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态示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示踪剂,流态,亚甲蓝,氯化锂
流态示踪论文文献综述
庞纪元,吴俊奇,宋永会,向连城,刘佳[1](2015)在《活性污泥反应器流态研究中示踪剂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活性污泥反应器中的流态研究需要,通过备选示踪剂氯化锂、亚甲蓝和氯化钠的污泥吸附试验以及曝气静沉试验,研究了活性污泥对这3种示踪剂的吸附作用,以及示踪剂浓度对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蓝易被污泥吸附,对试验数据干扰较大,且吸附亚甲蓝后,水样中污泥对CODCr的处理效率降幅达50%以上;氯化锂和氯化钠是离子型示踪剂,本身不易被吸附,投加后的活性污泥对CODCr的处理效率基本不变,保持在70%以上。从示踪剂投加量以及出水水质控制方面考虑,确定氯化锂为3种示踪剂中的最佳示踪剂。(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刘自放,任庆凯,孙浩鹏,关强[2](2014)在《双机位数码影像流态检测系统的示踪粒子空间坐标解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示踪粒子水处理构筑物模型试验液流检测双机高清数码影像空间坐标解析方法,给出了获得高清数码影像系统的搭建方法,分析了在透视条件下获得示踪粒子图像与粒子空间影像的关系,说明了采用计算机程序重建示踪粒子叁维运动轨迹的具体步骤,总结了该方法的适用特点。(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4年03期)
刘自放,任庆凯,梁丹,孙浩鹏[3](2013)在《高清数码摄像机示踪粒子影像流态检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采用普通高清数码摄像机摄制液流中普通可视粒子影像进行流态检测的方法。分析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说明了采用本方法进行试验研究的具体流程,所用测试装置以及数字影像的处理步骤,探讨了采用该方法进行流态测试的技术要求,总结了该方法的基本测试要求与适用条件。(本文来源于《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林统,陈建生,陈亮[4](2008)在《地下水不同流态的同位素示踪探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位素示踪测井技术是研究地下水运动的有效手段。注入测井的同位素示踪剂会随着测井内水流运动,因此不同流态测井内示踪剂的分布亦不同。由放射性强度随深度变化关系可确定示踪剂在测井内的浓度分布,从而了解测井内水流的运动状态。结合工程实际测量数据,分别分析了层流、紊流及单孔中既有层流又有紊流情况下测井内放射性强度分布特点,给出了流速的计算公式;同时介绍了在混合流时区分层流段和紊流段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误判地下水流态带来的流速计算误差,指出正确把握地下水流态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总结了利用同位素测井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合适的测量方法。(本文来源于《核技术》期刊2008年10期)
魏飞,金涌,俞芷青,甘俊,汪展文[5](1994)在《磷光颗粒示踪技术在循环流态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 引言 固体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简称RTD)在循环流态化研究中十分重要,它对于了解其两相流动特性、反应器的模拟计算和工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流态化干燥过程及传热行为的研究也很重要。流化床中RTD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发展了诸如染色颗粒、盐颗粒、磁性颗粒、放射性颗粒及热(冷)颗粒等众多的示踪方法,但是由于固体颗粒示踪本身存在着示踪剂的注入、在线检测、残留及示踪颗粒与床体物料一致性、示踪过程对床内流场的干扰等一系列技术上的困难,不但使实验操作繁琐,而且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重复性均不理想,特别是在颗粒运动速度较快的循环流化床中,其颗粒示踪的难度更大。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参考了Jin Yong等和Yu Zhiqing及M.Kwauk在常规流化床中曾采用的磷光示踪方法,在循环流化床条件下进行了新的探索。(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1994年02期)
赵书琨[6](1987)在《气体示踪法在流态化研究中的应用——流化床中相间交换系数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眼于在较大(D_t=300mm,冷模)的档板流化床上粗颗粒的流态化的气体脉冲示踪法(氦气)的应用,测定气体停留时间分布(?)和σ_t~2,进而采用 P—P 两相模型求得相间交换系数。本文重点讨论了气体示踪法的脉冲进样技术和信号采集技术,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实验检测技术。(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1987年02期)
流态示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一种示踪粒子水处理构筑物模型试验液流检测双机高清数码影像空间坐标解析方法,给出了获得高清数码影像系统的搭建方法,分析了在透视条件下获得示踪粒子图像与粒子空间影像的关系,说明了采用计算机程序重建示踪粒子叁维运动轨迹的具体步骤,总结了该方法的适用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态示踪论文参考文献
[1].庞纪元,吴俊奇,宋永会,向连城,刘佳.活性污泥反应器流态研究中示踪剂的选择[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
[2].刘自放,任庆凯,孙浩鹏,关强.双机位数码影像流态检测系统的示踪粒子空间坐标解析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3].刘自放,任庆凯,梁丹,孙浩鹏.高清数码摄像机示踪粒子影像流态检测试验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林统,陈建生,陈亮.地下水不同流态的同位素示踪探测分析[J].核技术.2008
[5].魏飞,金涌,俞芷青,甘俊,汪展文.磷光颗粒示踪技术在循环流态化中的应用[J].化工学报.1994
[6].赵书琨.气体示踪法在流态化研究中的应用——流化床中相间交换系数的测定[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