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经营密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合理经营密度,树冠面积方程,密度模型
经营密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弢,亢新刚,杜志,王新杰,杨英军[1](2019)在《云冷杉天然针阔混交林合理经营密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不同径级层的合理经营密度范围。[方法]以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林分平均胸径和树冠面积建立的最大密度模型和半峰宽原理,求得大、中、小不同径级林分的合理经营密度。[结果](1)树冠面积方程方面,云杉、冷杉、红松以二次函数为主,阔叶树种组以线性方程为主,模型的有效区间胸径应在[5, 70]之间;(2)指数函数对于拟合平均胸径与不同径级层最大密度关系较好,但决定系数R~2仅在0.5~0.6之间(P<0.05);(3)小、中、大径级层合理经营密度范围分别为0.403N_(max)~1.619N_(max)、0.523N_(max)~1.754N_(max)、 0.478N_(max)~1.307N_(max)。[结论]合理经营密度株数配比在6∶3∶1、5∶3∶2、5∶4∶1等比例之间变化,且经营指数的频数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杨勇智,吴俊,肖兴翠,陈林武,颜明[2](2019)在《杜仲中龄林合理经营密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杜仲中龄林的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开展了杜仲中龄林间伐试验以及合理经营密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杜仲林分胸径、树高、冠幅、单株皮质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2)间伐后2 a,不同保留密度林分间胸径、树高、冠幅、单株皮质量生长量均有极显着差异(P <0.01),胸径、冠幅、单株皮质量及林分皮质量均以密度2 130株/hm~2生长量最大,与1 620株/hm~2间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5400株/hm~2间均有极显着差异(P <0.01);3)以1 620~2 130株/hm~2种植密度最有利于促进杜仲中龄林的生长和杜仲皮产量的增加,但后续还需要继续进行间伐调整;4)根据调查的平均胸径和冠幅数据建立了杜仲人工林不同径阶林分密度表,利用该表,可以根据林分的胸径和冠幅生长情况确定合理的经营密度,通过多次对林分密度进行调整,促进杜仲林分的生长及皮产量的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楠,邢亚娟[3](2018)在《经营密度对蒙古栎次生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林口林业局红石林场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取5个经营密度对蒙古栎次生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的种类随着经营密度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的密度、盖度及平均高随着经营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经营密度600株/hm~2以下的林分,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的群落复杂程度高,物种个体分配均匀;600株/hm~2的林分天然林下更新的种类和株数最多,平均高随着经营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建议蒙古栎次生林成熟林的合适经营密度为600株/hm~2。(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张彦芳[4](2018)在《经营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也提升了对森林资源的重视,在进行大径级的树木管理和培育时,经营密度是强化树木培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本文以某林区的林龄为35a和50a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例,通过对不同的经营密度的分析掌握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密度越小对林区内的华北落叶松个体发育越有利,对林木的胸径成长也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8年14期)
郭丽玲[5](2018)在《经营措施对不同低效或受灾林林木生长及林分碳密度的短期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可以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森林生长发育、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质量。论文以江西省新余市和吉安市为研究区,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ii)、檫木(Sassafras tsumu)和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低效或受灾林为研究对象,根据树种或同一树种其低效或受灾程度的不同划分为8种类型,并根据各类型的林分特征等因素分别制订相应的经营措施,主要包括补植、间伐补植、除萌补植以及重新造林4种。通过对各类型固定监测样地4年的连续调查与样品测定,分析经营措施对林木生长以及林分碳密度的短期影响,为低效林或受灾林的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经营措施对不同低效或受灾林的林木单株胸径及单株材积的影响不尽相同。湿地松受灾林Ⅰ、拟赤杨受灾林、杉木受灾林以及檫木受灾林采用补植经营措施后,4年间其林木单株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有所提高,单株胸径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0.00%、37.50%、17.65%、4.54%;而单株材积生长量则分别比对照增加36.58%、12.80%、6.62%、3.05%。马尾松低效林Ⅰ、马尾松低效林Ⅱ采用间伐补植经营措施后,4年间马尾松低效林Ⅰ的林木单株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均得到提高,分别比对照增加77.78%、109.68%;而马尾松低效林Ⅱ的林木单株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则分别比对照减少20.00%、29.54%。杉木低效林采用除萌补植措施后,4年间其林木单株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0.43%、20.49%。湿地松受灾林Ⅱ采用重新造林措施后,4年间其林木单株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有所降低,分别比对照减少13.64%、24.59%。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湿地松受灾林Ⅰ、湿地松受灾林Ⅱ、马尾松低效林Ⅰ、马尾松低效林Ⅱ、杉木低效林及拟赤杨受灾林的作业与对照样地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而杉木受灾林、檫木受灾林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补植措施对湿地松受灾林Ⅰ、拟赤杨受灾林、杉木受灾林以及檫木受灾林4种类型的林分及各层次碳密度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对乔木层碳密度均不显着(P>0.05);凋落物层碳密度表现为湿地松受灾林Ⅰ、檫木受灾林以及拟赤杨受灾林极显着增加(P<0.01),杉木受灾林显着增加(P<0.05);林下植被层碳密度表现为檫木受灾林显着增加(P<0.05),杉木受灾林和湿地松受灾林Ⅰ极显着减少(P<0.01),拟赤杨受灾林影响不显着(P>0.05);而土壤层碳密度的增量均为对照样地大于作业样地,除拟赤杨受灾林表现显着外(P<0.05),对其他3种类型均不显着(P>0.05)。林分总碳密度4年增长量除湿地松受灾林Ⅰ比对照增加0.27 t/hm~2外,拟赤杨受灾林、杉木受灾林和檫木受灾林分别比对照减少4.66 t/hm~2、0.42 t/hm~2和3.16 t/hm~2,其中,拟赤杨受灾林降低显着(P<0.05),其他3种类型不显着(P>0.05)。(3)间伐补植措施对马尾松低效林Ⅰ、马尾松低效林Ⅱ的林分各层次及总碳密度的影响表现为:乔木层碳密度的增量均呈减慢趋势;马尾松低效林Ⅰ的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碳密度分别表现为极显着减少(P<0.01)和显着增加(P<0.05),而对马尾松低效林Ⅱ的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碳密度的影响均不显着(P>0.05);土壤层碳密度的增量均为对照样地大于作业样地,其中马尾松低效林Ⅰ表现显着(P<0.05),马尾松低效林Ⅱ表现不显着(P>0.05)。林分总碳密度4年增长量均显着低于对照(P<0.05),且马尾松低效林Ⅰ、马尾松低效林Ⅱ的增量分别比对照减少4.91 t/hm~2、0.88 t/hm~2。(4)除萌补植对杉木低效林乔木层、凋落物层碳密度的增加有显着影响(P<0.05),而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则显着减少(P<0.05),对土壤层碳密度的影响不显着(P>0.05)。林分总碳密度4年增长量比对照减少3.92 t/hm~2,但差异不显着(P>0.05)。(5)湿地松受灾林Ⅱ实施重新造林后,其凋落物层碳密度显着增加(P<0.05),林下植被层碳密度、土壤层碳密度均显着减少(P<0.05),对乔木层碳密度的影响不显着(P>0.05)。林分总碳密度4年增长量比对照减少8.54 t/hm~2,且差异显着(P<0.05)。(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暨柳华[6](2018)在《毛竹林经营效益与道网密度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省毛竹资源丰富,但部分偏远山区,因道路不通,导致其毛竹资源优势很难转变成经济优势。因此,探究林道网密度与毛竹林经营效益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熊超、陆益平导出合理林道网密度计算公式,就毛竹经营效益与林道网密度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计算出合理的林道网密度值,为毛竹管理者、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08期)
郭书彬,宋熙龙,尤海舟,王超,毕君[7](2018)在《经营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木密度管理是培育大径级林木的关键。以小五台山林区林龄35 a和50 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案例,采用固定样地连续观测法,调查分析了不同经营密度4 a间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越小越有利于促进林木的个体发育,其中对胸径生长的促进作用较树高明显。在本区中上水平立地条件下,35年生林分的适宜经营密度约720株/hm~2;50年生林分适宜的经营密度为557~615株/hm~2,林分蓄积生长量约10 m~3·hm~(-2)a~(-1),蓄积生长率4.3%,但出材仍以中、小径材为主,生产上需要适当延长主伐期。(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杜建忠[8](2016)在《不同经营密度下宜兴苦竹生长状况与产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宜兴苦竹在不同经营密度状态下发笋量、发笋数、新竹平均胸径、平均竹高、产笋量、产材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宜兴苦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竹两用经济竹种,经营密度以12 000株/hm2左右较为适宜,选择适宜的经营密度可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6年12期)
唐文章,苏选章,徐拴平,付晓斌,杨洁[9](2015)在《桥山林区油松林经营密度与直径和树高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油松林分密度与直径、树高关系的研究分析,指出了油松林分经营的方向,为今后科学、合理地经营油松林分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叶春斌[10](2015)在《不同经营密度及竹龄对四方竹生长及笋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调查,分析了不同经营密度及竹龄对四方竹生长及笋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营密度的升高,四方竹竹高及地径生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就笋产量指标而言,经营密度为1 400株/hm2的四方竹竹林出笋量最高,为合理的经营密度。在2~6年生四方竹竹林中,随着竹龄的升高,四方竹竹高、地径及出笋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经营密度对四方竹出笋量、平均竹高及平均地径的影响均达到极显着水平,不同竹龄对四方竹出笋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着水平。(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20期)
经营密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给杜仲中龄林的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开展了杜仲中龄林间伐试验以及合理经营密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杜仲林分胸径、树高、冠幅、单株皮质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2)间伐后2 a,不同保留密度林分间胸径、树高、冠幅、单株皮质量生长量均有极显着差异(P <0.01),胸径、冠幅、单株皮质量及林分皮质量均以密度2 130株/hm~2生长量最大,与1 620株/hm~2间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5400株/hm~2间均有极显着差异(P <0.01);3)以1 620~2 130株/hm~2种植密度最有利于促进杜仲中龄林的生长和杜仲皮产量的增加,但后续还需要继续进行间伐调整;4)根据调查的平均胸径和冠幅数据建立了杜仲人工林不同径阶林分密度表,利用该表,可以根据林分的胸径和冠幅生长情况确定合理的经营密度,通过多次对林分密度进行调整,促进杜仲林分的生长及皮产量的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营密度论文参考文献
[1].张梦弢,亢新刚,杜志,王新杰,杨英军.云冷杉天然针阔混交林合理经营密度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杨勇智,吴俊,肖兴翠,陈林武,颜明.杜仲中龄林合理经营密度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3].孙楠,邢亚娟.经营密度对蒙古栎次生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林业科技.2018
[4].张彦芳.经营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花卉.2018
[5].郭丽玲.经营措施对不同低效或受灾林林木生长及林分碳密度的短期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8
[6].暨柳华.毛竹林经营效益与道网密度关系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8
[7].郭书彬,宋熙龙,尤海舟,王超,毕君.经营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
[8].杜建忠.不同经营密度下宜兴苦竹生长状况与产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
[9].唐文章,苏选章,徐拴平,付晓斌,杨洁.桥山林区油松林经营密度与直径和树高的关系[J].陕西林业科技.2015
[10].叶春斌.不同经营密度及竹龄对四方竹生长及笋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