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化防空作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空导弹,协同跟踪,叁角定位,距离信息支援
网络化防空作战论文文献综述
王道重,滕克难,孙媛,孙吉良[1](2019)在《地空导弹网络化协同防空作战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现代空袭战术和空袭兵器的特点,引出地空导弹网络化协同防空作战系统。阐述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组网后各节点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在集中指挥下,形成新的跨平台节点的"虚拟火力单元"。然后指出协同防空反导的作战过程,并对协同跟踪、叁角定位、距离信息支援、外部信息制导和接力制导五种组网作战模式进行详细论述。最后介绍了组网作战信息交互关系。(本文来源于《指挥控制与仿真》期刊2019年03期)
李慧,周林,辛文波[2](2018)在《基于双层规划的网络化防空作战编队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合理的网络化防空作战编队结构是确保编队自身安全,提高作战任务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针对网络化防空作战编队结构优化问题,首先,定义了编队防空结构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编队防空作战的一般过程;其次,基于双层规划理论,分别以掩护节点与核心节点距离最大、编队抗饱和攻击能力最强为上下层目标,综合考虑探测角度覆盖、火力拦截时间、导弹二次捕捉等因素,建立了作战编队防空结构双层优化模型;然后,引入层次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给出了具体运算步骤;最后,以水面舰艇编队防空结构优化为例,求解最佳编队防空结构,计算最大抗饱和攻击能力。通过与典型的纵队、弧形编队的对比,验证了模型与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易凯[3](2016)在《网络化地面防空作战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联合作战应用需求,本文分析了网络化地面防空作战的必要性,介绍了目前国外网络化地面防空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在传统地面防空作战方式的基础上,阐述了网络化地面防空作战方式和作战应用模式,提出了网络化地面防空作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6年12期)
卞泓斐,杨根源,张千宇[4](2015)在《舰艇编队网络化防空作战信息分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舰艇编队网络化防空作战中传统信息分发机制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信息分发方式。在分析舰艇防空作战信息共享类型和层次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智能推送、自主查询、临时订购和终端过滤的信息分发机制,并对战场信息分发的流程及系统结构进行架构和分析说明。该模式能确保实现不同级别、不同作战实体间的信息共享,满足各级用户对作战信息的不同需求。(本文来源于《兵工自动化》期刊2015年10期)
季军亮,王刚,魏桥,孙青[5](2015)在《美俄防空反导网络化作战发展及启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复杂战场环境对防空反导作战效能的影响,系统地分析了防空反导网络化作战军事需求。以美俄防空反导战术级指控系统发展建设为主线,介绍了美俄网络化作战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美俄防空反导网络化作战"叁个一体化"的发展启示。(本文来源于《飞航导弹》期刊2015年09期)
李喆,王成,范成[6](2015)在《陆军野战防空网络化协同作战模式及战术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抗日益先进的空袭兵器和日益复杂的空袭战术威胁时,陆军传统的体系化作战方式并不适合完成野战防空任务。针对陆军未来可能的作战模式,通过对网络化协同作战模式与原理的研究,定义了野战防空网络化协同作战模式,探讨了几种典型的战术运用方案并提出了实现的关键技术。为陆军的防空能力建设和防空武器装备发展提供了建议。(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5-07-07)
朱智,雷永林,朱一凡[7](2015)在《网络化防空反导体系的作战过程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中心战背景下的网络化防空反导体系的作战过程复杂,目前国内外对其建模与仿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介绍了网络化防空反导体系的典型作战特点,分别从目标、武器和指控叁个角度开发了网络化防空反导体系的作战模型,并设计了接力制导的仿真实验案例,实验结果体现了网络化防空反导体系的作战过程,对防空反导体系的效能仿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张搏,刘付显,邹志刚,马婧[8](2014)在《基于能力匹配的网络化防空作战联盟生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战联盟用于描述网络化防空作战的组织框架,其生成问题是研究网络化防空作战协同的基础。首先从任务、联盟表达、能力含义等方面对防空作战联盟问题进行了描述;然后从防空作战节点与面临任务在能力上的供需关系出发,建立匹配、匹配域、能力裕度等相关观念,并依据防空作战联盟形成的不同准则,分别建立基于能力裕度最大和基于执行节点数最少两个NADOC生成问题的约束优化模型;最后通过案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4年11期)
姚宏林,吴忠望[9](2014)在《一种网络化电子防空反导系统及作战效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精确制导武器的高抗干扰性能,提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化电子防空反导系统,详细描述了电子防空系统网络化构成和数据信息流在电子防空系统中的运用。通过对比评估,分析网络化电子防空的作战效能,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网络的电子防空反导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电子战装备的作战效能。(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4年15期)
范云锋,惠轶,邱令存[10](2013)在《网络化防空作战目标分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网络化防空作战条件下的目标分配问题,给出了一种分层次的目标分配方法,以使综合射击有利度最大为目的,利用熵权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工程求解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来源于《航天控制》期刊2013年06期)
网络化防空作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学、合理的网络化防空作战编队结构是确保编队自身安全,提高作战任务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证。针对网络化防空作战编队结构优化问题,首先,定义了编队防空结构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编队防空作战的一般过程;其次,基于双层规划理论,分别以掩护节点与核心节点距离最大、编队抗饱和攻击能力最强为上下层目标,综合考虑探测角度覆盖、火力拦截时间、导弹二次捕捉等因素,建立了作战编队防空结构双层优化模型;然后,引入层次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给出了具体运算步骤;最后,以水面舰艇编队防空结构优化为例,求解最佳编队防空结构,计算最大抗饱和攻击能力。通过与典型的纵队、弧形编队的对比,验证了模型与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化防空作战论文参考文献
[1].王道重,滕克难,孙媛,孙吉良.地空导弹网络化协同防空作战系统研究[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9
[2].李慧,周林,辛文波.基于双层规划的网络化防空作战编队结构优化[J].计算机科学.2018
[3].易凯.网络化地面防空作战运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6
[4].卞泓斐,杨根源,张千宇.舰艇编队网络化防空作战信息分发研究[J].兵工自动化.2015
[5].季军亮,王刚,魏桥,孙青.美俄防空反导网络化作战发展及启示研究[J].飞航导弹.2015
[6].李喆,王成,范成.陆军野战防空网络化协同作战模式及战术运用研究[C].第叁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上册).2015
[7].朱智,雷永林,朱一凡.网络化防空反导体系的作战过程建模与仿真[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5
[8].张搏,刘付显,邹志刚,马婧.基于能力匹配的网络化防空作战联盟生成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4
[9].姚宏林,吴忠望.一种网络化电子防空反导系统及作战效能评估[J].电子世界.2014
[10].范云锋,惠轶,邱令存.网络化防空作战目标分配方法研究[J].航天控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