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昭绪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台屿小学350000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乏味、无趣,因此,孩子们真正爱上学习的不多。要改变这种现状,情境教学法必不可少。它提升了孩子们的领悟力,培养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本篇文章从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入手,探索情境教学在课堂中的使用,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重要性方法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一节课上得是否生动,学生在课上是兴高采烈还是愁眉苦脸,极大程度地影响着该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老师有必要在教学中适时插入相关情境,大力提升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创设情境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拥有鲜活、形象的优点,满足孩子们基本的探索欲望,有益于激发他们对课堂的喜爱,保持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听课效率。
2.有助更好地领悟内容
学习语文,关键是要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然而,传统的教学,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某些内容可能远离学生的生活,使之无法感同身受。此时,教师若能适时地将情境带入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鲜明,将有助于孩子迅速地掌握文章内容。
3.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真正动手、动脑的时间极少,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扼杀孩子的童真。而情境的插入,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与创造力,学习变得越来越精彩。
二、创设情境的方法
小学生生性好动,易分心,但极爱探究未知事物。只有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相关场景,营造自然有趣的课堂氛围,才足以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1.创设游戏制造情境
孩子最爱玩的就是游戏。它容易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大量知识。如初期的巩固生字发音教学中,把游戏引进教学,就则能极大程度地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在教完生字后,老师可以添加一个“看嘴型猜字”的环节:由老师在生字卡片中随意选取一字,不发出那个字的读音,只做嘴型,由班上其他同学猜测是哪个字,并以最快的速度大声地拼读出来。例如,教师面对学生,做出“金”的嘴型,学生知道答案以后,就响亮地拼读j——īn——金——金色的金,既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玩中巩固了知识,教学效果不言而喻。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创设编排其他的小活动:排演课本剧、辩论大会等,皆可。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有些课文中,描述的事件因为时间、空间缘故远离学生生活,这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很好地解决。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圆明园风光图及时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以生动说明。欣赏着一样样奇珍异宝,学生不时发出惊讶的感慨,有些甚至竖起了大拇指,对圆明园的壮观表达了心底最崇高的赞叹。当学到英法联军毁坏圆明园时,我再次运用多媒体播放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的纪录片,当看到英法联军在中国国土上肆意破坏,使得圆明园最终化为一片灰烬时,不少学生愤怒地握紧了双拳,大声喊着要把他们赶出中国领土,振兴中华。这个时候,即使老师不再多说些什么,学生也真真切切地记住了这屈辱的历史,增加了要复兴中华的责任感。再如,《街头错别字》一文,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错别字。于是,课前我布置学生走上街头,注意观察并发现使用不当的生字,并将其拍照,由老师统一收集整理,制作成课件。课堂上,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熟悉的建筑物出现在课堂上,顿时兴趣盎然。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在生活中寻找错别字”这一教学要求。
3.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通过扮角色饰演,可以使文中所描述的情境真实地展现,使孩子们更快乐、轻松地学习。在上《陶罐和铁罐》时,我鼓励孩子们上台,将两种罐子的对话编排成小品,去体会它们的性格特点。表演过程中,表演陶罐的同学面容和蔼,话语亲切;表演铁罐的同学则双手插腰,抬头挺胸,语气傲慢。至此,铁罐的骄傲自大以及陶罐的谦虚懂礼,也就鲜明地跃上了孩子们的心田。
4.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上课时,出示实物真实演示,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从而帮助更好地理解文意。如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为了更好地了解杨桃的样子会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个道理,我相机展示了一颗真杨桃,引导孩子们从各个角度观察。学生很快明白了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
5.融入生活找寻情境
语文来源于生活。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指引孩子们贴近自然,在生活中学习新知。比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文时,为了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我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到校园中寻找春天。盛开的五颜六色的鲜花、嫩绿的小草、鹅黄的迎春花……无一不是春雨的色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使得各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比在课堂上单纯地头口讲授更深刻、更鲜明。另外,让学生亲自下厨煮一道菜、帮家长做一件家务……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从生活中找到作文素材。
6.操作演示创设情境
让学生动手操作,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很多同学一开始都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正确的。此时若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学生只会感觉难以接受。此时,我出示了相关道具,让学生上台亲自动手做一做这个小实验,用事实说话。通过尝试,学生不仅收获了新知,突破了教学难点,还深刻体会到:只要勤于动手和动脑,再大的困难都会解决。
教学时,老师只有根据文本内容,多想想孩子们学习上的难点、兴趣点,并适时设置情境,才可以有效地提升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活跃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余永泰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反思[J].考试周刊,2009,(5)。
[2]郭家涛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学苑教育,2010,(1)。
[3]李京雄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4]蔡子亮情境教学的学习理论研究[J].许昌师专学报,1998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