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鼻后外侧神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穿支皮瓣,皮神经,血管,腓动脉
鼻后外侧神经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松[1](2017)在《腓动脉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国内外文献,结合作者经验,总结和探讨腓动脉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供特点、个体化设计方法和手术要点。该皮瓣综合了穿支皮瓣、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游离皮瓣各自的优点,在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CT血管成像获得腓动脉穿支体表定位、解剖形态等信息的前提下,通过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和游离移植2种方法,结合超薄皮瓣、皮肤筋膜瓣、嵌合皮瓣、组合皮瓣、多叶皮瓣等技术,可以自由、准确、高效地修复全身不同部位创面。(本文来源于《创伤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丁见,吴锋,缪化春,黄锐,熊克仁[2](2017)在《电针对脑缺血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神经生长因子和生长休止特定蛋白7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生长休止特定蛋白7(Gas 7)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继发性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缺血后电针治疗组(简称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电针组电针"百会"和左侧"足叁里"穴,每天1次,每次30 min,连续21d。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右侧VPL中NGF和Gas 7的表达;尼氏染色法观察VPL神经元形态。结果:尼氏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右侧VPL结构清晰完整,胞核居中,核仁清楚;模型组VPL神经元染色较深,细胞核固缩;电针组神经细胞形态与正常组接近。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一致,假手术组右侧VPL中NGF和Gas 7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缺血侧VPL中NGF和Gas 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缺血侧VPL中NGF和Gas 7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侧VPL中NGF和Gas 7的表达增强,可能参与了机体代偿性恢复的某些过程;电针可上调缺血侧VPL中NGF和Gas 7的表达,可能是电针改善脑缺血继发性丘脑损害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张正超[3](2016)在《后外侧辅助小切口松解腓总神经在严重外翻膝关节置换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严重外翻膝是指膝外翻角度大于20度或伴有内侧副韧带松弛,在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时腓总神经损伤时有一定发生率,这与外翻膝矫正时腓总神经受到牵拉压迫、间隙平衡时后外角拉花样松解有关系。如何实现更好的内外侧间隙平衡,同时避免腓总神经损伤是手术难点,国内外文献鲜有提出良好的解决方案。目的:探讨后外侧辅助小切口松解腓总神经在严重外翻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3年2月-2015年9月使用后外侧辅助小切口松解腓总神经并同时常规切口膝关节置换治疗严重外翻膝共9例9膝。男1例,女8例。年龄39-83岁,平均年龄64.7±4.9岁。外翻角度22-39度,平均外翻角度29.7±2.1度。类风湿性关节炎(RA)2例,骨性关节炎(OA)7例。在进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前,先行膝关节后外侧3cm纵行小切口,从外到内暴露松解腓总神经,再运用常规膝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完成膝关节截骨、软组织平衡、膝关节假体安装等步骤。内外侧间隙平衡采用伸直优先法,主要为伸直位髂胫束十字切开松解、膝后外角拉花样松解(pie-crusting)和屈膝位平行截骨法。术后观察患肢有无足内翻下垂畸形,评估胫骨前肌、踇长伸肌、趾长伸肌肌力,第1趾蹼区、足背、小腿前外侧感觉情况。同时记录手术时间、输血率、HSS膝关节功能评分、VAS疼痛度、起始下地时间、膝关节活动度、假体力线、膝关节稳定度等情况。结果:9例患者,均未出现足内翻下垂,患足均可背伸,胫骨前肌、趾长伸肌、踇长伸肌肌力良好,足背、第1趾蹼区、小腿前外侧感觉无减退,双侧对称。使用固定平台2例,旋转平台7例,使用固定平台稳定增强型垫片1例,无一例使用限制性或半限制性假体。所有患者输血率为零,手术双切口愈合良好。9例患者,随访2年,随访到患者8例,8例患者均无关节感染、假体松动、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20-3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85-95分。关节活动度末次随访98-130度。外翻畸形均被纠正,下肢力线良好。外翻角度(股胫角补角)末次随访11.11±0.68度(8度-14度)。结论:严重膝外翻采用预先后外侧辅助小切口松解并保护好腓总神经完成关节置换,可以避免矫直时腓总神经瘫发生,同时在后外角松解时因腓总神经保护而大胆松解,获得良好的内外侧间隙平衡,使用普通假体完成手术。(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吴彪,阳志军,黄文[4](2015)在《带腓动脉后外侧穿支蒂的腓肠神经营养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带腓动脉后外侧穿支蒂的腓肠神经营养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10年12月到2014年5月,采用带腓动脉后外侧穿支蒂的腓肠神经营养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皮肤缺损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33~50岁,平均年龄40.5岁。结果 8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封闭。皮瓣最大面积15 cm×13 cm,最小6 cm×5 cm。随访半年至1年皮瓣质地良好,厚度适中,外形及功能较为良好,术区全部I期愈合。结论带腓动脉后外侧穿支蒂的腓肠神经营养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选择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南医学科学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孙建军,许楠健,陈启旺,袁绍忠,童军[5](2015)在《骶管减压腰髂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骶管减压腰髂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至2014年1月,本院采用骶管减压腰髂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5例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4-49岁,平均(33.2±10.64)岁。患者均有明显的骶神经根损伤症状,依据Gibbons标准:3型4例,4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骶管减压腰髂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复查X线片及CT检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和植骨愈合情况,应用Gibbons标准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80-240 min,平均(216.0±25.10)min;术中出血量800-1500ml,平均(1180.0±327.11)ml。术中无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8.8±6.10)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及CT检查,提示骨折愈合,植骨融合,无明显骨盆畸形残留及假关节形成。结论骶管减压腰髂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可以恢复脊柱骨盆的整体稳定性,有利于神经损伤的恢复,允许术后早期负重,便于术后护理,是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脊柱专题》期刊2015-09-10)
孙建军,许楠健,陈启旺,袁绍忠,童军[6](2015)在《骶管减压腰髂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骶管减压腰髂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5例采用骶管减压腰髂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有明显的骶神经根损伤症状,采用骶管减压腰髂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观察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1年复查X线片及CT检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和植骨愈合情况,应用Gibbons标准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0~240 min,平均(216.0±25.10)min;术中出血量800~1 500 ml,平均(1180.0±327.11)ml,术中无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8.8±6.10)个月,术后6个月复査X线片及CT检查,提示骨折愈合,植骨融合,无明显骨盆畸形残留及假关节形成。结论骶管减压腰髂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可以恢复脊柱骨盆的整体稳定性,有利于神经损伤的恢复,允许术后早期负重,便于术后护理,是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5年04期)
朱鑫,徐海斌[7](2015)在《后路经伤椎固定联合伤椎及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伤椎内植骨联合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好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后路经伤椎固定联合伤椎植骨后外侧植骨)和对照组(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各30例。观察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恢复度(R)值(伤椎前缘高度/临近椎体前缘高度的均值×100%)、椎体Cobb角、固定并发症发生率、脊柱序列复位、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评分)。结果 60例均随访12~20个月(实验组16.4±2.3,对照组16.1±2.7)个月。椎体固定并发症发生率、脊柱序列复位、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评分)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Cobb角及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与12个月2组组内椎体R值、Cobb角、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脊柱序列复位、Franke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固定联合伤椎及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前中柱支撑,减少伤椎高度丢失和后凸畸形,是治疗爆裂性胸腰段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尹安高[8](2013)在《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脊椎骨折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分析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脊椎骨折并神经损伤的总体治疗效果情况,为后期骨科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最大限度上提高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改善神经损伤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治疗的胸腰脊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这些患者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以及神经损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处理。结果:对参与实验研究患者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的具体恢复情况、Cobb角变化以及神经损伤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提高了胸腰脊椎骨折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临床治疗数据结果显示,对于存在胸腰脊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来说,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外侧植骨融合的治疗方法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大家健康(学术版)》期刊2013年06期)
陈雪松[9](2013)在《腓动脉主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基础及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应用游离及带蒂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外径≥1.00mm者)供血型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个体化“精确”自由修复全身不同创面的解剖基础、手术设计方案及相关理论依据,总结该皮瓣的技术要点并提出临床应用建议。方法一、应用解剖研究1、乳胶、泛影葡胺混合液灌注新鲜小腿标本20侧,通过直接解剖及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平台后虚拟解剖观察2种方法,研究:①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管网分布规律及解剖分型,腓肠神经构成的解剖差异,以及二者间的关联;②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的分布规律、解剖分型及其临床意义;③计算机辅助图形技术在本皮瓣研究中的应用价值。2、3侧新鲜小腿标本制成单穿支皮瓣模型,经供血穿支分别行血管造影及亚甲蓝染色灌注逐层解剖:①观察皮瓣血管网的动态和静态X线影像学特点,研究该皮瓣的大致循环途径;②观察皮瓣各层染色情况和范围,从另一角度分析其血管网分布规律,进一步为临床提供切取超薄皮瓣和筋膜瓣/筋膜皮肤瓣的解剖依据。二、临床应用研究1、血流动力学研究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测定36块腓动脉主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供血皮穿支的术前、术后血流速度变化,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其差异,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解释该皮瓣的跨区供血机制,结合相关理论,探讨其临床意义。2、个体化手术设计及临床应用基于腓动脉主穿支以及皮瓣血管网的解剖分布和分型,设计叁种腓动脉主穿支供血型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基本术式(最低位穿支蒂、不同节段穿支蒂,吻合穿支游离皮瓣),结合超薄皮瓣、筋膜皮肤瓣、复合组织瓣、双叶皮瓣及逆行吻合皮神经重建皮瓣感觉功能技术用于142例全身不同部位创面的“精确”自由修复,术中对关键解剖要素进行观察。通过文献复习,并对照本中心以往病例回顾结果对其临床应用效果做出评价,提出详细的个体化皮瓣设计方案和手术技术建议。3、腓动脉主穿支术前体表定位研究通过137例术前CDFI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体表定位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彩超影像特点及误差原因,根据该组90例术前仅通过彩超影像选择的90条皮瓣供血穿支的术中探查和选择结果,计算该法用于术前确定皮瓣供血血管的准确率。将52例患者小腿CTA数据在设备自带软件及Mimics软件平台上进行叁维重建和分割、组合、着色,获得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的解剖图像资料,据此或结合CDFI超声影像设计皮瓣。评价CTA和CDFI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临床应用建议。4、通过病例回顾和文献查询,探讨手术时机及术后循环检测方法结果一、解剖研究部分每侧小腿平均有腓动脉主穿支3.3条,分布于小腿第2-9段(按腓骨头与外踝间连线自上而下等分9段计),外径1.53±0.40mm(1.00~3.02mm),71.2%分布于第5~8段,以第6段最多,占25.8%;最粗一支外径1.87±0.48mm(1.30~3.02mm),81.0%分布于第3~6段;最低一支外径1.37±0.27mm(1.00~1.92mm),分布于第6-9段,其中65%位于第7-8段,第8段占40%。按临床意义和解剖形态可将腓动脉主穿支分为3个类型:①Ⅰ型,根部外径1.68±0.43mmm,绝对血管蒂长平均5.8cm,走行迂曲,分支多而粗,共31条,占47%,分布于小腿第2-9段(74.2%分布于第3,6-8段),按照其肌间隔筋膜皮肤支数量又可分为a、b2个亚型;②Ⅱ型,解剖形态介于Ⅰ型和Ⅲ型之间,根部外径1.45±0.34mmm,绝对血管蒂长平均4.0cm,走行较为平直,共21条,占32%,分布于小腿第2-8段(71.4%分布于第5,6段);③Ⅲ型,较为短小,多为典型的肌间隔皮穿支,根部外径1.29±0.20mmm,绝对血管蒂长平均2.2cm,共14条,占21%,分布于小腿第2,5-9段(71.4%分布于第7-9段)。该皮瓣供区血管网主要由真皮下血管网和深筋膜层血管网2层构成,二者借皮动脉相互沟通。深筋膜层血管网中可呈明显的纵向链式吻合者共有叁条:①内侧血管链(腓肠神经/腓肠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链,简称内侧链);②中央血管链(腓肠神经交通支营养血管链,简称中央链);③外侧血管链(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J、腿后外侧肌间隔吻合链,简称外侧链)。20侧小腿中腓肠神经吻合型14侧,非吻合型4侧,双腓肠神经型2侧。由于腓肠内侧皮神经走行深浅,腓肠神经合成位置高低以及腓肠内、外侧皮神经和交通支的粗细不同,深筋膜层血管网也存在差异,按整个供区直视下测得的理想皮瓣轴线可分为3种类型:①Ⅰ型(中央型),大致相当于内、外侧链间的中线,共12侧,占60%;②Ⅱ型(内侧型):皮瓣理想轴线偏向内侧链,共计5侧,占25%;③Ⅲ(外侧型):皮瓣理想轴线偏向外侧链,共计3侧,占15%。在Mimics10.01软件平台上,可对血管、骨骼、肌肉、皮肤等进行分割以及任意组合叁维重建。重建出的组织结构可赋色,呈现出与正常组织颜色接近的直观鲜明图像。所有腓动脉主穿支均可显示,12侧灌注质量较高的标本能看到其终末筋膜皮肤支,但深筋膜层和皮肤血管网无法显示。在虚拟环境中,可任意角度观察穿支血管的形态特征,测量解剖数据,做出与实体解剖一致的血管分型。皮瓣模型DSA影像可以观察到叁条血管链及大致为穿支动脉→深筋膜层动脉网→浅静脉网→穿支静脉的循环通路;亚甲蓝灌注解剖观察到皮肤着色范围的中轴线与皮瓣理想轴线基本一致,真皮下及深筋膜浅面染色较深且与皮肤染色范围基本相同,皮下脂肪层仅有较为散在的着色点。二、临床研究部分38块腓动脉主穿支供血型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其供血穿支术前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 PSFV)为24.68±15.15cm/s,术后PSFV为38.65±16.96cm/s。其中游离移植共12块,术前PSFV为14.19±6.28cm/s,术后为32.69±15.86cm/s;带蒂移植共26块,术前PSFV为29.52±15.65cm/s,术后为41.40±17.04.86cm/s,经配对t检验,p值均<0.0001,提示术后流速较术前显着增加。术前仅依据CDFI超声影像选择的90条皮瓣供血穿支中,准确率为77.8%(假阳性8条,12条不是最优选择),其中用于最低位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创面的供血穿支定位准确率为91.2%。穿支血管肌间隔段和其发出的终末筋膜皮肤支穿过深筋膜进入皮下的超声影像均较易显示和辨别,但对Ⅰ型血管的全段追踪显示较为困难,容易误判;术前穿支血管口径测量值与术中直接测量结果呈正相关,且数值较为接近。CTA叁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大体解剖结构,103侧小腿平均每侧可辨认出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2.3条(1-4条),绝大部分为Ⅰ型及Ⅱ型血管,小腿第8-9段除3侧外其余均不能显示出穿支血管。同时做了CTA和CDFI的94侧小腿中有63条腓动脉分支须借助CDFI方能与单纯的肌肉或腓骨营养支进行准确鉴别;单纯应用CTA或结合CDFI挑选出的游离移植皮瓣供血血管,术中探查准确率为100%。CT资料可以导入Mimics软件平台重建出对不同解剖结构进行任意分割、筛选和组合后的叁维图像,模拟皮瓣设计切取。142例临床手术中,最低位主穿支蒂螺旋桨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组68例,所选穿支位于外踝上方5~14cm范围内;穿动脉外径1.02±0.23mm(1.00~1.62mm),其中Ⅲ型血管49条,Ⅰ型血管12条,Ⅱ型血管7条。不同节段主穿支蒂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组31例,所选穿支位于外踝上方12-21cm,穿动脉外径1.39±0.43mm(1.00~2.10mm),其中Ⅰ型血管17条,Ⅱ型血管10条,Ⅲ型血管4条。吻合穿支游离移植组43例,所选穿支位于外踝上14-25cm,分布于小腿第2-6段;外径1.52±0.73mm(1.10~2.30mm),其中Ⅰ型血管35条,Ⅱ型血管7条,Ⅲ型血管1条。穿动脉有两条伴行静脉,根部可汇成1条,外径均粗于动脉(1.2-2.3倍)。能够在手术范围内基本确定腓肠神经解剖类型的共112侧:吻合型96侧,多数腓肠神经交通支粗大并走行表浅,非吻合型16侧,占14.3%,其中单独由腓肠外侧皮神经构成或交通支构成者5侧,占31.3%。全部142侧小腿观察到腓肠内侧皮神经粗大且走行表浅者57侧,仅占40.1%,102侧深筋膜层血管网可以根据术中情况大致作出分型:中央型63侧,占61.8%;内侧型17侧,占16.7%;外侧型22侧,占21.6%。本组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未观察到缺血或淤血。随访2-37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平整美观;随访超过1年者,重建感觉的皮瓣两点静态辨别觉6~12mm,且逆行吻合法与传统方法在效果上无明显区别。螺旋桨皮瓣及皮肤筋膜瓣技术的应用使大部分小腿供区可直接缝合,修复足踝者外形轮廓接近正常;超薄皮瓣技术修复手背和前足背者皮瓣厚度与受区基本一致;双叶皮瓣、复合组织瓣技术在复杂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均取得满意效果。我中心自2005年以后逐渐开始在临床应用本皮瓣,自2010年10月以后其使用比例已经占除手指小创面外各类创面修复的85.3%,游离皮瓣的98.5%。回顾2000-2005年的597例类似创面修复,使用外科皮瓣达17种,游离皮瓣中选择最多的是胸脐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无论从供区牺牲、手术适应症、修复效果及手术操作时间看,本皮瓣均具有明显优势。结论1、该皮瓣本质上是经皮神经营养血管轴跨区供血的特殊类型穿支皮瓣:①血供符合生理、安全可靠:相对粗大腓动脉主穿支保证了皮瓣的供血能力,基于深筋膜层血管网解剖分型的个体化皮瓣轴线设计确保了皮瓣具有完整、合理的供血途径;术后供血穿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一步增加了皮瓣的血液灌注量;完全经穿支伴行静脉回流,不存在浅静脉“逆流”淤血问题。②穿支蒂设计使皮瓣具有自由的旋转修复角度,按螺旋桨皮瓣切取不仅修复外形美观,而且最大程度节省皮肤,减少小腿美容破坏。③腓动脉主穿支外径满足皮瓣游离移植吻合需要,修复部位不再受到限制。2、穿支血管的形态学研究和解剖分型对于准确、灵活的个体化皮瓣设计(例如供血穿支的选择以及骨皮瓣、多叶皮瓣、嵌合皮瓣的设计切取等)和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及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腓动脉主穿支的分布规律为本皮瓣叁种基本术式设计及其手术适应症提供了解剖依据。3、皮瓣血管网的解剖分布和构成特征为切取超薄皮瓣及皮肤筋膜瓣提供了依据,前者用于修复皮肤较薄的受区时一般不存在外观臃肿问题,后者可使大部分供区创面直接缝合,仅在小腿遗留线状瘢痕。4、皮穿支术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的显着增加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解释了该皮瓣穿支经低阻力皮神经营养血管供血渠道远距离跨区供血现象,符合非牛顿流体特性。该结论提示,对供血穿支的充分游离并结扎其所有无关分支有助于改善皮瓣循环。5、就本皮瓣而言,CDFI彩超影像是现阶段最重要的术前穿支血管体表定位方法,虽然CTA叁维重建可以直观显示穿支血管形态及邻近组织的解剖结构,准确进行血管分型,模拟手术设计,但对于较细小的穿支、穿支末梢和小腿下1/3穿支血管不能显示或显示不充分,二者各有优缺点,具有互补性。CT扫描和计算机辅助虚拟叁维图形技术在解剖研究、术前穿支血管定位定型以及手术教学等方面均具有应用前景,但当前不仍不能替代常规方法。6、本皮瓣综合了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穿支皮瓣和游离皮瓣各自优点,结合超薄皮瓣、皮肤筋膜瓣、复合组织瓣、组合皮瓣、多叶皮瓣等技术及本研究首次提出的逆行吻合神经法重建皮瓣感觉功能,可以自由、准确、高效修复全身不同部位创面。7、早期创面修复在减少感染机会、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治疗周期,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须遵循损伤控制原则。术后皮瓣循环监测,特别是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等客观监测方法对于确保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3-03-01)
郑和平,陈鹏,洪发兰,陈超勇,张发惠[10](2010)在《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①前臂后皮神经走行与分布;②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与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间的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①前臂后皮神经主干行于前臂背侧,约在指伸肌与尺侧腕伸肌之间下行达腕背部,分布于前臂后外侧1/3区域;②营养血管为多节段、多源性,其中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的位置相对恒定,在指伸肌与桡侧腕短伸肌的肌间隙、旋后肌与拇长展肌之间(肱骨外上髁下12.5~15.8cm范围内)穿过深筋膜至皮下,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前臂后皮神经的神经旁和神经干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在指伸肌与桡侧腕短伸肌之间形成顺沿肌间隙和前臂后皮神经纵轴的血管丛。结论可以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为蒂形成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前臂、腕部软组织缺损。(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10年04期)
鼻后外侧神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生长休止特定蛋白7(Gas 7)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继发性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缺血后电针治疗组(简称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电针组电针"百会"和左侧"足叁里"穴,每天1次,每次30 min,连续21d。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右侧VPL中NGF和Gas 7的表达;尼氏染色法观察VPL神经元形态。结果:尼氏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右侧VPL结构清晰完整,胞核居中,核仁清楚;模型组VPL神经元染色较深,细胞核固缩;电针组神经细胞形态与正常组接近。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一致,假手术组右侧VPL中NGF和Gas 7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缺血侧VPL中NGF和Gas 7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缺血侧VPL中NGF和Gas 7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侧VPL中NGF和Gas 7的表达增强,可能参与了机体代偿性恢复的某些过程;电针可上调缺血侧VPL中NGF和Gas 7的表达,可能是电针改善脑缺血继发性丘脑损害的机制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鼻后外侧神经论文参考文献
[1].陈雪松.腓动脉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策略[J].创伤外科杂志.2017
[2].丁见,吴锋,缪化春,黄锐,熊克仁.电针对脑缺血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神经生长因子和生长休止特定蛋白7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7
[3].张正超.后外侧辅助小切口松解腓总神经在严重外翻膝关节置换中的运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6
[4].吴彪,阳志军,黄文.带腓动脉后外侧穿支蒂的腓肠神经营养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5
[5].孙建军,许楠健,陈启旺,袁绍忠,童军.骶管减压腰髂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C].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脊柱专题.2015
[6].孙建军,许楠健,陈启旺,袁绍忠,童军.骶管减压腰髂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
[7].朱鑫,徐海斌.后路经伤椎固定联合伤椎及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
[8].尹安高.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脊椎骨折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
[9].陈雪松.腓动脉主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基础及临床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
[10].郑和平,陈鹏,洪发兰,陈超勇,张发惠.前臂后外侧中段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