态变化,且影响重症化结局。2.EV71病毒基因型分布具有时间和地区分布的差异;轻、重症病例来源病毒的相似性较低,通过氨基酸替换影响蛋白质的一级、二级结构可影响蛋白质功能的变化。3.EV71感染RD细胞可以诱导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并可激活NF-kappaB促进细胞因子IL-6、TNF-α的表达。(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7-05-01)
朱芳,柳丽江,樊飞,施菊萍,施爱萍[9](2016)在《2010-2014年江苏省张家港市手足口病病原体监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2010-2014年江苏省张家港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流行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核酸检测。结果 2010-2014年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328份,检出肠道病毒280份,检出率为85.37%,其中EV71核酸阳性87份,CA16核酸阳性67份,其他EV核酸阳性126份。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且男童所占比例大于女童。检出病原体2010年以EV71和CA16为主,但2011年起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结论 2010-2014年张家港市手足口病发病趋势已从EV71和CA16主导流行,变成其他EV为流行优势株,提示今后手足口病监测工作应加强对EV71和CA16以外的其他肠道病毒的分型检测,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本文来源于《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期刊2016年03期)
张胜,李凌佳,高辉,王杨[10](2016)在《2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及其家庭病原体聚集的临床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手足口病是一种发热性和发疹性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在<5岁的婴幼儿中常见,主要症状是在手掌面、脚底面、口腔黏膜、舌头和臀部等皮肤部位出现疱疹,致病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和EV71最常见,但是其他亚型也可导致手足口病的发病、流行及暴发[1-2]。成人手足口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期刊2016年08期)
手足口病病原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氧化石墨烯(GO)检测体系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手足口病两种常见病毒CA16和EV71进行检测,探讨GO检测体系对病毒的快速检测在临床运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采集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拭子、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共228例,运用GO检测体系和RT-PCR法对标本中的CA16和EV71进行检测。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3种标本病原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P>0.05)。GO检测结果显示,3种标本病原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P>0.05)。对于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不同的标本,经基因测序后,排除了假阳性和假阴性,证明了GO检测体系的可行性。结论 GO检测法具有高灵敏度和DNA特异性结合的特点,有望成为实现简便、快速、准确、经济的病毒检测法且可以运用到临床中对CA16和EV71两种病毒进行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手足口病病原体论文参考文献
[1].黄浩,潘燕兰,周晓东.2015-2016年梧州市手足口病病原体CA6、CA10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
[2].王晓琴.氧化石墨烯检测手足口病病原体的可行性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3].李平,庞燕,邝仕壮.2014-2016年海口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体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4].袁清泉.凤城市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体构成及与临床特征关系[J].社区医学杂志.2018
[5].刘芳,卞学丽,刘冬,刘雅娟.2016年菏泽市手足口病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J].职业与健康.2018
[6].苟恩进.遵义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EV7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8
[7].付辉,安丽娜,彭碧波.手足口病病原体EV71的检测方法学比较[J].武警医学.2018
[8].朱杰辉.手足口病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病原体分析及分子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7
[9].朱芳,柳丽江,樊飞,施菊萍,施爱萍.2010-2014年江苏省张家港市手足口病病原体监测结果分析[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6
[10].张胜,李凌佳,高辉,王杨.2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及其家庭病原体聚集的临床报道[J].检验医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