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油藏监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智能化学示踪剂,油藏监测,产液剖面,见水时间
油藏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高兴军,徐薇薇,余义常,李艳然,李蕾[1](2018)在《智能化学示踪剂技术及其在油藏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海油藏开发环境复杂,开采成本非常高,水平井及流入控制装置(ICD)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长水平井及多分支井的产液剖面监测、水突破时间及见水井段的判断等一直是难题。挪威RESMAN公司和英国Tracerco公司研发的智能化学示踪剂技术因其风险低、寿命长,在水平井监测中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缺乏相关研究,故综述了智能化学示踪剂技术在深海水平井中的应用,系统介绍了智能化学示踪剂技术的原理、设计、装配、放置、取样及解释方法,并结合国外油田的具体实例,一方面阐述了高频瞬态取样方法及应用示踪剂团冲洗模型、到达模型进行产液剖面解释的技术思路,另一方面介绍了低频稳态取样方法及应用示踪剂通量模型进行见水时间及见水位置分析的技术思路。智能化学示踪剂技术实现了对油藏生产的持续监测,不需要改变水平井完井设计,对油井生产干扰小,油藏适用范围广,在碳酸盐岩储层、砂岩储层、页岩储层、含H_2S和CO_2气体以及温度高达137℃的油藏均有成功应用的实例,该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5期)
董广云,王树斌,韩忠林,李卫江,黄文忠[2](2016)在《水平井测井技术在油藏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平井测井技术是水平井综合配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测井工艺,它主要是采用特殊的传输技术,将仪器送入目的层,通过专门研发的钢卡钢铠电缆与仪器对接后进行测井作业。初期只能测取温度、压力。利用水平井专用产液剖面测井五参数组合仪,在水平模拟井筒进行试验标定。以此作为解释依据,通过实测井实现了水平井五参数产液剖面测井。(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6年09期)
杨兴琴,余迎[3](2016)在《哈里伯顿公司新一代油藏监测仪RMT-3D~(TM)》一文中研究指出哈里伯顿公司在原有的油藏监测仪RMT(Reservoir Monitor Tool)的基础上开发出新一代油藏监测仪RMT-3D~(TM)(Reservoir Monitor Tool 3-Detector)。仪器采用先进的脉冲中子发生器、新的脉冲程序、更快速的探测器和全新的数据处理方法,能以更快的测井速度,一次下井就能获得全部所需的储层油气水叁相饱和度测量数据。RMT-3D~(TM)在带保温瓶的条件下其温度压力指标分别达到了204℃和124 MPa。RMT-3D~(TM)的中子发生器产生14 MeV高能量中子,与储层基岩和流体形成一系列碰撞,在相互作用后产生基于原子元素的特定能量伽马射线。仪器配置了3个锗(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张健[4](2014)在《超稠油开发中油藏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曙一区超稠油自1997年投入开发以来,随着开发水平的提高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井底温度、压力测试,油层动用程度测试,井间连通性测试及流体性质测试等。完善的油藏动态监测技术有效指导了油井增产措施及SAGD开发动态调整,有利促进了油藏开发水平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4年17期)
尹成,葛子建,芮拥军,赵胜天,崔庆辉[5](2014)在《非一致性采集时移地震油藏监测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非一致性采集时移地震油藏监测的可行性,利用叁维高斯射线束正演模拟方法对储层段做照明度模拟分析,量化了不同观测系统参数对储层面元接收能量的影响,得到了影响储层成像照明能量大小和均匀度的最主要因素是炮检距和方位角的分布,即观测系统参数中的最大炮检距和接收线距的大小。当储层速度变化小于观测系统参数变化给面元接收能量大小带来的影响时,更有必要对时移前后数据体的观测系统进行一致性的匹配处理,这一步处理的重点应该是面元重置和面元内炮检距与方位角分布的匹配。S56区块一套非一致性采集的实际资料匹配处理试验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地减小非储层段的地震响应差异,放大储层段的地震响应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凌云,郭向宇,蔡银涛,郭建明[6](2013)在《无基础地震观测的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主要油田均无基础地震观测数据。如何解决老油田面临的油藏监测和剩余油气预测问题成为了地震油藏监测技术的难点。为此,本次研究选择中国辽河拗陷稠油热采油田,开展无基础观测条件下的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研究。该油田开发始于1997年,第一次叁维地震观测是在2009年,尔后在2011年进行了第二次地震观测。通过两期时移地震数据的处理获得了较好的2009~2011年间的油藏监测结果,但无法获得2009年以前的油藏监测结果。针对这一问题,基于2009年地震数据的储层构造和沉积解释、地震与测井的储层静态建模和油藏模拟,通过综合3.5维地震解释获得了2009年以前油藏监测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2009~2011年的时移地震监测结果,最终给出了无基础地震观测条件下的油藏监测和剩余油气预测结果。该研究成果得到了油田实际温度监测和油藏开发等信息的验证。(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3年06期)
王宗俊,张显文,胡光义,范廷恩,高云峰[7](2013)在《时移地震技术在水驱油藏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日趋成熟。它是在油藏生产过程中,在同一地方,利用不同时间重复采集的、经过互均化处理的、具有可重复性的叁维地震数据体,应用时间差分技术,综合岩石物理学和油藏工程等学科资料,监测油藏变化,进行油藏管理的一种技术。它在油田优化开发、优化油藏管理、延长油田寿命、提高采收率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进行时移地震分析的两套叁维地震数据的采集时间分别是油田开发前和油田开发32个月,两套(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期刊2013-10-13)
刘明阳,李景叶,侯波,王芳芳[8](2013)在《基于多波时移地震反演的油藏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是指利用某一地区连续地震测量的差异反应油藏内参数变化,而AVO角度道集保留了迭前不同入射角度的反射信息。本文在时移地震匹配处理的基础上,开展PP波PS转换波AVO联合反演研究,实现油藏纵横波速度、密度叁参数同时反演,有效提高油藏动态监测精度。2.方法原理首先,进行时移地震匹配处理。针对时移地震数据在时间、振幅、频率和相位方面的差异,利用多(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期刊2013-10-13)
秦黎明[9](2013)在《用于油藏监测的新型井眼瞬变电磁测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驱、蒸汽驱和化学驱驱油过程中常造成油藏流体组分的变化,而现有的井间电磁测井技术虽然可以测量注入流体引起的井间电阻率变化,但其测量范围限于井间区域。为此,Backer Hughes公司正在研发一种新型井眼油藏监测技术——瞬变电磁测量系统(TEM)。该系统可以测量不同区域地层的电阻率,优于现有井间电磁技术采用的连续波测量方法。由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组成。测量时,给发射线圈通足够长时间的直流电(直至通电造成的瞬态(本文来源于《石油钻探技术》期刊2013年02期)
唐宇,赵舒平[10](2012)在《新型油藏监测井下瞬态电磁测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注水、注气和化学驱替等增产方法在实施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储层流体成分变化。目前井间电磁测量技术可测量邻井间注入流体前后电阻率的对比,该方法采用离散频率连续电磁波电缆测井技术,能够探测储层流体特性变化。该技术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2年06期)
油藏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平井测井技术是水平井综合配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测井工艺,它主要是采用特殊的传输技术,将仪器送入目的层,通过专门研发的钢卡钢铠电缆与仪器对接后进行测井作业。初期只能测取温度、压力。利用水平井专用产液剖面测井五参数组合仪,在水平模拟井筒进行试验标定。以此作为解释依据,通过实测井实现了水平井五参数产液剖面测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藏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1].高兴军,徐薇薇,余义常,李艳然,李蕾.智能化学示踪剂技术及其在油藏监测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18
[2].董广云,王树斌,韩忠林,李卫江,黄文忠.水平井测井技术在油藏监测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6
[3].杨兴琴,余迎.哈里伯顿公司新一代油藏监测仪RMT-3D~(TM)[J].测井技术.2016
[4].张健.超稠油开发中油藏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
[5].尹成,葛子建,芮拥军,赵胜天,崔庆辉.非一致性采集时移地震油藏监测可行性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6].凌云,郭向宇,蔡银涛,郭建明.无基础地震观测的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
[7].王宗俊,张显文,胡光义,范廷恩,高云峰.时移地震技术在水驱油藏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C].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2013
[8].刘明阳,李景叶,侯波,王芳芳.基于多波时移地震反演的油藏监测研究[C].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2013
[9].秦黎明.用于油藏监测的新型井眼瞬变电磁测量系统[J].石油钻探技术.2013
[10].唐宇,赵舒平.新型油藏监测井下瞬态电磁测量系统[J].测井技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