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降解纤维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培菌白蚁,菌圃,微生物,木质纤维素
降解纤维素论文文献综述
梁世优,王成盼,殷学杰,李鸿杰,莫建初[1](2019)在《培菌白蚁菌圃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蚁及其共生微生物协同降解植物细胞壁的机理一直被世界各国科学家所关注。培菌白蚁作为高等白蚁,相比低等食木白蚁具有更多样化的食性,其利用外共生系统"菌圃",对多种植物材料进行处理。本文综述了菌圃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菌圃中木质纤维素降解过程及其机制,并挖掘利用菌圃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及仿生模拟菌圃开发新的生物质利用系统提供参考。培菌白蚁在其巢内利用由植物材料修建的多孔海绵状结构——"菌圃"来培养共生真菌鸡枞菌Termitomyces spp.,形成了独特的木质纤维素食物降解和消化策略,使木质纤维素在培菌白蚁及其共生微生物协同作用下被逐步降解。幼年工蚁取食菌圃上的共生真菌菌丝组成的小白球和老年工蚁觅得食物并排出粪便堆积到菌圃上成为上层菌圃。这一过程中,被幼年工蚁取食的共生真菌释放木质素降解酶对包裹在植物多糖外部的木质素屏障进行解聚。菌圃微生物(包括共生真菌)对解聚的木质素基团进一步降解,将多糖长链或主链剪切成短链,使菌圃基质自下而上被逐步降解。最后下层的老熟菌圃被老年工蚁取食,其中肠的内源酶系及后肠微生物将这些短链进一步剪切和利用。因此,蚁巢菌圃及其微生物是培菌白蚁高效转化利用木质纤维素的基础。化学层面的研究表明,菌圃能够实现对植物次生物质解毒和植物纤维化学结构解构。对共生真菌相关酶系的研究显示可能其在菌圃的植物纤维化学结构和植物次生物质的降解中发挥了作用,但不同属共生真菌间其效率和具体功能不尽相同。而菌圃中的细菌是否发挥了作用和哪些细菌类群发挥了作用等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相比于低等食木白蚁利用其后肠共生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培菌白蚁利用菌圃降解木质纤维素具有非厌氧和能处理多种类型食物两大优势,仿生模拟菌圃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机制对林地表面枯枝落叶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毛婷,魏亚琴,杨红建,牛永艳,陈娟[2](2019)在《牦牛粪便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产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牦牛粪便中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实现高纤维素类饲料资源化利用。利用刚果红平板染色法初筛,纤维素酶活测定复筛,从甘肃省天祝县牦牛粪便中分离产纤维素酶菌株,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对菌株培养时间、温度、初始pH、接种量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并在优化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将优化后纤维素酶液处理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10 d后检测秸秆降解率。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M2,鉴定为Bacillus pumilus;初步确定该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3℃、初始pH 6.5、接种量5%、培养时间30 h,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最高为520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3倍;滤纸酶活为98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1倍;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优于其他2种秸秆,玉米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6.2%、25.5%和4.3%。(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婷,李鑫,李婷婷,李萌,马玉萍[3](2019)在《碱处理法降解甘草渣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碱处理法降解甘草渣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以促进甘草渣饲料化研究进程,试验以氢氧化钠(Na OH)和尿素为裂解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处理时间、裂解剂用量、料液比和反应温度四种条件对甘草渣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为3 d、裂解剂比例(Na OH与尿素比例)为5∶5、料液比为1∶12、反应温度为45℃的条件下木质素降解率可达23. 076 9%,纤维素降解率可达41. 059 3%,半纤维素降解率可达75. 176 6%,在此条件下糖含量增加了1 918. 37倍。说明采用碱处理法处理甘草渣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具有较高的降解率,同时可有效提高糖含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21期)
乔健敏,郑重,岳林芳,成立新,李子健[4](2019)在《湿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更高效地分解堆肥中纤维素成分的细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从土壤样品中初步分离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对其进行革兰染色和16S rDNA序列分析;通过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滤纸条降解试验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对已分离保存的菌株做进一步筛选。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初步分离得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41株,进一步筛选到具有刚果红水解圈菌株6株,6株菌中可以更好地降解滤纸条的有3株,分别为XQ-8、XQ-10和XQ-11,经16S rDNA鉴定该3株菌中有2株为吉氏纤维素菌(Cellulomonas gilvus),1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且该3株菌的纤维素酶活力分别为(28.95±1.48)、(54.70±1.56)、(58.85±3.75)U/mL。该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了3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力的细菌,可以作为有效降解纤维素的潜力菌株进行粪污堆肥发酵剂的研制。(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索江华,唐桂芬,连艳鲜[5](2019)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协同降解葡萄皮渣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协同作用对葡萄皮渣的降解效果,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浓度配比、酶反应温度(℃)、酶反应时间(h)、pH等条件进行研究,得出单因素降解的最佳条件,再利用响应面法进行设计和分析,得到最佳组合工艺: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的比例为5:4,温度60℃,pH 4.0,反应12 h,处理1 g葡萄皮渣,葡萄皮渣中还原糖含量提高了44.4%,粗纤维下降了28.34%。(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21期)
王璇,杨鹏,周琳翔,宋立美[6](2019)在《改性纳米纤维素对聚乳酸热降解动力学行为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纤维素进行表面硅烷化改性,通过溶液浇筑法制备了硅烷化纳米纤维素/聚乳酸复合膜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TGA)分析了硅烷化纳米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聚乳酸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和不同升温速率下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热降解行为机制。结果表明,硅烷化改性成功发生在纳米纤维素的表面,且在聚乳酸基体中分散性好。通过CR和IKR模型分析得出改性前后纳米纤维素对聚乳酸材料表现出不同的热降解机制。(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10期)
熊乙,杨富裕,倪奎奎,许庆方[7](2019)在《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质纤维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是造纸、制糖工业、农田降解和畜牧业中常见的大分子物质,有着广泛的研究关注度。微生物降解法在不同行业木质纤维素降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安全、高效、绿色的方式是环保节能性产业发展的理想模式。本文对国内外木质纤维素结构和微生物降解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评述,由这些研究进展报告可以发现:(1)木质素和纤维素由变构后的木聚糖作为中介连接形成复合体——木质纤维素;(2)细菌在降解过程中不同于真菌,能产生多种多样的酶;(3)工业催化剂和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木质纤维素降解中,前者利用金属氧化物等作为催化剂大大提高了降解效率,后者通过沉默或者敲除特定基因,改变木质纤维素合成途径。催化剂是降解木质纤维素效率较高的方法,通过改进反应压强和温度等工艺,未来可能实现温和条件降解木质纤维素。基因编辑技术则从根本上改变了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组成,使得其利用发生质的变化。但是微生物降解仍然是最适于农业木质纤维素降解的方法,未来应该会有更多关于耐热性酶制剂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草学》期刊2019年05期)
彭娟,唐智光,李永红,俸斌,陈智能[8](2019)在《纳米纤维素基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蔗渣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副产物之一,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蔗渣制备成纳米纤维素,有利于提高其附加值,增加糖厂经济效益。文章综述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介绍了以纳米纤维素作为增强相与天然聚合物(淀粉、壳聚糖、海藻酸钠和蛋白质)、生物聚合物(聚乳酸和聚己内酯)制备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为可降解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西糖业》期刊2019年05期)
陈李华,孙小霞,王雪萌,曹敏,杨雯素[9](2019)在《天然纤维素模板合成磁性铁酸钴及对酸性橙7的催化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天然纤维素-滤纸为模板合成磁性多孔的铁酸钴纳米材料,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F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红外光谱仪(IR)对铁酸钴材料进行表征。铁酸钴基于体系中生成的硫酸根自由基对偶氮染料酸性橙7(AO7)表现出较高的降解活性。系统研究了铁酸盐的煅烧温度、溶液p H值、染料浓度以及无机氧化剂对降解率的影响。可磁性回收铁酸钴的使用,实现了催化剂的快速有效分离,避免了二次污染。(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12期)
钱明敏,章鹏,许婷婷,许慧敏,孙寒[10](2019)在《降解滁菊茎秆产纤维素酶的红绶曲霉MFCJ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滁菊产业是滁州市特色产业之一,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茎秆,因茎秆中纤维素含量过高,旋耕还田后土壤碳氮比失调,导致了严重的土壤板结,营养比例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纤维素经纤维素酶降解后可转化为添加剂、燃料和化学制品等,是最有前景的资源之一。该研究通过对滁菊种植基地土壤中产纤维素酶分解菌进行分离筛选与鉴定,并对分离出的菌株所产纤维素酶进行了活力检测,筛选鉴定出Aspergillus nomius. MFCJ菌株,能很好地降解滁菊茎秆,使滁菊茎秆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8期)
降解纤维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筛选牦牛粪便中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实现高纤维素类饲料资源化利用。利用刚果红平板染色法初筛,纤维素酶活测定复筛,从甘肃省天祝县牦牛粪便中分离产纤维素酶菌株,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对菌株培养时间、温度、初始pH、接种量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并在优化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将优化后纤维素酶液处理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10 d后检测秸秆降解率。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M2,鉴定为Bacillus pumilus;初步确定该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3℃、初始pH 6.5、接种量5%、培养时间30 h,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最高为520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3倍;滤纸酶活为98 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1倍;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优于其他2种秸秆,玉米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6.2%、25.5%和4.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降解纤维素论文参考文献
[1].梁世优,王成盼,殷学杰,李鸿杰,莫建初.培菌白蚁菌圃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的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2019
[2].毛婷,魏亚琴,杨红建,牛永艳,陈娟.牦牛粪便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产酶优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
[3].王婷,李鑫,李婷婷,李萌,马玉萍.碱处理法降解甘草渣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工艺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4].乔健敏,郑重,岳林芳,成立新,李子健.湿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
[5].索江华,唐桂芬,连艳鲜.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协同降解葡萄皮渣条件优化[J].中国饲料.2019
[6].王璇,杨鹏,周琳翔,宋立美.改性纳米纤维素对聚乳酸热降解动力学行为影响研究[J].功能材料.2019
[7].熊乙,杨富裕,倪奎奎,许庆方.微生物在木质纤维素降解中的应用进展[J].草学.2019
[8].彭娟,唐智光,李永红,俸斌,陈智能.纳米纤维素基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J].广西糖业.2019
[9].陈李华,孙小霞,王雪萌,曹敏,杨雯素.天然纤维素模板合成磁性铁酸钴及对酸性橙7的催化降解[J].化学试剂.2019
[10].钱明敏,章鹏,许婷婷,许慧敏,孙寒.降解滁菊茎秆产纤维素酶的红绶曲霉MFCJ鉴定[J].安徽农学通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