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话题结构论文-孙成娇

汉语话题结构论文-孙成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语话题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语话题结构,动态句法,解析,焦点

汉语话题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孙成娇[1](2019)在《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区分了句层面的句法话题(话题1或Hockett-话题)和语用话题(话题2或Prague-话题)以及语篇层面的实体话题(话题3或Geluykens-话题)。在句层面,话题1/述题结构是静态的形式二分,话题2/焦点结构是动态的意义二分。例如,英语句首NP是话题1,却未必是话题2,也可能是焦点。在篇层面,句所含实体都是话题3。本文进一步确立辨认汉语主语和话题的标准,并定义出左置句法话题句ST1、右置句法话题句ST2和中置句法话题句ST3。主要形式ST1包括话题化、左偏置、汉语式以及论元分裂式话题句。本文继续证明,汉语话题化结构不存在孤岛限制,并非通过wh移位生成;不论其述题是否含孤岛结构,其中的空位都更宜处理为由语境赋义的真空位。此论证过程还揭示出:ST1的允准和解读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ST1可分为边缘话题1和述题;述题本身必须合语法,而边缘话题1必须能够自然融入述题语义(亦即建立起显性或隐性的先行词-代词关联);ST1既要对边缘话题1与述题的陈述关系释义,又要对述题小句进行满足语境的完整释义。因此,本文根据动态句法理论(DS)从边缘话题1如何贡献于话题句理解的视角来探究它与整个句法过程的关系。本文基于DS构建起汉语动态解析模型,又运用模型对ST1和ST2做出了统一的链接解析,将ST3处理为单一Ty(t)树。ST1述题独立的合语法性体现为逆向链接于Ty(e)话题树的Ty(t)命题树;左置话题1向述题的自然融入体现为链接转换中复制需求的满足。各次类的区别是述题中承接复制性语义值的成分不同。ST2的解析相似,不过只有在确定边缘成分能满足复制需求的前提下才可建立链接关系。若ST1或ST2的述题内还嵌有ST1,则内ST1的解析树需先置于待定位置,等命题式生成后再合并进外层树的相应位置。若ST1的左置话题1不止一个,则话题Topl-Topn解析为依次逆向链接的Ty(e)树,而Topn投射的Ty(e)树又链接于最右述题投射的Ty(t)树。此外,由无指成分担任边缘话题1的ST1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话题结构,需解析为待定节点合并的过程。这证实了 Cannetal.(2005)关于所有语言的左边缘结构都有链接与待定节点合并两种解析方案的论断。从左至右的线性解析也能捕捉到各类话题句的完整释义过程。本文的形式刻画不仅证实了汉语话题结构的多样性,而且反映出左、右边缘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是一致的(都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而中置话题句确属特殊话题结构。全文论证表明,汉语的话题优先性更宜理解为话题1/述题结构整体的优先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周敏,周一桃[2](2019)在《汉语话题结构的研究现状、问题和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文献从认知语法、二语习得、语义语用、生成语法等不同视角对汉语话题结构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汉语话题结构的习得研究应考察学习者口语中对二语话题—述题结构的习得情况和影响因素。汉语话题结构可以在最新语段理论框架下合法生成:汉语话题在主语或宾语位置基础生成,为满足语段不可渗透性条件和使不可解释性话题特征得到赋值,最终移位到CP的标志语位置。(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卢达威,宋柔,尚英[3](2018)在《汉语篇章广义话题结构的认知计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义话题结构是汉语篇章中客观存在的结构形式。依据有限状态机的思想设计了识别广义话题结构的计算模型,在较大规模语料中初步检验了它的有效性,分析了该模型的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该模型的特点是:递推控制,输出和输入以标点句为单位同步进行,无长距离回溯,有限回填,有限存储,保持词序。这些特点正是人在"话题—说明"信息的认知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因此该计算模型可以看作人完成这一认知过程的机械模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易琴琴[4](2018)在《现代汉语话题迭用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诸如“国家国家,先国后家”、“见识见识,不见不识”、“死了死了,人死就了”这样重复话题部分的“XX,Y”型结构称为话题迭用结构。本文主要研究了话题迭用结构的类型、话题迭用结构的构成、话题迭用结构的表达功能和特点。现代汉语话题迭用结构的类型,从所搜集的语料来看,主要可以分为谚语、广告语和其他类这叁个方面。根据语义类型的差异,谚语类又主要分为事物名称类、事件活动类、属性状态类这叁类。广告语类分为药品类广告语、食品类广告语、电器类广告语、其他类广告语四类。其他类主要分为文学作品创造类和日常生活中的临时创造类。现代汉语话题迭用结构的构成,首先从话题部分来看,话题的音节以双音节为主,其次是叁音节居多,还有个别的单音节的和多音节的。从句法上来看,话题主要是名词性的居多。其次,从说明部分来看,说明部分的音节大部分是四音节的,从句法上来看又可以分为主谓结构类、非主谓结构类和小句组类。话题迭用结构中的话题和说明的关系主要从形式和语义两方面来进行探讨。本文在分析了与话题迭用结构相关的语言现象诸如反复、复迭、复用、拆词、谚语的表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总结出话题迭用结构具有突出强调、引人关注,富有说服力和幽默感,节奏鲜明、形式短小、便于传播等表达功能和特点。(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5)

胡丽娜,常辉,郑丽娜[5](2018)在《母语为英语和日语的学习者对汉语话题——述题结构的习得研究:可加工性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本研究考察了母语为英语和日语的学习者对汉语话题—述题结构的使用情况,从"可加工性理论"视角探讨了他们对汉语话题—述题结构的习得以及母语和二语水平对习得的影响。结果显示,学习者使用的主要是移位类话题—述题结构,且与汉语母语者表现基本一致;基础生成类话题—述题结构较少,且与汉语母语者表现差异较大。另外,学习者对汉语话题—述题结构的习得和迁移都不完全符合"可加工性理论"的预测,母语和汉语二语水平对学习者汉语话题—述题结构的使用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显着。(本文来源于《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张孝荣[6](2018)在《英汉语话题结构中的阻隔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存活式推导模式为理论基础,英汉语话题结构中阻隔效应的出现是话题成分与中心语在进行合并操作时产生特征匹配的结果,而阻隔效应的消失则来源于话题和中心语两者间的特征不匹配。定指效应作为阻隔效应在汉语话题结构中的体现,也可以通过特征匹配的分析加以解释。本文的分析可以将叁类话题结构,即话题化话题结构、左偏置话题结构以及悬垂话题结构加以统一,体现它们的共性和个性,还可以解释wh-移位现象中的阻隔效应,从而为阻隔效应在非论元移位中的句法表现提供一致性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张捷[7](2018)在《受事主语句的话题结构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事主语句是能体现汉语话题优先特点的一种句式,在对外汉语实际教学中留学生习得汉语受事主语句时往往存在较大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北语HSK作文语料库和西北师范大学中、高级班留学生练习作业搜集了相关汉语受事主语句语料进行研究。偏误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学生对汉语受事主语句关注度较低,相反对“被”字句有较高的关注度,对受事主语句的认识基本包含在“被”字句中,从而对受事主语句和“被”字句的区别掌握不够,也并未意识到受事主语句在汉语表达上的话题优先性。话题结构理论是更符合汉语的研究分析方法,与汉语话题优先特点相一致,因此我们将汉语受事主语句的话题结构分析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研究表明将话题结构理论运用于汉语受事主语句教学中,对帮助留学生关注受事主语句、学习受事主语句是比较有效的;同时,我们也从教法、教材等方面提出了汉语受事主语句话题结构分析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建议,希望学界在教材编写、教学内容讲授等方面关注汉语话题优先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提高汉语受事主语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黄哲,刘丹青[8](2018)在《试析汉语中疑似连动式的话题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连动式由两个或多个动词性成分并置而成,汉语又允许动词性成分充当话题,这使得连动式与一些话题结构具备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表层语符序列,很容易在归类时产生混同。连动式的小类范围历来见仁见智,以往归入连动式的其中一部分应属于话题结构,两者在句法语义和话语功能上都有区别。文章尝试用停顿、语序、否定、体标记等10种测试手段,离析以往文献中曾被认定为连动式的话题结构,共归纳出6种类型。两者形式相似而易于混同的主要原因在于连动式、话题结构、动词词类均为汉语中的显赫范畴,区别连动式和话题结构有助于探讨显赫范畴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来源于《世界汉语教学》期刊2018年01期)

奚雪峰[9](2017)在《汉语篇章话题结构:表示体系、资源构建及其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篇章话题结构分析主要针对篇章的意图性,是篇章语义分析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从整体层次上分析出篇章话题结构及其构成单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并利用上下文理解篇章。篇章话题结构分析既需要研究篇章的基本构成单元,更需要研究基本构成单元之间的篇章关系。然而当前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重心大都集中在词法和句法领域,而忽略了篇章话题内在规律的研究,缺乏对篇章话题结构展开有效分析的系统理论方法,这就极大阻碍了基于篇章语义分析的相关应用。本文从理论体系探索、语料库构建和计算模型研究等方面系统开展了汉语篇章话题结构分析的关键问题研究。首先,本文重点研究了汉语篇章话题结构的理论表示体系。借鉴主述位理论、英语修辞结构理论和宾州篇章树库体系的优点,参考汉语复句和句群的研究成果,结合汉语本身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主述位理论的汉语篇章微观话题结构表示方式,并基于微观话题链构建汉语篇章话题结构表示体系。其中,根据汉语特点定义了关键元素:篇章基本话题(子句)、篇章基本话题的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篇章微观话题结构(Micro-Topic Scheme)、微观话题联接(Micro-Topic Link)、微观话题链(Micro-Topic Chain)。篇章微观话题结构形式化表示为一个四元组;其主要特征是一种链式结构,链结点为篇章基本话题(子句),其内部的主位或述位为连接端;连接端之间通过微观话题联接建立起连接关系,其实质是一种语义关联,体现篇章之间的衔接关系。与PDTB语料库体系、广义话题结构理论的对比表明,本文所提基于微观话题链的汉语篇章话题结构表示体系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且符合汉语特点。基于微观话题链的汉语篇章话题结构表示体系是进一步开展篇章话题结构语料库构建的理论基础。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汉语篇章话题结构语料库构建研究。本文采用自顶向下、后向搜索的标注策略和人机结合的语料库标注方式,构建了基于微观话题链表示体系的汉语篇章话题结构语料库(Chinese Discourse Topic Corpus,CDTC)。目前,CDTC共包含500个文档,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统计分析并展示了语料库的标注情况;一致性检验表明CDTC能够充分体现汉语篇章话题分析问题本身的难度,并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语料资源支持。第叁,本文研究了篇章话题结构的动态生成过程,提出并初步实现了一套基于主位推进理论的汉语篇章话题结构自动分析平台。该平台包括篇章基本话题识别、篇章基本话题中的主述位识别、微观话题联接识别和篇章话题链构建任务,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微观话题链表示体系的合理性及所标注汉语篇章话题结构语料库的可用性。最后,本文研究了汉语篇章微观话题结构在自然语言处理的关键任务之指代消解中的应用效果。基于我们提出的篇章微观话题结构形式化表示方式及其构建的汉语篇章话题结构语料库,结合启发式过滤规则和机器学习方法,综合利用自顶向下抽取的篇章话题结构特征和自底向上抽取的浅层语义特征,实现了一个汉语指代消解原型系统。在CoNLL2012 Shared Task中的汉语语料和汉语篇章话题结构语料库语料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目前,汉语篇章话题结构分析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研究亦属探索性工作,对汉语篇章话题结构分析在理论、资源、计算上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期待能够对本领域的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促进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深入发展。(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12-01)

郑友奇[10](2017)在《词汇功能语法视角下的汉语话题和话题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旨在词汇功能语法框架下对现代汉语中句首名词短语及其所在的话题结构进行研究。名词短语是语言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句法范畴,对名词短语的研究不能脱离对话题结构的探讨。从结构上对现代汉语进行系统的研究应追溯到1898年马建忠所着的《马氏文通》。1在书中,马建忠专门对名词短语进行了研究。而明确提出将动词前名词短语作为话题进行研究的则是赵元任。在1979年出版的《汉语口语语法》中,赵元任先生提出将对主语和谓语的研究转变为话题和述题的研究,这一主张凸显了汉语动词前名词短语话题功能。1976年,李呐和汤普森从类型学的角度汉语划为话题突显型(topic-prominent)语言,也引起了海内外学者对汉语话题结构的关注和探讨。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现代汉语名词短语进行了深入复杂的研究,尤其是国内学者在几十年前就已展开对名词短语的争论和探讨,但是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仍然没有达成共识。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对现代汉语中出现的NP+NP+VP构式进行研究。依据名词短语与主句内谓词之间是否存在论元关系,从语用的角度来看,本文将这种构式中位于句首的名词短语分别称为句首论元性话题和句首非论元性话题。虽然这两种结构在表层形式上表现一致,但在句法描述和解释方面目前仍存在着显着差别。对动词前话题化名词短语的研究不能回避如何能够更好地区分话题和主语以及名词短语的生成方式问题。本文在话题和主语的区分问题上坚持主语是句法研究的概念,而话题是语用概念的立场。另外,针对话题结构的生成方式,在传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框架内,有的研究者坚持汉语话题结构的移位生成说,有的研究者坚持基础生成说,还有研究者则认为汉语话题的生成过程中两种方式都存在。和以往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框架内研究成果中的主张不同,本文没有纠缠于移位和基础生成之争,而是从功能结构和成分结构映射的角度对汉语话题结构进行新的描述和解释。话题结构中的话题化名词短语必然还要涉及到话题标记,尤其是介词。本文在详细讨论了话题和主语的区别、话题化名词短语的生成方式以及话题标记等相关问题后,接下来就句首名词短语的属性、话题结构的长距离依存、功能结构和功能不确定之间的互动以及句首非论元话题和话题结构,尤其是无动词结构和汉语悬垂话题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本研究的结论是词汇功能语法理论更适合包括汉语在内的结构非固定型语言的研究。本文所用的例句主要是现代汉语语料,此外还有少部分的古代汉语、日语、英语、俄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瓜拉尼语等。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语料有一部分是从现代汉语文学作品中摘录的,一部分则来自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语料库。其他语种的语料均选自目前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中。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1)将词汇功能语法理论引入汉语研究,在目前国内的语言学研究中,在形式句法研究方面占主流的传统转换生成语法和在功能方面占主流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基础上,丰富汉语研究的理论框架,对今后汉语研究带来新的启发;(2)按照本研究在词汇功能语法理论框架内的分析,指出话题不是小句PRED值所要求的子范畴。这对目前学界内有些学者所主张的汉语并非是话题突出型语言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3)本研究将具有语篇功能的话题化名词短语在功能结构中赋予了REFERENCE属性,除了能够避免移位和基础生成观点之间的争论,还在功能结构中对话题和主语的关系进行了明示;(4)本研究依照词汇功能语法理论的观点,注意兼顾英语和其他语言之间的差异,对成分结构的分法并没有严格定义和要求,主张成分结构的表达应该以具体语言的成分结构特点为基础。具体到汉语来说,在对汉语中有关句式进行分析时,相对于采用二分结构,可能使用叁分结构,甚至四分结构等可能更符合汉语句法结构的灵活性特点。(5)在论述话题结构的功能不确定时,提出底部独特性原则:即,话题结构的底部在小句内不能被共享,但可以和小句内成分存在功能上的指称控制关系。(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5-01)

汉语话题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有文献从认知语法、二语习得、语义语用、生成语法等不同视角对汉语话题结构进行了研究,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汉语话题结构的习得研究应考察学习者口语中对二语话题—述题结构的习得情况和影响因素。汉语话题结构可以在最新语段理论框架下合法生成:汉语话题在主语或宾语位置基础生成,为满足语段不可渗透性条件和使不可解释性话题特征得到赋值,最终移位到CP的标志语位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语话题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孙成娇.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D].浙江大学.2019

[2].周敏,周一桃.汉语话题结构的研究现状、问题和展望[J].宜宾学院学报.2019

[3].卢达威,宋柔,尚英.汉语篇章广义话题结构的认知计算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8

[4].易琴琴.现代汉语话题迭用结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5].胡丽娜,常辉,郑丽娜.母语为英语和日语的学习者对汉语话题——述题结构的习得研究:可加工性理论视角[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8

[6].张孝荣.英汉语话题结构中的阻隔效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7].张捷.受事主语句的话题结构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8].黄哲,刘丹青.试析汉语中疑似连动式的话题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2018

[9].奚雪峰.汉语篇章话题结构:表示体系、资源构建及其分析研究[D].苏州大学.2017

[10].郑友奇.词汇功能语法视角下的汉语话题和话题结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

标签:;  ;  ;  ;  

汉语话题结构论文-孙成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