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绒花论文-陈玉元

南京绒花论文-陈玉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南京绒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南京绒花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元[1](2019)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南京绒花的传承和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农村改革的新纪元。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发生了冲突与矛盾,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断层,严重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态化发展。基于此,本文立足乡村振兴视域,以南京绒花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其发展历程,然后阐述南京绒花的保护现状,最后提出具体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9年25期)

雷虎,阮传菊[2](2019)在《南京绒花 寂寞宫花别样红》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晨8点钟,南京老城南,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推开深深庭院的门。他左手把拐杖放在墙角,右手从木架上取下熟绒就开始工作。狭小的工作室,是甘熙故居99间房中的一间。老人名叫赵树宪,而这里曾是南京望族甘氏家族的官邸。距老人工作室不远的房间,就是黄梅戏名角严凤英和甘家叁公子甘律之曾经的卧室。这座老宅里,京剧、昆(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9年15期)

杜佳灿[3](2019)在《南京绒花技艺的艺术文化特征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提升南京绒花类产品的文化艺术内涵,增加其附加值为目的,将南京绒花传统技艺的艺术特征融入到各个领域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总结出南京绒花的种类、题材、色彩及存在形式感,并探讨了创新思维融入到传统技艺的实际价值,对促进中国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纺织科技进展》期刊2019年07期)

石文倩[4](2019)在《“南京绒花”的发展现状与保护复兴》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旧时很多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如今都面临传承困难。由于缺乏传承人、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等原因,南京绒花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近年来,南京政府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南京绒花在2006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社会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探究南京绒花的历史轨迹,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出发点,传承并弘扬非遗文化。(本文来源于《镇江高专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袁婷婷[5](2018)在《当热播剧遇上非遗南京绒花“火了”》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暑期,最火爆的影视剧莫过于《延禧攻略》了,有数据显示,该剧日均播放量超3亿次,最高单日播放量高达7亿次,一时间,《延禧攻略》相关内容成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话题。令人惊喜的是,随着该剧的热播,演员们所佩戴的非遗技艺——南京绒花头饰也进入了大众视野。(本文来源于《中国旅游报》期刊2018-09-27)

郁周凌平[6](2018)在《南京绒花艺术传承推介和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绒花和南京云锦俱为南京以及周边地区富有地域特色的手工艺的代表。历史上此二者不仅是江南地区人们在喜庆佳节,也是日常生活都不可或缺的传统手工艺品。然而时至今日,南京绒花艺术却面临着式微失传的窘境。本文拟根据所掌握的文献史料和南京绒花艺术传承人的口述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科技发展的背景,主要针对南京绒花艺术现有的推介方式和将来的发展角度,立足于现实层面和实际意义,对南京绒花艺术的传承、推介和发展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符合时代的、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路和建议。本文重点立足于在当今大环境下,探讨如何推介和发展南京绒花这一传统手工艺术,从而达到以推介代发展,以发展求传承的目的,并且为将来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推介和发展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有益的参照样式。(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5-01)

王娜[7](2017)在《在技工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性——以南京绒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在我国技工院校在开展工匠精神培养课程方面尚未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亟需一线的技工类人才,本文将工匠精神与南京绒花制作相结合,总结出在技工类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经贸实践》期刊2017年23期)

周尚[8](2017)在《南京绒花的装饰设计及文化内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绒花始于唐朝,兴于宋朝,盛于明清,清末民初流入民间,因谐音荣华,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故南京的“一事叁节”有以绒花作为装饰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南京绒花几经起落,在改革开放后因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自身的局限性,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但通过从事绒花制作的老艺人们的坚守,才让南京绒花这一古老技艺得以保留至今。2006年南京绒花被选为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世界青年大会上,南京绒花荣膺组委会荣誉大奖和世界青年眼中的最美中国手工艺。近年来随着南京绒花关注度的越来越高,传统南京绒花在本课题是以梳理及对未来发展的分析为研究方向,众多文献中不乏有南京绒花的研究成果,相关文献也能够检索以辅助本课题的研究。本论文在掌握较为详实的文本资料以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南京绒花的历史发展、技艺特征、装饰特征与功能、艺术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并在论文的最后,对南京绒花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也辅以当下南京绒花发展较为成功的尝试,从而为研究南京绒花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7-04-01)

邓小玉[9](2016)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南京绒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濒临失传的境地。本文以江苏省非遗"南京绒花"为例,研究了南京绒花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现状,深入分析了南京绒花衰落的原因,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保护开发建议。(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12期)

徐俊[10](2016)在《传统手工艺交互式图解法的模型建构及效果研究——以南京绒花工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手工艺交互式图解法建立在中国传统手工艺知识体系之上,其以移动终端为载体,通过用户研究,确定典型用户,将认识负荷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运用在交互式图解法APP原型开发中,图解内容包括材料、工艺、工具、制成品形态四个方面,图解方式包括静态图和互动图两种。经验证,通过该图解法解析的手工艺学习APP在促进工艺知识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上有效,但在工艺技艺学习上效果甚微。由此看出,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移动学习,应与线下的社区手工艺学习、交流和工艺品展示相结合,才能探索出一条可持续传承的路径。(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上)》期刊2016年06期)

南京绒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早晨8点钟,南京老城南,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推开深深庭院的门。他左手把拐杖放在墙角,右手从木架上取下熟绒就开始工作。狭小的工作室,是甘熙故居99间房中的一间。老人名叫赵树宪,而这里曾是南京望族甘氏家族的官邸。距老人工作室不远的房间,就是黄梅戏名角严凤英和甘家叁公子甘律之曾经的卧室。这座老宅里,京剧、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京绒花论文参考文献

[1].陈玉元.乡村振兴视域下南京绒花的传承和发展研究[J].乡村科技.2019

[2].雷虎,阮传菊.南京绒花寂寞宫花别样红[J].城市地理.2019

[3].杜佳灿.南京绒花技艺的艺术文化特征及应用研究[J].纺织科技进展.2019

[4].石文倩.“南京绒花”的发展现状与保护复兴[J].镇江高专学报.2019

[5].袁婷婷.当热播剧遇上非遗南京绒花“火了”[N].中国旅游报.2018

[6].郁周凌平.南京绒花艺术传承推介和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8

[7].王娜.在技工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性——以南京绒花为例[J].经贸实践.2017

[8].周尚.南京绒花的装饰设计及文化内涵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9].邓小玉.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南京绒花为例[J].大众文艺.2016

[10].徐俊.传统手工艺交互式图解法的模型建构及效果研究——以南京绒花工艺为例[J].美与时代(上).2016

标签:;  ;  ;  ;  

南京绒花论文-陈玉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