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加筋粗粒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加筋粗粒土,大型直剪试验,应变软化,统计损伤
加筋粗粒土论文文献综述
成浩,王晅,张家生,宋良良[1](2018)在《加筋粗粒土筋土界面剪切特性与统计损伤软化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界面力学特性对于加筋土结构设计与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大型直剪试验研究不同法向应力下粗粒土与土工格栅界面的剪切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筋土界面剪切应力与剪切位移曲线呈现出应变软化特征,加筋粗粒土较素粗粒土界面黏聚力增加,但内摩擦角降低;格栅的加筋作用明显减小了加筋粗粒土在峰值后强度的降低幅度,提高了土体的延性。基于统计损伤理论提出了考虑筋土界面应变软化特性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筋土界面的应变软化特征,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李娟,徐敏[2](2018)在《加筋粗粒土静动力叁轴试验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坝顶加筋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高土石坝抗震加固措施,其效果可利用静动力大叁轴试验来进行验证。加筋粗粒土静力大叁轴试验结果表明加筋粗粒土的加固效果可利用"等效附加围压原理"进行解释,加筋效果与加筋材料强度、土体填料密实度、加筋层数和围压等因素有关。加筋粗粒土动力大叁轴试验结果加筋粗粒土与素粗粒土的残余变形的发展规律基本一致,加筋可抑制粗粒料的残余剪切变形和残余体积变形。(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8年09期)
谢贝贝,胡幼常[3](2017)在《加筋粗粒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3种土料、2种加筋材料(叁向土工格栅、双向土工格栅)进行加筋土的无侧限抗压试验,探讨了加筋层数、加筋间距、含水率、压实度和土粒级配等对加筋粗粒土抗压特性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压实度越高、加筋层数越多的加筋粗粒土承受大变形的能力越强,抗震性能越好;(2)压实度越大的粗粒土,增加格栅加筋密度对提高加筋土强度的作用越显着;(3)加筋粗粒土的强度随土中粗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4)含水率对加筋粗粒土的强度基本无影响。(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期刊2017年06期)
刘德顺,陈永杰[4](2017)在《土工格栅加筋粗粒土的静力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析加筋前后粗粒土的静力大叁轴试验结果,研究了加筋前后粗粒土试样强度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加筋能有效地提高粗粒土的强度,随着轴向应变增大,加筋作用越明显,邓肯—张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加筋前后粗粒土应力应变关系,加筋后粗粒土的峰值强度和c值有较大提高,但φ值提高幅度较小。加筋后粗粒土的K和n值均降低了。(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7年29期)
靳少卫[5](2017)在《土工格栅加筋粗粒土路基边坡稳性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都表明土工格栅加筋粗粒土不仅强度高、刚度大,而且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新疆地区粗粒土分布广泛,许多公路都采用粗粒土填筑,同时新疆又是地震多发区,所以很适合推广土工格栅加筋路基。为了促进这项推广工作,有必要对土工格栅加筋粗粒土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确定合适的设计计算方法。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评述目前普遍采用的极限平衡法,分析并比较了国内外加筋土设计规范中有关加筋土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异同;(2)研究一般强度折减法、双强度折减法和动态强度折减法用于分析加筋土坡的适用性;(3)加筋影响带理论研究,包括以观测加筋影响带为目的的土工格栅粗粒土拉拔试验和影响带形成机制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加筋影响带的土工格栅加筋粗粒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影响带法;(4)对影响加筋土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做了敏感性分析,以为合理设计土工格栅加筋粗粒土路基边坡提供指导。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在新的方法还不成熟之时,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土工格栅加筋粗粒土坡的稳定性仍是目前的合适选择。但由于它不能反映筋-土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其计算结果往往偏于保守。(2)强度折减法与极限平衡法计算出的加筋粗粒土坡安全系数相近,两种方法确定的最危险滑动面基本一致。(3)试验表明加筋影响带确实存在,土工格栅加筋粗粒土的加筋影响带厚度与土粒平均粒径d_(50)呈近似分段线性关系。(4)本文提出的影响带法既考虑了筋-土的相互作用机理,同时又使传统极限平衡法得到了简化。采用该法计算的土工格栅加筋粗粒土坡安全系数比极限平衡法大10%左右,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但影响带法所依赖的影响带厚度的确定方法还有待更广泛深入的研究。(5)加筋密度与加筋土坡的安全系数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可采用加筋密度作为反映筋材间距和筋材抗拉强度对加筋土坡安全系数影响的综合指标。(6)加筋土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按其影响程度的高低依次为:土的内摩擦角φ、坡高H、坡率m、加筋密度t和土的黏聚力c。(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王家全,陈亚菁,周岳富[6](2016)在《加筋粗粒土大型直剪试验及本构模型适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粗粒土与土工格栅加筋粗粒土的大型直剪试验为基础,分析其剪切应力-变形关系及粗颗粒含量对黏聚力平均变化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双曲线本构模型对粗粒土及加筋粗粒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粗粒土和加筋粗粒土剪切应力-变形关系曲线均为应变硬化型且明显呈现非线性关系,双曲线本构模型对粗颗粒含量大于18%的粗粒土以及粗颗粒含量小于33%的加筋粗粒土有较好的适用性,并得出了相应的模型参数.(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石熊,张家生,彭状,王嵩,宋良良[7](2014)在《加筋粗粒土强度变形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型叁轴仪与大型直剪仪,对粗粒土、加筋土强度变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直剪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竖向荷载下粗粒土和加筋粗粒土剪切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类似,应力应变曲线均出现应变软化现象,但软化特性变化不大;加筋土法向位移-剪切位移变化曲线表现为法向应力越低,剪胀现象越明显;粗粒土加筋后的内聚力增加,但是内摩擦角却降低。叁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围压条件下粗粒土和加筋土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表现为应变硬化型,围压越大,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越陡,应变硬化特性越明显,最大主应力差越大;围压越低,剪胀作用越明显,越容易由剪缩发展到剪胀,反之围压越高,则剪缩作用越明显;当轴向应变较小时,加筋效果不明显,随着轴向应变的逐渐增大,加筋效果逐渐发挥。加筋土的内聚力明显大于粗粒土,而内摩擦角基本上相等;利用叁轴试验结果对邓肯-张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邓肯-张模型能合理地确定粗粒土与加筋土的强度以及切线弹性模量,但难以描述和确定粗粒土的变形特性和切线泊松比,且不能反映粗粒土的剪胀性。(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4年04期)
石熊,张家生,孟飞,王嵩,邓国栋[8](2014)在《加筋粗粒土大型叁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型叁轴剪切仪,对粗粒土、加筋粗粒土强度变形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围压条件下粗粒土和加筋粗粒土剪切的应力-应变关系类似,应力应变关系表现为应变硬化型;当轴向应变较小时,加筋效果不明显,随着轴向应变的逐渐增大,加筋效果逐渐发挥;粗粒土加筋后的内聚力c有明显增加,但是内摩擦角φ基本不变,侧向变形减小,体积变形增大;对邓肯-张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表明邓肯-张模型中切线弹性模量能很好适用于加筋粗粒土,但不能很好地反映加筋粗粒土变形特性。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轴向应变与侧向应变的二次函数关系,建立了粗粒土的体积应变与轴向应变的函数方程,并对粗粒土以及加筋粗粒土的叁轴试验体积应变数据进行了预测。(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杨利,张树茂,杨青坡,单其宽[9](2013)在《土工格室加筋粗粒土加筋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了解土工格室加筋粗粒土的加筋效果,采用大型叁轴试验方法分析了土工格室对粗粒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引入加筋效果系数对粗粒土加筋效果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探讨了加筋机理。结果表明:轴向应变较小时,土工格室加筋效果不明显,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土工格室的加筋效果才比较明显。土工格室的各项加筋效果系数在不同围压下均大于1。土工格室不仅直接对格室单元内的土体进行加固,还间接地加固约束土工格室复合结构体附近的土体。(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朱海龙,邢义川,张爱军,张少宏[10](2013)在《加筋粗粒土强度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加筋土工程设计中面临的问题,对加筋粗粒土强度的形成和特征进行了分析,针对性的分析了关于加筋土强度试验研究的情况,用大型叁轴试验的方法测定了加筋煤矸石的强度指标,验证了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加筋土结构是系统性的整体结构,其强度由加筋材料和被加筋土体共同作用而成,在加筋土体均质情况下,加筋土强度具有均一性,目前规范中将两者作用分开考虑的方法存在先天不足;在未破坏情况下,加筋材料自身强度对加筋土的强度影响不大;加筋材料的结构形式、刚度对加筋结构的强度有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加筋粗粒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坝顶加筋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高土石坝抗震加固措施,其效果可利用静动力大叁轴试验来进行验证。加筋粗粒土静力大叁轴试验结果表明加筋粗粒土的加固效果可利用"等效附加围压原理"进行解释,加筋效果与加筋材料强度、土体填料密实度、加筋层数和围压等因素有关。加筋粗粒土动力大叁轴试验结果加筋粗粒土与素粗粒土的残余变形的发展规律基本一致,加筋可抑制粗粒料的残余剪切变形和残余体积变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加筋粗粒土论文参考文献
[1].成浩,王晅,张家生,宋良良.加筋粗粒土筋土界面剪切特性与统计损伤软化模型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2].李娟,徐敏.加筋粗粒土静动力叁轴试验的研究进展[J].科技视界.2018
[3].谢贝贝,胡幼常.加筋粗粒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交通科技.2017
[4].刘德顺,陈永杰.土工格栅加筋粗粒土的静力本构模型研究[J].科技视界.2017
[5].靳少卫.土工格栅加筋粗粒土路基边坡稳性分析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
[6].王家全,陈亚菁,周岳富.加筋粗粒土大型直剪试验及本构模型适用性研究[J].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16
[7].石熊,张家生,彭状,王嵩,宋良良.加筋粗粒土强度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矿冶工程.2014
[8].石熊,张家生,孟飞,王嵩,邓国栋.加筋粗粒土大型叁轴试验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
[9].杨利,张树茂,杨青坡,单其宽.土工格室加筋粗粒土加筋效果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
[10].朱海龙,邢义川,张爱军,张少宏.加筋粗粒土强度的试验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