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互补性资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互补性资源,交互能力,网络关系强度,合作创新绩效
互补性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何亚蓉[1](2016)在《互补性资源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开放式创新逐渐成为管理创新领域的新势力,企业的价值创造方式和技术创新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其一,企业自身资源的局限性愈来愈明显,技术创新资源的存在形式愈来愈多样;其二,创新主体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愈来愈强,合作创新愈来愈重要。具体而言,开放式创新促使合作创新网络成为创新主体寻求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技术创新过程对资金、技术、人才及组织形式等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分隔式企业格局逐渐被网络式格局所取代,企业间呈现出网络化、高度联结化等特征。创新主体迫切需要突破企业边界的限制,采用与他人进行交换、向外部组织学习等方式与其他创新主体建立合作创新网络关系,网罗企业发展所需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资源,转化为企业内在创新能力,并通过与合作创新主体协调相处,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和利益共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升合作创新绩效。在合作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所拥有的互补性资源是决定合作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合作主体间协同关系的重要指标,因此,本研究以互补性资源为切入点,以提升合作创新绩效为落脚点,探讨互补性资源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此外,合作创新网络强调创新主体间的共同参与、资源共享和关系协调性,而现有文献在研究企业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中,主要以吸收能力、转化能力、资源管理能力等为主,显然难以体现合作创新网络的交互性特点,因此,本研究将交互能力引入管理创新领域,以其为中介变量,来研究互补性资源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同时,网络关系强度作为衡量合作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间交流与合作的关键指标,其强弱特点也必然影响互补性资源、交互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综上,本研究构建了以交互能力为中介变量、以网络关系强度为调节变量的互补性资源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的理论模型。本研究的主要写作思路如下:首先,以资源依赖理论、交互决定理论、企业网络理论和合作创新理论为基础,对互补性资源、交互能力、网络关系强度和合作创新绩效四个变量进行了文献整合;其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变量的理论推导,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模型;再次,在实证过程中,严谨认真的进行问卷的设计、发放及回收,并对375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17.0和AMOS16.0数据分析软件,采用多层次回归分析法,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回归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对管理实践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结果表明:合作创新网络中互补性资源对于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交互能力在互补性资源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网络关系强度对交互能力和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同时网络关系强度在互补性资源和合作创新绩效之间也起到显着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6-02-01)
王丽平,何亚蓉[2](2016)在《互补性资源、交互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合作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所拥有的互补性资源是决定合作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资源依赖、合作创新和嵌入性理论为基础,将交互能力和网络关系强度融入互补性资源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当中,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合作创新网络中互补性资源对于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交互能力在互补性资源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网络关系强度对交互能力和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同时网络关系强度在互补性资源和合作创新绩效之间也起到显着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科学学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李士洁[3](2010)在《基于RBV的IT能力、互补性资源和企业绩效间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IT的投资和使用又决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因而,合理有效的评价企业IT投资带来的收益显得非常重要。此外,对于IT投资能否带来绩效的改善,一直存在着争议。企业资源观的研究学者指出,IT投资只有企业业务流程等有效结合形成难以模仿的IT能力时,才能带来企业绩效的改善,忽略IT能力这一核心中间变量,直接研究IT投资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一观点很好的解释了IT生产率悖论问题,对于研究IT的战略价值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Powell等人指出IT投资不一定能改善企业绩效,但是当IT投资与业务流程、组织柔性等互补性资源有效结合时,会带来企业绩效明显的提高。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企业如何通过IT投资来提高IT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绩效;互补性资源在IT和企业绩效之间所起的作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以企业资源观为理论基础分析IT能力的构成,即IT能力包括IT基础设施能力、IT人力资源能力和IT使能的无形能力,第一步分析IT投资、IT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并修正原模型,第二步分析互补性资源对IT能力的影响,第叁步分析互补性资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终基于企业资源观和资源—能力—绩效研究框架,建立IT和绩效之间关系的整合模型模型来研究互补性资源、IT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结构方程统计分析软件对国内152家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IT投资通过IT能力这一中间变量来影响企业绩效的,叁项IT能力中,IT使能的无形能力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最大。互补性资源也是提升企业IT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互补性业务资源也能直接带来企业绩效的改善。因而,企业要想通过IT投资形成有竞争力的IT能力,就不能忽视在业务流程、文化氛围、团队、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互补性投资。(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0-05-06)
张帆[4](2008)在《基于互补性资源的企业技术创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有一定的影响,大企业和小企业拥有不同的技术创新资源,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企业行为。大企业和小企业互补性优势资源地结合会产生技术创新效应,在创新资源互补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创新,有助于获得技术创新成功和市场竞争优势。(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期刊2008年06期)
姜忠辉,边伟军[5](2007)在《基于互补性资源的企业规模与合作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公司和大公司的资源具有互补性并且具有不同的创新优势,因此,它们之间的合作不仅有助于产生技术创新,而且有助于推动创新成果成功地商业化。小公司和大公司互补性的创新资源的差异使得它们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在动态的技术行业中,联盟和兼并是不同规模的公司之间合作创新的主要模式。(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2007年03期)
互补性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合作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所拥有的互补性资源是决定合作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资源依赖、合作创新和嵌入性理论为基础,将交互能力和网络关系强度融入互补性资源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当中,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合作创新网络中互补性资源对于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交互能力在互补性资源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网络关系强度对交互能力和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同时网络关系强度在互补性资源和合作创新绩效之间也起到显着的调节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互补性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1].何亚蓉.互补性资源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6
[2].王丽平,何亚蓉.互补性资源、交互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J].科学学研究.2016
[3].李士洁.基于RBV的IT能力、互补性资源和企业绩效间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4].张帆.基于互补性资源的企业技术创新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
[5].姜忠辉,边伟军.基于互补性资源的企业规模与合作创新[J].江汉论坛.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