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股减持的均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爽[1](2009)在《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文主要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国有股减持。本文首先对制度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简要介绍了制度以及创新的内涵、类型和功能,着重研究了制度创新的内涵、动力和过程。论文分析了我国国有股减持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了国有股问题的产生,并用数据、图表来详细解析我国国有股减持的现状。同时论文还介绍了国外国有股减持的概况,从中提取出值得我国借鉴的方式方法。采用辨证的方法着重分析了我国现有的国有股减持的方法,指出这些减持方案的优点与缺点,提出我国国有股减持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可以采用多种方案相结合的减持方法。文中还引入了博弈论的方法,对我国国有股减持的参与主体进行了分析,指出各个参与主体均有为了各自的利益而采取对自己最优的策略,这就需要对博弈的均衡进行研究。结合以上的研究,发现我国国有股减持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供需失衡的现象,对制度的供给与需求进行了研究。最后,论文在信息披露的监管、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国有股减持的承接主体、“大小非”减持的制度规则以及减持定价的原则方面对我国国有股减持提出了政策建议。
宋文阁[2](2009)在《论上市公司国有股估值、减持区间及治理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国有股减持中的国有股估值,减持区间,及利润分配等问题值得研究,在对A股估值多变量模型分析中,本文从分类建模分析、综合建模分析角度出发讨论A股估值问题,并对国有股减持提出了治理策略。
庄新田,苏艳丽,何佳[3](2008)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国有股减持定价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着特殊的主体构成,其中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股权的流动性分裂引发了众多的市场问题,解决国有股的流通是发展证券市场面临的关键.从国有股减持具有的期权特征角度,利用 Black-Scholes 模型分析了国有股减持的临界条件.从国有股减持价格的非对称信息角度,设计了政府(委托人)和市场投资者(代理人)各自的价值函数及激励策略,根据极大值原理建立了联合目标下的最优减持价格方程.在案例分析中,分别以每股净资产和股票内在价值为减持边界条件,给出股票市场价格与减持价格及转移价值的关系.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国有股减持定价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中国证券市场条件下,国有股减持不能采用均衡市场条件下的定价方法,应结合市场的流动性溢价特性,提出对投资者的激励策略,在市场各主体利益均衡框架下确定减持价格.
苏明[4](2008)在《基于利益均衡视角的国有股减持定价策略探讨》文中认为2007年6月,国家发布了新的国有股减持办法,提出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作为转股价格。本文认为,减持价格不能脱离市场价格,但又不能完全按市场价格,应是介于国有股成本价与流通股市价之间的使国有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双方利益达到均衡的一种价格。
陈珊珊[5](2008)在《基于进化博弈论的股权分置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股权分置的存在(即国有股和法人股不流通)曾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制肘之患,为了变革这项制度,政府先后进行了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分置改革这两次尝试,却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本文采用进化博弈论的方法对博弈参与人进行有限理性的假设,并用一个进化博弈模型将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分置改革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以揭示两者取得不同结果的原因及其演化的动态过程。首先,文章分析了政府和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指出政府有限理性导致的股权分置安排向市场传递了隐性担保信号,致使投资者在固有的认知偏误基础上形成政策依赖性的行为模式。其次,文章用两部门信任模型展开对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分置改革的进化博弈分析。国有股减持时期,由于政府隐性担保信号解除导致的投资者旧有市场信念的动摇,再加上政府改革决心的不坚定,投资者对政府存在双重的不信任,双方信任系数很低。同时,这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开创的新博弈环境下博弈次数的极为有限,以及政府信任投入的不足,都使得博弈的进化均衡策略是博弈双方互相的不信任,国有股减持流于失败。而在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政府通过改革的决心和中立于市场的举动,以及对投资者利益的充分考虑,向博弈对方发出了可置信的承诺信号。这种信号是双方信任系数得以提高的关键所在,而且还促使政府加大其信任投入。这样,博弈取得了互相信任的进化稳定均衡,股改取得成功。最后,文章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梳理和统一了以上的博弈演化过程,认为从“股权分置”到“全流通”的制度变迁是我国证券市场上各参与主体通过重复博弈过程从一种稳态均衡向另一种稳态均衡转换的渐进的过程。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在政府主导的中国股票市场中经历信念坍塌与重建、信心丧失与恢复的过程。对于政府而言,这是其不断修正自己在股票市场的定位、改进管理手段的过程。在这个毁灭与新生的过程中,理性的、价值的投资理念逐步确立,市场的定价机制和运动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陈千里[6](2008)在《股权激励、盈余操纵与国有股减持》文中指出该文基于一个代理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盈余操纵和国有股减持对股权激励合约的影响。股权激励具有双重效应,既激励管理层努力工作以增加股东价值,也诱使其操纵盈余而耗费公司资源,最优股权激励计划需要降低激励强度以权衡此两种效应。在部分投资者低估盈余操纵程度的情况下,国有股减持会促使控股股东加大股权激励强度,盈余操纵程度相应上升。研究结果揭示,过高的股权激励不仅会带来内部人侵占国有资产、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的后果,而且可能使抑制盈余操纵活动的市场监管措施失效,这为近期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试行办法提供了理论解释。
金刚[7](2007)在《国有资产提高中国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由企业保障至社会管理、由现收现付至个人账户建立的管理层次与制度模式的两个重大转变,统账结合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但是,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过程中,转轨成本尚未完全弥补,同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将出现较大规模的资金缺口,养老金实际可支出水平将低于达到一定合意替代率所要求的养老金实际需求水平。如何开辟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渠道,保障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充足,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顺利运行的关键问题。提高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的方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节流”,即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养老金支付水平,第二类是“开源”,即开辟新的养老金来源渠道,本文主要研究第二类方式,即在保证一定养老金替代率情况下如何在养老保险制度筹资体系之外提高养老金收入,以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能力充足。税收、国债以及提高现收现付制缴费率是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传统手段,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条件下,无论是从社会整体福利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现实可操作性的角度考虑,中国不适合采用这三种方式保障养老保险支付能力。在计划经济时期,特殊的发展战略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企业保障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造成中国的国有资产中凝结了一定规模的老职工收入,随着养老保障由企业层次向社会保险模式转轨,国有企业不再承担社会保障责任,国有资产同企业职工之间通过社会保障功能而建立的联系也不再存在,在企业保障阶段老职工为了获得老年期养老保障而以低工资为代价积累的国有资产不再是这部分职工养老保障的来源。同时,由于转轨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了统账结合制的模式,并且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并没有对制度转轨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建立新制度下所必需的个人账户,即制度转轨成本没有一次性解决,老职工在养老保险制度转轨之前以低工资为代价而积累的国有资产成为对这部分职工的养老保障的负债并且负债显性化。理论上,应该将这部分国有资产转化为老职工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个人账户资金,以解决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成本。但是,如果降低国有资产会影响社会整体福利水平,那么为了弥补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而降低国有资产水平就不是最优的选择。运用国有资产补充养老基金可以不采用单纯降低国有资产水平的方式,如果以国有资产为基础建立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利用国有股分红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在不降低社会福利水平的同时有效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沿着上述思路,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中国经济动态效率的判定利用资本边际收益率与经济增长率比较法和AMSZ准则判断法,并经过直接计算法的验证,本文得出以下结论:①2000年以来,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本利润率一直大于经济增长率,各年之比分别为9:8.4、8.91:8.3、9.99:9.1、11.54:10、12.58:10.1、13.47:10.2、15:11.1,利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本利润率代表中国资本边际收益率,按照资本边际收益率与经济增长率比较法,中国经济动态有效;②1999年以来,资本总收益大于总投资,资本净收益一直为正值,按照AMSZ准则判断法,中国经济动态有效;③分行业和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行业间、地区间经济运行状态差异较大,有相当比例的行业和地区资本收益率水平低于本行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地区经济增长率,因此资本在行业和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可以进一步改善中国经济运行效率。2、税收、国债和提高现收现付缴费率在中国现实条件下的适用性分析在代际交叠经济中,资本黄金律水平是私人消费最大化的稳态资本存量,也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稳态资本存量。如果经济自发的资本存量偏离资本黄金律,那么采取措施使资本存量向资本黄金律水平趋近可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因此,在经济动态无效率时,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增税、发行国债可以通过降低资本存量进而增进社会福利水平。然而,由于中国经济整体动态有效,因此税收、国债和提高现收现付缴费率将使稳态资本存量进一步偏离资本黄金律水平,从而降低社会整体福利;同时,提高现收现付制缴费率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负面影响,税收和国债方式会提高财政压力并加剧财政风险。因此,在现实条件下,中国不适合采取利用税收、国债和提高现收现付制缴费率方式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3、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的福利效应文本尝试将国有资产水平作为外生变量引入代际交叠模型,并得出以下分析结论:①c / g=(k* /g1)(f’(k*)n)gf’’(k*)k*/g,在动态效率经济中,f ’ ( k*)>n, c / g>0,因此单纯降低国有资产水平会降低社会福利;②如果降低国有资产水平同时利用国有资产收益一定比例用于私人消费,私人消费水平将由c1 = f(k1*)gf’(k1*)n(k1*g)变为c2 = f(k*2)-b(1-μ) f’(k*2)n(k*2b),其中g为政府提供国有资产水平降低之前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国有资产水平,b为政府提供国有资产水平降低之后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国有资产水平( b < g),μ为每期国有资产收益中用于私人消费的比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c 2 > c1,即利用国有资产部分收入用于私人消费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此结论通过数值模拟验证。本文将利用国有资产收益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方式定义为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并建议将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作为中国经济动态效率条件下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有效方式。4、国有资产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负债规模测算中国社会养老保险转轨成本由于个人账户的建立而显性化。在企业养老保障阶段,职工接受低工资并由国有企业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后,应该保证个人只要按照新制度规定在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后按期进行社会保险缴费就可以获得足额的养老保障。在统账结合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个人账户要为参保者提供一定替代率的养老金,而在新制度确立前参加工作的的老职工,其个人账户资金在企业保障阶段没有积累,因此在退休时个人账户资金规模不足。如果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能够将这部分人的个人账户充实一定规模的资金,使其在新制度确立后,按照新制度规定和新参加工作的一样缴费至退休,就可以获得足额保障,那么就完全解决了制度的转轨成本。本文将个人账户建立时需要充实老职工的个人账户规模定义为国有资产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的负债,经过测算,在个人账户40%替代率要求下,国有资产对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负债为23809亿元,在个人账户22%替代率要求下,国有资产对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负债为6191亿元。5、养老保险未来资金缺口测算本文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能力定义为养老保险制度筹资以满足养老金支付的能力,即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筹集到并用于支付的资金规模与实现合意替代率参保者应该领取到的养老金规模之间的比较。如果支付能力不足,养老保险实际可支出规模与实现合意替代率所必需的支出规模之间会出现资金缺口。本文设定社会平均替代率60%为养老保险的合意替代率,并在一定参数假定之下测算2050年之前中国养老保险实际可支付规模与实现合意替代率之间的差距规模,测算结果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保障负担系数相应提高,在2035年左右达到老龄化高峰期;人口老龄化提高了养老金需求,养老保险实际支付水平可实现的社会平均替代率随之下降,从2007年开始实际可实现替代率低于60%合意替代率水平,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实际可实现替代率只有33%左右,远远低于60%的合意替代率,养老金支付压力较大;在覆盖率、遵缴率均为100%的条件下,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支付能力与60%的合意替代率所要求的支付能力之间的资金缺口为15.59万亿元,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制度外资金补充以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运行。6、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的实际效应本文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国有企业利润增长率、分红率以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股比例等指标不同假设基础之上,测算利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现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在2050年之前提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的效应。测算结果显示,在企业分红率确定的前提下,国有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是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际效应的正向拉动因素,国有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和基金投资收益率的提高可以提高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的收入水平,增强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作用。在企业分红率50%、国有企业利润年均增长率15%、基金投资收益率7%的假设条件下,随着国有企业利润的不断增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有10%的国有股权就可以充分保障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充足,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的分红收入甚至可以超过当年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养老金的可支出规模,这相当于利用国有股权建立了一个支付能力超过社会养老保险的全新的养老保障制度。7、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的实施方式本文提出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工具,建立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运行框架和实施流程,以利用国有资产实现“养老基金—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资本市场—经济增长—福利提高”的一条适合中国现实条件的独特发展路径,并在不同参数假设下设计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有国有股方案。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施可能面临的困难与障碍,并提出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联动、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合理确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层次等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施的政策建议。
吴广灼[8](2007)在《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在过去28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几千年的梦想,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亿万人民的艰苦努力,成就这惊天动地的奇迹。自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不过15岁多一点,却走完了相当于欧美国家资本市场100多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发展、危机和改革全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得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规律性。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国双轨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且具有中国转型社会整体性制度特征。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一个时期内,中国资本市场的共同知识和共享信念,是约束市场参与人的内生制度。市场参与人在资本市场里,围绕着这个特定的制度,共生共荣,沉沉浮浮,形成相生相克的制度束,对应着多重复杂的利益关系。由于人们总是从资本市场输出利益,而没有输入利益,资本市场走向枯竭,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危机不可避免。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危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性危机,标志着双轨制的危机。双轨制曾经是转型过程中的适应性制度安排,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在中国社会进一步转型过程中,成为转型的障碍。改革的成本由非流通股股东支付,是中国社会向市场化方向转型的必要条件,而如果由流通股股东承担,则意味着改革的倒退。改革的实践证明:结束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从此,中国资本市场将翻开新的一页,迎来全流通的时代。本文主要从制度变迁和比较的角度,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前言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不足,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和创新,结构安排。第一章提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并作出简要的理论解释。第二章研究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分析参与人的行为。本章通过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起源的考察,结合参与人策略互动,分析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条件和原因;从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对中国资本市场参与人影响的角度,分析参与人的预期和行为;通过研究参与人策略互动,用博弈论均衡分析方法,揭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能够生存下来的原因。第三章揭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机制和危机。本章主要研究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结构特点和演化过程,描述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再生产、动力机制和强化机制,从制度关联和历时演化的角度,深刻揭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实际上是中国资本市场整体性制度特点的信息浓缩和概要表征;结合国内外经济技术大背景,分析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内在缺陷和危机,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曾发挥积极作用,而今天则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而必须进行改革。第四章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改革实践。本章首先介绍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几次尝试,分析其夭折的原因;接着解析关于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大讨论,分析几种主要的方案,介绍笔者的方案;通过分析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改革实践,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何种方案被选择、均衡解的形成和路径选择的特点。第五章提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本章首先指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分析当前改革的局限性;接着分析进一步改革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通过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发展、危机和改革全过程的描述和分析,总结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并建立一些简要模型,得出经验、教训和启示,对未来作出预测和展望。
陈灯塔,周颖刚[9](2006)在《理性恐慌,流动性黑洞和国有股减持之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具有吸收态的状态转化模型表明国有股减持政策诱使股市状态转向所谓的“流动性黑洞”;同时,在股市行情大跌时追逐流动性的假说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因而股市大跌是整个市场的宏观现象。在这些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一个微观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国有股减持之谜”:它并非是一场简单的由消息所引发的股市行情大跌,其根源在于中国股市的功能缺陷,这进一步支持了我们先前关于“中国股票市场达不到弱式有效”的结论。
陈灯塔,周颖刚[10](2006)在《理性恐慌,流动性黑洞和国有股减持之谜》文中提出一个具有吸收态的状态转化模型表明国有股减持政策诱使股市状态转向所谓的"流动性黑洞";同时,在股市行情大跌时追逐流动性的假说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因而股市大跌是整个市场的宏观现象。在这些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一个微观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国有股减持之谜":它并非是一场简单的由消息所引发的股市行情大跌,其根源在于中国股市的功能缺陷,这进一步支持了我们先前关于"中国股票市场达不到弱式有效"的结论。
二、国有股减持的均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股减持的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制度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有股减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论文的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技术路线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制度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制度的相关论述 |
2.1.1 制度的内涵 |
2.1.2 制度的类型 |
2.1.3 制度的功能 |
2.2 创新的相关理论 |
2.2.1 创新的基本内涵 |
2.2.2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
2.3 制度创新概述 |
2.3.1 制度创新的内涵 |
2.3.2 制度创新的动力 |
2.3.3 制度创新的过程 |
第3章 国有股减持的概述 |
3.1 国有股问题的产生及减持现状 |
3.1.1 国有股的相关概念 |
3.1.2 国有股问题分析 |
3.1.3 我国国有股减持的相关数据 |
3.2 国外有关国有股减持的概况 |
3.2.1 英国先易后难、分段推进的国有股减持 |
3.2.2 法国市场方式和非市场方式的国有股减持 |
3.2.3 日本股份制改造后再进行国有股减持的策略 |
3.2.4 俄罗斯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
3.2.5 印度将国有股出售给共同基金 |
3.2.6 国外国有股减持的经验及启示 |
3.3 现有的国有股减持方案的比较 |
3.3.1 配售类减持方案 |
3.3.2 基金类减持方案 |
3.3.3 预设未来流通权类减持方案 |
3.3.4 权证类减持方案 |
3.3.5 股权调整类减持方案 |
3.3.6 开辟第二市场方案 |
3.3.7 其他类减持方案 |
3.3.8 方案总结 |
第4章 制度层面国有股减持的博弈分析 |
4.1 制度分析的博弈论框架 |
4.1.1 博弈论简述 |
4.1.2 博弈论制度观 |
4.2 国有股减持的参与主体 |
4.2.1 政府和监管机构 |
4.2.2 上市公司 |
4.2.3 非流通股股东 |
4.2.4 流通股股东 |
4.3 国有股减持制度影响下的参与人行为分析 |
4.3.1 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行为 |
4.3.2 上市公司的行为分析 |
4.3.3 非流通股股东的行为分析 |
4.3.4 流通股股东的行为分析 |
4.4 国有股减持博弈均衡 |
4.4.1 国有股减持博弈均衡:静态观点 |
4.4.2 国有股减持博弈均衡:动态观点 |
第5章 我国国有股减持的制度创新对策 |
5.1 国有股减持制度的供需均衡分析 |
5.1.1 制度需求 |
5.1.2 制度供给 |
5.2 国有股减持制度创新的几点建议 |
5.2.1 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 |
5.2.2 加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
5.2.3 国有股减持的承接主体 |
5.2.4 完善大小非减持的制度规则 |
5.2.5 国有股减持定价应坚持“三公”原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2)论上市公司国有股估值、减持区间及治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股的估值 |
1. 股市政策功利化诱发A股高估值 |
(1) 股市政策的利益倾向 |
(2) 股市政策功利化倾向诱发A股高估值 |
2. A股估值多变量模型分析 |
二、国有股减持定价 |
1. 国有股减持定价的基础———利益均衡 |
2. 国有股减持定价区间界定 |
三、国有股减持的治理策略 |
1.“缩股流通”模式 |
(1) 缩股流通公式: |
(2) 上市流通方式 (取其一种) : |
2. 竞标拍卖模式 |
3. 圈内询价模式 |
(5)基于进化博弈论的股权分置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主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于国有股减持的研究 |
1.2.2 对于股权分置改革的研究 |
1.2.3 运用传统博弈理论进行分析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进化博弈理论 |
2.1.1 理论主要内容 |
2.1.2 与传统博弈理论的区别 |
2.2 均衡博弈制度经济学 |
2.3 行为金融理论 |
2.3.1 对现代金融理论的质疑和挑战 |
2.3.2 理论基础和研究主题 |
第三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进化博弈模型假设条件 |
3.1 不完全信息及动态的博弈环境 |
3.2 有限理性的利益主体 |
3.2.1 政府 |
3.2.2 投资者 |
3.3 政府的行为特征 |
3.3.1 双重目标的效用函数及股权分置 |
3.3.2 股权分置的隐性担保信号 |
3.3.3 对股权分置问题的认识深化 |
3.4 投资者的理性扭曲 |
3.4.1 投资者固有的认知偏误 |
3.4.2 隐性担保下投资者的信念扭曲 |
3.4.3 隐性担保下投资者的行为模式 |
第四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进化博弈均衡 |
4.1 两部门信任博弈模型 |
4.2 国有股减持时期的博弈均衡 |
4.2.1 隐性担保信号的解除 |
4.2.2 进化博弈过程及均衡 |
4.3 股权分置改革时期的博弈均衡 |
4.3.1 可置信承诺的增加 |
4.3.2 新的进化博弈均衡 |
4.4 结论 |
第五章 在进化博弈均衡中实现的国有股制度变迁 |
5.1 制度变迁起源 |
5.2 制度变迁现状 |
5.3 制度变迁过程 |
5.3.1 强制性的制度变迁 |
5.3.2 在进化博弈均衡中实现的制度变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股权激励、盈余操纵与国有股减持(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模 型 |
三、最优股权激励、努力水平和操纵程度 |
四、比较静态分析与政策意义 |
五、结 论 |
(7)国有资产提高中国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未来资金缺口的测算 |
1.2.2 关于经济动态效率判定标准的研究 |
1.2.3 关于政府公共资本福利效应的研究 |
1.2.4 关于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2 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理论基础 |
2.1 养老保险经济效应的相关理论 |
2.1.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与经济动态效率 |
2.1.2 养老保险对储蓄率的影响 |
2.1.3 养老保险对福利的影响 |
2.2 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相关理论 |
2.2.1 养老保险制度类型划分 |
2.2.2 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轨的理论 |
2.2.3 转轨方式与成本偿付时间 |
2.2.4 转轨成本的资金筹集方式 |
2.3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相关理论 |
2.3.1 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 |
2.3.2 养老保险对资本市场的促进作用 |
2.3.3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政府管制 |
2.4 公司治理与股利政策的相关理论 |
2.4.1 公司治理理论 |
2.4.2 养老金与公司治理 |
2.4.3 股利政策 |
3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 |
3.1 中国渐进式经济转轨 |
3.1.1 中国经济转轨模式 |
3.1.2 经济转轨中的国有企业改革 |
3.2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 |
3.2.1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 |
3.2.2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动因分析 |
3.2.3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分析 |
3.3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成本以及国有资产对转轨成本负债规模测算 |
3.3.1 测算模型 |
3.3.2 测算结果 |
本章小结 |
4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 |
4.1 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分析 |
4.1.1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能力 |
4.1.2 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的支付能力 |
4.1.3 统账结合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分析 |
4.2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支付能力测算 |
4.2.1 政府社会养老保险契约履行压力 |
4.2.2 测算模型 |
4.2.3 测算结果 |
本章小结 |
5 传统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方式的困境 |
5.1 经济动态无效率与福利改进 |
5.1.1 黄金律资本存量水平的界定 |
5.1.2 戴蒙德代际交叠模型与经济动态无效率 |
5.2 中国经济动态效率判定 |
5.2.1 经济动态效率的判断方法 |
5.2.2 中国经济动态效率的实证分析 |
5.2.3 经济动态效率的行业和地区差异分析 |
5.3 动态效率经济中传统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方式的福利效应困境 |
5.3.1 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养老保险对稳态资本存量的影响 |
5.3.2 财政资金与发行国债方式长期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对资本存量的影响 |
5.3.3 动态效率经济中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福利效应困境 |
5.4 提高缴费率及税收、国债方式长期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的现实操作困境 |
5.4.1 提高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缴费率的负面影响 |
5.4.2 税收和国债方式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与财政风险 |
本章小结 |
6 国有资产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基本模型 |
6.1 加入国有资产的代际交叠模型 |
6.1.1 加入国有资产的代际交叠模型的均衡 |
6.1.2 加入国有资产后的消费水平 |
6.2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 |
6.2.1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的定义 |
6.2.2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对资本积累的影响 |
6.2.3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对私人消费水平的影响 |
6.2.4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与传统养老保险筹资方式的福利效应比较 |
6.3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福利增进效应的数值模拟验证 |
6.3.1 减持国有资产支付养老金的福利效应 |
6.3.2 国有资产收益用于支付养老金的福利效应 |
6.3.3 数值模拟分析结论 |
本章小结 |
7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现方式与效应 |
7.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发展 |
7.1.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概述 |
7.1.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 |
7.1.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绩效与规模增长 |
7.1.4 养老储备基金国际比较 |
7.2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现方式选择 |
7.2.1 减持变现国有股方式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
7.2.2 划转国有股方式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
7.2.3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国际经验 |
7.3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效应测算 |
7.3.1 假设条件 |
7.3.2 测算结果 |
本章小结 |
8 国有资产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方案设计和政策建议 |
8.1 国有资产提高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现实基础条件 |
8.1.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8.1.2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
8.1.3 股权分置改革 |
8.1.4 国有资产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能力 |
8.2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施方案设计 |
8.2.1 国有企业利润高速度增长条件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股方案 |
8.2.2 国有企业利润中高速度增长条件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股方案 |
8.2.3 国有企业利润中低速度增长条件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股方案 |
8.2.4 国有企业利润低速度增长条件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持股方案 |
8.2.5 小结 |
8.3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施的政策建议 |
8.3.1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
8.3.2 国有股权型养老保障实施的主要障碍及相关政策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一、发表论文、出版专着 |
二、科研项目 |
(8)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 |
五、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与理论解释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及其内涵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概念的不同观点 |
三、与欧美上市公司股权制度相比的异同点 |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 |
一、制度和产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转型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三、制度分析的博弈论框架 |
四、国内学者的有关理论 |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理论解释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整体制度观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双轨和转型制度观 |
三、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博弈论制度观 |
第二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和参与人行为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背景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过程 |
三、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模型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影响下的参与人行为分析 |
一、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行为分析 |
二、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行为分析 |
三、上市公司的行为分析 |
四、中介机构和社会舆论的分析 |
五、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均衡分析 |
一、均衡的不同含义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均衡分析 |
三、参与人行为策略与均衡分析 |
第三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机制和危机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共时关联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上市公司的基础制度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制度 |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历时关联和演化机制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历时关联 |
二、演化的动力学 |
三、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 |
四、多阶段多重博弈模型 |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危机 |
一、认知危机与制度变迁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内在缺陷 |
三、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危机 |
第四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方案比较和实践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首次尝试 |
一、首次尝试情况 |
二、尝试失败引发的大讨论 |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方案比较 |
一、主要方案的特点和不足 |
二、方案的竞争和参与人的利益博弈 |
三、基本共识和重要意义 |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实践分析 |
一、组织和制度准备 |
二、改革试点和路径选择 |
三、改革的阶段性 |
四、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基本完成 |
第五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现有方案的问题 |
二、组织和管理的问题 |
三、疑难杂症的问题 |
四、市场承受的问题 |
第二节 进一步改革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一、进一步改革的有利条件 |
二、进一步改革的制约因素 |
第三节 进一步改革的措施和对策 |
一、创新方案解决疑难杂症 |
二、清理旧规则和建立新规则 |
三、推进整体上市 |
四、慎重选择新股发行 |
五、严格执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承诺 |
结论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规律性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及中译文部分 |
外文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理性恐慌,流动性黑洞和国有股减持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一、 简 介 |
二、 制 度 背 景 |
三、 实 |
(一) 时间序列分析 |
(二) 截面数据研究 |
四、 倒S需求曲线 |
(一) 直观描述 |
(二) 理论推导 |
五、 解释和推论 |
六、 结 论 |
四、国有股减持的均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制度创新研究[D]. 赵爽. 吉林大学, 2009(09)
- [2]论上市公司国有股估值、减持区间及治理策略[J]. 宋文阁. 江苏社会科学, 2009(02)
- [3]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国有股减持定价研究[J]. 庄新田,苏艳丽,何佳. 管理科学学报, 2008(03)
- [4]基于利益均衡视角的国有股减持定价策略探讨[J]. 苏明.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8(06)
- [5]基于进化博弈论的股权分置改革研究[D]. 陈珊珊. 厦门大学, 2008(08)
- [6]股权激励、盈余操纵与国有股减持[J]. 陈千里.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7]国有资产提高中国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研究[D]. 金刚. 辽宁大学, 2007(05)
- [8]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D]. 吴广灼. 武汉大学, 2007(03)
- [9]理性恐慌,流动性黑洞和国有股减持之谜[J]. 陈灯塔,周颖刚. 经济学(季刊), 2006(01)
- [10]理性恐慌,流动性黑洞和国有股减持之谜[A]. 陈灯塔,周颖刚. 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2期(总第20期), 2006(总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