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某斑岩铜矿(1980)(论文文献综述)
严利伟,张慧,张灯堂[1](2022)在《基于稳定价格预期的露天矿山边际品位优化方法》文中指出边际品位作为露天矿山开采的核心参数,其合理的选取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加矿山企业效益。为了实现露天矿山净现值最大化,在金属价格临时变化时对边际品位进行及时调整,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价格预期的露天矿山边际品位优化方法。以某斑岩型露天铜矿为例,基于边际品位的迭代算法,获得稳定价格预期下的最优边际品位策略。拟合露天矿山剩余净现值与剩余矿岩总量的函数关系,再次通过迭代算法获得金属价格临时变动时的机会成本,方便对边际品位进行重新计算。结果表明,稳定价格预期下,矿山最优边际品位在整个生产周期内呈缓慢下降趋势。与采用固定边界品位相比,采用动态边际品位可以获得最大的净现值,并且低品位资源利用价值更大。
马驰,常学勇,赵平,张艳娇[2](2021)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矿物分离的关系研究——以夜长坪钼钨矿为例》文中提出针对夜长坪钼钨矿选矿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对矿石类型、成矿期次等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磁选分离工艺,通过干式磁选分离实验和对分离后不同产品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氧化率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该工艺实现了85%硫化矿、氧化矿分磨分选,显着解决了矿山无法分采配矿、矿石性质变化造成选矿过程波动等重大难题,稳定了选矿入选原料的性质,取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同时研究矿石类型、成矿期次等成矿地质特征与矿石分选工艺关系也为解决该类型复杂难选矿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
赵立民[3](2020)在《栾川小庙岭铜钼二次资源超导磁分离-浮选回收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钼分离是浮选的难题之一,特别是钼精选尾矿,由于其一般含有少量铜,且铜钼可浮性差异小、品位低、粒度细及受残余药剂的影响,使得传统浮选难以分离,铜钼精矿互含高,不利于资源高效回收利用。论文以栾川小庙岭钼精选尾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超导磁选实现铜钼分离,然后对超导磁分离产品分别进行铜钼浮选的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提高铜钼资源利用率以及深化超导磁选应用领域提供新思路。通过超导磁选分离钼精选尾矿试验研究,对脱药剂用量、背景磁场强度、磁介质类型、复合磁介质比例、分散剂用量、给矿矿浆浓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钼品位0.13%,铜品位0.17%的铜钼二次资源在脱药剂用量100 m L,背景磁场强度4 T,场内冲洗水流速22 L/min,六偏磷酸钠用量300g/t,复合磁介质(1.9×2 mm:1 mm菱形)比例为1:1,给矿矿浆浓度20%条件下,经过一次分离试验,可以获得良好的分离指标。其中非磁产品产品钼品位为0.15%,铜品位为0.04%,钼回收率为77.71%,铜回收率为15.35%;磁性产品钼品位为0.09%,铜品位为0.45%,钼回收率为22.29%,铜回收率为84.65%。进一步对超导磁选产品分别进行了钼浮选、铜浮选试验,对矿浆p H、分散剂用量、捕收剂用量及配比、起泡剂用量、矿浆浓度、浮选时间、精扫选次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对于非磁产品,在矿浆p H=7,煤油和丁基黄药总用量300g/t且配比2:1,2#油45 g/t,矿浆浓度20%,浮选时间5 min条件下,经过一粗五精三扫开路浮选,可以获得钼精矿钼品位38.05%,回收率40.28%,铜品位0.19%的指标;对于磁性产品,在矿浆p H=9,水玻璃100 g/t,硫酸铜50 g/t,丁基黄药400 g/t,2#油30 g/t,矿浆浓度20%,浮选时间5 min条件下,经过一粗四精四扫开路浮选,可以获得铜精矿品位20.13%,回收率42.17%。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超导磁选连续分离-铜钼分别浮选闭路试验,经过超导一次分离,非磁产品一粗五精四扫及磁性产品一粗四精四扫闭路试验,在不使用抑制剂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钼品位35.40%,非磁产品闭路浮选作业回收率89.64%,铜品位0.36%的钼精矿及铜品位18.16%,磁性产品闭路浮选作业回收率88.73%的铜精矿。经过数质量流程计算总的钼回收率为70.35%,总的铜回收率为78.72%。该论文有图46幅,表18个,参考论文127篇。
胡运祯[4](2020)在《超声处理铜钼混合精矿对铜钼分离浮选过程的强化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铜钼矿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两种矿物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对其的利用也愈发受到重视。由于我国铜钼矿床多为斑岩型混合矿床,所以两种矿物的分离一直是综合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辉钼矿、黄铜矿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磨矿工艺与超声波工艺对混合精矿进行预处理,考察了两种工艺处理下,浮选分离的效果;同时,采用接触角测试、吸附量测试、溶解氧量测试、显微观测等手段考察磨矿与超声两种工艺处理下黄铜矿、辉钼矿表面性质的变化,探究了提高浮选分离效果的机理。论文研究能为实现辉钼矿与黄铜矿的高效分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纯矿物浮选结果表明,在混合浮选过程中,以YC药剂+丁基黄药的混合药剂作为捕收剂;在浮选分离过程中,以YC药剂作为捕收剂。同时浮选分离过程中,如果不采用抑制剂,无法实现黄铜矿与辉钼矿的有效分离,选用硫化钠作为抑制剂。通过超声分别处理矿浆与YC药剂水溶液,可以略微提高浮选回收率,还可以降低后续浮选分离过程中硫化钠与YC药剂的消耗量。浮选分离结果表明,在铜钼分离过程中,以YC药剂作为捕收剂,硫化钠为抑制剂,碱性条件下,采用再磨工艺处理后,铜钼分选存在困难,再磨时间过短,无法去除黄铜矿在混合浮选过程中吸附的捕收剂,导致浮选分离后钼精矿中Cu的品位与回收率过高;磨矿时间过长,脆性较大的辉钼矿过磨,导致浮选分离后铜精矿中Mo的品位与回收率过高。采用超声工艺处理后铜钼分选效果较好。吸附量结果表明,较短时间的磨矿处理,添加丁基黄药的黄铜矿对硫化钠吸附效果较差。接触角测试结果表面,较长时间的磨矿处理,使添加了YC药剂的辉钼矿接触角下降。由此可见,再磨工艺对磨矿控制的要求较高,无法有效提高两种矿物的可浮性差异。而超声处理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黄铜矿表面接触角,还能够略微提高辉钼矿表面接触角。与此同时,超声处理可以降低矿浆与药剂溶液的溶解氧含量,防止后续浮选分离过程中硫化钠被氧化;同时提高YC药剂溶液的分散性,浮选过程中提高捕收剂的利用率;减少捕收剂与抑制剂的用量。
赵茂春,吴保乾,余海军,何云,唐琼,羊劲松,李佳成,张思山,王光龙[5](2020)在《斑岩型矿床容矿裂隙的成矿流体压裂改造及其脉体特点》文中研究指明斑岩型矿石中脉体穿切关系普遍而复杂。斑岩型矿床容矿初始裂隙之间具有程度不同的连通关系,成矿作用过程是成矿组分在既有的裂隙中迁移、充填和沉淀的过程。在多期成矿过程中,如果没有构造应力的改造,似乎不应该出现大量脉体的多期穿切关系。然而不仅是斑岩型矿床,其他与热液活动有关的矿床中均可出现大量脉体的相互穿切现象。针对此种现象,运用水力压裂机理,探讨了成矿流体对初始裂隙的压裂改造作用,认为成矿阶段多期流体活动可以形成与流体活动期次和强度相匹配的无数期新生压裂裂隙,同时可极大地扩展容矿空间的规模和范围。成矿流体压裂改造裂隙也是斑岩型矿床容矿裂隙的重要成因类型。由于流体活动的多期性和压裂裂隙生长的快速性,相比构造活动对脉体的改造,流体压裂成因裂隙所导致的脉体穿切关系更为常见。这些观点较好地解释了斑岩型矿床中频繁而复杂的脉体穿切和错断关系。
张铃[6](2020)在《低品位铜矿伴生金银高效回收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我国铜、黄金、白银资源产量和消费量稳居世界首位和铜矿资源严重不足,因此需要大量进口铜原料来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铜矿石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铜富矿日益减少,低品位铜矿占比日益增大。此外,金银多以伴生的形式赋存,形成了多种以铜、铁、硫为主体的伴生金银矿床,这类矿床的最大特点就是含金银品位低,尤其是云南大红山铜矿伴生金银品位极低,其原矿石含铜0.4%左右,含金为0.09g/t左右,含银为0.9g/t左右。铜的氧化率为3.18%,结合氧化铜占1.59%,属于典型的低品位硫化铜矿石。为了进一步提高选矿厂的经济效益,提高铜精矿中伴生金、银含量并达到计价含量是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本论文选择云南大红山铜矿石为研究对象,开展提高浮选铜精矿伴生金银含量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提高云南大红山铜矿选矿经济效益,还可以为同类矿石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通过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多种仪器手段对原矿石的化学组成、铜物相以及矿石的结构构造、产出特性,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具有结构复杂、构造简单、铜矿物种类较多、铜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等特点,这些矿石性质对浮选必将带来不利影响。以工艺矿物学性质研究为基础,在确保铜选别指标的前提下,系统研究了磨矿细度、捕收剂种类和用量、起泡剂种类、抑制剂种类和用量等对提高铜精矿中伴生金、银含量影响规律。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成果,提出了最佳浮选工艺条件与参数。该矿石的最佳浮选工艺条件为:在磨矿细度-0.074mm占70%、新型捕收剂LBH用量135g/t、新型抑制剂SCF用量650g/t、2#油30g/t的条件下,采用“一粗一扫三精”的试验流程,最终获得了含铜18.55%,铜回收率89.57%;含银22.49g/t,银回收率50.50%;含金3.08g/t,金回收率61.27%的铜精矿。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7](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水飞龙[8](2019)在《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蚀变及伴生元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对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在倡导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新形势下伴生元素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蚀变带与伴生元素作为出发点,对两个矿区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重点研究了:德兴斑岩铜矿的矿床特征,并将矿床与VMS型矿床的各项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对矿床的蚀变带及蚀变岩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主要伴生元素的相关性,运用XRD粉晶衍射方法对比不同蚀变带的矿物和元素特征;对采自铜厂和富家坞矿区蚀变带上含Re的主要矿石-辉钼矿采样进行物相分析,得出了Re等伴生元素在辉钼矿石中具体的赋存形态,为Re等元素综合利用提供依据。两个矿区内矿体分布存在差异,但成矿年代及蚀变矿化的类型基本相同。铜厂及富家坞矿区内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富集,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体部分熔融作用程度不高。伴生元素Au、Ag与蚀变强度、Cu矿化强度正相关。铜厂矿区Au含量为Au岩体>Au围岩,富家坞矿区则相反;两矿区Ag含量均为Ag岩体>Ag围岩;Co元素主要与黄铁矿化相关,与Cu元素含量分布稳定;铜厂矿区的Re与Mo元素于围岩一侧含量高于岩体一侧,富家坞矿区内则相反,Re于岩体一侧含量高于围岩一侧,且与Mo相关性高达0.932,主要集中在斑岩体周围的石英-绢云母化带。物相分析显示铼以四种相态赋存于辉钼矿:七氧化二铼、二氧化铼、三氧化铼和二硫化铼,主要以二氧化铼和二硫化铼的形式存在,后者含量远高于前者。距岩体接触带越近,矿化程度及Re元素含量越高,富家坞矿区样品Re元素含量高于铜厂矿区。结合Au、Ag、Co元素在辉钼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及矿石中C与S含量,及堆浸场中Re等元素的含量特征,为矿石具体加工处理提供了数据参考。
王琪[9](2019)在《金红石标型及其对不同成矿作用的标识》文中提出金红石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副矿物,其形态,成分等特征对于指示物源,成因及矿化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选取不同成因金红石矿床中金红石及包括热液型金矿、斑岩型铜矿、水晶矿床、稀土矿床、沉积砂矿床五种矿床中的金红石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不同成因,与不同矿化作用有关的金红石形态、粒度、成分等特征。本文所使用的金红石相关数据包含了实测所得的稀土矿床和沉积砂金矿中金红石169组电子探针数据,以及收集的不同成因和与不同矿化作用有关的金红石366组电子探针数据,53组LA-ICP-MAS数据。通过统计研究表明,金红石形态及化学成分等特征对于指示其成因及不同成矿作用有重要意义。对于金红石的成因判别,除了通过金红石的形态,粒度,产状等岩相学特征进行判断外,还可借助金红石中一些特征元素如Ca,Fe,Al等的含量二元图解进行综合判别。与不同矿化作用有关的金红石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使金红石对于不同成矿作用具有指示意义。其中金红石Mg,Al含量对于热液型金矿,斑岩型铜矿,稀土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具有一定的标识作用。金红石的Zr含量对于指示相关成矿流体温度有一定作用,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即与成矿作用有关的金红石Zr含量越高,其成矿流体温度也越高。金红石中的Fe含量对于指示流体环境压力有明显作用,即金红石中的Fe含量与成矿压力呈正相关趋势性。此外与矿化作用有关的金红石中的W和V对于指示矿化类型具有一定作用。通过对巴基斯坦北部砂金矿中金红石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运用Nb-Cr判别图解结合地质背景分析得出Bagrote金红石可能源于Chalt火山岩;而Dainter金红石可能源于Karakorum南部变质带的Hunza深成岩;Shimshal金红石源于Karakoram板块北部沉积带中的Hunza火成岩;(2)根据金红石Ti-Fe,Ti-Al含量二元图解结合金红石源岩分析可得该区域的金红石应均为岩浆成因;(3)通过金红石Zr,Fe,W,V等元素对于成矿温度,压力及矿化类型的标识推测该区域金红石很可能与浅成中高温斑岩型矿床相关。
赵东[10](2018)在《浅谈斑岩型铜矿的主要地质特征及矿体成因》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在云南、江西、河南、黑龙江、西藏等地均发现了不同规模斑岩型铜矿床。而斑岩铜矿铜品位较低,约为0.3%~1%,矿床综合矿化分布较为平均,矿石工艺性能趋于稳定,具有较高的可选性,同时伴有有用元素,具有回收利用的特征,所以,斑岩型铜矿已然成为当前地质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对斑岩型铜矿主要地质特征与矿体成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参考。
二、江西某斑岩铜矿(1980)(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某斑岩铜矿(1980)(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稳定价格预期的露天矿山边际品位优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边际品位优化理论 |
2 矿山概况 |
3 计算方法 |
4 不同方案的计算结果 |
4.1 稳定价格预期(7000美元/t)的最优边际品位策略 |
4.2 铜价临时升至9000美元/t的边际品位 |
4.3 铜价波动时的边际品位 |
5 影响边际品位优化的因素 |
5.1 金属价格的预测 |
5.2 矿石品位分布 |
5.3 企业经营策略 |
6 结论 |
(2)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矿物分离的关系研究——以夜长坪钼钨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地质特征 |
1.1 矿石类型 |
1.2 成矿期次研究 |
2 钼、钨的赋存状态对矿物分离的影响 |
3 磁选分离实验研究 |
4 结 论 |
(3)栾川小庙岭铜钼二次资源超导磁分离-浮选回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铜、钼资源概述 |
2.2 黄铜矿和辉钼矿性质 |
2.3 铜钼硫化矿选矿研究现状 |
2.4 铜钼硫化矿浮选药剂现状 |
2.5 超导磁选研究现状 |
3 试验矿样、设备、药剂及研究方法 |
3.1 矿石制备和性质 |
3.2 试验药剂 |
3.3 试验仪器 |
3.4 试验研究方法 |
4 超导磁选分离试验研究 |
4.1 条件试验 |
4.2 本章小结 |
5 铜钼分别浮选开路试验研究 |
5.1 非磁产品浮选试验 |
5.2 磁性产品浮选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6 超导磁选-浮选闭路试验研究 |
6.1 超导磁选连续实验及结果分析 |
6.2 浮选连续试验 |
6.3 数质量流程图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超声处理铜钼混合精矿对铜钼分离浮选过程的强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矿资源概况 |
1.2 钼矿资源概况 |
1.3 铜钼矿浮选分离技术现状 |
1.3.1 铜钼分选工艺 |
1.3.2 铜钼混合精矿的预处理 |
1.3.3 铜钼分离新工艺 |
1.3.4 铜钼分离铜矿物抑制剂 |
1.4 超声波概述 |
1.4.1 检测超声 |
1.4.2 功率超声 |
1.5 论文研究背景、内容及研究思路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材料、方法及分析测试 |
2.1 矿样的来源及性质 |
2.1.1 单矿物 |
2.1.2 实际矿物 |
2.2 试验主要药剂 |
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4 试验研究方法 |
2.4.1 纯矿物浮选实验 |
2.4.2 实际矿石浮选实验 |
2.4.3 超声波脱药试验 |
2.4.4 捕收剂性质测试 |
2.4.5 矿石性质测试 |
2.4.6 矿浆性质测试 |
第三章 辉钼矿和黄铜矿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 |
3.1 捕收剂种类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3.1.1 丁基黄药的pH与药剂用量 |
3.1.2 Z200的pH与用量 |
3.1.3 YC药剂 |
3.1.4 煤油 |
3.2 调整剂种类对混合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3.2.1 硫化钠 |
3.2.2 巯基乙酸钠 |
3.3 超声处理对抑制剂用量的影响 |
3.4 超声处理对捕收剂用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际铜钼矿物分离试验研究 |
4.1 实际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
4.1.1 矿石化学多元素分析 |
4.1.2 矿石物相分析 |
4.1.3 矿石嵌布特征分析 |
4.1.4 矿石嵌布粒度分析 |
4.1.5 矿石单体解离度分析 |
4.2 实际铜钼矿混合浮选试验研究 |
4.2.1 磨矿曲线 |
4.2.2 矿石粒度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 |
4.2.3 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混合浮选效果的影响试验 |
4.2.4 pH值对混合浮选效果的影响试验 |
4.3 铜钼混合精矿浮选分离 |
4.3.1 磨矿粒度曲线 |
4.3.2 矿石粒度对浮选分离指标的影响试验 |
4.3.3 硫化钠作用下pH对浮选分离指标的影响试验 |
4.3.4 硫化钠用量对浮选分离指标的影响试验 |
4.3.5 矿浆温度对浮选分离指标的影响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处理对铜钼分离浮选效果的影响 |
5.1 超声时间 |
5.2 矿浆浓度 |
5.3 超声功率 |
5.4 MT-1用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超声预处理改善浮选效果的机理分析 |
6.1 超声处理对矿浆性质的影响 |
6.1.1 溶解氧含量 |
6.1.2 矿浆pH |
6.1.3 矿浆温度 |
6.2 超声处理对矿石表面性质的影响 |
6.2.1 润湿性影响(接触角) |
6.2.2 对硫化钠吸附量的影响 |
6.3 超声处理对YC药剂溶液性质的影响 |
6.3.1 分散性 |
6.3.2 表面张力 |
6.3.3 溶解氧含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斑岩型矿床容矿裂隙的成矿流体压裂改造及其脉体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力压裂机理及油气增产主要措施 |
1.1 水力压裂的机理 |
1.2 油气井压裂增产主要措施 |
2 斑岩型矿床中成矿流体压裂改造裂隙及其特点 |
2.1 斑岩型矿床容矿初始裂隙的成因及其主要特点 |
2.2 成矿流体压裂改造裂隙的概念 |
2.3 影响流体压裂改造过程的主要因素 |
2.3.1 初始裂隙的发育程度 |
2.3.2 流体活动的规模和压力及其持续时间 |
2.3.3 岩石的力学性质 |
2.3.4 区域构造应力 |
2.3.5 裂隙空间拓展的自由度 |
2.4 成矿流体对初始裂隙的改造过程 |
2.5 斑岩型矿床中成矿流体压裂改造裂隙及脉体特征 |
3 斑岩型矿床流体压裂改造裂隙成矿作用表现 |
3.1 脉体的穿切关系 |
3.2 矿石构造特点 |
3.3 脉体的矿物组合及其变化 |
3.4 矿化蚀变及其分带 |
4 结论 |
(6)低品位铜矿伴生金银高效回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金银资源概述 |
1.1.1 世界铜金银资源概述 |
1.1.2 我国铜金银资源概述 |
1.2 铜矿中伴生金银的性质特点研究现状 |
1.2.1 主要金银矿物 |
1.2.2 金银嵌布状态 |
1.2.3 金银粒度特性 |
1.3 铜矿石类型 |
1.4 硫化铜矿浮选药剂及工艺研究现状 |
1.4.1 硫化铜矿捕收剂研究进展 |
1.4.2 单铜矿浮选工艺研究进展 |
1.5 共伴生金银矿综合回收进展 |
1.5.1 选矿药剂研究进展 |
1.5.2 选矿工艺研究进展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2.1 矿样的制备 |
2.2 试验试剂 |
2.3 试验设备 |
2.4 试验研究方法 |
2.4.1 试验室小型试验 |
2.4.2 工艺矿物学 |
第三章 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 原矿化学分析 |
3.1.1 光谱分析 |
3.1.2 化学多元素分析 |
3.1.3 原子吸收法分析 |
3.1.4 矿石铜物相分析 |
3.1.5 原矿XRD衍射分析 |
3.2 矿石结构与构造鉴定结果与分析 |
3.2.1 矿石的结构与构造鉴定结果 |
3.2.2 矿石构造和结构鉴定结果分析 |
3.2.3 矿石结构与产出特性 |
3.3 原矿性质研究小结 |
第四章 浮选试验研究 |
4.1 探索试验 |
4.1.1 540黄药+丁铵黑药条件的闭路探索试验 |
4.1.2 540黄药+苯胺黑药条件的闭路探索试验 |
4.1.3 丁黄+丁铵条件的闭路探索试验 |
4.1.4 乙硫氮+丁铵条件的闭路探索试验 |
4.1.5 Y89-3+异戊基黄药条件的闭路探索试验 |
4.1.6 两种捕收剂组合对铜、金、银回收效果比较 |
4.1.7 540黄药+苯胺黑药+丁铵条件的闭路探索试验 |
4.1.8 乙硫氮+丁黄+丁铵条件的闭路探索试验 |
4.2 试验室小型开路条件试验 |
4.2.1 单一捕收剂对铜回收的影响 |
4.2.2 捕收剂Y89-3对铜、金和银回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4.2.3 单一药剂最佳条件的开路试验 |
4.3 单一药剂闭路试验 |
4.4 组合捕收剂试验 |
4.4.1 组合捕收剂种类开路条件试验 |
4.4.2 组合捕收剂种类闭路试验 |
4.5 抑制剂种类及用量对铜精矿中铜和银含量的影响 |
4.6 精选添加抑制剂的闭路试验 |
4.7 减少捕收剂用量的闭路试验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8)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蚀变及伴生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构造背景 |
1.2.2 岩浆源及岩浆演化 |
1.2.3 成矿物质来源 |
1.2.4 蚀变分带 |
1.2.5 伴生元素 |
1.3 研究思路 |
1.4 工作内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江南台隆 |
2.1.2 江(山)—绍(兴)断裂带 |
2.1.3 赣—杭裂陷带 |
2.1.4 赣东北深大断裂 |
2.2 区域地层 |
2.2.1 中-新元古界地层 |
2.2.2 古生界地层 |
2.2.3 中-新生界地层 |
2.3 岩浆活动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构造 |
3.3 岩浆活动与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及蚀变矿化 |
3.5 蚀变矿物XRD粉晶衍射 |
3.5.1 XRD粉晶衍射分析结果 |
3.5.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四章 蚀变分带与成矿流体 |
4.1 蚀变带特征矿物 |
4.2 VMS型矿床蚀变特征 |
4.3 与VMS型矿床特征对比 |
4.3.1 蚀变类型 |
4.3.2 成矿流体来源及运移 |
4.4 对比研究结果 |
第五章 主要伴生元素 |
5.1 伴生元素赋存矿物及相关性 |
5.1.1 伴生元素 |
5.1.2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
5.2 伴生元素物相分析原理 |
5.2.1 物相分析原理 |
5.2.2 物相分析方法 |
5.3 物相分析结果 |
5.3.1 Au元素 |
5.3.2 Ag元素 |
5.3.3 Co元素 |
5.3.4 Re元素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9)金红石标型及其对不同成矿作用的标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红石概述 |
1.1.1 化学组成 |
1.1.2 晶体结构 |
1.1.3 形态及物性 |
1.2 金红石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工作量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工作量 |
第二章 金红石的成因类型及相关矿产 |
2.1 变质型金红石 |
2.1.1 超高压正变质型 |
2.1.2 中高压正变质型 |
2.1.3 中低压区域变质型 |
2.2 变质蚀变型金红石 |
2.3 沉积变质型金红石 |
2.4 岩浆热液型金红石 |
2.4.1 岩浆型金红石 |
2.4.2 热液型金红石 |
2.5 沉积型金红石 |
第三章 不同成因金红石的标型特征 |
3.1 形态与粒度特征 |
3.1.1 变质成因金红石 |
3.1.1.1 超高压变质成因金红石 |
3.1.1.2 中高压变质成因金红石 |
3.1.1.3 中低压变质成因金红石 |
3.1.2 变质蚀变成因金红石 |
3.1.3 沉积变质成因金红石 |
3.1.4 岩浆成因金红石 |
3.1.5 热液成因金红石 |
3.1.6 沉积成因金红石 |
3.2 成分特征 |
3.2.1 超高压变质成因金红石 |
3.2.2 中低压变质成因金红石 |
3.2.3 变质蚀变成因金红石 |
3.3 不同成因金红石的化学成分对比 |
3.3.1 杂质元素总量对比 |
3.3.2 微量元素含量对比 |
3.4 金红石的成因判别 |
3.4.1 据金红石形态及岩相学特征判别 |
3.4.2 据金红石化学成分判别 |
第四章 与成矿作用有关的金红石标型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1 与金矿有关的金红石 |
4.1.1 岗岔金矿 |
4.1.2 胶东上庄与夏甸金矿床 |
4.2 与铁铜矿床有关的金红石 |
4.2.1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床 |
4.2.2 云南因民铁铜矿 |
4.2.3 西藏朱诺斑岩Cu-Mo铜矿 |
4.3 与水晶矿床有关的金红石 |
4.3.1 东海水晶矿床 |
4.3.2 巴西水晶矿床 |
4.4 与稀土矿床有关的金红石 |
4.5 与不同矿化有关的金红石化学成分特征 |
4.5.1 杂质元素总量特征 |
4.5.2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4.6 金红石对于成矿作用的标识 |
4.6.1 对于成矿物质来源的标识 |
4.6.2 对于流体环境温度压力的标识 |
4.6.3 对于矿化类型的标识 |
第五章 巴基斯坦北部砂金矿中金红石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1 区域地质特征 |
5.1.1 Karakoram板块 |
5.1.1.1 北部沉积带 |
5.1.1.2 Karakoram轴向岩基 |
5.1.1.3 南部变质带 |
5.1.2 北部断裂带(NSZ)/MKT |
5.1.3 Kohistan岛弧(KIA) |
5.2 金红石的特征 |
5.2.1 形态及粒度 |
5.2.2 化学成分 |
5.2.3 Zr温度计及Nb-Ta环带 |
5.3 巴基斯坦北部金红石的标识作用 |
5.3.1 对于源区及成矿物质来源的标识 |
5.3.2 对于金红石成因的判别 |
5.3.3 对于流体环境温度压力的标识 |
5.3.4 对于矿化类型的标识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浅谈斑岩型铜矿的主要地质特征及矿体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斑岩型铜矿概况 |
2 斑岩型铜矿床成因假说 |
2.1 变质岩浆成矿说 |
2.2 活动转移说 |
2.3 板块构造成矿说 |
2.4 岩浆热液说 |
3 案例分析 |
3.1 概况 |
3.2 矿区地质特征 |
3.3 矿体成因 |
4 结语 |
四、江西某斑岩铜矿(1980)(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稳定价格预期的露天矿山边际品位优化方法[J]. 严利伟,张慧,张灯堂. 采矿技术, 2022(01)
- [2]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矿物分离的关系研究——以夜长坪钼钨矿为例[J]. 马驰,常学勇,赵平,张艳娇. 矿产综合利用, 2021(06)
- [3]栾川小庙岭铜钼二次资源超导磁分离-浮选回收试验研究[D]. 赵立民.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4]超声处理铜钼混合精矿对铜钼分离浮选过程的强化作用研究[D]. 胡运祯.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5]斑岩型矿床容矿裂隙的成矿流体压裂改造及其脉体特点[J]. 赵茂春,吴保乾,余海军,何云,唐琼,羊劲松,李佳成,张思山,王光龙.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3)
- [6]低品位铜矿伴生金银高效回收工艺研究[D]. 张铃.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8]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蚀变及伴生元素研究[D]. 水飞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金红石标型及其对不同成矿作用的标识[D]. 王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浅谈斑岩型铜矿的主要地质特征及矿体成因[J]. 赵东. 世界有色金属, 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