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粒子论文-范朝阳,马青松,曾宽宏

固体粒子论文-范朝阳,马青松,曾宽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体粒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氧化铝,复合材料,冲蚀,磨擦

固体粒子论文文献综述

范朝阳,马青松,曾宽宏[1](2019)在《C/Al_2O_3复合材料的固体粒子冲蚀行为与磨擦磨损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溶胶浸渍热处理技术路线制备的碳纤维布迭层缝合预制件增强Al_2O_3(C/Al_2O_3)复合材料为对象,以刚玉粉为介质,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固体粒子冲蚀行为,按照GB5763-2008规定的条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磨擦磨损性能。室温下,复合材料冲蚀率随着冲击角度与送粉量的增大而增加;温度升高,由于机械冲击和热冲击的双重作用,冲蚀率显着变大。在GB5763-2008规定的条件下,C/Al_2O_3复合材料具有稳定的摩擦系数和很低的磨损率。结合微观形貌分析,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冲蚀与磨损机理。得益于连续碳纤维的补强增韧作用,即使基体致密度低于单体Al_2O_3陶瓷,C/Al_2O_3复合材料在冲蚀和磨损时不会发生脆性断裂,使用安全性优于单体Al_2O_3陶瓷。(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程唯珈,甘晓[2](2019)在《寻找固体宇宙中的新粒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年末,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丁洪而言,好消息不止一个。在刚刚公布的中科院改革开放40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中,他所从事的拓扑物态研究位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15项之一。与此同时,实验室里,他带领的团队(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1-08)

李轩,李寅凤,李涛,谢文玲[3](2018)在《锆改性对硅化物涂层耐固体粒子冲蚀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组成(质量分数/%)分别为15Si-5NaF-80Al_2O_3、15Si-10Zr-5NaF-70Al_2O_3的渗剂,应用扩散渗工艺在TC4合金表面制备了单一硅化物涂层和锆改性硅化物涂层,对比研究了2种涂层的显微组织以及在不同冲蚀角度下的耐固体粒子冲蚀行为。结果表明:2种涂层均可分为3层,由(Ti,X)Si_2(X为铝、钒或锆)相组成的外层、由TiSi相组成的中间层以及由Ti_5Si_4+Ti_5Si_3相组成的内层,锆改性硅化物涂层的组织更致密,且无裂纹存在;2种涂层的冲蚀率均随冲蚀角度的增大而增加,但锆改性硅化物涂层表现出更好的耐固体粒子冲蚀性能;在大冲蚀角度下,锆改性对硅化物涂层耐固体粒子冲蚀性能的改善效果比在小冲蚀角度下的更加显着。(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8年10期)

徐秀清,夏晓彬,李洋,蔡军,陈畅其[4](2018)在《基于CR-39固体探测器的粒子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掌握利用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识别α粒子和质子的方法,应用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理论和径迹蚀刻动力学经验模型,模拟了α粒子和质子在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上的径迹形貌,计算出了3~8 MeV的α粒子和1~9 MeV的质子最佳蚀刻条件。根据对应的最佳蚀刻条件,计算获得的α粒子和质子的径迹直径、灰度值、径迹深度,并据此对相同能量的α粒子和质子、不同能量的α粒子、不同能量的质子进行识别。同时,采用CR-39固体探测器对α粒子(5.48 MeV)和质子(3 MeV)进行了实验测量,在模拟计算所获得的最佳蚀刻条件下,实验测读了α粒子径迹。实验测量得到的α粒子径迹直径与模拟值相差0.36%~9.70%。实验测量的最佳蚀刻时间和模拟的最佳蚀刻时间相差5.60%,这些结果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陈丁,黄文雄,张旭明[5](2018)在《固体静力学边值问题的光滑粒子解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固体静力变形边值问题的特点,基于SPH的区域粒子离散原理构建了一种光滑粒子静力学(SPS)解法,并从2个方面入手,在保持一定计算量的同时提高了数值方法的精度。其一是应用最小势能原理来取代强形式的平衡方程,建立控制方程,能够降低对位移连续性的要求,避免了位移二阶导数的计算以及由此带来的数值误差;其二是提出一种新的边界处理方法,能够完全摆脱通过布置虚粒子的处理方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表明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陈海龙,杨学锋,鹿重阳,吴元博,张辉[6](2017)在《固体粒子冲蚀磨损理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工农业领域大量存在着固体颗粒物质与机械部件的接触作用,固体颗粒与机械部件不可避免会存在摩擦磨损,从而造成机械零部件磨损失效。总结了前人在各个领域研究固体粒子冲蚀磨损的成果,介绍了影响固体粒子冲蚀磨损的各种因素,最后探讨了固体粒子冲蚀磨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7年S2期)

李洪仁,李依,贾超,刘诗琪,徐嘉宝[7](2017)在《碳纳米粒子固体荧光在刑侦领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苹果酸和草酸铵共热合成了荧光碳纳米粒子(CNPs),并对所合成的CNPs进行了荧光(FL)表征.将荧光碳纳米粒子溶液喷射于模拟刑侦现场痕迹,首次发现覆盖了干燥的CNPs后,在365nm紫外线照射下,这些痕迹有荧光性质,可以应用于生物印迹检测.进一步将制备的碳纳米粒子与食用淀粉搅拌、复合形成荧光淀粉.荧光淀粉可以发出蓝色荧光,可以将其应用于指纹检测.荧光淀粉作为指纹检测的荧光标记物具有合成快速、无毒、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与量子点方法相比,荧光淀粉具有很强的优势,是未来潜性指纹测定的一种替代品.(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苗志文[8](2017)在《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粒子沉积及扩张段粒子冲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某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后段燃烧室壁面出现大量粒子沉积、喷管扩张段出现粒子冲刷痕迹两个试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分析了某典型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粒子沉积特性,探究了Al2O3粒子的粒径分布、粒子与壁面碰撞模型和限燃环设计参数对粒子沉积的影响,提出了有效减少粒子沉积的建议。对比了不同湍流模型、颗粒轨道模型对形成冲刷痕迹的影响,分析了喷管扩张段两相流场特征,确定了形成冲刷痕迹的粒径范围,判断了冲刷痕迹的形成时间,提出了喷管内型面优化措施。主要得到下列结论:(1)按照基于韦伯数的碰撞模型,粒子碰撞沉积壁面主要发生粘附,粒子沉积部位主要为后段燃烧室壁面。在设置粒子最小直径为10μm,平均直径为20μm~70μm,最大直径为120μm的条件下,粒子平均直径越小,后段燃烧室壁面的粒子沉积率越大,喷管潜入区下壁面的粒子沉积率越小。对于120s时刻的内流场几何模型,在设置限燃环高度为0mm~297mm的条件下,限燃环高度越大,粒子受扰动越易于碰撞后段燃烧室壁面,导致后段燃烧室壁面的粒子沉积率越大。(2)限燃环对流场造成影响是后段燃烧室壁面粒子沉积过多的主要原因。为减少粒子沉积量,应合理选择限燃环材料,以减小限燃环在流场中的暴露高度;在药柱研制生产中应确保前、后段燃烧室药柱的燃速一致,确保发动机工作时药柱同时燃尽,避免后段燃烧室壁面过早暴露于流场中。(3)喷管扩张段的冲刷痕迹形成于发动机工作的15s时刻之前,主要由药柱后翼燃烧产物中直径为10μm~16μm的粒子造成。减小喷管扩张段型面的曲率变化、增大喷管扩张段出口半角可有效减弱粒子对扩张段壁面的冲刷程度。主要创新点包括:针对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粒子沉积计算,首次开展了不同粒子与壁面碰撞模型对比研究,首次分析了限燃环高度和轴向位置对粒子沉积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期刊2017-03-10)

苗志文,甘晓松,许团委,晁侃[9](2017)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粒子冲刷流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某翼柱形药柱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出口部位在试验后出现了与药柱翼槽位置相对应的冲刷痕迹,为了研究Al2O3粒子对喷管扩张段的冲刷规律,对喷管型面改进提供依据,对比了不同湍流模型、颗粒轨道模型对形成冲刷痕迹的影响,分析了发动机喷管扩张段两相流场特征,确定了形成冲刷痕迹的粒径范围,判断了冲刷痕迹的形成时间,提出了喷管型面改进方案。结果表明,喷管扩张段的冲刷痕迹形成于发动机工作的15 s时刻之前,主要由药柱后翼燃烧产物中颗粒粒径分布为10~16μm区间的粒子造成,改进后的喷管型面可有效降低粒子对喷管扩张段的冲刷。(本文来源于《固体火箭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邓为[10](2017)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内粒子侵蚀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及研究中烧蚀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烧蚀分为热气流剥蚀、颗粒侵蚀和化学烧蚀,尤其是在某些装药形式或高过载情况下,高浓度颗粒冲刷将会在发动机喷管烧蚀中占主导地位。因此研究粒子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侵蚀能更好的了解粒子侵蚀喷管的位置和程度,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设计,防止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由于喷管热防护不到位而出现发射失败的情况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Fluent软件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粒子侵蚀喷管进行仿真模拟,发动机内流场计算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湍流计算使用Realizable k-?模型,离散相使用颗粒固定轨道模型。采用Oka提出的粒子侵蚀模型,并将模型程序化,利用UDF方法导入到得Fluent软件中计算不同情况下喷管粒子侵蚀率情况。由于侵蚀导致喷管壁面移动的距离较小,因此动网格中网格再生方法使用弹性光顺。通过对结果的计算分析研究发现:粒子质量流量、尺寸分布、注入位置、喷管收敛角等都会对喷管粒子侵蚀率产生较大影响。质量流量越大,粒子尺寸分布越均匀,喷管粒子侵蚀率也越大;粒子从顶端注入情况下喷管侵蚀率大于粒子从侧面注入的情况;喷管收敛角为45°时喷管粒子侵蚀率的最大值最大。同时,侵蚀过程随时间有显着的变化。当发动机开始工作时粒子并没有侵蚀喷管喉部,仅对喷管收敛段产生侵蚀,由于粒子的侵蚀,喷管收敛段形状发生改变,因此粒子的轨迹也会发生改变,并且在发动机工作后某一时刻开始侵蚀到喷管喉部;随着时间的增大,喷管喉部的侵蚀逐渐严重,粒子侵蚀的范围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粒子侵蚀率达到某一值后变化变缓。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热防护设计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7-01-04)

固体粒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8年年末,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丁洪而言,好消息不止一个。在刚刚公布的中科院改革开放40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中,他所从事的拓扑物态研究位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15项之一。与此同时,实验室里,他带领的团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体粒子论文参考文献

[1].范朝阳,马青松,曾宽宏.C/Al_2O_3复合材料的固体粒子冲蚀行为与磨擦磨损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2].程唯珈,甘晓.寻找固体宇宙中的新粒子[N].中国科学报.2019

[3].李轩,李寅凤,李涛,谢文玲.锆改性对硅化物涂层耐固体粒子冲蚀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18

[4].徐秀清,夏晓彬,李洋,蔡军,陈畅其.基于CR-39固体探测器的粒子识别[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8

[5].陈丁,黄文雄,张旭明.固体静力学边值问题的光滑粒子解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陈海龙,杨学锋,鹿重阳,吴元博,张辉.固体粒子冲蚀磨损理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概述[J].材料导报.2017

[7].李洪仁,李依,贾超,刘诗琪,徐嘉宝.碳纳米粒子固体荧光在刑侦领域的应用[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8].苗志文.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粒子沉积及扩张段粒子冲刷研究[D].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2017

[9].苗志文,甘晓松,许团委,晁侃.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扩张段粒子冲刷流场分析[J].固体火箭技术.2017

[10].邓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内粒子侵蚀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标签:;  ;  ;  ;  

固体粒子论文-范朝阳,马青松,曾宽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