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资源,产业创新,竞争力差异
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杨头平,潘桑桑[1](2018)在《中部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基础竞争力、显性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叁个层面构建评价体系,基于构建的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中部六省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并根据评价结果采用对应分析法剖析竞争力差异的根源。结果表明:(1)湖南、湖北文化产业竞争力在中部具有优势,江西、河南、山西、安徽四地区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处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以下;(2)基础竞争力对应分析表明,差异根源主要在于文化产业基建投资额和人均文化事业费,需要结合自身地区特征加强产业发展支撑;(3)显性竞争力差异对应分析显示,提升的关键是各省区需结合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特色,做长产业链条,调整行业结构,实现产业发展的提档;(4)潜在竞争力差异对应分析表明,各省在产业创新、产业成长与产业需求都有自身的相对优劣势,但不可忽视的是需进一步加大产业创新进而培育新兴文化消费市场。(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8年12期)
朱飞[2](2018)在《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环太湖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测度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达、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而进一步挖掘其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对打造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和产品,使其成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文化旅游胜地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运用熵权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并通过TOPSIS评价方法对环太湖地区20个县市区的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予以测度,同时利用产业的核心、基础、环境和可持续竞争力等要素揭示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环太湖地区各县市区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且产业竞争力要素协调度不足;就产业综合竞争力而言,苏州城区等地区强势地位明显,溧阳市等相对处于优势地位,而嘉善县等则处于劣势地位且产业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为促进环太湖地区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协调发展,增强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给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信息。(本文来源于《兰州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曾涛[3](2016)在《我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作为20世纪90年代末源于西方经济学的概念,近年来在我国倍受关注。自2009年7月22日国家颁布《文化创意产业振兴规划》以来,围绕“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讨论和研究,逐步引向深入。其中一个特点是,“竞争力”概念被扩展到地区、城市、企业、组织等层面,尤其是“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明晰“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对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综合影响都极为重要。本文以“钻石理论”、“因果分析范式”、“国家软实力”等研究理论为基础,对传统“弓弦箭”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新型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弓弦箭”模型,并创新性地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使用新一代量化统计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EM),按照“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竞争力评价的系统分析—竞争力评价的运算与检验—竞争力评价的结果应用及对策建议”的思路,重点对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和借鉴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以“钻石理论”的决定性因素与偶然性因素为建模框架、“因果分析范式”的“原因”与“结果”为运行逻辑、“国家软实力”的表现层,即文化创意产业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柔性评价指标“地区社会价值”为切入点,构建契合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弓弦箭”模型,并应用投射法,客观阐述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2)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系统分析。依托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弓弦箭”理论模型,在探究文化创意产业特征的基础上,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地区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度量模型,并从理论和实际视角对指标的具体构成进行阐释,分析整体评价体系中物理层与数据层之间的客观必然联系;(3)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的计算与检验。使用处于管理统计分析技术前沿,并在行为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研究中运用成熟的结构方程模型(SEM),跨领域应用于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的静态与动态实证计算研究当中,并以2003年-2012年十年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为样本,清晰呈现“地区社会价值”以及其他维度在整个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影响系数等;(4)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结果应用及对策建议。根据实证研究结论,从六个维度、八大地区入手,对不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析与纵向、横向对比,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地区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地区政府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段国蕊[4](2012)在《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地区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钻石模型"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并依此衡量了不同省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和竞争力来源。结果发现,地区间文化产业竞争力发展水平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优、劣势要素的分布极为不均衡。文化产业强省优势要素分布不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短板要素,而文化产业弱省则劣势要素集中,因此无论从地区层面还是国家层面,均不利于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加大文化产业要素系统的完善成为必然选择。(本文来源于《滨州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马玉琪[5](2012)在《中部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构建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地区六省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同,因而造成文化产业竞争力差异对比较为明显。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六省应该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大力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措施主要包括:加大文化产业投资力度,积极开发当地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集群效应,加强对文化企业的政策支持,健全文化基础设施,刺激文化消费等方面。(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期刊2012年05期)
王岚,赵国杰[6](2009)在《中国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把握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点,构造中国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依据模型总体框架,结合我国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考虑数据获取的可能性和科学性,从叁大模块八个竞争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了我国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外显竞争力模块进行了评价,从而测试了模型的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王岚[7](2008)在《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为选题,以文化产业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理论为基础,严格界定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并揭示其内涵,刻画出文化产业的产业特征,构建了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ANP模型;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创构了新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系统分析模式;从环渤海地区的视角,应用上述技术,以SWOT方法对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诊断分析,探索了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培育的战略选择和途径。论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技术路径;第二章对文化产业和竞争力理论梳理,评述了相关研究的概况;第叁章在严格界定文化产业竞争力概念和刻画文化产业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框架;第四章以ANP(网络层次分析法)形成了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建立了31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数据库;第五章运用统计分析技术,解析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时空差异;第六章从环渤海地区的视角,对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区域定位,提出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培育的战略选择和途径;第七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对未来研究工作的设想。论文的创造性成果主要体现在:首先,基于文化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解释,考虑ANP模型的特点尤其在指标权重确定的科学性,而创见性地构建了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ANP理论模型;其次,从中观层面较为全面地进行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划分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类型;借助统计分析软件,剖析了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和相关作用机制;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选择案例地区进行实证研究,探寻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培育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本文采用文献检索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做了必要的理论准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辟了文化产业量化研究的新思路;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探寻了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培育的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8-12-01)
王岚,赵国杰[8](2008)在《基于ANP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把握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影响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遵从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则,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造中国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依据模型总体框架,结合我国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和实际,考虑数据获取的可能性和科学性,确定了我国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本文来源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2008年07期)
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达、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而进一步挖掘其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对打造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和产品,使其成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文化旅游胜地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运用熵权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并通过TOPSIS评价方法对环太湖地区20个县市区的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予以测度,同时利用产业的核心、基础、环境和可持续竞争力等要素揭示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环太湖地区各县市区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且产业竞争力要素协调度不足;就产业综合竞争力而言,苏州城区等地区强势地位明显,溧阳市等相对处于优势地位,而嘉善县等则处于劣势地位且产业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为促进环太湖地区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协调发展,增强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给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信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杨头平,潘桑桑.中部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8
[2].朱飞.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环太湖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测度与评价[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8
[3].曾涛.我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4].段国蕊.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地区比较[J].滨州学院学报.2012
[5].马玉琪.中部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J].商业经济.2012
[6].王岚,赵国杰.中国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7].王岚.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
[8].王岚,赵国杰.基于ANP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