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音的模糊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卷积语音,盲源分离,频域算法,幅度模糊性
语音的模糊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龙[1](2013)在《频域语音盲分离的模糊性消除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音信号分离在语音识别、计算机听觉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SS)是指在只知道观测信号而源信号与传输信道参数均未知的前提下,估计出源信号。由于对先验知识要求低,BSS已成为语音信号分离的一种主要方法。混合语音的实际模型大多情况下是卷积混合模型。针对该模型,频域BSS方法在进行分离时,将时域的卷积运算转换成频域的乘法运算,计算量小,速度快,因此已成为解卷积混合的主流方法。但是,BSS固有的幅度模糊性和顺序模糊性对频域方法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顺序模糊性的影响最为严重。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频域算法中存在的模糊性问题,语音分离性能将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导致分离的彻底失败。为了更好地消除卷积语音盲分离频域算法中的模糊性,本文重点做了以下叁个方面的工作:(1)研究了最小失真法与分离矩阵归一化法等两种幅度模糊性消除方法的原理,通过仿真实验比较这两种方法对JADE、KM-F和CMN等BSS算法幅度模糊性消除的有效性,验证了最小失真法能够更有效的消除幅度模糊性;(2)比较分析了基于源信号不同先验信息的两种距离函数,研究了对频域盲分离顺序模糊性消除的半盲BSS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基于能量信息距离函数的半盲算法可以更有效地消除顺序模糊性,并且分离后再排序的全盲BSS算法性能相比,半盲BSS算法的性能更优;(3)通过研究几种典型的概率密度分布与语音信号在不同频率段的分布特性,提出了分频段独立向量分析(Independent Vector Analysis,IVA)算法,使其在不同频率段采用不同的分布模型,进而更好地解决了顺序模糊性问题。大量的仿真实验与实际语音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分频段IVA算法比原始IVA算法在顺序模糊性消除上更为有效。(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3-05-25)
杜莎莎[2](2011)在《论汉语语音的模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模糊性是语音的一种固有属性,研究语音的模糊性对全面揭示语言的模糊性、语言的本质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语言的现代化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语音的模糊性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及意义叁个方面入手,对语音的模糊性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1年01期)
吴刚[3](2010)在《认知视角下的语音范畴化及其模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语音范畴化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共同作用对语音进行认知的过程。语音范畴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由一系列相似的音组成的集合。人们总是选择那些具有显着区别特征的语音作为范畴典型,但不同语言选择典型的标准不同,且典型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语音范畴化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音的本质,为语音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0年20期)
张海涛[4](2009)在《试析现代汉语语音的模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在使用过程中是存在着模糊性的。现代汉语在语音的物理、生理、社会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性。(本文来源于《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期刊2009年12期)
李春喜[5](2009)在《试论语音的模糊性对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的影响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已经成为PSC的重要趋势。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础技术是模式识别,核心是从庞大的语音信息中提取特征构建标准发音模型。普通话语音的精确性使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成为现实,甚至在识别范围和识别精度方面超过人测的能力,但是语音的模糊性却成了制约PSC准确性的瓶颈。本文从单字、自然语音等方面入手着重探讨语音的模糊性对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的影响,提出了语调、协同发音、音节韵律等语音现象给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带来难题,成了制约机测准确性的瓶颈,提出了今后提高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能力的方向和对策,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在普通话测试中的作用,使得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的评测结果客观、准确、公正、合理。(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9-11-27)
陈波[6](2008)在《论英语语音的模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语音、语调模糊性,词义模糊性,语法模糊性和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从音素、音节、句子中的单词、语流音变的模糊性进行探究,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把英语说得更地道、更自然。(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7期)
肖靖[7](2005)在《论静态与动态中的英语语音的模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分析英语语音的模糊性可知,英语语音的模糊性不但表现在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中,还存在于语流音变和语调中。语音模糊并不妨碍交际,反而是自然语言能够得以交流的必要条件。(本文来源于《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黎千驹[8](2005)在《语音的模糊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语音模糊性的有无及其模糊性特征,应该也必须紧紧扣住自然语言中语音的基本属性来考察,同时在考察方法上,最好从音位的角度来进行考察分析。这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第一,辅音和元音之间过渡区域的存在,导致了语音的模糊性;第二,元音之间的边界不明导致了语音的模糊性;第叁,音位之间的对立中和导致了语音的模糊性。(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董洁茹[9](2003)在《轻声音节的语音模糊性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轻声作为语言中常见的一种语音现象,是最具模糊性特征的。本文通过对其定义、调值、音质及其在口语运用中音节的模糊性分析,论证模糊性是轻声的根本属性,从语音的一个侧面补充论证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3期)
胡彦,赵俞凌[10](2002)在《浅析汉语语音的模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从音素角度分析,根据声腔的开放和封闭,基本可以把元音和辅音分清楚。但由于开放大小和封闭程度没有明确界限,实际上所获得的是近似的模糊音;再从音位角度分析,发现语音的社会性促成音位变体间的模糊界限;最后从语流音变角度切入,发现相邻音彼此之间的影响及语速快慢、声音高低、强弱等都将导致语音的模糊性。(本文来源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语音的模糊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模糊性是语音的一种固有属性,研究语音的模糊性对全面揭示语言的模糊性、语言的本质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语言的现代化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语音的模糊性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及意义叁个方面入手,对语音的模糊性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音的模糊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龙.频域语音盲分离的模糊性消除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杜莎莎.论汉语语音的模糊性[J].语文学刊.2011
[3].吴刚.认知视角下的语音范畴化及其模糊性[J].考试周刊.2010
[4].张海涛.试析现代汉语语音的模糊性[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
[5].李春喜.试论语音的模糊性对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的影响及对策[C].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6].陈波.论英语语音的模糊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7].肖靖.论静态与动态中的英语语音的模糊性[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8].黎千驹.语音的模糊性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
[9].董洁茹.轻声音节的语音模糊性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10].胡彦,赵俞凌.浅析汉语语音的模糊性[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