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期刊评价增加网络引文评价指标的思考——以《图书情报工作》1997~2002年网络引文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修涵[1](2021)在《Altmetrics视角下的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研究中,学术论文是最常见和实用的学术成果类型。学术论文不仅是学术交流的成果展示工具,其自身还具有信息传播属性,是衡量个体和科研团体学术成果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学术交流模式的改变,如何对学术论文进行科学、全面、公正的评价,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学术成果早期评价体系中,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因其易获得性和直观性成为传统论文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2.0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方式和信息载体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用户热衷于在网络上分享和讨论学术成果,这些学术成果在社会领域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彼时,学者们认识到基于引文指标的传统评价体系已无法满足学术成果影响力评价要求,开始思考如何将网络环境下产生的影响力纳入学术论文评价体系,Altmetrics的提出为学者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阅读和梳理相关文献,针对目前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运用Altmetrics指标评价论文影响力的可行性。首先,根据指标覆盖率对Altmetrics指标进行初步筛选,接着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标进行分类及分层,在权重计算方法上采用TF-IDF方法,最终构建出基于Altmetrics的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评价模型构建完成后,通过论文在三个维度的得分情况,观察论文在研究主题和不同学科的上的差别,并对评价结果与传统引文指标的关系、评价结果与开放存取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基于Altmetrics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目前Altmetrics平台以及评价指标数量众多,但指标的覆盖率偏低,某些指标不能简单的通过提及次数来确定权重,更应该注重指标本身的属性和价值。第二,三个维度下的高得分论文的研究主题存在差异,且不同学科对于Altmetrics评价模型的反应程度不同,因此对论文进行影响力评价时应根据所在学科具体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评价指标。第三,基于Altmetrics的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与传统被引频次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可以认为Altmetrics评价体系是对传统引文评价体系的良好补充,其中受众利用维度与被引频次的相关程度和AUC值最高,因此该维度下的指标可以较准确的对文献被标记为高被引论文的概率进行预测。第四,Altmetrics评价体系下,论文是否开放获取对高质量论文的影响较小,文章能否在Altmetrics评价体系中获取更高的得分主要取决于论文本身的质量。在后续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扩大期刊的选择范围,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谢云东[2](2021)在《基于编委和引文指标的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术性期刊,作为知识传播、科学交流以及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展现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竞争力和科学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问题十分关注,特别在当前一流学科培育与建设背景下,学术期刊影响力测度研究显得尤为关键。众所周知,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度量需要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任何一个指标都不能独立承担期刊评价工作。然而,当前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单一的传统引文指标,其仅仅从引文维度研究科学活动。虽然期刊编委特征尤其是编委学术成就逐渐被视为了解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途经,但现有研究对其探讨的深度和广度仍然不够。因此,本文在深入挖掘多维编委数据的基础上,将编委维度和引文维度的评价指标相结合,以综合分析学术期刊影响力,并对其评价效果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首先立足于引文维度,以运筹学与管理科学领域46种样本期刊为评价对象,综合考虑基于WoS和Scopus引文数据库开发的传统引文指标,重点研究其中15个指标的来源、定义、优势及缺陷;本文主要分析这两个数据库传统引文指标的评价结果及其相关程度,进而探讨这些指标在识别同行评议期刊列表(UTD24期刊)方面的有效性。其次,本研究利用编委等级、不同等级编委规模、编委学术成就等多维数据来构建编委学术指数,进而基于编委学术指数评估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本文不仅分析不同编委学术指数在运筹学与管理科学领域期刊的评价结果,而且系统地分析这些指标的评价效果。最后,本文以运筹学与管理科学领域期刊为例,结合筛选后的编委学术指数和传统引文指标,从引文和编委两个维度综合评估期刊影响力;本研究不仅使用熵权TOPSIS法、CRITIC-VIKOR法和幂Bonferroni平均算子法等两两集成的评价方法,而且利用经典的模糊Borda法对这三个方法的结果进行组合评价。此外,本文对所有指标及方法的评价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所示。(1)基于WoS和Scopus引文数据库开发的传统引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了 CHL和CngHL,其他传统引文指标之间均呈积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和较强的相关性,即WoS和Scopus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指标之间呈现显着的一致性,并且这些指标在评价期刊影响力方面具备可比性和可替代性。进一步以6种UTD24期刊列表为评估基准发现,AIS和SJR评价表现最为优异,而CngHL评价效果最差。(2)通过编委等级、不同等级编委规模和编委学术成就来构建编委学术指数,不仅运用了基于客观文献数据的定量评价方法,而且结合了同行专家评议这一定性评价方法,能够更为合理科学地测度学术期刊影响力。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编委学术指数在评估学术期刊影响力方面基本合理可靠,并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有着差异化价值。此外,评估这些指标排序结果后发现,基于篇均引用次数的编委学术指数ETSI(x)评价效果最为出色,而ETSI(p)表现最差。(3)通过模糊Borda法对熵权TOPSIS法等两两集成方法的结果进行组合评价,不仅能够综合分析基于编委和引文维度的指标,而且可以充分考虑指标的信息量和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更为系统可靠地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研究表明,模糊Borda法和幂Bonferroni平均算子法的综合评价效果最为出色;熵权TOPSIS法和CRITIC-VIKOR法也保持着较高地识别顶级期刊的能力。最后本文进一步总结出:相对于其他指标及综合评价方法,AIS和SJR在识别运筹学与管理科学领域顶尖期刊方面更为有效。本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运用编辑计量和引文分析:等理论,系统研究了学术期刊影响力的综合评价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编辑计量学和学术期刊评价方面的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深入分析了考虑编委学术指数和传统引文指标的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问题,相关结论能够为有关部门推动一流期刊建设、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优化科研考核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王舒鑫[3](2021)在《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对科研成果的共享、科研经验的积累与科研进程的推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术期刊影响力反映了科技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对期刊进行学术影响力评价有助于提升期刊内在质量,使学术期刊在期刊同质化形势下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能够为学者在学术文献研读、学术研究、投稿等方面提供更为科学的导向,也为科研机构的管理与决策提供方向与重点。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已有研究多是把具有共同研究主题的文献作为专题文献,更多的是将期刊文献主要划分为综述性文献、研究性文献及其他文献,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平均贡献度、对IF的贡献率等指标探究不同文献类型对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期刊的学术水平取决于刊载每一篇学术文献的水平。同时,期刊的组稿、选题、排版等也是影响学术期刊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分析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有助于学科期刊专题、专栏的策划及设计,增加期刊内容集中度,吸引更为优质的稿源,优化期刊质量,提高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探究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介绍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总结其特点,介绍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给出本研究主要的创新点。(2)从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被引频次及下载频次均值、中位数等方面,探究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特点。通过箱型图将2015~2019年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被引频次在上下四分位点、中位线、上下限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可视化对比,探析数据分布特征,以此分析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异同。(3)分别从图书情报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化学领域阐释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程度。对比剔除专题文献前后的期刊IF值,计算专题文献对IF的贡献度以及专题文献在总论文中的比重等指标,分析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力。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均值及中位数、剔除专题文献前后期刊IF变化、专题文献在总论文中的比重等方面,探究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对期刊的专题文献进行评估,为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提供一种新思路,可使评价视角更加全面。在实践层面,评价期刊专题文献的影响力可为期刊管理、决策、编辑等活动提供有效信息和服务,为优化期刊排版与专题设置提供参考,有助于体现期刊特色,提升办刊质量。同时为文献服务机构提供选择期刊的标准,加强图书馆资源建设,优化读者阅读服务。
马峥[4](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吕晓赞[5](2020)在《文献计量学视角下跨学科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 ——以大数据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科学知识生产的重要模式,跨学科研究已成为推动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促进科学发现、知识创新以及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全面理解跨学科研究、系统分析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的特征,并通过这种理解达成对科学发展特点的客观认识,是认识当代科学发展规律、有效规划和实施科技管理的重要前提。本文旨在从文献计量视角系统认识并研究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及其特征,以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维度。为全面系统地考查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及其特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根据已有研究总结和归纳科学知识生产的要素系统及其特征,提炼量化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分析框架。文献调研结果发现,当前学术界关于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通过定性描述总结和概括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新特征,并形成了以“大科学”、“知识生产模式2”、“后学院科学”和“三螺旋模型”等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生产新模式理论,但关于何为知识生产模式、如何系统地评估和量化知识生产模式等问题的研究十分匮乏。据此,本文从科学产出视角出发,以科学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计量理论和知识生产理论,将科学知识生产系统分解为知识生产主体、知识生产载体和知识生产客体三个要素系统,并据此建立量化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特征的分析框架。其次,考虑到大数据研究典型的跨学科性,本文以大数据研究为案例,对上述提出的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综合利用共现分析、引文分析和知识图谱等方法,量化了全球和我国大数据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的主要特征,发现当前大数据研究具有作者合作程度高、研究主题应用性强和跨学科性明显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思辨式”和“实验型”的科学研究模式,当代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模式在知识生产的主体、载体和客体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这些变化不仅反映科学自身发展的复杂性,同时也表明科学与社会其他部门如政府、产业等之间正在形成新的联系。与此同时,对比全球大数据研究的模式特征,我国的大数据研究在跨界合作、学科结构分布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均有可提升的空间。据此,本文从知识生产角度为我国跨学科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规划跨学科研究总体布局,明确跨学科研究主题及其发展战略;2)成立跨学科研究中心,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研究,大力支持跨学科和跨界合作;3)顺应科技全球化趋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4)突出研究重点难点,以点带面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整体发展。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基于现有理论提出跨学科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的文献计量分析框架,从知识生产主体、客体和载体角度解析跨学科研究的主要特征;2)以大数据研究为例对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提供了对全球和我国大数据研究宏观动态发展模式的系统认识;3)以引文分析、共现分析和信息可视化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了大数据研究的合作网络、学科结构和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4)从科研管理和科技评价的实践出发,本文对研究成果的分析角度和分析方式能够为科学发展和管理研究及其实践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刘畅[6](2020)在《中国社科期刊社交媒体影响力研究》文中认为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展示的重要载体,其学术影响力的大小影响着研究成果的权威性。随着社交媒体出现,学术期刊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开设账号,用户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移动阅读填补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以往基于传统介质的成熟的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学者们必须修正既往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近年来Altmetrics(替代计量学)成为衡量期刊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重要研究取向。本文借鉴Altmetrics研究范式,选择了我国两个最具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对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为《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年报》(2018)中我国的社科类Q1区、Q2区共165种期刊,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与微信指数(WCI)是否相关?与微博指数(BCI)是否相关?(2)社科类学术期刊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对其学术期刊影响力是否产生影响?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1)社科类期刊的微博平台对其学术影响力不相关,与社科类期刊普遍不重视微博的运营现象一致,也与微博对人际关系的集中度较差有关。(2)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对学术影响力产生影响,其指标除篇均阅读量外其余可以作为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的补充,微信公众号运营的越好,其对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作用越大。(3)根据社科类期刊在社交媒体上的运营现状,将运营情况良好的期刊账号与运营情况较差的期刊账号做对比研究,提出提升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的几项措施:加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性;加强优质论文再加工,提高可读性;加强论文的优先出版,提高时效性。
王小凯[7](2020)在《国内科学计量学领域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学术图书是以系统化、集成化、长篇幅等特点呈现的知识载体,是学术交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参考文献的重要来源,对文化繁荣、技术创新、学科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学术图书的组成部分,参考文献是作者发生引用行为的标志。作者在撰写图书的过程中,会引用一定数量的文献,并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放于页脚或整本图书的后面。参考文献包含着重要的学术信息,是图书评价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研究某领域学术图书的参考文献是研究该领域作者、机构、图书影响力和学科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借助引文分析与学术评价理论,从参考文献入手,分析我国科学计量学领域学术图书的参考文献概况,研究国内科学计量学领域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首先,文章采集了计量学领域部分学术图书和期刊文章的参考文献数据,并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其次,文章分析了参考文献的数量、类型、来源、年份等,把握了学术图书参考文献的整体概况,从学术图书的引用偏好、引用时滞、国内作者的被引情况等方面,研究了学术图书的自引率、中外文引用差异、各类型参考文献的被引时滞以及国内被引作者的基本情况,力图多角度分析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再次,文章从引用类型、引用时滞、中文核心期刊的被引等方面,对比分析期刊文章和学术图书的引用差异,进一步突出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最后,文章从学术图书参考文献着录存在的问题和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两方面做了总结与展望。科学计量学领域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可归纳为几点:(1)参考文献的数量与图书篇幅没有明显的关系,但受到了图书出版时间和研究主题的影响。(2)学术图书的参考文献类型多样,各类型参考文献占比差异大,跨学科引用较少,中文参考文献与外文参考文献的来源特征差异明显。(3)学术图书参考文献的出版时间跨度大,出版时间较早的参考文献多为外文文献。(4)部分学术图书的自引比率较低,前期研究成果积累较少,引种语种分布不均衡,过多地引用了某一语种文献,存在着对研究现状把握不准、创新性不足的情况。(5)与期刊论文相比,学术图书参考文献的引用时滞较大、出版时间较早,文献新颖性有待提高。(6)在学术图书的参考文献中,领域内知名学者和潜力学者的着作较多,这些高被引学者一般也拥有较高的h指数和g指数。
郝玉珊[8](2020)在《基于被引分布均衡性与被引时间异质性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学术期刊在知识交流与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学术期刊作为记录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论文的同时,也为建立各类数据库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支持。学术期刊的重要性决定了学术期刊的评价变得越发重要,如何构建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已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梳理已有研究发现,目前,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指标有很多,就研究视角来讲,包括引文数量、施引质量、经典论文等方面,就研究方法来讲,包括单一指标评价、多属性综合评价和组合评价等。在引文质量方面,现有学者大都基于PageRank算法或改进后的Page Rank算法进行期刊评价研究,认为施引文献的影响力越高,期刊的影响力越高,即越被高质量期刊引用的期刊其价值越能得到认可。在引文数量方面,已有研究大都从引文数量的集中性出发,认为平均被引频次越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越高,忽略了期刊被引的其他特征。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期刊被引分布的均衡性特征测度期刊的平均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期刊被引分布的时间特征提出用于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新方法。本文研究内容具体分为五个章节:第1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并分别从被引分布均衡性、被引时间异质性两方面系统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的研究现状,然后简要介绍本研究用到的研究方法与工具,最后给出研究目标和创新点。第2章介绍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研究中具体使用的计算方法(如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第3章提出基于被引均衡性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利用改进后的泰尔指数修正期刊平均被引频次,构建期刊平均影响力指标(Mean Influence,简称MI)。从期刊被引分布的集中性与均衡性两方面评价期刊,并对Web of Science与Scopus两个数据库同时收录的图书情报领域的40种期刊进行实证研究,分析MI指数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第4章是在第3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期刊论文被引的时间特征,从期刊被引分布均衡性与被引时间异质性两个方面综合评价期刊。首先,利用第3章提到的被引均衡性指标衡量期刊被引分布的均衡性;然后,基于期刊被引时间异质性计算加权篇均被引频次;最后,利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将被引分布均衡性与被引时间异质性相结合,构建用于评价期刊的综合性指标—关联度指数(Relevance Index,简称RI)。利用与第3章相同的期刊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JIF、h指数,RI指数能具体考虑到每一篇论文的被引频次,在关注期刊被引分布集中性的同时,能够兼顾被引分布的均衡性,识别出平均影响力较高的期刊;能综合考虑不同时间特征对期刊被引的影响,权重分配更合理,时效性更强。第5章主要是对基于被引分布均衡性与被引时间异质性的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的总结,通过比较MI指数、RI指数的评价效果,发现:相比于MI指数,RI指数能够考虑期刊被引时间的异质性,时效性更强,权重分配更合理,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最后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后续研究要改进的方向。理论上讲评价指标并非考虑的因素越多效果越优,而是要逐步深入探究其合理性。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期刊被引分布的均衡性特征评价学术期刊的平均影响力,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期刊被引分布的时间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到用于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为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提供一种新思路。
杜杏叶[9](2019)在《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以学术论文为载体的科研成果是国家知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术论文进行科学评价是进行知识创新绩效评价的前提。目前,科研成果评价主要以专家匿名的方式进行评审,这种方式受专家自身学术知识水平和学科领域范围等限制,其评审的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使得一些优质科研成果被遗漏或迟滞发表,也可能使另一些学术价值相对不高的成果发表在重要的学术期刊上。这将给科学研究的发展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对国家创新能力发展带来负向作用。当前,学术界科研作假等学术不端现象屡有出现,催生了全社会对科研成果尤其是学术论文进行科学评价的迫切需求。因此本研究以人工智能等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并结合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实践,构建了学术论文智能评价的关键指标,提出智能化评价方法,以期将学术成果评价从主要依靠人工评价转向智能化评价,克服纯粹依靠专家匿名评审的不足。在对当前学术论文评价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将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构建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体系。在对学术论文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专家评价意见进行编码分析,通过对五个主范畴的研究和比较分析,系统梳理了主范畴与学术论文评审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出结构层次清晰的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进一步完善了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体系。(2)建立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在传统学术论文评审流程基础上,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其他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的过程,将智能化框架分为三个主要模块:一是自动规范性检查模块;二是专家评价系统模块;三是编辑部处理模块。该智能化评价框架有望将基于智能化评价的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方法形成可供学术界实际应用的流程,在实施科学评价的同时,推动学术论文的规范化写作,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并最终促进科学研究成果更好地传播与交流。(3)提出学术论文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方法。构建了学术论文选题新颖度识别与评价流程。进而提出了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过程,通过构建研究热点地图、特征向量分析及新颖性判断实现选题新颖性指标的智能化评价。最后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4)提出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方法。在学术论文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学术论文知识元本体模型,提出了知识元抽取规则,利用Word2Vec和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方法对学术论文理论与方法创新进行分类,采用SVM模型构建知识元抽取规则库。在学术论文知识元库构建基础上,提出学术论文研究问题创新性、理论创新性、方法创新性、结论创新性智能化评价的基本方法,构建学术论文创新性智能化评价过程,最后采用实证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5)提出学术论文引文科学性智能化评价方法。分析引文层次,构建引文评价维度。提出基于引文的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思路和步骤,包括高相关学术论文识别、目标文章引用类型识别等内容,构建引文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评价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引文评价模型进行修正。本文基于智能化评价的研究视角,运用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学术论文评价框架,突破了传统学术论文基于有限同行的评价模式,克服了专家评议的主观性弊端,同时提升了学术论文评价的效率和质量。在理论层面,通过建立学术论文关键指标及其智能化评价框架,将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方法融入了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完善和深化了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在实践层面,构建了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选题新颖度、内容创新性和引文科学性三个主要指标的智能化评价过程。本研究建立了可供学术界实际应用的论文智能化评价流程,能够引导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化,促进科学研究成果高效传播与交流,提升科学成果评价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成果评价的发展。未来将建立智能化综合评价系统,实现学术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价值性等的评价和自动评审意见的撰写,以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评价领域的深度应用。
彭秋茹[10](2019)在《融合引文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报纸论文,即发表在报纸上的学术性论文,不包括新闻稿件等,最典型的是各大报纸的理论版所刊载的论文。报纸论文作为学术论文的一种类型,不仅具有新闻报道的特性,还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交流思想、发表成果的重要平台之一。但是对于报纸论文这种特殊的、重要的学术成果形式的影响力评价,学界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还比较少。通过研究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法,对报纸论文影响力进行有效评价,有利于完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对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等学科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有利于扩大科研评价对象的范围,促进学术成果多途径多渠道展示与传播,从而改善科研管理生态。本文从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出发,首先基于引文计量的方法构建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Altmetrics方法设计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的评价策略,接下来基于逼近理想点法(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提出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案,最后以《光明日报》理论版刊载的报纸论文作为实证对象,对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相关研究的综述。通过对影响力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本文整理出同行评议、引文计量、Altmetrics等评价方法的发展脉络、数据源和工具、指标和方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内容。通过分析发现报纸论文作为学术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影响力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较少,关于报纸论文的影响力评价问题亟待解决。(2)报纸论文基本特点的分析。本文对报纸论文进行界定,并详细地从出版和评价两个角度定性分析了报纸论文的特点。通过比较选择《光明日报》理论版论文作为报纸论文的典型代表,并将报纸论文与同学科的期刊论文从引用、下载和网络传播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定量分析。(3)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框架的研究。本文探讨了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基于传播行为的报纸论文影响力产生来源。基于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逼近理想点法(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等设计了报纸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方案。(4)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的研究。学术影响力方面,本文讨论了传统引文计量指标和基于全文本分析法的引文计量指标对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的适用性,构建了由被引次数、他引次数、论文h指数、引用强度、引用位置加权强度、引用情感加权强度等引文计量指标组成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社会影响力方面,针对中文数据的环境下Altmetrics本地化的问题,本文从基于搜索引擎获取报纸论文网络传播数据、分析网站信息确定评价指标数据源、计算和分析Altmetrics评价指标值等方面来构建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5)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本文以《光明日报》理论版刊载的报纸论文作为实证评价对象,详细地阐述了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取与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评价结果的计算等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操作流程和步骤,通过分析评价方法的评价效果,验证了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旨在构建融合引文计量和Altmetr 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解决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体现在:(1)针对报纸论文这一特殊学术成果类型,本文充分考虑了报纸论文在学术讨论和社会传播方面发挥的双重作用,形成了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相互补充的综合性影响力评价框架,拓展了影响力评价的研究主体,弥补了学术成果影响力评价研究的缺陷,丰富了学术成果评价的理论体系。(2)本文提出了包含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方面指标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完整的融合引文计量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在引文计量方面,本文运用全文本分析方法,将引用强度、引用位置、引用情感等要素引入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补充传统引文计量指标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要素的指标值计算方案,改善了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效果。在Altmetrics方面,本文提出了 Altmetr ics指标用于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的本地化解决方案,挖掘了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数据源,构建了适用于中文报纸论文的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相应的指标值计算方法。(3)本文基于逼近理想点(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数学方法设计了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的合成方案,通过计算报纸论文与理想样本在指标数值和分布上的相对贴合程度来进行比较和排序,有效地避免了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数据差异的问题,为科研管理部门开展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操作方案。
二、核心期刊评价增加网络引文评价指标的思考——以《图书情报工作》1997~2002年网络引文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心期刊评价增加网络引文评价指标的思考——以《图书情报工作》1997~2002年网络引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Altmetrics视角下的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基本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Altmetrics概述 |
2.1.1 Altmetrics的提出背景 |
2.1.2 Altmetrics 的指标及工具 |
2.1.3 Altmetrics的应用 |
2.2 影响力相关概述 |
2.2.1 学术成果影响力概述 |
2.2.2 学术成果影响力评价方法概述 |
第三章 基于Altmetrics的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 |
3.1 学术论文影响力产生路径分析 |
3.2 Altmetrics指标分层评价论文影响力的必要性 |
3.3 TF-IDF 思想应用于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可行性 |
第四章 基于Altmetrics的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获取途径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获取途径 |
4.2 指标种类及指标的初步筛选 |
4.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分层构建 |
4.3.1 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3.2 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4.4 基于TF-IDF的指标权重计算 |
第五章 基于Altmetrics的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分析 |
5.1 高得分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
5.2 不同学科论文得分等级分析 |
5.3 Altmetrics 评价体系与传统引文评价体系的关系分析 |
5.3.1 评价结果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
5.3.2 评价结果与被引频次的回归与预测分析 |
5.4 Altmetrics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编委和引文指标的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学术期刊评价相关理论综述 |
2.1.1 学术期刊的起源 |
2.1.2 学术期刊评价基础理论 |
2.1.3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 |
2.2 编辑计量学相关理论综述 |
2.2.1 编辑及编辑计量学概述 |
2.2.2 编辑计量学研究 |
2.3 引文分析相关理论综述 |
2.3.1 引用和引文概念辨析 |
2.3.2 引用行为理论 |
2.3.3 引用动机研究 |
2.3.4 引文分析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传统引文指标的学术期刊评价研究 |
3.1 数据收集 |
3.1.1 确定样本期刊 |
3.1.2 确定基准期刊 |
3.1.3 选取传统引文指标 |
3.2 WoS传统引文指标 |
3.2.1 TC |
3.2.2 JIF |
3.2.3 JII、IFJSC和IF5 |
3.2.4 CHL和CngHL |
3.2.5 EF和AIS |
3.3 Scopus传统引文指标 |
3.3.1 TC3 |
3.3.2 CS和SIF |
3.3.3 SJR |
3.3.4 SNIP |
3.3.5 H指数 |
3.4 评估传统引文指标的结果 |
3.4.1 相关性分析 |
3.4.2 排序结果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编委学术指数的学术期刊评价研究 |
4.1 数据与方法 |
4.2 编委学术指数的构建 |
4.2.1 确定编委等级及其权重 |
4.2.2 构建编委学术指数 |
4.3 编委学术指数的实证分析 |
4.3.1 编委规模 |
4.3.2 编委学术成果 |
4.3.3 编委学术指数得分 |
4.4 评估编委学术指数的结果 |
4.4.1 相关性分析 |
4.4.2 排序结果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编委学术指数和传统引文指标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研究 |
5.1 数据与方法 |
5.1.1 指标选取 |
5.1.2 确定评价方法 |
5.2 熵权TOPSIS法 |
5.2.1 方法介绍 |
5.2.2 构建模型 |
5.2.3 指标权重及期刊评价 |
5.3 CRITIC-VIKOR法 |
5.3.1 方法介绍 |
5.3.2 构建模型 |
5.3.3 指标权重及期刊评价 |
5.4 幂Bonferroni平均算子法 |
5.4.1 方法介绍 |
5.4.2 构建模型 |
5.4.3 期刊评价 |
5.5 模糊Borda法 |
5.5.1 方法介绍 |
5.5.2 构建模型 |
5.5.3 一致性检验及期刊评价 |
5.6 评估综合评价方法及指标的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专题文献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期刊影响力 |
2.1.1 期刊影响力评价相关理论 |
2.1.2 学术期刊影响力定量评价方法 |
2.2 学术文献影响力定量评价方法 |
第3章 专题文献、非专题文献的影响力对比 |
3.1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界定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影响力对比分析 |
3.3.1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被引频次对比 |
3.3.2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下载频次对比 |
3.3.3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中位数对比 |
3.4 专题文献与非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学科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对比 |
4.1 不同学科领域专题文献的分布特点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 不同学科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分析 |
4.3.1 图书情报学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 |
4.3.2 新闻传播学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 |
4.3.3 计算机科学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 |
4.3.4 化学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 |
4.4 不同学科领域专题文献对期刊IF的影响差异性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
2.3.1 热力学熵概念 |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
2.3.3 信息熵概念 |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
2.3.5 信息熵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
3.2.1 构造指标矩阵 |
3.2.2 标准化处理 |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
3.3.1 数据来源 |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
3.3.3 指标计算 |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
3.4 小结 |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
4.1.1 研究假设 |
4.1.2 测度思路 |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
4.3.1 实证测算 |
4.3.2 结果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
5.1 构建指标体系 |
5.1.1 准则层构建 |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
5.2.3 计算权重 |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
5.3.1 样本的特点 |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
6.3 讨论 |
6.3.1 未来研究展望 |
6.3.2 研究局限性 |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文献计量学视角下跨学科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 ——以大数据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及其重要作用 |
1.1.2 知识生产模式是科学研究的核心要素 |
1.1.3 文献计量学在发现科学发展规律中的独特作用 |
1.1.4 大数据研究的重要性及其跨学科特征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跨学科研究 |
1.3.2 知识生产模式 |
1.3.3 大数据计量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跨学科研究理论 |
2.1.1 跨学科研究的概念发展 |
2.1.2 跨学科研究的动力机制 |
2.1.3 跨学科研究的特征与类型 |
2.2 科学知识生产理论 |
2.2.1 科学知识及其特征 |
2.2.2 科学知识生产的特征 |
2.3 知识生产新模式理论 |
2.3.1 “小科学”到“大科学” |
2.3.2 “学院科学”和“后学院科学” |
2.3.3 知识生产“模式1”和“模式2” |
2.3.4 “三螺旋”理论 |
2.4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4.1 科学文献及其类型 |
2.4.2 科学文献的评价功能 |
2.4.3 科学文献评价功能的实现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3 分析框架建构 |
3.1 知识生产要素 |
3.1.1 要素构成 |
3.1.2 要素间关系 |
3.2 分析视角与框架建构 |
3.2.1 分析视角 |
3.2.2 分析框架构建 |
3.3 研究数据与指标介绍 |
3.3.1 数据库与检索策略 |
3.3.2 主要指标介绍 |
3.4 本章小结 |
4 大数据研究产出概况 |
4.1 大数据论文的产出特征 |
4.1.1 时间分布 |
4.1.2 国家分布 |
4.2 大数据研究的学术影响力 |
4.2.1 施引文献学科分布 |
4.2.2 施引文献主题分布 |
4.2.3 高被引论文 |
4.3 本章小结 |
5 大数据研究的主体特征 |
5.1 作者及其合作 |
5.1.1 规模与特征 |
5.1.2 合作模式 |
5.2 机构及其合作 |
5.2.1 规模与特征 |
5.2.2 合作模式 |
5.3 国家及其合作 |
5.3.1 规模与特征 |
5.3.2 合作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6 大数据研究的载体特征 |
6.1 期刊与学科分布 |
6.1.1 主要期刊 |
6.1.2 期刊所属学科分布 |
6.2 跨学科性 |
6.2.1 跨学科性测度 |
6.2.2 主要来源学科 |
6.2.3 核心文献 |
6.3 本章小结 |
7 大数据研究的客体特征 |
7.1 基于关键词的知识点分析 |
7.1.1 高频关键词 |
7.1.2 关键词聚类网络 |
7.2 基于论文的研究主题分析 |
7.2.1 CWTS论文主题分类系统 |
7.2.2 大数据研究主题分布 |
7.3 基于论文聚类的研究方向分析 |
7.3.1 耦合网络 |
7.3.2 共被引网络 |
7.4 本章小结 |
8 我国大数据研究的特征 |
8.1 主体特征 |
8.1.1 核心作者与机构 |
8.1.2 合作模式 |
8.2 载体特征 |
8.2.1 期刊分布 |
8.2.2 学科分布 |
8.2.3 跨学科性 |
8.2.4 核心文献 |
8.3 客体特征 |
8.3.1 高频关键词 |
8.3.2 论文主题分布 |
8.3.3 论文聚类网络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6)中国社科期刊社交媒体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学术期刊评价的研究 |
1.2.2 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 |
1.2.3 关于学术期刊在社交媒体中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相关概念阐释 |
1.5.1 新媒体、社交媒体、自媒体 |
1.5.2 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交媒体影响力 |
1.5.3 知识扩散理论 |
2 学术期刊在社交媒体中的影响力评价 |
2.1 常见的社交媒体 |
2.2 学术期刊在社交媒体中的特征 |
2.3 学术期刊在社交媒体中影响力评价指标 |
2.3.1 微博指数 |
2.3.2 微信指数 |
2.4 小结 |
3 微博平台:社科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
3.1 数据源和评价指标 |
3.1.1 数据收集 |
3.1.2 内容分析 |
3.2 研究假设 |
3.3 数据分析与结论 |
3.4 小结 |
4 微信公众平台:社科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
4.1 数据源和评价指标 |
4.2 数据分析 |
4.2.1 样本的总体描述 |
4.2.2 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3 指标间的回归分析 |
4.3 对比研究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学术期刊在不同社交媒体上的扩散机制差异 |
5.2.1 学术期刊在微信和微博中的社会关系 |
5.2.2 学术期刊在微信和微博中的知识扩散机制 |
5.3 提升我国社科期刊社交媒体影响力的建议 |
5.3.1 加强社科期刊在社交媒体中的功能建设,提高服务性 |
5.3.2 加强期刊优质论文的再加工,提高可读性 |
5.3.3 加强论文在社交媒体平台的优先出版,提高时效性 |
参考文献 |
(7)国内科学计量学领域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工具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学术图书 |
2.2 引用特征 |
2.3 引文分析 |
2.4 学术评价 |
3 样本数据概况 |
3.1 数据来源 |
3.2 学术图书 |
3.3 期刊文章 |
4 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研究 |
4.1 引用数量分析 |
4.1.1 引用数量与图书出版时间 |
4.1.2 引用数量与图书篇幅 |
4.2 引用类型及来源分析 |
4.2.1 引用类型分析 |
4.2.2 引用来源分析 |
4.3 引用时间分析 |
4.3.1 引用年份分析 |
4.3.2 时间差均值分析 |
4.4 引用偏好分析 |
4.4.1 自引分析 |
4.4.2 引用语种分析 |
4.5 引用时滞分析 |
4.5.1 期刊文章被引时滞分析 |
4.5.2 学术专着被引时滞分析 |
4.5.3 网络资源被引时滞分析 |
4.6 国内高被引学者分析 |
5 学术图书与期刊论文的引用比较研究 |
5.1 引用类型比较分析 |
5.2 引用时滞比较分析 |
5.3 中文核心期刊的被引比较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参考文献着录存在的问题 |
6.1.2 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表 4.2 2016年后出版图书 |
附录 B 学术图书列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被引分布均衡性与被引时间异质性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基于被引分布特征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基于被引时间特征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工具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学术期刊影响力 |
2.1.1 学术期刊影响力的相关概念 |
2.1.2 期刊被引频次与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关系 |
2.2 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 已有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 |
2.3.1 单指标评价法 |
2.3.2 多属性综合评价法 |
2.3.3 组合评价法 |
2.4 学术期刊影响力相关计算方法 |
2.4.1 熵权法 |
2.4.2 灰色关联分析法 |
2.4.3 相关分析法 |
第3章 基于被引分布均衡性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MI指数 |
3.1 指标构建 |
3.1.1 基于改进泰尔指数的期刊被引均衡性 |
3.1.2 平均影响力指标MI指数 |
3.2 实证分析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统计结果分析 |
3.2.3 相关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被引分布均衡性与被引时间异质性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RI指数 |
4.1 指标构建 |
4.1.1 基于被引分布均衡性的期刊稳定因子 |
4.1.2 基于被引时间异质性的加权篇均被引频次 |
4.1.3 关联度指标RI指数 |
4.2 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2 统计结果分析 |
4.2.3 相关分析 |
4.2.4 统计学特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MI指数与RI指数的对比分析 |
5.2 论文总结 |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学术论文评价研究 |
1.3.2 国外学术论文评价研究 |
1.3.3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学术论文 |
2.1.1 学术论文的内涵、结构与要素 |
2.1.2 学术论文与知识生产 |
2.1.3 学术论文与知识创新 |
2.2 学术论文评价 |
2.2.1 学术论文评价涵义 |
2.2.2 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
2.2.3 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 |
2.3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 |
2.3.1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内涵 |
2.3.2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过程 |
2.4 扎根理论 |
2.5 知识元理论 |
2.5.1 知识元概念 |
2.5.2 知识元分类与描述 |
2.5.3 知识元的抽取与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方法 |
3.1 机器学习 |
3.2 专家系统 |
3.3 文本分析 |
3.4 LDA主题识别模型 |
3.5 知识图谱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术论文关键指标分析及智能化评价框架 |
4.1 学术论文评价关键指标解析 |
4.2 专家评价意见数据分析 |
4.3 关键指标体系构建 |
4.4 学术论文智能化评价框架 |
4.5 智能化评价指标提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术论文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 |
5.1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概述 |
5.2 学术论文选题新颖度识别与判断流程 |
5.3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过程 |
5.4 选题新颖性智能化评价实例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术论文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 |
6.1 内容创新性智能化评价概述 |
6.2 学术论文知识元本体 |
6.3 学术论文知识元抽取 |
6.4 学术论文创新智能化评价过程 |
6.5 学术论文创新智能化评价实证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学术论文引文科学性智能化评价 |
7.1 引文指标智能化评价概述 |
7.2 引文评价层次 |
7.2.1 引用层面 |
7.2.2 引用评价 |
7.3 基于引文的智能化评价过程 |
7.3.1 评价思路 |
7.3.2 评价步骤 |
7.4 构建引文智能化评价指标模型 |
7.5 引文指标智能化评价实例检验 |
7.5.1 数据收集 |
7.5.2 结果分析 |
7.5.3 指标验证 |
7.6 引文评价指标模型及计算的修订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8.2.1 研究局限性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与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融合引文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影响力及影响力评价 |
2.2 影响力评价方法 |
2.2.1 同行评议 |
2.2.2 引文计量 |
2.2.3 Altmetrics |
2.2.4 多指标综合评价 |
2.3 影响力评价对象 |
2.4 报纸论文及其影响力评价 |
2.4.1 报纸论文 |
2.4.2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 |
2.5 简要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报纸论文的特点分析 |
3.1 报纸论文特点的定性分析 |
3.1.1 报纸论文的界定 |
3.1.2 报纸论文出版特点的定性分析 |
3.1.3 报纸论文评价特点的定性分析 |
3.2 报纸论文特点的定量分析 |
3.2.1 报纸论文测评对象的选择 |
3.2.2 报纸论文出版特点的定量分析 |
3.2.3 报纸论文评价特点的定量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框架 |
4.1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4.1.1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性 |
4.1.2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依据 |
4.1.3 基于传播行为的报纸论文影响力产生来源 |
4.2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基本框架 |
4.2.1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决策模型选择 |
4.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基于变异系数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4 基于TOPSIS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合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引文计量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 |
5.1 基于引文计量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传统引文计量评价指标 |
5.1.2 基于全文本分析法的引文计量评价指标 |
5.1.3 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筛选 |
5.2 基于引文计量的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和计算 |
5.2.1 传统引文计量数据获取 |
5.2.2 全文本分析法引文计量数据获取 |
5.2.3 报纸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值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 |
6.1 Altmetrics指标对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的适用性 |
6.1.1 Altmetrics常见评价指标及数据获取方式 |
6.1.2 Altmetrics评价指标对报纸论文的适用性 |
6.2 基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报纸论文网络传播数据采集 |
6.2.2 报纸论文网络传播来源分析 |
6.2.3 报纸论文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设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
7.1 实证对象数据获取 |
7.2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标准化处理 |
7.2.1 实证对象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 |
7.2.2 实证对象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获取 |
7.2.3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分析 |
7.2.4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7.3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
7.4 实证对象影响力评价结果计算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局限性及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四、核心期刊评价增加网络引文评价指标的思考——以《图书情报工作》1997~2002年网络引文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Altmetrics视角下的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王修涵.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基于编委和引文指标的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研究[D]. 谢云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不同学科专题文献对期刊影响力的差异性对比研究[D]. 王舒鑫.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5]文献计量学视角下跨学科研究的知识生产模式研究 ——以大数据研究为例[D]. 吕晓赞. 浙江大学, 2020
- [6]中国社科期刊社交媒体影响力研究[D]. 刘畅.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7]国内科学计量学领域学术图书的引用特征研究[D]. 王小凯. 郑州大学, 2020(02)
- [8]基于被引分布均衡性与被引时间异质性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研究[D]. 郝玉珊.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学术论文关键指标智能化评价研究[D]. 杜杏叶. 吉林大学, 2019(02)
- [10]融合引文与Altmetrics的报纸论文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D]. 彭秋茹.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