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盈余管理,信息效率,非机会主义动机,公司治理
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共荣,游彩洋[1](2019)在《盈余管理与股票价格信息效率研究——基于非机会主义动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盈余管理会改变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对公司股票价格的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公司股票价格信息效率越高。区分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两权分离度和分析师关注度等公司治理环境差异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两权分离度低的公司以及分析师关注度高的公司而言,盈余管理行为能够显着提高公司股票价格效率。(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9年36期)
赵强[2](2017)在《内部控制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抑制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环境保证。然而,安然、世通等财务丑闻的相继爆发,让证券市场清楚地认识到,仅仅依赖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和独立审计制度难以有效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当公司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目标不一致时,经营者很可能实施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从私人利益出发,违背会计准则,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盈余管理行为。但是,目前关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抑制效应的相关文献中,大多数以研究内部控制与应计盈余管理或者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为主,并且研究结论不统一,其原因可能是未对盈余管理进行进一步的细分。盈余管理本身是个中性词,其中既包括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向公司外部传递更多的与公司经营和发展相关信息的信息驱动型盈余管理;也包括管理层通过对业绩报告的随意调整以达到特定利益而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然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才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那么,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重要机制,其抑制效果如何,是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内部控制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总共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方面的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本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本文中所指的内部控制与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的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并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和理性经济人等理论对内部控制与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第叁章是本文关于内部控制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理论分析同时对其提出假设。第四章是关于内部控制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抑制效应的实证研究,在这部分本文对选取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4年的9004个观测值进行研究,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本文的假设。第五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主要是基于理论分析所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后,并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全面表述,进而提出建议和展望。研究得出:(1)内部控制与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负相关;(2)内部控制与机会主义应计盈余管理显着负相关,即内部控制越有效越有利于抑制机会主义应计盈余管理;(3)内部控制与机会主义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但不显着;(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全样本2008-2014年中以2010年为分界点,实证表明,随着我国内部控制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基本完善,内部控制对机会主义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得到显着提升。(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2-01)
周晓苏,陈沉,王磊[3](2016)在《高管薪酬激励与机会主义效应的盈余管理——基于会计稳健性视角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我国2006-2013年A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会计稳健性视角,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与机会主义效应的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薪酬及股权薪酬激励能有效抑制机会主义效应的两种盈余管理,但股权薪酬激励对机会主义效应的应计盈余管理作用大于真实盈余管理。在对机会主义效应的两种盈余管理发挥的抑制作用上,高管薪酬激励与会计稳健性存在互补关系,且该互补关系受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高厚山,梅建军[4](2015)在《内部控制、机会主义动机与盈余管理——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视角,研究内部控制如何抑制盈余管理,即内部控制抑制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机会主义动机驱动下,管理层会进行显着性更高的正向盈余管理,以调高报告盈余;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显着降低机会主义动机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即内部控制抑制盈余管理的途径是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下的盈余管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注册会计师》期刊2015年10期)
毕铭悦[5](2014)在《机会主义动机、盈余管理方式与审计治理——来自我国A股市场审计师变更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机会主义动机分析管理层采用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对外部审计治理功能发挥的影响。研究表明,真实盈余管理更容易帮助管理层实现机会主义动机且更容易弱化审计治理功能,即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预警信号传递概率低;提高审计收费会降低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变更的相关性。本文发现管理层盈余管理方式上的偏好及审计收费将影响外部审计治理功能的发挥,这为健全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来源于《投资研究》期刊2014年11期)
吴正杰,吴莉昀[6](2014)在《机会主义还是稳健主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盈余是企业诸多契约的核心参数.企业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偏向同限制这一倾向的盈余稳健性机制并存.文章考察了2006-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指标年度和年内分布状况.通过检验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年度间盈余的样本回归系偏小,反映盈余稳健性的持续性不强.同时年度内盈余分布对比分析揭示,披露微利的样本观测明显较多,上市公司规避市场监管的投机行为更强.因此盈余稳健性只是公司盈余管理机会主义的外在表现.(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19期)
吉利,何熙琼,毛洪涛[7](2014)在《“机会主义”还是“道德行为”?——履行社会责任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及信息披露,既可能是一种负责任的道德行为,也可能是一种掩饰包装的机会主义行为。一方面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出发,考察履行社会责任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另一方面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调节变量,考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影响中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且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正向调节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说明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一种获得投资者认可的道德行为。(本文来源于《会计与经济研究》期刊2014年05期)
张娟,黄志忠[8](2014)在《高管报酬、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和审计费用——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审计费用对不同类型盈余管理的差异性反映,研究了高管货币薪酬和股权激励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能显着抑制其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降低审计费用对盈余管理的反映系数;但这种现象在高管拥有股权激励的情况下表现较弱。尤其是当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较小时,股权激励反而导致高管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增加,提高审计费用对盈余管理的反映系数。本文通过区分盈余管理的类型,有助于缓解高管报酬有效激励观和盈余管理风险观的理论争议。(本文来源于《南开管理评论》期刊2014年03期)
白智慧[9](2014)在《基于机会主义观的盈余管理及其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盈余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美国会计学者威廉R·斯科特在他的《财务会计理论》中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目标的手段。他认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管理人员很明显对净利润存在浓厚的兴趣。嘉定管理人员可以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自行选择,很自然他们会选择那些使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叫做盈余管理。美国着名会计学家Schiper(1989)认(本文来源于《现代会计》期刊2014年02期)
倪敏,黄世忠[10](2014)在《非机会主义动机盈余管理:内涵分析与实证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大多以机会主义动机为研究视角,较少探讨对企业有利的非机会主义动机。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基于会计信息的契约作用和估值作用,管理层也可能产生有效契约动机和信息传递动机这两种非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动机。在此基础上,对两种非机会主义动机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围绕非机会主义动机盈余管理是否存在的实证检验,非机会主义动机的影响因素及与盈余管理手段、盈余管理方向的关系等问题对国外相关实证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述评,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本文来源于《审计与经济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环境保证。然而,安然、世通等财务丑闻的相继爆发,让证券市场清楚地认识到,仅仅依赖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和独立审计制度难以有效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当公司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目标不一致时,经营者很可能实施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从私人利益出发,违背会计准则,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盈余管理行为。但是,目前关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抑制效应的相关文献中,大多数以研究内部控制与应计盈余管理或者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为主,并且研究结论不统一,其原因可能是未对盈余管理进行进一步的细分。盈余管理本身是个中性词,其中既包括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向公司外部传递更多的与公司经营和发展相关信息的信息驱动型盈余管理;也包括管理层通过对业绩报告的随意调整以达到特定利益而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然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才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那么,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重要机制,其抑制效果如何,是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内部控制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总共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方面的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本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本文中所指的内部控制与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的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并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和理性经济人等理论对内部控制与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第叁章是本文关于内部控制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理论分析同时对其提出假设。第四章是关于内部控制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抑制效应的实证研究,在这部分本文对选取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4年的9004个观测值进行研究,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本文的假设。第五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主要是基于理论分析所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后,并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全面表述,进而提出建议和展望。研究得出:(1)内部控制与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负相关;(2)内部控制与机会主义应计盈余管理显着负相关,即内部控制越有效越有利于抑制机会主义应计盈余管理;(3)内部控制与机会主义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但不显着;(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全样本2008-2014年中以2010年为分界点,实证表明,随着我国内部控制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基本完善,内部控制对机会主义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得到显着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陈共荣,游彩洋.盈余管理与股票价格信息效率研究——基于非机会主义动机的视角[J].财会通讯.2019
[2].赵强.内部控制对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抑制效应研究[D].安徽大学.2017
[3].周晓苏,陈沉,王磊.高管薪酬激励与机会主义效应的盈余管理——基于会计稳健性视角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
[4].高厚山,梅建军.内部控制、机会主义动机与盈余管理——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视角[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
[5].毕铭悦.机会主义动机、盈余管理方式与审计治理——来自我国A股市场审计师变更的证据[J].投资研究.2014
[6].吴正杰,吴莉昀.机会主义还是稳健主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经验证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7].吉利,何熙琼,毛洪涛.“机会主义”还是“道德行为”?——履行社会责任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4
[8].张娟,黄志忠.高管报酬、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和审计费用——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的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4
[9].白智慧.基于机会主义观的盈余管理及其治理[J].现代会计.2014
[10].倪敏,黄世忠.非机会主义动机盈余管理:内涵分析与实证研究述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