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生活化的思考

对数学生活化的思考

江苏省江都市砖桥中心小学刘松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探索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二、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可以作为人们交流信息的手段,也可以作为一门技术,帮助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进而解决问题。数学教学应该努力让孩子体会数学与社会及自然的联系,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数学知识较为抽象,教学中可以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意义。

由此看来,数学问题生活化,既是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也是体会数学价值的需要。

1、数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原型。数学概念十分抽象,对于小学生说,从生活中寻找概念原型的过程,既是建立正确表象的需要,也是理解概念真正意义的需要。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由于理解“循环”的含义和找出循环节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之前,我给同学们念了一首童谣:“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听到这熟悉的童谣,学生们不禁笑了起来,从而很自然地引入和理解了“循环”二字。当我问到,重复的什么时,又为后面学习循环节奠定了基础。

2、数学规律在生活中的实例。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定情境或提供一定的素材,让学生从中体验并发现数学规律。学生如果真正掌握了规律,体会到规律的价值,那么他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实例。如在研究两个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哪些数量在怎样的条件下成正比例关系。

3、数学“语言”在生活中的意义。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人们可以用所学的数、符号或图像这些“语言”去描述世界,当然也可以用严密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片段:让学生动手把12个花片平均分,并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怎样分的,在用算式表示自己的分法。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摆法和想法,列出了这样的算式,12&pide;3=4,12&pide;4=3,12&pide;6=2,12&pide;2=6,还有学生列出12&pide;12=1,12&pide;1=12。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体会数学语言的功能,还可以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

4、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的信心。

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如在教学百分数后,可以让学生对家庭中一月的日常开支作统计,包括电话费、水电费、吃穿等费用,然后求出各种开支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在此基础上再研究如何节约开支,确定节约开支的重点项目。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数学和生活联系的极好体现,也是数学问题和生活问题相互转化的过程。

三、探究数学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

1、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的。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来说,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不必急于自己提出,而是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或提供一定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和提出。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时,在认识毫米之前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表示出周围一些物体的长度。当学生量到橡皮长度是3厘米多一些时,自然感觉到这样一个问题: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不够精确。当量到橡皮厚度时,更会发现其厚度1厘米都不到。这时,肯定会有学生提出: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或用厘米作单位还不能精确表示时,需要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这一单位就是毫米。

以上可以看出,许多数学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自己发现和提出。关键是教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情境。

2、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探究数学规律。数学规律往往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后提出猜测,并通过科学实验加以验证的。如果我们的学生能经历同样的实践活动,他们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激活时,教师不是机械讲解,而是要求学生每人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板。当学生剪出后,教师设问:看谁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教师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能不能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同学们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的计算公式。

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兴趣盎然,自主探究活动扎实,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3、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中转化、代换等思想方法在生活中都有体现。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方法,如移多补少、多加要减、多减要加、按顺序思考等在生活中也到处可见。

教师如是教学的有心人,就不难找到便于学生从中体会和感悟出一定思想方法的实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简便运算时,有位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多减要加,举了这样一个实例:“小非带了263元钱,到商店买一台收录机,到了商店,小非看中了一台标价98元的收录机,就从口袋中拿出()张100元,营业员找回小非()元,这时小非口袋里还剩()元”。要求学生除了填出上面三个空格,还要用算式表示出求还剩多少元的算式来。结果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①263-98;②163+2;③100-2+163;④263-100+2。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个算式,尤其是①、③、④三个算式。学生自然能体会出:算式结果相同,但算起来后②种较方便。学生也体会到了为什么多减要加的道理。另外,由于这一过程比较开放,学生思维自由,活跃。因此,③号算式出来的顺理成章。由此,学生发现了比教材中介绍的“多减要加”更为方便易记的计算方法,即遇到减去一个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等的数,也可以把被减数一分为二,一部分是这个整十、整百、整千等的数,而且这种方法更贴近生活,从前面的实例中不难发现,小非绝对没必要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付给营业员。

4、根据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模型”。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数学问题不少,为了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学生需要对接触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一次抽测后,教师公布全班学生的得分情况,要求学生制成统计表,并从中求出如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等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必须思考根据哪些数据可以求、怎样求,从而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会思想方法,构建数学模型,关键是教师提供实例。有时为了便于学生从中体会有关问题,教师可以把实例融于情境之中或游戏之中。

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问题数学化在实际教学中常常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另外,有时解决一些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问题数学化,虽然在思考方向上有所不同,但都是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形式。有时上课时要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教师备课时就可能要从数学问题出发,寻找和数学问题相关的生活实例,以便上课时提供给学生分析、思考。

总之,我们研究这两种不同方向的过程,最主要的是为了教学中更好地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得到增强,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提高,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标签:;  ;  ;  

对数学生活化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