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弥散论文-严文杰

颗粒弥散论文-严文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颗粒弥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弥散成像,卵巢颗粒细胞瘤,MRI

颗粒弥散论文文献综述

严文杰[1](2019)在《卵巢颗粒细胞瘤MRI弥散成像及增强表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平扫、弥散成像及增强表现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5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临床及MRI资料,排除4例,排除标准:子宫切除术后、囊性病灶。纳入组为11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并行肿瘤实性部分ADC值测量,同时测量肿瘤实性部分增强前后MRI的最大信号强度比率,并与正常子宫肌层的最大信号强度比率比较。结果 11例病例均为单侧病(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陈洪生,龙冲生,肖红星,韦天国,高雯[2](2019)在《基于弥散燃料颗粒开裂的裂变气体释放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弥散燃料颗粒开裂后裂变气体的3种释放途径,分别建立了裂纹连通释放模型、气泡连通释放模型以及原子扩散释放模型,综合得到了基于弥散燃料颗粒开裂的裂变气体释放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裂变气体释放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裂变气体释放量主要由裂纹连通释放途径贡献;燃耗深度越高,裂变气体释放量的增加速率会越大;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裂变气体释放量迅速增加,而退火时间越长,裂变气体释放量的增加速率越低。通过裂变气体释放量模型计算得到的裂纹宽度与实验观察到的裂纹宽度符合较好,对比结果验证了基于弥散燃料颗粒开裂的裂变气体释放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倪自飞,薛烽[3](2019)在《原位微米/纳米TiC颗粒弥散强化304不锈钢的高温蠕变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04SS不锈钢为母合金采用原位合成工艺制备微米/纳米TiC颗粒弥散强化304不锈钢(TiC-304SS强化钢),研究了强化钢和母合金的高温蠕变性能。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TiC颗粒大多呈多边形,在母合金中均匀分布且与其良好结合。TiC颗粒的加入对强化钢的母合金晶粒有明显的细化作用。在700/100 MPa蠕变条件下母合金304SS蠕变后晶粒明显长大,且沿应力方向拉长。而TiC颗粒的加入抑制了母合金晶粒的长大,阻止了蠕变变形。显微组织和蠕变性能的结果表明,在强化钢和母合金的蠕变过程中位错的运动符合位错攀移机制。但是与304SS母合金相比,TiC颗粒的加入提高了TiC-304SS强化钢的蠕变表观应力指数和蠕变激活能。门槛应力、载荷传递和微结构的增强,是Ti C-304SS强化钢的蠕变增强特征。(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辛勇,李垣明,唐昌兵,陈平,周毅[4](2019)在《金属基弥散微封装燃料中TRISO燃料颗粒的尺寸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弥散微封装燃料是将包覆燃料颗粒弥散在基体中形成燃料芯块或者燃料棒,是目前耐事故燃料(ATF)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燃料之一。包覆燃料颗粒为叁结构同向型(TRISO)或者两结构同向型(BISO)包覆燃料颗粒,基体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陶瓷。本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金属基弥散微封装燃料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分析TRISO燃料颗粒各包覆层厚度对燃料性能的影响,提出优化改进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疏松热解碳层(Buffer)厚度越大,燃料颗粒发生破损失效的燃耗越高,因此设计时应考虑增加其厚度;内部致密热解碳层(IPyC)厚度越大,其自身的最大环向拉应力越大,因此设计时应降低其厚度;碳化硅(SiC)层厚度越大,其自身环向压应力越小,因此设计时应降低其厚度。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金属基弥散微封装燃料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李美霞,冯亚鹏,谢娟[5](2019)在《内氧化法制备Al_2O_3颗粒弥散强化Cu合金的组织性能分析与理论校核》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u-Al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内氧化方法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Al_2O_3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通过观察试样的显微组织,并测试其拉伸性能,分析存在的各种强化机制并定量计算综合强化效果。结果表明:Cu基体上均匀分布着Al_2O_3弥散相颗粒,颗粒尺寸约6 nm,颗粒间距为30~50 nm,冷拉拔后Cu丝屈服强度高达680 MPa;主要强化机制是弥散强化和热错配位错强化,均匀分布的细小Al_2O_3颗粒阻碍位错运动,强化效果显着;屈服强度实验值略低于理论值692 MPa,原因为Al_2O_3颗粒的团聚和存在多种变体造成的。(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工业》期刊2019年02期)

张林,满田囡,王恩刚[6](2019)在《弥散固态颗粒对Al-Bi合金液-液相分离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向Al-Bi难混溶合金中添加稀土生成CeBi2颗粒,在液淬和自然冷却2种冷却方式下研究固态颗粒对液-液相分离的作用。固态颗粒成为富Bi液滴的形核质点,提高了形核率,促进液滴尺寸细化和弥散分布,进而提高了合金耐磨性能。通过分散粒子法对富Bi液滴的运动、生长和凝并行为进行模拟分析,发现Stokes运动是富Bi液滴宏观偏析的主要成因,熔体自然对流对液滴分布也有一定影响。添加Ce增加了凝固各时间段的富Bi液滴数量,细化液滴尺寸,使液滴运动速度降低。与较快出现宏观偏析的Al-Bi合金相比,Al-Bi-Ce合金中虽然有同样的粗化和偏析趋势,但进行速度相对较慢,宏观偏析较轻。液滴在凝并后期出现了尺寸的多峰分布,峰值随液滴尺寸增加由高向低排列。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统计结果体现了较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邓舜杰,蒋驰,刘天伟,帅茂兵,王鹏[7](2018)在《阴极等离子体电沉积Pt颗粒弥散的Al_2O_3/YSZ复合涂层的性能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阴极等离子电解沉积弥散Pt颗粒增韧YSZ-Pt/Al_2O_3-Pt双层复合涂层。涂层中弥散的Pt颗粒阻碍的氧在涂层中的扩散,提高了涂层的抗氧化性能。Pt颗粒的弥散增韧显着提高了涂层的断裂韧性,缓解了陶瓷层与合金基体在高温下产生的热应力,使得涂层在高温服役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剥落性能。(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8年12期)

夏天[8](2018)在《纳米颗粒弥散强化超细晶高温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在600℃以上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镍基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核电能源、石油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随着应用领域内技术不断发展,对高温合金的承温能力和力学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高温合金中已有很好的固溶强化和沉淀强化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高温合金的性能较为困难。本论文研究工作,将超细晶强化和纳米颗粒弥散强化机制同时引入镍基高温合金中,研究迭加更多的强化机制时的组织演变,以及对室温、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为提高高温合金的力学性能,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路线。本论文研究选取了高Ti型(FGH4096)、高A1型(FGH4097)和高Nb型(GH4169)的高温合金,使用高能球磨法将Y203纳米颗粒与高温合金粉末(或车削屑)机械合金化,并细化晶粒。通过热挤压成形或热等静压成形制备纳米颗粒弥散强化超细晶高温合金,并进行热处理。使用XRD、SEM、BSE、TEM、STEM、EDS等分析手段,表征了超细晶晶粒组织、弥散颗粒和γ'/γ"相的形貌特征,并使用Jmat-pro软件计算了γ'相在时效温度下的平衡析出数量,测试了这种超细晶高温合金在不同工艺阶段时的室温硬度,以及在室温、650℃、750℃和850℃的拉伸性能,探索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关系,以此探讨超细晶高温合金在高温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颗粒弥散强化高温合金粉末时,以添加5vol.%Y203纳米颗粒为宜。此时,有良好晶粒细化效果,亦有较好的粉末颗粒固结成形性能。用于球磨的高温合金粉末(或碎屑)的形貌和尺寸对粉末制备没有显着影响。将高能球磨得到的超细晶高温合金粉末固结,获得超细晶组织或超细晶与细晶混合的显微组织,晶粒尺寸与粉末固结工艺有关。热挤压态的FGH4096-5vol.%Y203和GH4169-5vol.%Y203样品,为均匀、等轴的再结晶组织,晶粒尺寸分别为122和179 nm;热等静压态的FGH4097-5vol.%Y2O3样品,为晶粒尺寸150~3000nm连续分布的组织,超细晶区和细晶区的面积分别占35%和65%,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48 nm和1.54 μm。热处理时,晶粒尺寸均保持稳定。叁种纳米颗粒弥散强化超细晶高温合金样品中弥散颗粒均为氧化物和氮化物,在粉末固结成形阶段形成,热处理时不发生相转变。氧化物颗粒为Y4A1209相,热处理时略有长大。挤压态的FGH4096-5vol.%Y2O3和GH4169-5vol.%Y203样品中Y4A1209相为等轴颗粒,平均颗粒尺寸分别为12.6和9.3 nm。热等静压态的FGH4097-5vol.%Y2O3样品中Y4A1209相为部分等轴颗粒,部分短棒状颗粒,等轴颗粒平均颗粒尺寸为16.9 nm,短棒状颗粒平均颗粒长度为48 nm,平均长径比为 2.1。FGH4096-5vol.%Y2O3 和 FGH4097-5vol.%Y2O3 样品中氮化物为 TiN相,GH4169-5vol.%Y203样品中氮化物为(Nb,Ti)N相。热处理时,颗粒均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由于Al、Ti、Nb等γ'/γ"相主要形成元素形成氧化物或氮化物,纳米颗粒弥散强化超细晶高温合金中的半共格析出相的析出行为显着变化。热处理态的FGH4096-5vol.%Y2O3样品中γ'相为约40nm的圆形颗粒,热处理态的FGH4097-5vol.%Y2O3样品中γ'相为约150 nm的圆形颗粒,时效温度下γ'相平衡含量分别约17.3%和30.2%。与相应的不含Y203颗粒的微米晶高温合金相比,γ'相数量减少、尺寸减小,形貌亦有变化。热处理态的GH4169-5vol.%Y203样品中没有析出γ"相。热处理态的FGH4096-5vol.%Y2O3样品在室温、650℃、750℃和850℃的拉伸屈服强度分别为2000、1235、819和240MPa。750℃及以下温度时塑性较差,850℃时塑性转好。热处理态的FGH4097-5vol.%Y2O3样品在室温、650℃和750℃拉伸时均发生未成熟断裂,断裂强度分别为1682、1340和838 MPa,850℃拉伸屈服强度为375MPa。热处理态的GH4169-5vol.%Y203样品在室温和650℃拉伸屈服强度分别为1870和800 MPa。纳米颗粒弥散强化超细晶高温合金在室温时强度显着高于相应的微米晶高温合金。高温条件下,纳米颗粒抑制晶界运动,纳米颗粒弥散强化超细晶高温合金的拉伸屈服强度显着优于不含纳米颗粒的超细晶和纳米晶高温合金,且在650℃的中高温区与相应的微米晶高温合金有相当的拉伸屈服强度。γ'相强化作用减弱,使纳米颗粒弥散强化超细晶高温合金在更高温度下强度弱于微米晶高温合金。在室温至750℃温度区间内,样品多发生沿粉末原始颗粒边界断裂,表明粉末颗粒固结的冶金质量是引起样品断裂的主要原因。850℃时,超细晶的晶界强化作用减弱,使样品的拉伸强度显着降低。拉伸时样品内部萌生大量微孔并逐渐形成宏观孔洞,同时发生基体和弥散颗粒间的开裂,导致样品最终断裂。综上所述,纳米颗粒弥散强化超细晶高温合金在室温至650℃,乃至750℃有良好的屈服强度,而在850℃及以上温度晶界强化作用减弱,强度显着降低,可见纳米颗粒弥散强化超细晶高温合金有条件作为650℃或750℃以下高强型镍基高温合金的新选择。(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11-25)

陈伟文[9](2018)在《一种单相纳米氧化铝颗粒弥散强化的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利申请号:2017108312791公布号:CN107557609A申请日:2017.09.15公开日:2018.01.09申请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制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相纳米氧化铝颗粒弥散强化的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氧化剂中Al_2O_3的质量分数为0.2%~2.4%,γ-Al2O3的质量分数≥95%,γ-Al2O3平均粒径D<30(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娄磊,姚栋,柴晓明,于颖锐,唐霄[10](2018)在《颗粒型弥散可燃毒物反应性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可燃毒物特性出发,分析了不同类型均匀毒物对栅元kinf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不同类型可燃毒物以不同半径颗粒形式存在时对栅元kinf的影响,指出对于吸收截面较大消耗速率较快的可燃毒物,可以根据反应性控制需要以一定半径的颗粒形式均匀弥散在燃料中,既能保证在寿期初不会对反应性造成过分压制,又能在寿期中使毒物缓慢消耗,使反应性得到逐渐释放,最后在寿期末由于其较大的吸收截面而消耗充分,反应性惩罚较小。本文为可燃毒物在反应性控制中的应用提供了另一条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8年22期)

颗粒弥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弥散燃料颗粒开裂后裂变气体的3种释放途径,分别建立了裂纹连通释放模型、气泡连通释放模型以及原子扩散释放模型,综合得到了基于弥散燃料颗粒开裂的裂变气体释放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裂变气体释放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裂变气体释放量主要由裂纹连通释放途径贡献;燃耗深度越高,裂变气体释放量的增加速率会越大;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裂变气体释放量迅速增加,而退火时间越长,裂变气体释放量的增加速率越低。通过裂变气体释放量模型计算得到的裂纹宽度与实验观察到的裂纹宽度符合较好,对比结果验证了基于弥散燃料颗粒开裂的裂变气体释放模型的合理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颗粒弥散论文参考文献

[1].严文杰.卵巢颗粒细胞瘤MRI弥散成像及增强表现分析[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2].陈洪生,龙冲生,肖红星,韦天国,高雯.基于弥散燃料颗粒开裂的裂变气体释放模型[J].核动力工程.2019

[3].倪自飞,薛烽.原位微米/纳米TiC颗粒弥散强化304不锈钢的高温蠕变特性[J].材料研究学报.2019

[4].辛勇,李垣明,唐昌兵,陈平,周毅.金属基弥散微封装燃料中TRISO燃料颗粒的尺寸优化设计[J].核动力工程.2019

[5].李美霞,冯亚鹏,谢娟.内氧化法制备Al_2O_3颗粒弥散强化Cu合金的组织性能分析与理论校核[J].粉末冶金工业.2019

[6].张林,满田囡,王恩刚.弥散固态颗粒对Al-Bi合金液-液相分离过程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9

[7].邓舜杰,蒋驰,刘天伟,帅茂兵,王鹏.阴极等离子体电沉积Pt颗粒弥散的Al_2O_3/YSZ复合涂层的性能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

[8].夏天.纳米颗粒弥散强化超细晶高温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D].上海交通大学.2018

[9].陈伟文.一种单相纳米氧化铝颗粒弥散强化的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J].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

[10].娄磊,姚栋,柴晓明,于颖锐,唐霄.颗粒型弥散可燃毒物反应性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

标签:;  ;  ;  

颗粒弥散论文-严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