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效应论文-王哲

板块效应论文-王哲

导读:本文包含了板块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量策略,反转策略,行为金融学,板块效应

板块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哲[1](2018)在《A股全市场板块效应动量反转策略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金融学范畴中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股票价格已经充分反应了市场信息,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分析过去的经验从而获得超额利润。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市场发生的很多现象并不能用有效市场假说予以解释。2017年10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金融学理论被再度热议。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也会严重影响股票的价格,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动量策略正是投资者实践中的重要参考之一。动量效应是由Jegadeesh和Titman(1993)提出,揭示了股票收益率将会延续之前运动的方向,即在过去一段时间收益率高的股票在未来中短期的收益率仍然较高;收益率低的股票在未来中短期的收益率仍然较低。反转效应则是过去收益率较高的股票,在未来的收益率相对较低。由此延伸出了买入过去表现良好的股票组合(赢家组合)并卖出过去表现不好的股票组合(输家组合),称为动量策略(momentum strategy)。与之相对应的,是买入股票输家组合,卖出股票赢家组合,称为反转策略(contrarian strategy)。越来越多的研究实践证明,运用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投资者可以稳定获得超额回报。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随着对信息披露、内幕交易的从严监管,无端的概念炒作得到了大幅抑制,过去资金为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符合经济转型目标的行业出现了明显强于市场指数的走势,涌现出的行业龙头公司其股价走势更是远远跑赢市场指数。与此同时,缺乏投资逻辑支撑的上市公司,股价长期处于下降通道,证券流动性匮乏。在结构化特征明显的市场环境下,动量策略被研究者们以A股市场为背景,做了不同维度的讨论、分析和验证。目前此类研究以存在性相关实证研究为主,将动量效应具体用于实际投资策略中的研究仍然是少有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我国近年的经济发展方向、IPO常态化、结构化市场环境为基础,以板块效应的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为切入点,通过应用于计算机平台的量化交易手段,再辅以均线策略、成交额市场因子等手段对策略进行优化,使得本策略期望能获得明显领先于基准指数的收益。本研究最终认为,这种策略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8-05-01)

常齐臣[2](2018)在《媒体报道对公司IPO时的行业板块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以媒体关注度为主的因素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影响。首先研究了企业IPO对其所属行业板块内其他已上市企业股票收益的影响,然后利用我国最新市场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对以媒体关注度为主的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IPO行业板块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以2012-2017年度沪深股市IPO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以招股说明书发布日作为事件发生日期,并选定招股公告日到上市日前一天为事件窗口期,考察了在我国沪深股市是否存在IPO行业板块效应。紧接着我们又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媒体关注度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重要影响,并利用截面回归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沪深股市存在着明显的IPO行业板块效应,并且媒体关注度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大小有影响。本文的研究对实际投资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当市场上出现了公司IPO时,投资者可以做出更加理性的分析,通过分析IPO公司的企业特征、整个市场的投资环境、IPO公司所在的行业情况等,做出自己明智的判断,从而及时地调整投资组合,提前卖出未来很有可能减值的资产组合来规避风险损失,提前买入未来很有可能升值的资产组合以获取利润收益。而己经在A股市场上上市的企业,则能够据此来判断哪些将要IPO的企业可能会在上市后对自身股价产生冲击,从而提前采取措施,避免将要IPO的企业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01)

严文杰[3](2018)在《基于IPO行业板块效应的投资策略方案策划》一文中研究指出IPO行业板块效应即IPO事件对行业指数的影响,可分为正IPO行业板块效应和负IPO行业板块效应。本文主要是基于IPO行业板块效应进行投资策略的设计,并进行策略回测,给予投资者相关投资建议。文章结构主要包括IPO行业板块效应剖析与IPO行业板块效应存在性检验、IPO行业板块效应差异化分析与投资策略设计、基于IPO行业板块效应的投资策略回测。IPO行业板块效应剖析与存在性检验。首先本文对股市内IPO行业板块效应进行简单的现象描述,发现IPO事件前后行业指数有所变化;在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原因进行解释方面,本文认为人的非理性与羊群效应为主要原因;在IPO行业板块效应存在性检验方面,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最终得出整体上IPO行业板块效应均值为正,且结果显着,因此证明了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存在性。IPO行业板块效应差异化分析与投资策略设计。差异化分析方面,本文得出IPO行业板块效应与招股到上市时间间隔正相关、与招股前一个月行业收益率负相关,但是行业PE与IPO行业板块效应不相关。2017年IPO行业板块效应高于2014年、2015年与2016年,国有企业IPO行业板块效应高于非国有企业。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投资策略假设,即在事件窗口期(招股公告日至上市日)内选择招股到上市时间间隔较大的IPO样本所在的行业、招股前一个月行业收益率较低的行业、IPO样本为国有企业的行业构建投资组合,并在事件窗口期结束日卖出而获利。关于如何衡量招股前一个月行业收益率较低,本文建议处于小于均值、0-33%、0-25%的分位点区间内;关于如何衡量招股到上市时间间隔较长,本文建议处于大于均值、75%-100%、66%-100%的分位点区间内,这样的IPO行业板块效应较大。另外如果投资者资金量较大或者偏好低风险,则可选择以上建议区间的“大区间”,反之如果投资者资金量较小或者偏好高风险风险则可选择以上建议区间的“小区间”。IPO行业板块效应策略回测。本文对数据进行策略回测发现,结果符合IPO行业板块效应差异化分析,并且对策略进行改进后得出最终投资策略3,即在事件窗口期内,首先选择招股前一个月行业收益率较低的行业,再在所选行业内选择业绩较好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并在事件窗口期结束后卖出而获利。最后本文给出结论与建议。希望投资者理性看待IPO行业板块效应,文中投资策略可作为较好的投资参考,同时也指出文章存的不足。(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冯家丛,范馨月,尹贺[4](2017)在《研发投入对高科技公司价值的提升研究——基于滞后性分析与板块效应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对企业价值也产生着重大影响。文童以2007—2015年全部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通过实证检验判断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的R&D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滞后一至五年时显着正相关:接着将高科技公司分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叁个板块进行对比,实证结果显示,叁板块高科技公司的研发投入规模都逐年上升,但对比来看,创业板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正向促进作用优于中小板,中小板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正向促进作用优于主板。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管理者更深入地理解公司R&D的作用,正确面对其实际效益的滞后性,根据板块效应对R&D投入进行调整,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本文来源于《商业会计》期刊2017年09期)

刘元聪,朱素芳,刘怀东,郭幼明,熊幼武[5](2016)在《江汉经济开发区:“互联网+”产业“板块效应”凸显》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武汉正在创新道路上奋力前行,打造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江汉区作为武汉经济腾飞的领航者,响应时代召唤,“十叁五”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建设,助推产业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形成板块效应,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江汉经济开发区(江北(本文来源于《长江日报》期刊2016-11-14)

孙艾嘉[6](2016)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板块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股票市场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板块效应是我国股市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对投资者分析股市行情、决定投资力度等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单介绍了板块效应的形成因素,以及合理运用板块效应的几种策略。(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6年13期)

杨芮[7](2016)在《我国股票市场IPO行业板块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企业向社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企业进入二级市场募集资金的入口,我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截止到2015年,总共有3001家公司进行了IPO,同时这叁千多次的IPO使得上市公司募集到了23951亿的资金,由此看出IPO对证券市场的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其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由于IPO作为一个事件,而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板块效应,板块效应的产生可以由特定事件来推动,从而有学者通过研究IPO与行业板块之间的关系,发现了IPO行业板块效应,即某公司的IPO对其所在细分行业板块其他股票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或正或负,并得出IPO能为同行业板块的其他股票带来一个超额收益的结论。然而本文通过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前人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研究数据比较早,数据来源于1997年-2007年间上市公司,对于2005年以后的中国股票市场,这一效应是否仍然存在?能否仍然带来正的超额收益?二是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存在,是基于比价效应产生的,投资者情绪又对比价效应的显着性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那么基于不同投资者情绪下,IPO行业板块效应的表现又会是怎样的呢?学术界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基于以上两个问题,展开了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研究。通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市场分割模型来对IPO行业板块效应进行研究和度量。本文总共分为6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该部分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引入本文的研究主题、研究思路。最后对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一个阐述。第2章为文献综述。本章将国内外有关IPO叁大异象和IPO行业板块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一个梳理陈述,发现我国存在较高的新股抑价率,同时也存在新股长期弱势现象,与此同时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最后根据对所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和提出了以上两个问题。第3章为IPO行业板块效应的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本章介绍了对于检验IPO行业板块效应存在的方法,即事件研究法,以及对超额收益率的的度量方法,即FFJR (1969)的市场模型法,并对实证所用的数据来源以及数据的处理做一个详细的阐述。在数据处理上,本文做了一点创新,相比于前人对数据的处理,本文对数据进行了更为严格筛选,剔除了上市之前1个月内该股票所在细分行业存在IPO的股票,以及行业板块所包含的成分股少于5个的行业,有效的避免了连续两个IPO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新股长期弱势的影响,保证了我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第4章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实证分析。本章根据上一章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研究方法以及模型选择,将样本数据得出来的结果进行一个实证分析。根据我们对超额收益率以及事件窗口的描述性统计,我们得出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均值为0.0085,事件窗口的平均时间跨度为13.12天,约为2周,将均值换算为年化超额收益率后为23.56%。并且通过对累计超额收益率进行均值为0的假设检验,得出我国显着存在IPO行业板块效应,并且能带来正的超额收益率。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本章通过扩大事件窗口的长度来对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其结果也与我们之前的结论是一致的。本章并通过比价效应和行业信息效应来我们的研究结果进行了一个合理性解释。第5章为牛熊市背景下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实证研究。本章首先介绍牛市与熊市定义,以及对牛熊市的划分方法。本章选用修正后的BB转折点划分法,将样本数据按标准划分为了3个牛市2个熊市。然后根据划分的结果,采用市场分割法分别对牛市和熊市下IPO行业板块效应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根据我们对得到的超额收益率的描述性统计,我们发现,在牛市中超额收益率的均值为0.02805,在熊市中超额收益率的均值为-0.001460。然而在对牛熊市下的超额收益进行显着性检验时,发现在牛市中显着存在IPO行业板块效应,熊市中不显着。根据这样一个结果,本章进行了一个原因的分析,最后从叁个方便对此进行了解释。第一是我国属于弱有效市场,投资者情绪对证券市场能产生一定的波动,在牛市中,投资者情绪往往会比较乐观,由于存在“新股神话”导致新股在牛市中存在较高的抑价率,使得比价效应非常明显,从而带动了牛市中IPO行业板块效应的显着存在;第二是在我国投资者结构中,个人投资者占有绝对的数量,而他们的行为有着较为明显的羊群效应,由于个人投资者在信息获取等方面与机构投资者相比有着明显的劣势,机构投资者利用IPO这一事件进行投机操作,而个人投资者常常会因为信息的不完全而对机构进行跟风操作,从而带动了IPO所在行业板块的涨幅,机构投资者这样一种投机操作在牛市中更容易实现,从而牛市中IPO行业板块效应更为明显;最后是基于在牛熊市里存在信息反应不平衡,在熊市中投资者更为悲观,对于不好的消息的反应会高于好消息,对于未来市场将会持续下跌这样一种悲观的情绪,比价效应的表现相对就不会特别突出,与此同时,熊市我们又称之为空头市场,空头意味着不持有股票,而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存在是基于投资者对同板块已上市股票的持有而产生的,从而在熊市里IPO行业板块效应不存在也是有因可寻的。第6章为总结与建议。本章总结了本文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时效性检验以及牛熊市下IPO行业板块效应的表现,即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IPO行业板块效应,然而将市场分为牛熊市以后,发现在牛市中IPO行业板块效应依然存在,熊市中IPO行业板块效应却显着不存在。基于这样一个研究结果,并章向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投资策略,即在牛市中若有新股IPO,那么在发行公告日就布局买入这支即将上市的新股所在的行业板块的其他股票,持有约两周,就能赚取一定的收益。最后提出未来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研究的展望,即更进一步探索影响超额收益率大小的因素,以及最大化超额收益率的最优操作等。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检验了2005年以后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存在性,并且IPO行业板块效应能带来正的超额收益率,这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投资者策略;二是在牛市背景下,IPO行业板块效应显着存在,然而在熊市中显着不存在。这弥补了学术界对IPO行业板块效应在牛熊市下的具体表现的研究空缺,完善了有关于IPO行业板块效应的研究,同时也丰富了学术界对IPO领域的认识与探索。并且在数据处理上也做了一些创新,相对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对数据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处理,剔除了新股IPO时上市前一个月存在IPO的股票,同时也剔除了新股所在行业板块公司个数少于5个股票,这样有效的避免了IPO行业板块效应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新股长期弱势对我们结果的影响。然而本文对于影响超额收益率值大小的因素没有进行详细的研究,同时也没有对不同行业板块之间的行业板块效应进行一个详细的对比研究,是本文研究不透彻的地方,还有待完善。(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6-03-01)

白杨[8](2015)在《基于有限注意的A股市场IPO行业板块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IPO市场作为上市公司继续发展的重要渠道,是股票二级市场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IPO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短期溢价、长期弱势及热销市场。然而,实务界发现了 IPO市场上的另外一个现象——IPO行业板块效应,该现象明显违背了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成为金融领域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A股市场上的IPO行业板块效应进行度量,并从有限注意的角度对出现IPO行业板块效应的现象进行解释。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有限注意和IPO行业板块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其次,通过理论概述对市场上是否存在IPO行业板块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最后,选取招股公告日和首发上市日为事件日,采用事件研究法对IPO行业板块效应进行度量与检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窗口,从投资者有限注意的角度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值得一提的是,本文首次将百度指数作为投资者注意力的直接代理变量应用于IPO行业板块效应的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市场存在明显为正的IPO行业板块效应,以招股公告日和首发上市日分别作为事件日进行检验时发现,招股公告日前几天至上市日之后的几天里平均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着为正。通过从投资者有限注意的角度选取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投资者对新股的的关注程度是引起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且投资者注意力的直接代理变量百度搜索指数的解释力度比间接代理变量成交量的解释力度强,说明用有限注意对IPO行业板块效应进行解释是有意义的。(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5-06-12)

苏静[9](2015)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行业板块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证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并购重组的进行,证券市场正迎来并购重组热潮。而国内学术界对并购重组的研究都集中在对事件发生公司本身的效应研究上,作为证券市场上的显着事件,相对于1PO和定向增发等资源整合形式,国内很少有关于并购重组的行业效应的研究,因此本文就并购重组对行业内其它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展开讨论。本文选择了横向并购和买壳上市两种类型进行研究。国外关于并购重组的行业效应研究发现并购重组能够产生显着的正效应,而行业效应的产生则源自于正的信息效应和负的竞争效应。而国内关于IPO行业效应的研究显示IPO行业效应为正,并且把IPO行业效应产生原因归结为比价效应、信息效应、关注效应和竞争效应。为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并购重组是否有类似行业效应,以及买壳上市是否具有与IPO同样的行业效应,本文选取2008年到2015年间65个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横向并购事件和68个买壳上市事件,利用事件研究法,将首次公告日作为事件日,计算了首次公告日附近不同长度窗口上的同行业股票组合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研究发现横向并购并不产生显着的行业效应,而买壳上市则会产生显着的正的行业效应。本文利用信息效应模型、竞争效应模型以及混合效应模型对横向并购不显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利用竞争效应模型、关注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对买壳上市产生正效应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横向并购重组行业效应不显着是因为同时存在正的信息效应和负的竞争效应,信息效应与事件公司是否是目标公司、下一年同行业企业成为目标公司数量相关,表明信息效应源于投资者预期同行业企业成为目标企业概率的增加,而竞争效应与行业集中度、行业成长潜力、同行业竞争者历史表现相关,表明竞争效应源自投资者预期横向并购的协同作用会造成行业格局的改变,造成同行业内竞争者利润下降。两者同时作用导致行业效应结果不显着。买壳上市的正行业效应则来自关注效应,竞争效应不存在。同行业竞争者历史表现越好,换手率越高,关注效应越强,而买壳上市前叁个月若同行业存在其他新股上市的事件,则会使关注效应减弱。研究结果反应出我国投资者对横向并购绩效有一定正的预期,但是相比国外成熟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反应较平淡,且存在滞后。而投资者对买壳上市的绩效存在质疑,相对于IPO,买壳上市更偏向话题炒作。针对投资者的这些反应,本文为投资者和证券市场规范化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5-28)

张旭,张辉[10](2015)在《两车企带活56家配套厂》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提示 2014年,一汽凌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了重组改造扩能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凌源卡马斯汽车城项目建设重卡及专用车生产基地,总投资120亿元。两家汽车企业直接带动朝阳市56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未来,凌源将建成北方重要的汽车产业基(本文来源于《辽宁日报》期刊2015-05-13)

板块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媒体关注度为主的因素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影响。首先研究了企业IPO对其所属行业板块内其他已上市企业股票收益的影响,然后利用我国最新市场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对以媒体关注度为主的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IPO行业板块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以2012-2017年度沪深股市IPO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以招股说明书发布日作为事件发生日期,并选定招股公告日到上市日前一天为事件窗口期,考察了在我国沪深股市是否存在IPO行业板块效应。紧接着我们又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媒体关注度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重要影响,并利用截面回归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沪深股市存在着明显的IPO行业板块效应,并且媒体关注度对IPO行业板块效应的大小有影响。本文的研究对实际投资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当市场上出现了公司IPO时,投资者可以做出更加理性的分析,通过分析IPO公司的企业特征、整个市场的投资环境、IPO公司所在的行业情况等,做出自己明智的判断,从而及时地调整投资组合,提前卖出未来很有可能减值的资产组合来规避风险损失,提前买入未来很有可能升值的资产组合以获取利润收益。而己经在A股市场上上市的企业,则能够据此来判断哪些将要IPO的企业可能会在上市后对自身股价产生冲击,从而提前采取措施,避免将要IPO的企业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板块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哲.A股全市场板块效应动量反转策略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2].常齐臣.媒体报道对公司IPO时的行业板块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3].严文杰.基于IPO行业板块效应的投资策略方案策划[D].上海师范大学.2018

[4].冯家丛,范馨月,尹贺.研发投入对高科技公司价值的提升研究——基于滞后性分析与板块效应对比[J].商业会计.2017

[5].刘元聪,朱素芳,刘怀东,郭幼明,熊幼武.江汉经济开发区:“互联网+”产业“板块效应”凸显[N].长江日报.2016

[6].孙艾嘉.中国股票市场的板块效应[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

[7].杨芮.我国股票市场IPO行业板块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8].白杨.基于有限注意的A股市场IPO行业板块效应研究[D].东北大学.2015

[9].苏静.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行业板块效应[D].山东大学.2015

[10].张旭,张辉.两车企带活56家配套厂[N].辽宁日报.2015

标签:;  ;  ;  ;  

板块效应论文-王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