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鍉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循经感传,电鍉针,叁叉神经痛,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电鍉针论文文献综述
牟月[1](2017)在《电鍉针循经感传治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鍉针刺激手阳明大肠经井穴激发循经感传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叁叉神经痛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临床依据。同时运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记录穴位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探讨循经感传与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2月就诊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针叁门诊,并诊断为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是治疗组(电鍉针循经感传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依据试验设计对他们进行逐一筛选,再根据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等筛选出符合的病例并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所有入组病例在纳入之前需检测患者的安全指标提示无异常。由于不同原因脱落、剔除6例,最终完成60例。治疗组以电鍉针刺激患侧手阳明大肠井穴为治疗方法,对照组以普通针刺为治疗方法。5天为一疗程,共治疗4疗程。通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指数等指标,观察本法对叁叉神经痛的镇痛效应。运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记录穴位治疗前后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观察循经感传对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结果:1.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疼痛持续时间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头痛时间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头痛时间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疼痛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疼痛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4.各观测点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观测点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与相对应的对照点以及和对照组相对应的观测点比较比较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除外关穴与对照点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其他观测点均无明显明变化(P>0.05)。5.经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愈显率为6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愈显率为4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的愈显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6.根据感传程度分为Ⅰ、Ⅱ、Ⅲ级,其中Ⅰ级愈显率10.00%,有效率20.00%;Ⅱ级愈显率30.00%,有效率43.33%;Ⅲ级愈显率26.67%,有效率26.67%;经统计分析Ⅱ、Ⅲ级感传与Ⅰ级感传的愈显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Ⅱ、Ⅲ级无差异(P>0.05)。结论:1.电鍉针循经感传和常规针刺对原发性叁叉神经痛均有治疗作用,但电鍉针循经感传组愈显率优于常规针刺组。2.循经感传程度影响叁叉神经痛临床效果,循经感传越明显,叁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越好。3.循经感传伴随着穴位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升高,且这种变化具有循经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期刊2017-05-01)
边海溪[2](2017)在《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电鍉针刺激叁阴交穴激发循经感传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的临床观察,为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原发性痛经提高疗效提供临床依据,并探究循经感传与皮肤微循行血流灌注量的相互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针一科及妇科门诊2016年4月份—2017年2月份原发性痛经患者,将符合标准的65名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鍉针循经感传组+常规针刺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一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痛经症状评分和疼痛轻重分级标准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价。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分别记录穴位治疗前后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并观察循经感传和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治疗前后的两组VAS评分对比结果显示(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之后两组疼痛均减轻而治疗组疼痛减轻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痛经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前后皮肤微循环血流量灌注量比较:两组的各点治疗前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测点与对照点(非经非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疗程的临床观察,治疗组各观测点与治疗前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比较,都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观测点除血海穴外(P<0.05),其余观测点和对照点与治疗前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比较有显着性的差异(P<0.01),表明在改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此种感传具有一定的循经性。5、治疗组二级感传疗效比较:I级感传与Ⅱ级感传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治疗组(电鍉针刺激叁阴交穴循经感传+常规针刺组)与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治疗原发性痛经均有治疗作用,但是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2.电鍉针刺激叁阴交穴循经感传的治疗过程中,循经性越好临床疗效越明显。3.循经感传伴随着穴位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升高,此变化具有循经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期刊2017-05-01)
付佳[3](2017)在《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在常规针刺基础上,结合电鍉针刺激手太阴肺经上的列缺穴激发循经感传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与此同时,采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测量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来客观评价电鍉针治疗的循经感传程度。方法:本课题所研究的对象是来自于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针灸及妇科门诊2016年4月-2017年2月的急性乳腺炎患者,将满足选择标准的64名患者按照简单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电鍉针加常规针刺治疗)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其中治疗组32例患者,对照组32例患者。运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测量治疗前后观测点与对照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进而客观评价电鍉针治疗的循经感传程度。治疗过程中,分别记录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乳房疼痛程度、乳房红肿面积、乳房肿块大小、乳汁分泌情况、体温和血常规等,来对比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1.乳房疼痛积分比较:相对于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患者乳房疼痛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有较为显着的疗效(P<0.05);2.乳房红肿面积比较:相比于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患者乳房红肿现象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有较为显着的疗效(P<0.05);3.乳汁分泌情况比较:相比于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患者乳汁分泌不正常现象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有较为显着的疗效(P<0.05);4.乳房肿块大小的比较:相比于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患者乳房肿块均有明显的消散(P<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有较为显着的疗效(P<0.05);5.体温比较:相比于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患者发热现象均有明显的退热的效果(P<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有非常显着的疗效(P<0.05);6.血常规的比较:相比于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将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恢复正常水平的趋势(P<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更显着的疗效(P<0.05)。结论:1.采用电鍉针脉冲刺激列缺穴,能够有效提高穴位附近得气率,并使经气沿着手太阴肺经络方向传导,直达病灶,并最后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完成对疾病的治疗,通过激光散斑血流灌注量测定,经络方向上的感传阳性率高达94%。2.通过观测患者电鍉针治疗能够明显在短期内(5天之内)改善患者的急性乳腺炎症状,包括乳房疼痛情况、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红肿程度、乳汁分泌情况,患者发热程度和血常规数据。3.电鍉针加常规针刺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3.7%,而常规针刺能达到87.5%,电鍉针加常规针刺治疗疗效显着,优于常规针刺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期刊2017-05-01)
黄秋实[4](2017)在《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胃痛(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观察电鍉针循经感传激发手厥阴经井穴联合常规针刺治疗胃痛(脾胃虚寒型)的临床效果。探讨电鍉针激发循经感传联合常规针刺对胃痛的临床疗效,为这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治疗脾胃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以更加明确循经感传治疗该疾病的原理,实验研究采用激光散斑技术观测穴位及其周围的血流变化情况:分析循经感传、针刺和血流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参加试验的患者来自黑龙江省中医院针灸一科和肝胆脾胃科门诊,2016年3月--2017年3月的胃痛患者,按照纳入标准选取62名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电鍉针刺激发手厥阴经井穴激发感传为治疗方法,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针灸治疗。两组均是6天为一个疗程,每天治疗1次,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中,脱落2例,完成60例。胃痛采用VAS评分,记录患者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胃痛时间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研究电鍉针循经感传联合常规针刺治疗胃痛的效果。运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设备拍摄穴位及其两旁治疗前后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观察循经感传对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结果:1.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VAS评分相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2.胃痛时间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胃痛时间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胃痛时间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中医证候比较:两组在治疗后与和治疗前的中医证候评分相比都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4.选定的穴位及其周围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比较:治疗后治疗组选定穴位及其周围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变化和对照组相对应的穴位及其周围相比都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点对照无显着差异(P>0.05)。5.评定后,电鍉针循经感传联合常规针刺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67%,常规针刺组有效率为83.33%,总有效率相比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6.根据感传的程度把感传现象分为Ⅲ级。其中Ⅰ级有效率16.67%;Ⅱ级有效率50.00%;Ⅲ级有效率23.33%;经过统计分析Ⅰ级与Ⅱ、Ⅲ级感传相比,有效率无差异,(P>0.05)。而Ⅱ、Ⅲ级相比,有效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鍉针循经感传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和针刺常规治疗对胃痛均有疗效,但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组。2.循经感传程度对胃痛临床疗效有较大的影响,循经感传感传程度越好,治疗胃痛的临床疗效就越好。3.循经感传多伴有穴位周围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增加,这种变化具有循经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期刊2017-05-01)
王琼[5](2017)在《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鍉针刺激穴位激发感传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为电鍉针刺激循经感传治疗肩周炎提高临床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相关标准的肩周炎患者63例,将所有实验对象随机且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实验过程中脱落3例,完成观察60例。治疗组先取穴合谷用电鍉针进行治疗,促使其循经感传至肩部,随后选择偏历、肘髎、肩髃穴作为观测点并在其左右各旁开两厘米非经非穴处作为对照点监测其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变化;5-10分钟后加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选择常规针刺。共四个疗程每个疗程持续5天。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度、关节活动度、血流灌注量等指标,观察电鍉针循经感传通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特点,为临床循经感传治病提供依据。结果:1.VAS疼痛评分对比:治疗前后的两组VAS评分对比结果显示(p<0.05)表明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结束后,治疗组(2.15±1.16)及对照组(3.09±1.40)疼痛均减轻但是治疗组疼痛减轻程度更明显,并且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对比说明(p<0.05)有统计学意义。2.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对比:两组在经过治疗前后对比,发现其肩部活动范围评分显示为(p<0.05),表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相关对比发现:治疗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升高至22.40±1.67,而对照组得分为:17.58±2.93,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其评分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其总有效率的对比:治疗组:93.33%,对照组:86.67%。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对比:治疗组观测点与治疗前相比其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有明显升高,统计学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照点与治疗前相比并无明显变化,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所有观测点除肩髃穴外59.12±4.01(p<0.01),其余的观测点及对照点同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对比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叁级感传疗效比较:Ⅱ级(46.67%)、Ⅲ感传(26.67%)同Ⅰ级感传(23.33%)的疗效对比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级(46.67%)、Ⅲ感传(26.67%)相比较(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电鍉针循经感传结合常规针刺对比常规针刺对肩周炎均有治疗作用,但基础治疗结合电鍉针循经感传这种综合疗法的总有效率要优于常规针刺组。2.循经感传程度影响肩周炎临床疗效,循经感传越明显,肩周炎临床疗效越好。3.循经感传的同时会出现穴位周围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相对升高,而这种血流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循经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期刊2017-05-01)
纪鑫毓[6](2017)在《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循经感传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对比常规针刺治疗与运用电鍉针激发循经感传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的疗效,探讨针刺激发循经感传对所在经络的穴位以及穴位两旁对照点的血流灌注量的影响,从而提高针刺循经感传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方法: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共招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效病例70例,按照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循经感传组(治疗组)、常规针刺组(对照组),各35例,在治疗过程中脱落3例。最终纳入病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选取颈椎夹脊穴、大椎、肩井、肩外俞、风池以及后溪穴,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电鍉针刺激患侧后溪穴;每周进行3次针刺,20次针刺治疗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完成后采用VAS视觉疼痛量表和NP Q量表。在治疗前、后,采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对小肠经循经各个测量点以及穴位旁1cm的非经非穴观测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进行测量并记录,观察并分析电鍉针刺激后溪穴激发循经感传对小肠经穴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经干预治疗后,共67例完成观察,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脱落率为4.29%。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比较:治疗组治疗前VAS评分为(6.21±1.60),治疗后评分(3.58±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6.06±1.67),治疗后评分(4.89±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疗程结束后循经感传组VAS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6)。2.颈部疼痛NPQ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NPQ评分为(67.10±15.68),治疗后评分为(50.72±16.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NPQ评分为(65.56±13.85),治疗后为(58.94±1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NP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24)。3.小肠经上的养老、支正、小海、肩贞穴以及各观察点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比较:治疗后,循经感传组养老、支正、小海、肩贞穴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显着升高(P<0.01),对照组除肩贞穴、小海穴与对照点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其他观测点均有显着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循经感传组的养老、支正、小海穴均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而肩贞穴有显着差异(P<0.05)。4.经疗效评定,循经感传组总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电鍉针循经感传和常规针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均有治疗作用,但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2.循经感传程度影响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临床疗效,循经感传越明显,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临床疗效越好。3.针刺穴位引起经穴外周组织的MBPU值升高,不能引起非经非穴的参照点MBP U值发生明显变化,证明这种变化具有循经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期刊2017-05-01)
陈明星,程为平,于志顺,张洋[7](2016)在《电鍉针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比电鍉针罐与针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为临床应用电鍉针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提供依据,并阐述电鍉针罐治疗本病的机理。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电鍉针罐组和针刺组,两组均选取阿是穴、肾俞(双)、大肠俞(双)、髀关、伏兔、阴市、风市、中渎、血海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2周。电鍉针罐组、针刺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均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评分,并分别进行组内、组间比较后分析。结果:电鍉针罐组总有效率90.0%,针刺组总有效率73.3%;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1周后两组组内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组内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鍉针罐较针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效果明显,且这种治疗效果具有累积效应,而于2周后更为明显,临床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16年05期)
谢佳更,王顺[8](2016)在《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鍉针循经感传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部分机制探讨。方法: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80例偏头痛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电鍉针非经非穴,观察组采用电鍉针循经感传手法,治疗1次/d,约30 min/次,5次/周,2组均连续治疗四周,治疗第2周、第4周时比较2组患者偏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天数、Mc Gill疼痛评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同时比较2组治疗前后BDNF浓度变化。结果:1)治疗2周后2组患者偏头痛发作次数、Mc Gill疼痛评分、明显减少、头痛天数较治疗前缩短,此时2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上述治疗继续改善,此时观察组改善的趋势较对照组明显(P<0.05);3)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BDNF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明显(P<0.05)。结论:电鍉针循经感传可明显改善偏头痛症状,且具有明显持续效应,这可能与其可降低患者BDNF有关。(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6年07期)
周世卿[9](2016)在《电鍉针罐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鍉针罐治疗HSP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HSP患者康复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将HSP患者依据入组条件筛选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电鍉针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治疗组进行安全性评价。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1天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VAS、FM上肢运动功能和ADL (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1.治疗过程中仅2例患者出现少量水泡,无电击伤等。2.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VAS评分减少(P<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VAS评分降低,差异显着,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FM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FM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增加(P<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FM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增大,差异显着,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ADL(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ADL (barthel指数)评分增加(P<0.01);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ADL (barthel指数)评分增大,差异显着,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电鍉针罐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新方法。2.电鍉针罐能改善HSP患者的疼痛症状、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6-01)
李海龙[10](2016)在《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偏头痛手叁阴经和叁阳经感传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手叁阴经和叁阳经感传阳性的出现率,为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偏头痛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临床依据,同时丰富中医经络理论中有关循经感传治疗的临床研究资料。方法:根据样本估算后选取符合无先兆型偏头痛纳入标准的66例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阴经组和阳经组两组,其中阴经组33例,阳经组33例。记录每组患者治疗前一周内的疼痛程度计分、持续时间计分和发作次数。阴经组选取患侧手部阴经的井穴,均从少商穴开始激发感传,每天更换1条经,依次是少商→中冲→少冲。阳经组同阴经组,均从商阳穴开始激发感传,依次是商阳→关冲→少泽。激发感传前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检测所测经络的观测点及对照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并做详细记录,再用电鍉针从所测经络患侧井穴开始激发感传,使这种感觉沿手臂向上传导,以气至病所为宜,治疗总共30分钟。感传后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再次检测之前所测经络观测点及对照点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并做记录,并对两组经穴感传阳性出现次数进行观察并记录。每次30分钟,每日更换一条经,周一至周六治疗,周日休息,3周为一疗程。记录每组患者3周治疗后一周内的疼痛程度计分、持续时间计分和发作次数。分别计算出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总疗效率,并做比较。结果: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经组愈显率为73.34%,阴经组愈显率为53.33%,两组愈显率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阴经组感传阳性出现率为78.85%;阳经组感传阳性出现率为89.81%,两组感传阳性出现率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电鍉针循经激发手叁阴经和叁阳经感传治疗均能显着改善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的症状,其中阳经组的疗效优于阴经组。2.电鍉针循经感传对无先兆型偏头痛的治疗中,感传阳性的出现率越高,临床疗效越明显,感传显着程度和针刺效应呈高度正相关。3.利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能客观的观测出6条经的循经各部位有血流灌注量变化。(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期刊2016-05-01)
电鍉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电鍉针刺激叁阴交穴激发循经感传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的临床观察,为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原发性痛经提高疗效提供临床依据,并探究循经感传与皮肤微循行血流灌注量的相互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均来自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针一科及妇科门诊2016年4月份—2017年2月份原发性痛经患者,将符合标准的65名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鍉针循经感传组+常规针刺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一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痛经症状评分和疼痛轻重分级标准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价。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分别记录穴位治疗前后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并观察循经感传和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治疗前后的两组VAS评分对比结果显示(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之后两组疼痛均减轻而治疗组疼痛减轻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的VAS评分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评分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痛经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前后皮肤微循环血流量灌注量比较:两组的各点治疗前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测点与对照点(非经非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疗程的临床观察,治疗组各观测点与治疗前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比较,都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观测点除血海穴外(P<0.05),其余观测点和对照点与治疗前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比较有显着性的差异(P<0.01),表明在改善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此种感传具有一定的循经性。5、治疗组二级感传疗效比较:I级感传与Ⅱ级感传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治疗组(电鍉针刺激叁阴交穴循经感传+常规针刺组)与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治疗原发性痛经均有治疗作用,但是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2.电鍉针刺激叁阴交穴循经感传的治疗过程中,循经性越好临床疗效越明显。3.循经感传伴随着穴位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升高,此变化具有循经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鍉针论文参考文献
[1].牟月.电鍉针循经感传治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7
[2].边海溪.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7
[3].付佳.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7
[4].黄秋实.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胃痛(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7
[5].王琼.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7
[6].纪鑫毓.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7
[7].陈明星,程为平,于志顺,张洋.电鍉针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6
[8].谢佳更,王顺.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析[J].世界中医药.2016
[9].周世卿.电鍉针罐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
[10].李海龙.电鍉针循经感传治疗偏头痛手叁阴经和叁阳经感传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6
标签:循经感传; 电鍉针; 叁叉神经痛; 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