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河北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侵袭性真菌,酵母菌,丝状真菌,分布特征
河北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栗方,李志荣,赵建宏,赵颖,张延海[1](2019)在《2016~2017年河北地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2016~2017年河北地区16家叁级教学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为临床诊治和感染防控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各参与单位收集引起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酵母菌和丝状真菌菌株,中心实验室应用Vitek MS质谱分析进行菌株复核鉴定,对Vitek MS不能有效鉴定的疑难和罕见菌株采用ITS和/或钙调蛋白CaM测序分析。结果 16家医院共检出侵袭性真菌493株,其中酵母菌268株(54.36%),丝状真菌225株(45.64%)。酵母菌主要是白念珠菌41.79%,其次是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丝状真菌主要是烟曲霉58.22%,其次是黄曲霉/米曲霉和黑曲霉。侵袭性真菌复核正确率(373/493)75.66%。结论引起的侵袭性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念珠菌为主的酵母菌和曲霉菌为主的丝状真菌。采用微生物质谱鉴定结合ITS/CaM区测序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真菌的鉴定正确率,为临床侵袭性真菌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真菌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张敬敬,李冰,高秀瑞,潘秀清,史宇凡[2](2019)在《河北地区小果型西瓜“玲珑王”春季大棚高效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玲珑王"为小果型早熟西瓜品种,河北省自2012年开始引进该品种,根据品种特征特性、河北地区早春气候条件、种植习惯等情况,经过5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小果型西瓜"玲珑王"春大棚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集约化嫁接育苗、多膜覆盖、蜜蜂授粉、水肥一体化、生物菌肥、果实吊袋、病虫害综合防控等,为该品种在河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8期)
郭济桥,王新会[3](2019)在《河北地区古代瓷窑的谱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取个体描述、系统划区、互动分析的方法,梳理出河北古代瓷窑发展的谱系。(本文来源于《陶瓷科学与艺术》期刊2019年09期)
栗方,李志荣,赵颖,赵建宏,张延海[4](2019)在《河北地区侵袭性酵母样真菌的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河北地区16家叁级教学医院侵袭性酵母样真菌的菌株构成、分布及其体外药敏特点,为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北地区2016~2017年侵袭性酵母样真菌感染患者的菌株,对菌种构成进行分析,采用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对9种抗真菌药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侵袭性酵母样真菌260株,其中白念珠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占42.31%;非白念珠菌占57.69%,主要包括热带念珠菌19.23%、近平滑念珠菌18.08%和光滑念珠菌9.23%。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8%、1.9%和0.9%;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均为12.8%;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4.9%和10.6%;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对棘白菌素类抗菌物的耐药率几乎0%。结论侵袭性酵母样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感染,但是非白念珠菌感染已经超过50%。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仍然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唑类药物的敏感率在不同种的念珠菌中存在差异。棘白菌素类对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有很高的抗菌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真菌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苏蔓,王振雷,胡光磊,李茵,张泓楠[5](2019)在《1914名河北地区汉族人群HLA-DQB1基因多态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河北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HLA-DQB1)基因型遗传特性。方法对1914名河北地区汉族人群献血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基于测序的分型技术(PCR-SBT)进行HLA-DQB1位点高分辨基因分型,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并与中国其他地区人群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1914名河北汉族献血者中共检出21个HLADQB1等位基因,其中频率大于0.0500的常见等位基因共6个,分别为DQB1*03∶01、DQB1*03∶03、DQB1*06∶02、DQB1*02∶02、DQB1*06∶01和DQB1*05∶01。结论河北地区汉族人群DQB1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基因分布有明显的地区特性,了解河北汉族人群HLA-DQB1的分布状况,有利于帮助临床寻找HLA匹配的造血干细胞无关供者,同时为我国人群群体遗传学研究等提供有价值的背景资料。(本文来源于《临床输血与检验》期刊2019年04期)
王莉婵,李雪英,蔡玲玲,王宁,赵英萍[6](2019)在《河北地区Pb震相识别及康拉德界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河北测震台网现用速度模型,利用走时方程计算得到河北地区Pb震相的盲区范围大致为70km左右,作为初至震相的起始震中距范围为90~120km,作为后续震相的起始震中距范围为135~150km;收集近年京津冀地区2.0级以上地震88条,根据Pb震相理论波形特征,以及理论波形与实际波形到时比对,最终识别到158个有效Pb震相,拟合速度为6.69km/s,康拉德界面埋深21km,并得到河北地区Pb震相实际波形特征,弥补了河北台网Pb震相空白;利用Pb震相的射线分布,分析认为康拉德界面在河北北部山区发育程度较好,南部次之,中部渤海湾盆地地区连续性最差。(本文来源于《华北地震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贾璇,皇甫超河[7](2019)在《河北地区入侵植物黄顶菊与本地种苍耳光合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河北3个不同地区(邯郸、衡水和沧州)菊科入侵植物黄顶菊和其本地伴生植物苍耳光合特性的差异,探讨黄顶菊与本地种对环境光强变化产生的响应机制,综合分析入侵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与叶片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黄顶菊和苍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指标,并比较分析入侵植物与本地种光合特性及叶片特性的差异。【结果】3个地区的2种植物光饱和点均高于1200μmol·m~(-2)·s~(-1),且邯郸和衡水地区的黄顶菊光饱和点显着高于本地种苍耳达221.8%、122.9%;3个地区黄顶菊的光补偿点显着低于苍耳,而最大净光合效率则显着高于苍耳,但叶绿素含量差异并不显着;除邯郸地区外,黄顶菊的比叶面积、光合氮利用效率均要显着高于苍耳,各地区黄顶菊的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光合能量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本地种。相关分析表明,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建成成本、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光合能量利用效率以及光合氮利用效率显着正相关(P<0.05);比叶面积与光合能量利用效率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光合氮利用效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结论】黄顶菊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比苍耳有着更高的光合速率、光合能量利用效率以及光合氮利用效率,成为其具备高入侵性的生理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安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谢晓燕,潘志,王新宇[8](2019)在《2013年~2017年河北地区抗结核药物及保肝药物临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河北地区近五年来抗结核药物和保肝药物的应用情况以及用药趋势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河北地区11家医院院内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年~2017年河北地区抗结核药物和保肝药物的年销售金额以及年销售总量,结合各药物的限定日剂量,对各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数量、(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6-12)
王娜[9](2019)在《传统民居厅堂空间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居中的厅堂作为家庭的核心,在中国民居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对传统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河北民居作为北方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山西、北京等地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河北民居。本文以河北各地区民居中的厅堂为例,从厅堂的空间形式入手,研究厅堂以轴对称为基础的空间布局;以灵活开放的分隔手法为基础的空间划分;以家具陈设为基础的空间演绎,进而探究其形式背后的人文内涵:以秩序为基础的道德伦理观,以中和观念、心理机制为基础的审美观,追求实用功能、追求美好生活的功利观。人将这些意识形态以空间营造为手段渗入到厅堂之上,由此形成了厅堂独特的空间内涵,这些是人作用于厅堂空间的结果。另一方面,空间通过物化的精神以隐喻的形式对人的行为加以规制,影响着人的日常行为活动,由此建立起了人与厅堂空间的互动关系。随着人的居住需求和居住行为的变化,厅堂逐步发展为现代住宅中的客厅,但厅堂对于空间的处理和承载的家文化对现代居住空间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论文正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河北民居分布状况、厅堂文化进行概述,为下阶段研究河北民居厅堂空间做准备。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厅堂空间形式的营造展开,通过形式来研究背后的人文内涵。第叁部分进一步分析得出人赋予厅堂空间的内涵,以此为入手点探究人与厅堂空间环境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探究随着居住需求的变化,厅堂空间在当下的变迁与启示。第四部分通过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空间的布局、划分、演绎这些空间处理的设计方法遵循了和谐与统一、均衡与稳定、秩序与变化等统一与多样性的规律。二、厅堂空间形式建立在空间功能的基础之上。叁、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持续性。(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周建峰[10](2019)在《刍议河北地区玉米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河北地区主要的种植产物。但是在玉米种植期间,病虫害的存在严重降低了玉米的产量。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河北地区玉米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河北地区玉米的产量。(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11期)
河北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玲珑王"为小果型早熟西瓜品种,河北省自2012年开始引进该品种,根据品种特征特性、河北地区早春气候条件、种植习惯等情况,经过5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小果型西瓜"玲珑王"春大棚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集约化嫁接育苗、多膜覆盖、蜜蜂授粉、水肥一体化、生物菌肥、果实吊袋、病虫害综合防控等,为该品种在河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北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栗方,李志荣,赵建宏,赵颖,张延海.2016~2017年河北地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9
[2].张敬敬,李冰,高秀瑞,潘秀清,史宇凡.河北地区小果型西瓜“玲珑王”春季大棚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9
[3].郭济桥,王新会.河北地区古代瓷窑的谱系[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
[4].栗方,李志荣,赵颖,赵建宏,张延海.河北地区侵袭性酵母样真菌的菌株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9
[5].苏蔓,王振雷,胡光磊,李茵,张泓楠.1914名河北地区汉族人群HLA-DQB1基因多态性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9
[6].王莉婵,李雪英,蔡玲玲,王宁,赵英萍.河北地区Pb震相识别及康拉德界面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19
[7].贾璇,皇甫超河.河北地区入侵植物黄顶菊与本地种苍耳光合特性比较[J].生物安全学报.2019
[8].谢晓燕,潘志,王新宇.2013年~2017年河北地区抗结核药物及保肝药物临床应用分析[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9].王娜.传统民居厅堂空间的分析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
[10].周建峰.刍议河北地区玉米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策略[J].农家参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