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始序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灰色预测模型,原始序列,GM(1,1),PGM(1,1)
原始序列论文文献综述
王奉伟,周世健,周清,陆培鹤[1](2016)在《基于原始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原始序列平滑处理和用直线斜率代替t=k+1/2时刻导数两方面的问题,该文在分析GM(1,1)建模过程和原理的基础上,应用中心逼近原理,提出了基于原始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OGM(1,1)。对于严格呈指数增长趋势的原始序列,通过平滑处理使其更利于建模,再通过累减获得新的初始序列,建立OGM(1,1)模型。通过对高增长、低增长和缓慢递减3种类型实测数据序列验证分析,比较GM(1,1)、PGM(1,1)和OGM(1,1)3种模型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拟合和预测结果,结果表明OGM(1,1)模型拟合效果更好、预测精度更高。(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郭鲲[2](2016)在《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次生演替湿生序列主要森林类型土壤呼吸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土壤呼吸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主要因子,研究其变化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能够为准确估测和评价区域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次生演替湿生序列的主要森林类型:云冷杉-红松林和白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离量化两个林型土壤呼吸各组分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重点探究了土壤湿度对该湿生序列林型土壤呼吸的影响作用,结果如下。研究结果表明,云冷杉-红松林和白桦次生林土壤呼吸各组分具有显着的月动态特征,呈单峰曲线趋势,最大值出现在7月和8月,最小值出现在5月和10月。两林型各组分土壤呼吸与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均呈现显着的指数相关(P<0.01)且与5cm深处土壤温度拟合效果更好。两林型土壤呼吸各组分和不同土壤深处的土壤湿度相关关系不显着。但总体上表明该区域内土壤温、湿度的综合作用对其土壤呼吸的影响更大。云冷杉-红松林土壤呼吸各组分年平均速率均小于白桦次生林,说明在小兴安岭地区随着湿生演替的进行(白桦次生林→云冷杉-红松林),土壤呼吸各组分均呈下降趋势。云冷杉-红松林土壤呼吸各组分的年通量均低于白桦次生林。随着湿生演替的进行,森林碳释放量有减小的趋势。土壤湿度和不同基质质量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是显着的。不同的土壤湿度条件下,叁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为红松<臭冷杉<白桦;对同一树种而言,不同土壤湿度的分解速率表现为5%<35%<65%<75%,且当土壤湿度处在渍水(75%)条件下时,凋落物呼吸有加强的趋势。不同土壤湿度对于土壤呼吸(空白对照)和大多数野外实验结果一致,土壤CO2的积累释放量表现为:65%>75%>35%>5%。(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于永鹏,刘丽君,鞠卫萍,韩志浩,谢安木[3](2015)在《基于3D-TOF MRA序列原始图像脑微出血筛查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预警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time-of-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 MRA)原始图像评估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病灶的可行性,进一步探讨3D-TOF序列在预测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和3D-TOF序列扫描,评估SWI及3D-TOF MRA原始轴(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期刊2015-09-18)
金刚,陈涛,苏文潘,黄强,覃旭[4](2015)在《基于psbA-trnH序列的剑麻H.11648原始母本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剑麻H.11648(Agave hybrid No.11648)是以蓝剑麻(A.amaniensis)和假菠萝麻(A.angustifolia)为亲本进行杂交,F1再与蓝剑麻回交选育而来。分析了剑麻H.11648及其两个亲本叶绿体psb A-trn H序列的差异。结果表明,剑麻H.11648与蓝剑麻的psb A-trn H存在1个明显的SNP差异,而在该位点与假菠萝麻保持一致,从叶绿体DNA水平证实了剑麻H.11648的细胞质来源于假菠萝麻。(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0期)
曾斌,罗佑新[5](2011)在《改造原始序列的GM(1,1)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灰色系统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它的精度与处理的数据有紧密的联系。本文在分析原始数据对模型精度影响的基础上,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改善原始数据光滑性的方法,并且对改善后的数据建立了非等间距灰色模型。实例通过对原始数据采用滑动平均处理和序列算子作用,建立了灰色GM(1,1)模型,结果显示改造原始序列后建立的GM(1,1)模型,能大大提高模型的精度,为灰色系统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Engineering(ANRE 2011 ABE V4)》期刊2011-07-30)
张祖圻[6](1999)在《湘中—粤北石炭纪原始带序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湘中至粤北广大地区的石磴子组-测水组-梓门桥组,除6m左右的碎屑岩外,含有几乎连续的原始类化石层,是建立原始带序列的理想地区。原始群均属小泽科分子,主要属类有Dainella,Eostaffella,Eostaffellina,Sphaerostaffella gen.nov.,Millerella,Novella,Pseudoendotyra,Pseudomillerella等。这些属类的地质历程均较长,所以原始带不可能是"属带",但在群的发展进程中,其属种(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庆祝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70周年》期刊1999-05-15)
郑云飞[7](1993)在《长江下游原始稻作农业序列初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下游是我国远古部族聚居的重要地区,分布着丰富的新石器I时代遗址。在该地区的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栽培稻的遗存,这里应是我国稻作的一个重要起源中心。稻作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主要形式,原始农业发展的实质是原始稻作的发展。随着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进展,为我们研究原始稻作发展序列创造了条件。 一、长江下游原始稻作农具的演变 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中使用的生产工具,一般是利用石、木、骨(蚌、角、牙)等材料制成的。石质农具有砍伐用的石斧、石锛、翻耕用的石锄、石铲、收割用的石刀、石镰、谷物加工用的石磨盘、石磨榨、石杵等。骨质农具有骨耜、蚌铲、蚌镰、角锄等。木质农具有木铲,木耒等。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以上各种农具都有发现,但在骨、木、石叁种农具的构成和发展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和规律性。(本文来源于《东南文化》期刊1993年03期)
原始序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森林土壤呼吸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主要因子,研究其变化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能够为准确估测和评价区域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次生演替湿生序列的主要森林类型:云冷杉-红松林和白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离量化两个林型土壤呼吸各组分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重点探究了土壤湿度对该湿生序列林型土壤呼吸的影响作用,结果如下。研究结果表明,云冷杉-红松林和白桦次生林土壤呼吸各组分具有显着的月动态特征,呈单峰曲线趋势,最大值出现在7月和8月,最小值出现在5月和10月。两林型各组分土壤呼吸与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均呈现显着的指数相关(P<0.01)且与5cm深处土壤温度拟合效果更好。两林型土壤呼吸各组分和不同土壤深处的土壤湿度相关关系不显着。但总体上表明该区域内土壤温、湿度的综合作用对其土壤呼吸的影响更大。云冷杉-红松林土壤呼吸各组分年平均速率均小于白桦次生林,说明在小兴安岭地区随着湿生演替的进行(白桦次生林→云冷杉-红松林),土壤呼吸各组分均呈下降趋势。云冷杉-红松林土壤呼吸各组分的年通量均低于白桦次生林。随着湿生演替的进行,森林碳释放量有减小的趋势。土壤湿度和不同基质质量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是显着的。不同的土壤湿度条件下,叁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为红松<臭冷杉<白桦;对同一树种而言,不同土壤湿度的分解速率表现为5%<35%<65%<75%,且当土壤湿度处在渍水(75%)条件下时,凋落物呼吸有加强的趋势。不同土壤湿度对于土壤呼吸(空白对照)和大多数野外实验结果一致,土壤CO2的积累释放量表现为:65%>75%>35%>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始序列论文参考文献
[1].王奉伟,周世健,周清,陆培鹤.基于原始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J].测绘科学.2016
[2].郭鲲.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次生演替湿生序列主要森林类型土壤呼吸的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
[3].于永鹏,刘丽君,鞠卫萍,韩志浩,谢安木.基于3D-TOFMRA序列原始图像脑微出血筛查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预警中的应用价值[C].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2015
[4].金刚,陈涛,苏文潘,黄强,覃旭.基于psbA-trnH序列的剑麻H.11648原始母本的鉴定[J].湖北农业科学.2015
[5].曾斌,罗佑新.改造原始序列的GM(1,1)模型[C].AgriculturalandNaturalResourcesEngineering(ANRE2011ABEV4).2011
[6].张祖圻.湘中—粤北石炭纪原始带序列[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庆祝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70周年.1999
[7].郑云飞.长江下游原始稻作农业序列初论[J].东南文化.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