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组成型脱硫工程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脱硫,德氏假单胞菌,组成型工程菌,二苯并噻吩
组成型脱硫工程菌论文文献综述
余志坚,陈传红,李江,黄德娟[1](2012)在《组成型脱硫工程菌的构建及其脱硫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组成型脱硫工程菌的构建及其脱硫性能。[方法]以专一性脱硫菌德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lafieldii R-8为出发菌株,将该菌的脱硫质粒中的脱硫基因dszABC和组成型gap基因启动子克隆到表达载体pPR9TT中,获得的组成型重组质粒pRT-C后电转化R-8-0菌,得到了组成型工程菌R-8-C,并对其脱硫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R-8-C菌在含0.10 mmol/L Na2SO4的BSM培养基中仍然具有较高脱硫活性,在72 h内,是以二苯并噻吩(DBT)为唯一硫源时R-8脱硫活性的93%;而对照组(即原始菌R-8)几乎不能脱硫。以DBT为唯一硫源时,在不同生长时期内,R-8-C菌生长细胞的脱硫活性均高于R-8菌,且在24 h内,R-8-C菌的脱硫活性约为R-8菌的1.3倍。[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脱硫基因调控机制及构建高活性脱硫工程菌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8期)
余志坚[2](2009)在《Pseudomonas delafieldii R-8脱硫代谢调控研究及组成型脱硫工程菌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脱硫菌Pseudomonas delafieldii R-8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方法,开展了R-8菌脱硫代谢调控及组成型脱硫工程菌构建的研究,旨在进一步阐明脱硫代谢调控机理,为构建高活性的脱硫工程菌奠定理论基础。在添加了不同浓度硫酸盐的BSM培养基培养条件下,对R-8菌脱硫代谢的“硫饥饿”诱导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有机硫DBT为唯一硫源和添加的Na_2SO_4初始浓度小于或等于0.023 mmol/L时,能降解DBT,表现出正常的脱硫活性;而在起始浓度大于0.023 mmol/L时,R-8菌能正常生长,但脱硫活性受到抑制。该结果从细胞水平上验证了R-8菌脱硫代谢为“硫饥饿”诱导类型;通过构建融合脱硫操纵子pPR9TT穿梭表达重组质粒pRT-D,电转化消除脱硫质粒的R-8-0菌,获得了重组菌R-8-D,以R-8-D菌为研究材料,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验证了脱硫菌脱硫代谢“硫饥饿”诱导机制。当Na_2SO_4在R-8菌脱硫代谢“硫饥饿”诱导的临界浓度(0.023 mmol/L)以上时,报告基因lacZ不表达,而在低于临界浓度条件下,LacZ被诱导表达,同时还证实了脱硫基因的表达受硫酸盐的阻遏。采用PCR的方法,从R-8菌中克隆了脱硫基因启动子系列缺失片段,利用启动子探测型表达载体pPR9TT分别构建了含启动子缺失片段的系列重组质粒p-pPR,转化原始菌R-8获得了系列重组菌R-8-P,通过测定各重组菌中报告基因lacZ的表达量,对R-8菌脱硫基因启动子调控功能区进行了初步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脱硫基因启动子活性相比,脱硫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00 bp启动子序列具100℅活性,150 bp为42%,小于75 bp活性为0。研究结果证明了脱硫基因启动子核心功能区位于上游300 bp序列内,与已报道的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IGTS 8全长为385 bp的脱硫基因启动子相比,启动子全长缩短了85个核苷酸。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BPROM对R-8菌脱硫基因启动子功能区DNA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0区序列为AGCCATGAT,-35区序列为CTGCTT,在-21~-28位点有一个ρD17蛋白结合位点。在上述研究结果基础上,为了获得不受硫酸盐阻遏脱硫作用的脱硫工程菌,将R-8菌中的脱硫基因dszABC和组成型gap基因启动子克隆到表达载体pPR9TT中,获得的重组质粒pRT-C转化R-8-0菌,得到了组成型工程菌R-8-C。R-8-C菌在Na_2SO_4浓度大于或等于0.1 mmol/L条件下,与原始菌R-8在以DBT为唯一硫源的培养条件下相比,其脱硫活性达93%,证明了该工程菌脱硫作用几乎不受硫酸盐阻遏。通过R-8-C菌的全细胞SDS-PAGE电泳和无细胞提取液western blotting再次验证了该工程菌能在较高硫酸盐浓度(0.1 mmol/L)存在条件下表达出脱硫酶蛋白。这些结果为阐明脱硫代谢调控机理,进一步研究脱硫基因调控机制及构建高活性的脱硫工程菌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09-05-01)
组成型脱硫工程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脱硫菌Pseudomonas delafieldii R-8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方法,开展了R-8菌脱硫代谢调控及组成型脱硫工程菌构建的研究,旨在进一步阐明脱硫代谢调控机理,为构建高活性的脱硫工程菌奠定理论基础。在添加了不同浓度硫酸盐的BSM培养基培养条件下,对R-8菌脱硫代谢的“硫饥饿”诱导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有机硫DBT为唯一硫源和添加的Na_2SO_4初始浓度小于或等于0.023 mmol/L时,能降解DBT,表现出正常的脱硫活性;而在起始浓度大于0.023 mmol/L时,R-8菌能正常生长,但脱硫活性受到抑制。该结果从细胞水平上验证了R-8菌脱硫代谢为“硫饥饿”诱导类型;通过构建融合脱硫操纵子pPR9TT穿梭表达重组质粒pRT-D,电转化消除脱硫质粒的R-8-0菌,获得了重组菌R-8-D,以R-8-D菌为研究材料,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验证了脱硫菌脱硫代谢“硫饥饿”诱导机制。当Na_2SO_4在R-8菌脱硫代谢“硫饥饿”诱导的临界浓度(0.023 mmol/L)以上时,报告基因lacZ不表达,而在低于临界浓度条件下,LacZ被诱导表达,同时还证实了脱硫基因的表达受硫酸盐的阻遏。采用PCR的方法,从R-8菌中克隆了脱硫基因启动子系列缺失片段,利用启动子探测型表达载体pPR9TT分别构建了含启动子缺失片段的系列重组质粒p-pPR,转化原始菌R-8获得了系列重组菌R-8-P,通过测定各重组菌中报告基因lacZ的表达量,对R-8菌脱硫基因启动子调控功能区进行了初步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脱硫基因启动子活性相比,脱硫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00 bp启动子序列具100℅活性,150 bp为42%,小于75 bp活性为0。研究结果证明了脱硫基因启动子核心功能区位于上游300 bp序列内,与已报道的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IGTS 8全长为385 bp的脱硫基因启动子相比,启动子全长缩短了85个核苷酸。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BPROM对R-8菌脱硫基因启动子功能区DNA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0区序列为AGCCATGAT,-35区序列为CTGCTT,在-21~-28位点有一个ρD17蛋白结合位点。在上述研究结果基础上,为了获得不受硫酸盐阻遏脱硫作用的脱硫工程菌,将R-8菌中的脱硫基因dszABC和组成型gap基因启动子克隆到表达载体pPR9TT中,获得的重组质粒pRT-C转化R-8-0菌,得到了组成型工程菌R-8-C。R-8-C菌在Na_2SO_4浓度大于或等于0.1 mmol/L条件下,与原始菌R-8在以DBT为唯一硫源的培养条件下相比,其脱硫活性达93%,证明了该工程菌脱硫作用几乎不受硫酸盐阻遏。通过R-8-C菌的全细胞SDS-PAGE电泳和无细胞提取液western blotting再次验证了该工程菌能在较高硫酸盐浓度(0.1 mmol/L)存在条件下表达出脱硫酶蛋白。这些结果为阐明脱硫代谢调控机理,进一步研究脱硫基因调控机制及构建高活性的脱硫工程菌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成型脱硫工程菌论文参考文献
[1].余志坚,陈传红,李江,黄德娟.组成型脱硫工程菌的构建及其脱硫性能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
[2].余志坚.PseudomonasdelafieldiiR-8脱硫代谢调控研究及组成型脱硫工程菌的构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