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营建论文-单馨雨,陈西羽,吴涛

地域营建论文-单馨雨,陈西羽,吴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域营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域文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乡风文明

地域营建论文文献综述

单馨雨,陈西羽,吴涛[1](2019)在《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设计与营建——以睢宁县鲤鱼山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今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难题。地域上乡村传统文化缺失传承者,以致出现千村一面等问题。通过对鲤鱼山村的特色田园乡村设计规划与营建,发掘、归纳整理进而凝练村庄地域文化,在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提出鲤鱼文化、乡土历史文化、特色田园文化等。总结出地域文化在乡村风貌重塑中的转化与应用途径,对当下苏北经济欠发达区域类似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17期)

杜佳[2](2019)在《文化变迁视野下明代屯堡在贵州地域的营建与演变——以黔中屯堡鲍家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明初汉族移民因军事原因进入贵州地域,形成自上而下,具有规划特征的屯田驻军聚落。在其后的历史岁月中,其原本的汉族文化内容发生了变迁,并形成了特殊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聚落作为文化的物质表征,文化的变迁也在聚落营建中体现出来。对鲍家屯聚落营建的历史演变实例研究表明,军屯特殊政治任务、贵州喀斯特地理自然条件、军屯制度溃散后军屯到民屯的转变、清中后期动荡的社会环境、贵州本地民族关系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屯堡聚落形成了独具特征的空间形态。(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06期)

姜佩佩[3](2018)在《地域环境影响下的玛柯河流域碉楼营建技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塑造了特殊的文化形态,藏式民居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它的形成与演变经历了“自然选择”的筛选和磨砺,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完美融合,其适应性发展历程也为现代建筑如何与地区气候、地形地势、水土状态、文化信仰相协调提供了实践参考。然而,青海作为重要的藏文化传播地,具有青海本土特色的玛柯河藏式碉楼,对其进行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但还未有人从地域资源不同方面影响入手深入研究藏式碉楼聚落的发展与形成过程。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富有民族特色的地域建筑与乡土民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冲击,乡土建筑的更新建设正逐渐脱离本土文化的基奠,分析整理青海玛柯河藏式碉楼的发展与演变规律,探索本土适应下的建筑更新理念,对于保护青海地域建筑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青海省果洛州玛柯河流域藏式碉楼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分级叙述、多学科交叉、地图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法,解析玛柯河流域内的原始村落分布特点、形成原因以及不同资源对藏式碉楼营造技艺产生的影响,在本土适应的前提下,探求民居更新与保护策略。本文的研究内容根据每章节的内容与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叁大部分:首先,研究的是玛柯河流域水文资源和土地资源对碉楼营造的影响。基于对当地水文资源、土地资源特征的分析,展开与之相适应的玛柯河藏式碉楼营造智慧研究,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维度分析玛柯河流域聚落营造、阿什羌村村落体系、碉楼院落所承载的不同的层次下的聚落营建行为,着重解析与叁个研究层次相对应的传统聚落营造手段。其次,研究的是玛柯河流域气候资源和建材资源对碉楼营造的影响。面对气候恶劣、建材资源匮乏的高原环境,展开对当地气候资源、建材资源特征与乡土建筑营造技艺之间关系的研究。气候方面,从风环境、光照环境、降水状况以及气温变化四项特征着手;建材方面,从木材、石材、农作物和生土四种建筑材料着手,两种资源皆采用宏观、中观、微观叁种空间尺度解析对民居建筑形式的多样化起到的作用。最后,主要是对藏式碉楼更新技术与建筑保护的探索。为更好地认知青南高原地区玛柯河流域地域建筑营造技艺与发展前景。本文根据上文所提出的地域资源理论依据,发现碉楼起源与形成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在与本土适应性相协调的前提下,解析传统民居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关系,创造出适宜玛柯河流域本土状态的民居建筑。以藏式碉楼整体更新设计为主题,深入探索本土适应性更新策略和绿色能源新材料,并提出与建筑保护相对应的政策保障和保护方式。藏式民居是青藏高原腹地主要的乡土民居组成部分,是基于建筑所在地独特的气候条件、水土条件所创造出的聚落体系与建筑营建模式。藏式碉楼的演变应与本土建筑文化多样性协调发展,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生产生活和本土技术则是构成藏族本土建筑文化多样性的关键要素。藏式民居的更新与保护应从传统营造智慧中汲取优势技术,延续本土建筑环境适应模式,从实际条件出发,寻求本土适应的乡土民居建设手段,结合先进的生态环境发展理念和绿色建筑技术,探求可持续发展的藏式民居营造新技艺。(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8-12-01)

徐梦颖[4](2018)在《乡村景观营建中地域文化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乡村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之根。而随着全球化浪潮与城市化进程的到来,传统乡村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乡村经济发展带来的乡村社会格局改变、生态环境的破坏、地域文化的流逝等负面影响,阻碍乡村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立足于乡村地域文化的复兴,从乡村景观的营造建设入手,对乡村景观营建中地域文化的应用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基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大背景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以及相关概念理论进行了研究;其次结合乡村景观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分析了乡村景观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载体及表现,并提出了基于地域文化下乡村景观的建设目标;然后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域主义理论、区域景观规划理论、生态学、符号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营建中的应用理论、应用策略、应用原则、应用手法以及应用途径五大方面,构建地域文化的应用体系;最后以富盛马拉松精品线沿线村庄景观设计为实际案例分析,具体分析在乡村景观营建过程中地域文化应用体系的应用过程,实践地域文化应用体系的可行性以及地域文化应用途径,为乡村景观建设中地域文化应用的探索提供了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8-06-01)

禢婷婷[5](2018)在《浅谈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中地域文化的营建与表达——以玉林火车站改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火车站是一座城市重要的陆地交通门户,其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火车站的科学规划对一个城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站前广场作为火车站结构组成的重要元素,其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对诠释地域文化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以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为着入点,以玉林火车站为设计基地,对其广场景观做出改造与设计,以期在解决站前广场基本功能的同时能融入玉林本地的文化特色,以营造一个具有民族区域化、地方人性化的景观空间场所。(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玉坤[6](2017)在《中国古代地域建筑营建的人文与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关于中国古代地域建筑营建的研究由来已久,成果卓着。除了考古遗址复原的研究之外,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研究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主要关注古代建筑或民居的营建技术和物质形态,一是以唐宋以降的正统的官式建筑或典型的民间建筑为主。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等跨学科方法的引进,建筑学领域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有两(本文来源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期刊2017年05期)

周旭丹,孟献德,彭宝瑶,冯琪倬,刘静[7](2017)在《彰显地域特色优势 打造魅力乡村景观——以闽南沿海地区乡村景观营建现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闽南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特区之一,该地区的乡村景观有着独具特色的地域特点。本文通过对该地区的实地调研,总结了现阶段乡村景观营建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适用于闽南沿海地区乡村景观营建的基本设计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7年15期)

李震,张兴国,姜利勇[8](2017)在《南宋钓鱼城城墙营建的地域自然环境适应性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ArcGis Map中ArcToolbox工具,分析了钓鱼城城墙和城门基址的坡度及其带来的易守难攻特性;比较了城墙与地形等高线,明确了二者形态之间的关联性;以宋《营造法式》及宋代城墙实例为参照,比较分析了钓鱼城城墙剖面形态、构造、材料以及城门形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归纳了钓鱼城城墙在规划与构筑中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探索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南宋城墙营建的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建筑史》期刊2017年01期)

王晓丽[9](2016)在《山西地域特色的城市水景营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泉高致》中写到:“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为面……故水得山而媚”,绘画中如此,现实水景景观中亦是如此。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水景景观设计几乎已达到“遍山遍水”的程度,水景成为了提升一个城市生态形象的关键因素。在公园、广场和居住区,甚至一些高级饭店等场所都在进行水景设计,然而由于水景市场的盲目同化,致使不同地域特色的水景设计研究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和影响,不但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危害了城市的环境质量,最终影响了景观的设计和发展。大多数设计无视地域的差异、气候的差异,使得许多水景产生了雷同重复的现象,后期使用及维护问题不断。因此,找到适合城市地域水景发展的方法对于城市水景的推广十分必要,本文将以山西省作为研究对象,对山西城市水景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山西城市水景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山西水景景观的现状,即存在的水资源消耗大、水体使用一次性、后期维护困难等问题,从山西地域特点出发,试图寻找适合山西的水景景观营建方法,以满足城市对水景的合理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山西的缺水问题。本文从山西地域特色入手,在自然环境概况和人文环境概况两个方面分析山西的地域特色,并阐述地域对水景营造的优势和缺陷。首先,在山西地域特色分析中,总结归纳出对山西水景景观具有较大影响的叁种特性——水资源特性、气候特性、人文特性。其次,针对这叁种地域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水景景观设计原则,分别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气候适宜性和文化传承性原则。再者,在这叁种普遍性原则的指导下,寻找适合山西地域发展的具体适用方式。笔者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结合对现有水景的研究,分析得出当前水景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适合山西城市水景景观的发展方式,以期能够较为全面的提出改进策略,对传统水景研究给予补充,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基础上,为水景的发展提供未来。(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李孜[10](2015)在《可持续乡村社区营建模式探讨——互联网下的地域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在城镇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乡村社区衰落的问题,为了寻找契合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乡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笔者深入遂昌县长期跟踪调研,通过分析总结遂昌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研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乡民如何结合新媒体工具与地域认同,再生社区凝聚力,进而实现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本文来源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期刊2015年03期)

地域营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初汉族移民因军事原因进入贵州地域,形成自上而下,具有规划特征的屯田驻军聚落。在其后的历史岁月中,其原本的汉族文化内容发生了变迁,并形成了特殊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聚落作为文化的物质表征,文化的变迁也在聚落营建中体现出来。对鲍家屯聚落营建的历史演变实例研究表明,军屯特殊政治任务、贵州喀斯特地理自然条件、军屯制度溃散后军屯到民屯的转变、清中后期动荡的社会环境、贵州本地民族关系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屯堡聚落形成了独具特征的空间形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域营建论文参考文献

[1].单馨雨,陈西羽,吴涛.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设计与营建——以睢宁县鲤鱼山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2].杜佳.文化变迁视野下明代屯堡在贵州地域的营建与演变——以黔中屯堡鲍家屯为例[J].华中建筑.2019

[3].姜佩佩.地域环境影响下的玛柯河流域碉楼营建技艺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4].徐梦颖.乡村景观营建中地域文化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

[5].禢婷婷.浅谈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中地域文化的营建与表达——以玉林火车站改造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6].张玉坤.中国古代地域建筑营建的人文与技术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7

[7].周旭丹,孟献德,彭宝瑶,冯琪倬,刘静.彰显地域特色优势打造魅力乡村景观——以闽南沿海地区乡村景观营建现状为例[J].吉林农业.2017

[8].李震,张兴国,姜利勇.南宋钓鱼城城墙营建的地域自然环境适应性探析[J].建筑史.2017

[9].王晓丽.山西地域特色的城市水景营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10].李孜.可持续乡村社区营建模式探讨——互联网下的地域认同[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

标签:;  ;  ;  ;  

地域营建论文-单馨雨,陈西羽,吴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