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浇筑论文-金书成,徐文远,黄云涌

分层浇筑论文-金书成,徐文远,黄云涌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层浇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温度场监测

分层浇筑论文文献综述

金书成,徐文远,黄云涌[1](2019)在《冬季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温控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定科学的施工现场温控方案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在冬季施工时产生外层冻害和温度裂缝的关键。为了制定针对性的温控方案,本文以寒区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背景,模拟冬季施工外部环境进行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应力场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温控标准和施工建议,进而根据现场温度场监测结果及时有效调整温控措施。结果表明,采取蓄热能法适当提高混凝土浇筑温度、浇筑前对基础和冷壁进行预热、浇筑过程中加强中心区域混凝土通水降温、浇筑完毕后对表层混凝土进行严格的保温养护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承台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兼顾防冻与抗裂两方面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11期)

蒋勇,于天佑,杨青山,金省华,杨玫[2](2019)在《二次分层浇筑工艺及入模温度对大体积框架桥涵温度及应力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宁波市某下穿铁路框架桥涵项目为依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二次分层浇筑对框架桥温度及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分层浇筑的框架桥涵最高温度比一次整体浇筑法施工小5℃左右,温差小约2~3℃;一次整体浇筑的混凝土外表面拉应力会在浇筑后第10 d出现2.0 MPa左右的应力峰值,而二次分层浇筑箱涵侧板外表面拉应力则一直呈增长趋势,侧板内侧在浇筑后2~3 d时出现0.6~1.0 MPa的压应力。(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杨秀刚[3](2019)在《锚碇分层浇筑施工层高选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乌江大桥锚碇施工为工程背景,提出一次性浇筑2m和3m不同层高混凝土的思路,建立了不同层高的水化热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锚碇不同层高浇筑温度场和应力场和配合比设计,并从施工工期、经济性能、施工难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分析,最后得出方案总体均可行,施工时可以根据工程实际合理选择,本文分析方法和内容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期刊2019年08期)

何少川,陈浩,张振新,刘鹏军,翁晓丽[4](2019)在《分层浇筑梁抗剪承载力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分层浇筑梁与整体浇筑梁的抗剪性能对比实验,研究了分层浇筑梁的破坏形式、裂缝开展、挠度及抗剪承载力。实验结果表明:分层浇筑梁在集中竖向荷载下的破坏形态、裂缝开展形式及荷载-挠度变化规律与整浇梁相似;分层浇筑梁的开裂荷载及极限承载力及小于整浇梁。(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05期)

王建新,王庆华,冮传鹏[5](2018)在《分层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对结构模块钢板变形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层浇筑时结构模块钢板的变形控制是结构模块化施工中重要的技术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分层浇筑自密实混凝土过程中结构模块在不同高度处侧压力、侧向位移及应变的分布特点,得到分层浇筑时结构模块侧压力、侧向位移及应变与浇筑层数的变化规律,并根据简化的计算模型和试验数据提出最大侧向位移的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8年S4期)

李林[6](2018)在《竖向分层浇筑特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苏州河深隧工程采用双道特深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及隔水帷幕,墙体深度为103~105m,墙身材料为C35 (水下)混凝土。在盾构进出洞位置,外圈止水帷幕地墙需要满足盾构刀盘直接切削的需求,因此该段地墙结构选择M30高强度砂浆材料灌注。文章采用直径1 m钻孔灌注桩,现场模拟了"混凝土-砂浆-混凝土"以及"混凝土-砂浆"两种工况条件下的水下浇筑特性,并通过中心取芯的方式获得了水下竖向分层浇筑的桩体结构的材料界面位置与浇筑方法的关系。取芯结果表明,采用文章提出的浇筑方法可以形成连续密实的桩体结构,交界面芯样的轴心抗压强度不低于M30。试验验证了竖向分层浇筑方法在超深地墙施工中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现代隧道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黄涛,杨建永,徐亚林,王月梅[7](2018)在《骨料粒径分层浇筑的透水混凝土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透水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采用粒径范围在2~5 mm和5~10 mm的河卵石,等份分层浇筑形成的透水混凝土试块与该两种粒径范围分别单一浇筑成型试块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发现:粗骨料分层的透水混凝土试块有效孔隙率、抗压强度值和透水系数均介于骨料不分层所形成试块的有效孔隙率、抗压强度和透水性系数之间;同时分析了骨料分层的透水混凝土有过滤、有效预防"持久污染"、行走时有舒适感的作用,在一般的工程应用上所体现的优势,为以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21期)

冮传鹏[8](2018)在《AP1000结构模块墙体分层浇筑混凝土时的变形及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需求,核能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对于核电工程相关热点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我国第叁代核电堆型AP1000结构模块墙体采用双钢板混凝土结构,对于此种结构的研究多集中在民用建筑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对核电工程相关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尤其抗震设计缺少相应的设计规范,另外,结构模块自身支架系统设计时考虑的主要是模块的运输和吊装荷载,对浇筑混凝土时的侧压力考虑不足,导致目前模块变形成为关键问题,针对上述核电工程钢板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针对AP1000结构模块墙体用的自密实混凝土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及坍落扩展度进行测定,得到了力学和工作性能良好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制作了墙体模块的典型单元试验模型,进行了混凝土分层浇筑试验,得到混凝土侧压力与浇筑高度的关系,并对墙体的变形及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分层浇筑过程中,自密实混凝土侧压力沿高度方向呈线性变化,且自其底部向上,侧压力逐渐减小,最大侧压力出现在浇筑当前层的底部,为按液压公式P=?h计算的50%~80%,同时,先期凝结的混凝土侧压力降低。根据试验确定的侧压力分布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验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拟合较好;建立两种实际墙体模型,对其进行了不同浇筑高度下分层浇筑工况的数值模拟,确定合理的单层浇筑高度为5m。根据模拟结果确定了槽钢应力和钢板变形为关键的控制条件,并推导出二者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对结构模块墙体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扩参分析,结果表明:实际工程设计偏于保守,可小幅增大角钢和槽钢间距,以达到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的目的。论文的研究可为核电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设计10种不同参数的结构模块墙体,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研究钢板厚度、角钢间距和槽钢间距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等研究墙体承载力、刚度及耗能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其刚度计算模型进行简化,提出初始刚度的计算公式,为核电相关的钢板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支撑,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核电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3-01)

刘贺锋[9](2018)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分层浇筑工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基础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桥因其各方面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随着预应力连续箱梁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箱梁结构的开裂。有些现浇连续箱梁在施工过程中便产生了裂缝,这些裂缝不仅影响结构的美观,还会对箱梁的承载能力造成破坏,影响桥梁的耐久性。研究发现,分层浇筑施工的现浇箱梁,由于两层混凝土收缩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加之水化温降阶段的温降幅度差异,顶板易出现早期横向裂缝。目前研究人员在这两者共同作用下对箱梁顶板产生早期裂缝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结合某工程中两联分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桥,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现浇箱梁早期水化热和应变变化趋势来确定早期施工裂缝的影响参数,并模拟在不同龄期差情况下混凝土箱梁的塑性损伤状况。通过模拟分析得出混凝土箱梁顶板可能出现裂缝的状况,在施工中进行重点防治,作出相应的工期优化建议并对施工进行指导。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对两联分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早期水化热和应变测试方案、实施过程进行介绍,分析总结现场测试数据。通过研究发现,箱梁水化热在浇筑后9天左右基本消散完成,在分层浇筑龄期差超过9天后,顶板和底腹板水化共同作用趋于稳定,只有微小变化;连续箱梁跨中截面拉应变明显比靠近连续端截面最大拉应变小,与实际分层浇筑箱梁顶板裂缝出现位置吻合。(2)利用Midas FEA建立监测段箱梁空间有限元模型,对现浇箱梁进行水化热温度场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对不同龄期差的箱梁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不同龄期差箱梁顶板和底腹板的温升和温降数值。(3)利用ABAQUS建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有限元模型,分析分层浇筑龄期差对顶板早期裂缝的影响,表明随着分层浇筑龄期差的增大,由新旧混凝土之间的收缩差异性和水化温降共同作用对顶板产生早期裂缝的影响越严重。缩短分层浇筑龄期差,能有效的减少顶板早期裂缝数量,降低顶板早期裂缝宽度。建议现浇箱梁分层浇筑龄期差在5-9天为最佳施工期。(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3-01)

张杰,孙明明[10](2018)在《混凝土闸墩分层浇筑时间间隔的优化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过程中,浇筑间隔是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混凝土闸墩分层浇筑时间间隔问题,通过对分层浇筑施工过程中闸墩温度应力进行分析,阐述了分层浇筑对闸墩应力的影响,并结合实例提出控制浇筑时间间隔、优化工程施工的方法。结果表明:该闸墩工程一、二期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为12 d时温度应力和保证系数均达到最佳值。以闸墩表面温度应力为控制指标,选取合理的间隔时间,不仅能降低表面温度应力、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而且还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8年02期)

分层浇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宁波市某下穿铁路框架桥涵项目为依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二次分层浇筑对框架桥温度及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分层浇筑的框架桥涵最高温度比一次整体浇筑法施工小5℃左右,温差小约2~3℃;一次整体浇筑的混凝土外表面拉应力会在浇筑后第10 d出现2.0 MPa左右的应力峰值,而二次分层浇筑箱涵侧板外表面拉应力则一直呈增长趋势,侧板内侧在浇筑后2~3 d时出现0.6~1.0 MPa的压应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层浇筑论文参考文献

[1].金书成,徐文远,黄云涌.冬季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温控措施研究[J].铁道建筑.2019

[2].蒋勇,于天佑,杨青山,金省华,杨玫.二次分层浇筑工艺及入模温度对大体积框架桥涵温度及应力影响[J].交通科技.2019

[3].杨秀刚.锚碇分层浇筑施工层高选择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

[4].何少川,陈浩,张振新,刘鹏军,翁晓丽.分层浇筑梁抗剪承载力实验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

[5].王建新,王庆华,冮传鹏.分层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对结构模块钢板变形影响的研究[J].施工技术.2018

[6].李林.竖向分层浇筑特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8

[7].黄涛,杨建永,徐亚林,王月梅.骨料粒径分层浇筑的透水混凝土性能试验[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8].冮传鹏.AP1000结构模块墙体分层浇筑混凝土时的变形及抗震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8

[9].刘贺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分层浇筑工期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8

[10].张杰,孙明明.混凝土闸墩分层浇筑时间间隔的优化控制[J].人民黄河.2018

标签:;  ;  ;  ;  

分层浇筑论文-金书成,徐文远,黄云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